年近三十,科技立业 第36节

  “是工具,可能还不光指生物工程的工具。”

  “野心这么大?”老者恍然,瞪大了双眼!

  (本章完)

第65章 还是怼上了!

  这回一言不发的变成了在场的所有人。

  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们还从来没有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考虑过这些问题。

  仔细一想,也确实有一点儿道理,但是这个问题又如何解决呢?做一个能完成所有实验的机器?而且还人人都买得起?这显然不现实啊!

  这是教育工作者的思路,而对于现场的媒体人来说,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他们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怎么利用好这么一个信息了,是赞同还是反驳,是支持还是诋毁,这里边都是有门道的。

  千万不要觉得有些媒体人整天发一些看起来像是发癫一样的东西,他们就聪明了,事实上他们是智商最高的一个群体了有些媒体人就是靠发癫唱反调来博流量的。

  很多事情他们比谁都明白,但是明白是一回事儿,怎么发出来才能流量最大化是另一种考量罢了。

  ……

  纪弘缓了好一会儿,也是总结说:“归根结底其实是工具的问题。

  “像计算机,不管是什么C语言B语言R语言,不管是开发软件还是数据分析,搞算法,我买一台电脑,几千块钱,在家啥都干了,自学成才的都不在少数。

  “哪怕人工智能,我买几张显卡,哪怕4090,万把块钱也就拿下了。尤其是现在摩尔科技依托卷耳智能在渐渐崛起,未来这些硬件的成本会变得更低。

  “另一方面,开源资源也非常丰富,哪怕想自己0基础训练一个大模型,GPT的一二代都是开源的,甚至从0开始搭建GPT的全套教程百度一搜就能搜出好好几页的结果。

  “我始终认为,生产工具是否简单易得,是一个行业能否火爆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非专业人士,但我想学计算机,学软件开发,买台电脑,网上搜索公开或者买一套课程,立即就能开始。

  “但如果换一下,我如果想搞生物研究呢?哪怕是现在,门在哪里我都找不到!”

  对此,河州大学在场的一位副校长感触最深:相关研究设备,别说个人了,学校买起来都非常吃力。

  为了下一步的学科评估,去年河州大学才更新了生物和化学院的实验室,经费足足花了近十亿,就那,购买的设备还不是最先进的。

  为了弥补收入,这些设备甚至都已经开始向社会公开共享了,像基因芯片扫描系统,使用一次就是一千元购买这个系统的价格,推理推理也就有个大概了,仅仅他自己,就不下于一亿元。

  “这便是廉价工具的意义。”纪弘接着说道:“卷耳智能科技从互联网、从软件、从系统开始,致力于为全社会提供廉价易得的超级工具。”

  这个时候,最先浮现在纪弘脑海中的是【拟真工具】以及那天获得的【趋势预测类灵感】。

  如果这个趋势预测可以更进一步,以拟真的方式将现实世界映射成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行为趋势预测,推演出出想要的一切,那……

  那卷耳智能科技的目标就可以改为:为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一把新的钥匙……

  现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那是通过一点点的挖掘,一点点的探索来实现的,如果有了这把神奇的钥匙,那岂不是可以直入其中?

  当然,这只是纪弘一瞬间思维爆发,幻想了一番罢了。

  ……

  “难道说,所有的科技进步结果就一定是好的?或者说,哪怕最终的结果是好的,但这个过程却很痛苦,需要我们这一代人来付出代价?

  “科技的发展实在太快了,发达国家还好,普遍学历高,素质高,资金也充足。

  “但我们国家还有好几亿的农民,甚至很多人义务教育都没有接受完全,学历不足初中。我们是不是考虑放缓一下,等等他们?

  “把更多的钱用在该用的地方,比如提升民生福祉,改善农民生活上?”

  前一句提问还很犀利,纪弘还在想怎么组织语言介绍介绍卷耳智能的谋划,但后一句纪弘听了,甚至觉得这人是不是小脑发育不健全。

  河州大学也是的,找一些媒体自媒体做宣传也就罢了,但怎么能找到这种脑残呢?就因为他有流量?

  不过就前一句提问而言,那还真不好回答,要说完全没有一些就是不愿意去学习和改变的人还真可能失去工作机会。

  要说有,我们又采取了那些措施,那下一个问题就又来了你能保证万无一失吗?

  坐在苗文璐身旁的老者挥了挥手,直接制止了正要说话的纪弘:

  “这个问题我来说说吧,卷耳智能科技这一段时间的所作所为,甚至所思所想所谋划,政研室都有研究。”

  提这个问题的媒体人瞬间一惊,这维护之意太浓了吧?自己这是不是撞枪口上了?

  老者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统统说了一遍,然后问纪弘:“是不是这样?”

  “嗯。”纪弘点头:

  “确实如此,我们有杀手锏的,比如,超级强大的代码AI,除了我们公司内部的特殊场景之外,现在就没有对外发布,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就是在为所有人不断的打预防针,告诉他:赶紧去学怎么使用AI吧。

  “其实工具越高级,学习越简单,不存在什么学不会,不会用这个问题。尤其是AI,指令型的,什么叫指令呢?

  “就是你对他说话只要语言中枢不受损,能流利对话,智商不存在明显缺陷,那就能学会和使用。”

  纪弘没有指名道姓,但就差明说“你就是个脑残”了。

  这还没完,纪弘对这种心思不纯,胳膊肘很可能往外在拐的人没有任何好感,他接着怼道:

  “工具的革新,AI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纪弘言辞犀利的说道:“几十年前,我们的先辈以算盘和草稿纸写写画画算算,搞出两弹一星,难道他们就不想用上超级计算机?

  “他们千辛万苦的做这些工作,拼搏奋斗了一生,为我们换来了和平的发展环境和相对公平的科技竞争机会

  “这难道是为了让我们未来有一天,再次用落后的工具计算机,来应对世界上最先进的AI超级工具?

  “难道是为了要让同样的历史再一次在未来重演?

  “你说‘停等民’,但全世界会停下来等我们吗你告诉我?!”

  怼完这些,纪弘还不解气,心里还默默的骂了一句:还发达国家可以搞,我们不能搞,什么东西啊这是!

  (本章完)

第66章 【新质生产力】标杆

  振聋发聩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纪弘最后的这几句话,唯有这四字可以胜任。

  纪弘神色激动的这几句话,镇住了现场的好些人。

  老者也是忍不住喊了一声:“好!”

  确实,近年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处在一个蹉跎的时期,很多矛盾也开始变得有些尖锐。

  然后就不知道从哪儿刮起来一阵歪风出现了很多声音,他们认为只要我们放弃在高科技领域的投入和竞争,就能和阿美瑞肯握手言和,就迅速的扩大进出口交易和外资进入的规模,就能迅速的提振经济。

  而且,放弃高科技的高额投入,还能省出资金来干更多的事儿,简直就是一举多得。

  仿佛不这么做就永无天日一样是谁在带这样的节奏,明眼人都心知肚明,但关键是说的多了,还真就会有人信。

  尤其是在dy等面向普罗大众的小视频媒体,洗脑式的发布类似言论,而有一些人的确又缺乏一定的辨别和认知能力,别人说啥他就信啥,极易被人带偏。

  老者道了一声“好”的同时,还在不住的点头:“纪弘,我这么跟你说,卷耳智能科技的发展不需要有任何的顾虑,能做的就大胆去做。我们不怕先进,只忧落后。

  “去年九月,首先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个概念,12月,我们的工作会议也确定了【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针。

  “今年年初,我们的工作报告,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了首要任务。”

  老者铿锵有力、毫无遮掩的表达了对卷耳智能科技的支持,还搬出了过往决策。

  随后,他接着说道:“说【新质生产力】,老实讲啊,很多人是很迷茫的,什么叫【新质】?在过往我们的调研中,升级换代?产业转型?创新驱动?我们认为这些都是!

  “但过了今天,有人再问我这个问题,我给他的回答就会变成:去看看卷耳智能科技吧,那是【新质生产力】的标杆!”

  支持,不遗余力的支持!言语中全是维护,毫不掩饰。

  在场的河州大学的领导都嫉妒了老者言中【新质生产力】的标杆,那可不是像普通人那样说说而已的,到了他这个身份和地位,每一句话,尤其是公开场合正式的发言,每一个字儿甚至都是有讲究的。

  “非常感谢您的认可,卷耳科技会当好这个标杆!”纪弘接下了,毫不谦虚。

  “好!”老者赞叹一声:“年轻人,就该有这样的朝气!”

  ……

  “你呀你呀,运气是真好!”座谈会结束之后,张明振教授无不艳羡的对着纪弘说道:

  “先是论文入了老者的法眼,今天就是来调研论文数据的,然后这又让碰上了,碰上了就碰上了,也没什么,他本来对你就非常欣赏。

  “但你这个嘴,怎么就这么能说呢?我以前怎么就没发现?这回什么都不用担心了,我们只需安心做事儿就行了!”

  “我们本来也就只需安心做事!”纪弘傲娇了一句,接着说道:“走了,本来该去看看智算中心的运行情况的,现在已经那么晚了都,明天再去吧。”

  “正好,一起,我凑你的车。”

  “两步远凑什么车?”纪弘揶揄道:“还有,不要啥都想着留给儿子,买个车对你不困难吧?”

  “什么两步远,小区就在隔壁不假,但我们从西门走到东门都三公里多了好吧!我昨天电动车忘充电了,今天走路来的。”

  张明振教授老小孩儿似的:“我一直没考驾照,顶多骑个绿牌电动自行车。”

  “考个驾照啊,现在的车主动安全都挺到位的,想撞都不容易。”纪弘笑道:

  “我今天开的这台车就是问界M7,公司还有理想、小鹏、特斯拉那些,现在L2+的智能辅助驾驶已经相对成熟了。”

  “买这么多新势力,心里是有想法?”张明振教授打探道。

  “造车?”纪弘头摇的不郎鼓:“我只是体验一下各家的智驾水平,顺便研究研究,纯属好奇而已,我们的业务前期还是在互联网。”

  纪弘早就分析过,如果硬件不改善,完全的自动驾驶目前还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尤其是这些天跟孙博加了微信,交流比较多,也探讨过相关的数学模型:

  L3级别的自动驾驶,也就是机器为主,人辅助,突发情况人介入处置。这个水平,再努努力,各家都是可以实现的,甚至短期内就可以实现。

  但完全的自动驾驶,把方向盘甚至驾驶位都去掉,整车变成一个客厅的那种设想,不大可能实现。

  就算在模型训练已经完成的情况下,仅仅注视和处理突发事件,根据孙博的数学模型计算,现在全世界的算力全都用上,也支持不了十万辆车的算力所需!

  “真要搞,还得等芯片等硬件的理念再进一步才有可能。”纪弘笑道:

  “类思维也不擅长这个,现阶段的类思维模型是能力后置的,反应时延比较大,做个助理还行,延迟个一秒两秒的问题不大,能处理的好就行。但自动驾驶,突发情况一秒都要命。”

  “你的野心太大了,你说的那种完全的自动驾驶现在谁也做不到。”张明振摇了摇头。

  “卷耳智能科技还有一项原则,不知道张教授听人说过没。”

  “什么?”

  “别人能做的,只要不给我们拖后腿,卷耳智能科技就不会去掺和,我们要做的就是向上,上别人所不能上的那个向上”纪弘摇了摇头:

  “由于类思维模型的时延问题,是不适合做智驾场景的,如果用传统模型去搞,最好也不过是业内的顶尖水平,超不过华为去,那搞它还有啥么意思呢?你说是吧!”

  “除非……”纪弘顿了顿,若有所思。

  “除非什么?”

  “除非能有新的芯片架构……”自从类思维模型确立以来,纪弘无不念叨着全新的芯片架构。

  训不训练类思维模型的智驾场景应用是另一件事儿,就算不说这个,类思维模型本身想要再提高,就必须要有适应它的新架构。

  现在,类思维模型的【关键位决策能力】现在是依托模拟来处置的。

  这也是延时的根源和模型再次跃迁提升的桎梏,如果硬件架构能够原生支持【关键位决策能力】,那才真正是类思维的腾飞之时。

首节上一节36/1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