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三十,科技立业 第25节

  声音响起的时候,纪弘还楞了一下,这也行?不过思维前瞻性怎么体现呢?自己现在也没啥感觉啊?

  随即又听程荟继续说道:“她说如果我愿意的话,可以给我一个她的自主特招名额,走委托培养模式的话,今年秋季就可以入学。”

  “你真对这个有兴趣啊?”纪弘看她兴奋的样子,也是提醒道:

  “不用考虑我跟你说的发声渠道的事情,这东西初期可能需要,但到后期,行业顶尖企业本身就会理所当然的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比如L3级别自动驾驶的相关标准,起草制定者就是工信部和华为公司。卷耳智能科技一定会成为AI领域的执牛耳者。”

  纪弘这段时间没少跟程荟说苗文璐智库政研室研究员身份的事儿,估计她是听进去了。

  “我是管理学专业,经济管理不分家的。至于说兴趣,现在在优客寰球做外贸也不是我的兴趣啊!

  “而且,你当时转行去学计算机是你的兴趣吗?你只是看计算机工资高吧?

  “兴趣都是后来才培养出来的,还惊喜的发现自己特别有天赋对不对?说不定我也是如此呢?”

  程荟笑道:“跟着苗文璐教授读研然后再读博,毕业了是有机会留在河州大学的。

  “智库、政研室什么的咱们先不想,我能一直研究我老公研发的AI对社会对经济的影响,想想也非常美妙呢!

  “还有你之前不是说要做一个行业前景分析指导创业的AI,这不也正好也能跟这个研究方向对上吗?

  “到时候,看谁能比得上我!我有一个老公,可抵千军!哼哼!”

  “那就试试吧。”

  纪弘点了点头,他知道,程荟之所以这样选择,多多少少都有一点儿自己的因素。

  不过,她说的也对,不说政研室什么的,哪怕毕业了能留在河州大学,也确实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

  之前想着做个AI辅助她创业,目的也是想给她一个事业。

  而如果以后能成为一个教授的话,而且还是研究自己这边研发的AI的社会影响,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夫妻通力了,想想还真挺美妙。

  新书期求收藏求追读,尤其是周二的追读,对于新书后续推荐非常重要,明天的章节已经要记得来看哦,非常感谢!

  (本章完)

第45章 思路一瞬间打开

  “我说我的大张总,风风火火的搬到我楼下,你至于吗?”

  第二天一大早,纪弘来到科创基地的办公楼,一进一楼大厅,就看到张建在大厅的访客沙发上坐着,还把CTCA的开发团队直接放到了这栋的六层卷耳智能科技是在七层。

  “类思维运算架构比较新颖,就算接口API是现成的,但是他们对理念的理解也会直接影响架构性能的发挥,这不离得近了更方便沟通吗?

  “而且,我把这一栋十一层都买下来了,无偿赠送给卷耳科技,只留一层给我们的CTCA团队使用,我够有诚意吧?”

  “有本事你把高铁站对面那两栋双子塔买下来,科创园区买一栋算什么?”

  纪弘能理解张建的忧虑,也理解他想把两家公司联系的更深的想法,而这种套交情的方式他也说不出个不是来。

  科创园区的写字楼是为初创企业准备的,每一层面积都不大,大约三百平左右,单价也不算贵,一万左右。

  但饶是如此,赠送一栋楼,十一层,总价也超过三千万了。

  这样的手笔,就为了离自己近点儿,纪弘还能说什么?总不能赶走吧?再说了,六楼原本也跟他没关系,是空着的。

  “双子塔?那买不起!等我们做大做强,再创辉煌,别说双子塔,哥们儿把CBD整个给你包圆了,咱们圈起来,做一个总部园区。”

  纪弘没有接腔,只是甩给张建一个不屑的眼神,让他自己去体会。

  而张建一看就知道纪弘没有介意自己的行为,他离卷耳智能科技更近一点儿的计划行通了而且成果是斐然的,因为纪弘下一句就说了:

  “类思维运算架构确实比较重要,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咨询。我们的团队现在也是初创,很多问题也在摸索,今天下午三点有一个交流会,可以让你们那边比较核心的人员上去参与。”

  “行,一定准时到。”

  ……

  纪弘上楼了,现在的他也是有一些发愁,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公开招聘,能干活的人找了不少了,但是要说真正能在AI领域扛大梁的还真没有。

  目前,项目的核心还是他一个人

  一方面是技术能力问题,另一方面也有信任的问题。

  所以最核心的东西现在还都是他自己在做,做完之后以“黑盒”的形式嵌入到项目中,供其他成员或者是外部接口调用。

  但这样终归不是长久之计,现在只有河州大学智算中心这一个项目还好,自己还搞的定,但不可能以后个个都这么玩儿。

  需要组建一个真正的核心团队来做相关的工作,成员倒是好说,他们接触的都是局部,除非整个被人端了,否则不会有整体的技术泄密风险。

  但负责人这块儿是统筹全局的,就很关键。

  “赵东赫不顶事儿,水平不够。”

  纪弘脑子里首先闪过的是赵东赫,但赵东赫的能力是个问题。

  而且他的学习能力纪弘也了解,是属于那种学习不太灵动,但十分努力的那一类,按部就班的按照制定好的计划去实施是他的所长。

  管外包团队确实绰绰有余,但是一个顶尖的技术团队,他带不了。

  “人才难得啊!”叹了一句,然后只得选择暂时搁置,人才难得,可以信任的人才就更加难得了。

  信任,给予信任难,取信于人则更难。

  就像现在,保密级别高的企业或实验室就不会使用私人工作助理,哪怕卷耳智能科技再宣传这功能是基于本地硬件的,不会上传任何隐私资料,甚至不依赖于网络和云。

  “算法上的可信问题,需要研究研究,不仅工作助理需要,以后很多项目可能都用得到。

  “看有没有什么综合的办法能够做到算法的开源可信满足各方期许,消除各方疑虑。”

  纪弘将这项工作列入计划表,并没有在这个时候更多的去思考它,现在最重要的工作还是河州大学千卡智算中心的项目。

  类思维运算架构CTCA的思路已经很清晰,API都已经完成开放给摩尔科技的团队进行使用了。

  但是片间互联算法这里出了一点点小的问题。

  纪弘昨天还跟张明振教授讲,一千张卡的GPU集群算力要达到同样规模英伟达4090算力的一半,这是现在能做到的。

  但,他内心并不满足于此基于如此强悍的类思维运算架构CTCA,以单片同规模计,只比CUDA提高了5%的性能。

  而千卡集群就更不用说了,按规模计,只提升了约10%的性能,CTCA如此先进的理念,不全浪费了吗?

  纪弘当然不可能会满意。

  “涉及多片显卡间的数据传输、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一致性保持、以及多片显卡的负载均衡。”

  “通信开销……通信开销……通信……通信……”

  纪弘紧皱着眉头不断的嘟囔,他知道问题大约就是出在这里,脑子里已经有成型的思路和念头“砰”的一声就要蹦出来:“我知道了!”

  思路一瞬间打开,纪弘也是拍了拍自己的脑子:“我真是傻了,我这儿最擅长的是类思维模型的训练啊,为什么架构就非要是一成不变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加上类思考模型AI的全方位监控,总结出最优通路和最佳数据,然后按照这个进行改进和升级。

  “甚至,这个过程可以周而复始的重复进行,那这架构就会越用越强大……”

  ……

  纪弘思路打开,不断的优化着刚刚思考出的思路和方案,越想越觉得可行。

  “这有前瞻性思维提升的功劳吗?”

  纪弘想起昨天前瞻性思维能力+0.1的事情,跟今天的思路迸发联系到了一起。

  “开始的时候可能不是,思路确实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这不是前瞻,就是普通的思考。

  “但思路出来之后,能迅速的整理出完整的链条,并针对性的看到了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做了预防和补充,各类突发应对都考虑的极为周到,应该有前瞻性思维能力提升的原因。

  “不过,各种能力提升0.1已经很多次了,综合起的作用也未可知。”

  纪弘算了算,能力类的提升0.1已经好几次了,体质提升每次0.1。

  体能恢复是+1,可以让自己瞬间生龙活虎的那种,但应该没有提升身体素质,只是相当于休息好了。

  灵感类的也可以直接每次+1,但都是一次性的,可以迅速获得大量的相关灵感的那种,需要迅速的记录,否则可能会消散。

  这跟自己产生的灵感也很像,有时候自己也会冒出一些灵感,但又抓不住迅速消失的那种。

  “哪儿来的呢?”纪弘虽然无法深究原因,但时不时他就是想研究一下,而此刻,他还冒出了一个别样的念头:

  “可不可以专门搞一个私人AI总结一下规律什么的?算了,次数还比较少,应该没有什么规律可循。”

  “砰砰砰。”纪弘正琢磨呢,敲门声响起。

  “进。”

  “纪总,三点钟您安排的有一个会,人已经到齐了,您看现在是不是开始?”

  敲门的是纪弘的工作助理,来提醒他交流会到时间了。

  “啊,这就下午了?”纪弘叹了一句,怪不得肚子饿的咕咕叫了呢。

  (本章完)

第46章 真正的类思维是这样的

  时间已经到了,纪弘也没顾得上吃东西,直接就前往会议室。

  除非有不得已的重大情况,他都是很守时的,中午少吃一顿饭显然不属于这种重大情况。

  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抓起面前的奶茶吨吨吨的喝了几口,原本纪弘是不喜欢喝这玩意儿的,但今天,权当是补充能量了。

  纪弘也是第一次觉得公司经常有一些神奇脑回路的00后行政小姑娘好像也不是那么离谱工作能力有就行了,给会议室准备果饮和奶茶什么的都是小事儿。

  “我看人都齐了,那咱们就直接开始。”

  纪弘直接了当,连个切入都没有:“上午,我在楼下遇到摩尔科技的张总,也谈到类思维架构的思维方式要转变的问题。

  “GPU的性能,硬件规模是一部分,运算架构甚至是比硬件规模更重要的另一部分。

  “如果说,传统的运算架构相当于程控式的红绿灯,一丝不苟,按照时间设定红黄绿转换。

  “那么,现在换成了智能的红绿灯,你们会想怎么做呢?”这么问着,纪弘又喝了一口奶茶。

  “监控路口各个红绿灯的流量,智能调节时间。”说话的是摩尔科技的一个小伙子。

  “对,”纪弘肯定道:“你们现在的这版CTCA架构就做到了这个程度,但是你们不觉得只是这样对不起类思维运算架构这个名字吗?

  “动态调节时间,跟思维有一毛钱的关系吗?这是大数据!根据数据统计进行的调度。思维是什么?不仅要有数据,还要有分析。

  “还拿红绿灯来说,们至少要把这个红绿灯四个方向的临近路口的车流数据拿出来一起分析一下吧?

  “我们不仅要看当前,更要观察和预测未来的趋势。将GPU所有的流处理核心,甚至多片显卡之间的负载均衡预判性的做好规划和预留。

  “甚至,就如车流量是具有周期性的,有早晚高峰,节假日高峰一样,项目对算力资源的需求也有一些规矩。

  “可能这个规律没有交通流量的早晚高峰那么明显,但我们在调度GPU资源的时候完全可以根据趋势预见性的去考虑数据通信与资源需求的变化,然后去更精准的调度甚至预留?

  “预见性很难吗?过去可能很难,但现在我们有类思维模型的AI。

  “但凡架构运行一段时间,利用AI,我们就能总结出哪怕是非周期性的特性来辅助我们的CTCA架构,这才真正是类思维。”

  “好,都休息一会儿,消化一下,我们过一会儿来说说片间通信损失的影响,以及怎么去评估和应对。”

  ……

  “诺,你看,伙计们一个个全都斗志昂扬的,说要把CTCA架构的效率再提升个3%。我就知道,来你这儿是对的,类思维,你肯定是最了解的。”

首节上一节25/1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