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三十,科技立业 第107节

  但,对于这个能够完美契合类思维算法的完整架构怎么去弄,直到现在,他还是一个头两个大。

  现在的芯片工艺,无论制程怎么先进,哪怕是最先进的所谓2nm、1nm工艺,其图像也是刻画在平面上的。

  哪怕是层迭,几十层上百层的层迭,其本质也没有任何的改变都是平面摞平面而已。

  无论怎么层迭,成品也都是片状的,尤其是在封装之前,更是薄的很,大约就是正方形或者是近似正方形的这么一个形态。而并不是真正的立体网状结构。

  也就自己的层迭ALU有了那么点儿意思,但跟真正的立体网状结构还差的很远。

  而真正的存算融合架构,就是立体网状。

  刻画的从平面图形,变成了立体图形,成品也会从几乎是在正方形近似二维平面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高,变成了三维的立方体。

  立方体的话光核心就直接是一个疙瘩了,这还不算封装。

  且不说对外交流的引脚怎么搞,也不管按现在的架构去生产能不能生产,就算能

  层迭架构层迭的多了,供电和能耗都是大问题,更何况这么一个铁疙瘩式样的正方体呢,这其中的功耗和散热又该如何去解决?

  从硅基半导体的性质和能力来考虑,这玩意儿几乎就没有任何制造出来的可能,换基材?

  纪弘通过AI助理搜集的资料,利用目前的技术,好像也没有能够达到先关标准的东西。

  更为关键的是,相关的思路,他变着花样的跟程荟讲过很多次,每一次也都得到了认可,甚至顺带获得了很多的灵感+1。

  但没有一个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生产这类芯片的灵感。

  这大约意味着现有的条件下真的生产不出来?

  纪弘知道了自己的灵感是来自于未来的自己,那就还有另外一个可能,那就是未来的自己也没有相关的知识和储备。

  甚至,未来整个世界都没有相关的知识和储备!至少公开资料没有公开资料如果有,未来的自己获取起来应该很轻松才对!

  这也能够理解,这东西未来不存在是非常合理的三维存算融合芯片出现的时候,生产工艺和技术肯定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

  根本不会有人去研究怎么利用现在的技术这么一个古老的东西来生产最先进的芯片。

  就像现在,也不会有人去研究怎么用几十年前的微米技术生产一个2nm性能的芯片一样。

  事实上这很难,甚至几乎做不到。

  ……

  但对于纪弘来说,别无选择,还必须去做。

  他虽然不知道未来发生了什么,但未来的自己想尽办法给自己加灵感,一定是为了改变什么。

  如果所有的东西都按照未来的自己给出的灵感去做事儿,那又何谈改变呢?

  一个东西,如果未来都没有出现过,那可能就存在改变的契机。

  所以,无论如何,纪弘都要把完整的存算融合三维网状芯片给想办法生产出来。

  ……

  “老公,十二点了哦。”

  纪弘的脑子正在飞速的旋转,时间也在飞速的流逝,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就过去了,程荟披散着的头发,睡眼惺忪的推开了书房的门,歪着身子露出了一个头:

  “早点睡吧,明天还得早起呢!”

  “好的领导,”纪弘马上关了电脑,立即站了起来,嘴上还保证着:“听您的命令,马上睡!”

  “噗嗤~”程荟也是被纪弘逗得直接笑出了声:“瞅你那样子,还不赶紧过来!”

  “嘿嘿~”纪弘连忙走出书房,快速的洗漱一番……

  “老公,你太棒了!”

  【得到认可,超大型芯片设计灵感+1】

  “什么情况?”纪弘翻身而起,这本该得到体质+1的啊,超大型芯片设计灵感+1是什么鬼?

  而且,这个灵感并没有使自己的脑海里得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只有一个单词ENIAC!

  ENIAC纪弘当然知道,它是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说起来那可是一个庞然大物,仅仅是占地就有170平方米,重达30吨……

  再加上【超大型芯片】这个提示,纪弘立即就明白接下来具体要干什么了!

第168章 感官信息虚拟化 数字化?通信领域?

  纪弘感受着身边老婆的均匀呼吸声,自己却是怎么也睡不着了。

  今天的这个灵感,超脱以往,可以说跟认可八不沾边了。认可的明明是自己的体力,但是却得到了一个提示。

  更关键的是这个提示……

  以往的灵感都是灌输式的,哪怕最少的时候,也有一大堆的东西盘旋在脑海里,需要个把小时才能消化。

  而今天,就一个单词ENIAC!

  难道是未来的自己也是刚刚想到?纪弘不由自主的这么想着。

  一念至此,纪弘又想起自己刚刚在书房思考这个问题的思路根本也是朝着这个方向来走的!

  哪怕没有获得这个提示,自己早晚也能想到这个方法的。

  现在的芯片制造工艺,无法满足制造需求,无非就是面积和体积的问题,大不了我造个长宽高各十米,类似于密集脚手架一样的结构,每个脚手架节点上再嵌入一个普通芯片来做控制系统。

  如果还不够,那就二十米三十米,大不了用一个发电站来给它供电!

  而且脚手架内部还可以进行通风和散热的布局,外部还可以安装大规模的通风设备就不信搞不定了还,无非就是力大飞砖。

  有了这个思路,纪弘脑海里也是渐渐的将这种结构与存算融合三维一体的结构渐渐的结合了起来。

  可行!

  不仅仅是方案可行,纪弘还意识到,他现在的一些思路和想法,未来的自己是可以通过某种手段得到的。

  毕竟现在的自己,在未来的自己那里,就是过去的曾经。

  类似于回忆?应该也不是。

  毕竟,正常的时间线下,未来的自己是没有这些思路和想法的自己这想法和记忆完全是被改变了的时间线之后才冒出来的。

  那未来的自己如何得知呢?

  这其中其实也有悖论。

  但他大约可以确定在某种特别的情况下,未来的自己是可以顺着现在的自己的思路和想法继续思考的,而且还可以通过加点的手段将思考的结果和方案传递回来。

  但,这绝对不是未来的自己能够回忆起现在自己的所有想法。

  对此,他早些日子他就曾经做过一个测试,写下了一句话:如果我现在的猜测没有错,请想办法给一个提示。

  但没有收到任何的回应。

  这甚至可以作为证据现在的自己,并不是未来自己的过去!

  得到这个结论的纪弘,甚至都有些难以理解这也是一个悖论。

  甚至今天的这个提示,可能也都只是巧合。

  没办法,所有的问题,一旦涉及到时间和空间就无比的复杂,纪弘越想越头疼,脑子里现在也是一团浆糊。

  干脆甩了甩脑袋,不再去深入思考这些。

  这个时候,纪弘拿起手机看了一眼,已经凌晨三点了!

  “睡觉睡觉!”明天还有非常重要的事情,纪弘强迫自己睡觉,临睡前还冒出了一个念头:

  “无论信息怎么传递的,是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还是从今天传递到明天,还是从未来传递到现在,都可以算是通信问题。

  “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一个就是超大规模脚手架式样的芯片,另一方面,研究通信。通信的话,明天,要找于东好好谈一谈!”

  ……

  峰会已经到了第三天,其实已经没什么意思了。

  确切的说,这次的峰会,真正的重头戏就是卷耳智能科技的发布会以及会后的晚宴。

  第三天的内容无非就是行业内的相关人士的分会场、分时段的演讲,畅想或者是规划行业或自己企业的未来。

  但他们所畅想的未来,由于卷耳智能科技昨天发布会的产品,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了。

  甚至,这些企业都不愿意再去按照原本的日程去走了明知道已经毫无意义的话题,再去演讲一遍,也没人听啊!

  索性,直接改变日程安排河州方面安排大家参观科技岛,如果有事儿的话,也可以直接打道回府。

  “你可以回去了吧?”徐君一大早就见到了廖正,上来就是这么一句。

  “嘿!我还就不走了。”廖正笑呵呵的说道:“家里的事儿我全都安排好了,准备在河州常驻。”

  “行啦!卷耳你是搞不走的。”徐君笑道:“所以我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但是,这么大的机遇,我们要好好的抓住啊!

  “顶层已经有计划,要大力支持科技产业,尤其是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这个大力支持你懂的,不是以往那种一点一点的,而是全方位的作为我们国家的经济支柱产业。”

  “这么快?”这个敏感性,廖正也是有的,大约也能猜到这件事情,但是徐君这话的意思,他不是猜的,而是已经是确切了的消息。

  老实说,俩人级别虽然一样,但那是都在省里挂常的缘故。

  鹏城本身的级别是要比河州要高的,而且粤省比河阳省也强的不止一点半点!自己这边还啥消息都没得到啊,他哪儿来的渠道?

  转念一想,卷耳智能科技的驻地,赵老,肯定是赵老这边直接说的。

  “嗯,”徐君也是说道:“时代变了,以往我们做决策,需要大量的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和统计,甚至还需要局部试点。

  “但现在,卷耳智能科技的AI可以大幅度的缩减这个进程。不过这次,事关重大,赵老的意思是,先找两个地区进行快速试点,一个肯定是河州。”

  “另一个是鹏城?”廖正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主要是你们那个世界第一虚拟城市的计划,”徐君笑道:“一起搞,很合适,所以,准备资料……”

  ……

  徐君和廖正交谈的时候,纪弘这边也是第一时间找到了于东。

  “6G?第六代通信技术?”纪弘问起这个事儿,于东也是一点儿都不惊讶,第六代通信技术本身就是融合终端感知、人工智能、算力融合的,就算纪弘不问,未来,华为在这方面跟卷耳智能科技的合作也不会少。

  尤其是终端感知这一方面,类思维AI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而且算力融合这一块儿,灵思架构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华为早就开过分析会,得出的结论也很明显以后的科技发展,想要绕开卷耳智能科技,那几乎根本就不可能了。

  也幸好,这是一家中国企业,而且是比较好说话、懂得让利和共赢的中国企业。

  “嗯,我看3GPP确定的6G标准的发展路线,说是具备更高的速率、极低的时延,更大的连接密度,这个极低的时延是有多低?”

  纪弘出口就问了一句非常外行的话:“能达到0吗?”

  这倒不是他啥都不懂,他脑子里其实在想,能达到负值吗,能达到负值,不就相当于能向过去传递信息了吗?

  但实际情况是,通信传递的最大速度就是光速,而且这个最大都是不可能达到的,在所有的路由节点、交换机转换器节点都会造成时延。

  “哈哈哈~”于东也是觉得纪弘是在跟他逗笑呢,不过他还是说道:“5G时代的标准,时延在1毫秒以内,但实际情况能在1~10毫秒就算不错。

  “而6G,这个数字将会再减少十倍。0.5ms左右吧,而且,这个东西还跟距离有关系。

  “你也知道,光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是0.13s,如果是绕着半个地球传播数据,其理论最短时间0.07s。”

  于东并不知道纪弘有什么样的打算,但他还是耐心的跟纪弘介绍着相关的情况。

  不过,他自己也只是知道个大概,在这方面他并不是专业人士,俩人也只是闲聊而已。

首节上一节107/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