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演反派太吓人,网友联名求封杀 第277节

  不过自己造势铺垫了这么久,眼看着芒果卫视就到了收获的季节,对方能同意吗?

  当沈浪把自己的想法给聂台说了之后,谁知聂台霸气道:“我去找欧阳台长谈!”

  那还烦什么?

  为了收视率,必须得必啊!

  反正聂台出面,又不用自己当恶人,再说了,到时候央妈肯定会给芒果台补偿的!

  ……

  沈浪本以为双方的磋商会扯皮很长时间,谁知道仅仅三天双方就商量好了,《大明王朝1566》的电视播放权被转卖给了央视,央视作为【首播】即将在八套黄金档正式推出这部历史剧。

  而首播时间也被定在《贞观长歌》结束后的下周一。

  这一年,央视开年就播放了《嬴政》,紧接着是《贞观长歌》,观众们发现,竟然无缝衔接,央视直接开年三连炸,算上《大明》这已经是连续第三部历史剧了。

  按道理讲,一般电视台的节目排布不会一直使用一个题材,尤其是央视,中间穿插一些生活剧之类的,才是正常操作,可现在……

  而就是这种不正常,被很多央视的老观众发现了。

  更是有在芒果台看过《大明》的观众发帖。

  观众们这才知道,原来这部《大明王朝1566》是被芒果台下架了的电视剧。

  地方卫视下架,央视却买回来播出,这种操作更是比连播三个历史剧还要震撼。

  到底是什么样的电视剧,能让央视打破常规……?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聪明人,很快就有人联想到沈浪连载《大明那些事儿》插播的那条关于这部电视剧的微博。

  “卧槽,我到今天才知道,沈浪的《大明那些事儿》竟然是为了《大明王朝1566》写的!”

  “真的没谁了,为了推一部电视剧,这家伙疯狂起来竟然为它写了一本书!”

  “我的妈,这沈浪怕是变态吧?他要是拍个人,难道还要写本《进化论》?”

  “我早就说了,沈浪这个人心理有问题,这种事自古只有疯子和天才才会这么做!你说他是什么?”

  “讲真,全华国的演员我谁都不服,就服沈浪!”

  “《大明王朝1566》有没有人看过?好看不?”

  ……

  就这样,全网都因为沈浪的书,对沈浪参演的《大明王朝1566》产生了兴趣。

  所有人都很好奇,这沈浪费了千辛万苦推介的一部电视剧,到底值不值得他写一本书。

  书挺好看,电视剧要是拉胯,那就太有意思了。

  这不成了捡了西瓜丢了芝麻的喜剧了?

  星期一晚八点半。

  《大明王朝1566》正式在央视首播。

  央视的老观众们一如既往地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新剧。

  而今天,很多家庭,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了这个行列。

  第一集开始!

  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周云逸还是那个周云逸。

  但有了沈浪的【科普】,现在的观众,不管男女老少,对历史的了解都不是以前那种一无所知了。

  “瞎,这太监怎么穿红色的?这不是瞎扯吗?”

  “这是冯保!知道谁是冯保吗?将来万历皇帝的大伴!你没看字幕介绍吗?现在人家已经是东厂大太监了!”

  “还有,别把太监和宫里的小火者混为一谈好不好,不是所有没丁丁的都有资格称太监的!”

  “啧啧,人家这个服化道,牛逼了!”

  ……

  “这沈浪演的皇帝是不是有毛病啊!他穿的都是啥哟!刚出来披头散发的,还念诗,皇帝不做他要考研吗?”

  “要说你没文化,那真没冤枉,一看你就没读过沈老师的《大明那些事儿》!”

  “昂?怎么说?”

  “这是嘉靖皇帝,大礼议之后,蹦没几年,就躲在宫里不上朝了,二十多年不上朝一心修玄,他穿的这身衣服叫道服,念的这首诗是唐人的《问道》诗!”

  “卧槽,感觉你懂得挺多啊!”

  “开什么玩笑,我可是通读《明史》的高精尖人才!”

  老婆:“别听他吹牛逼,看电视之前,他看了沈浪的《大明那些事儿》,现学现卖属于!”

  老公:“呵呵!”

  邻居王哥:“呵呵!”

  ……

  有的时候,说你好与说你不好的其实是同一批人。

  这不,第二天一早,媒体还是那帮媒体,砖家还是那帮砖家。

  但换个平台播出的《大明王朝1566》从以前的漠不关心或者保持质疑。

  这帮人现在却在大力吹捧这部电视连续剧。

  《南方周日》:《大明王朝1566》拍摄之用心,可以称做国产剧的典范!

  这部戏,不管是剧组还是演员,仿佛都在诚意满满向观众还原几百年前的朝局!

  这部戏在芒果卫视遇冷,不是没有原因的,时代、人物、事件的背景没有一定的历史学知识,很难解读其深层次的逻辑关系。

  而沈浪的《大明那些事儿》正好填补了观众观影的这块短板。

  在这里,不得不说,沈浪是国内少有几个真正的演员!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解读这个人,他有成为电影、电视剧【大师】的潜质。

  ……

  搜虎娱乐总编吴青文章:

  沈浪是影视业的一股清流,扎扎实实拍电影,扎扎实实推介电影,扎扎实实推进电影相关行业的发展!

  我跟沈浪相识于《釜山行》的拍摄,当时的我也跟很多人一样,曾经质疑……

  ……

  沈浪的书让原本冻结的电视剧苏醒过来,而电视剧又反哺沈浪的这本《大明那些事儿》。

  电视剧播出的第一晚,央视的收视率就突破了惊人的9.2%,这种数据别说刚刚热播结束的《贞观长歌》了,就算是央视历史上播出的热剧,也只有当年的《渴望》能与其一比。

  《大明王朝1566》火了,社会性的那种火……

第349章 《大明王朝》下播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349章 《大明王朝1566》下播

  “这踏马嘉靖有点癫!”

  “你看他,跟个小孩似得,坐飞机呢?满大殿乱跑个啥?”

  “该说不说,沈浪演得是真的好!嘉靖嘉靖,家家干净,国家都已经这样,他还有心思在这放飞自我呢!”

  “嗬!我说什么来着?沈浪这种反派,快乐不可能过一集!太爽了,海瑞上疏了!”

  “这可是《治安疏》啊。天下第一疏!激动,骂他,让他装神弄鬼,让他放飞自我!”

  ……

  这天晚上,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大明王朝1566》终于播放到了海瑞死谏这一集。

  原本在宫中装神弄鬼,扮演小蜜蜂跳舞的嘉靖,看了海瑞的奏本后,犹如当头被一盆冷水浇下。

  看沈浪是怎么表演的……

  刚开始的震惊,紧接着肉眼可见的愤怒溢于言表,此时,天宫映画的后期出现了。

  在王沛沛的建议下,这一段搭配上了二次元的元素。

  不断闪切的嘉靖的愤怒的脸,在最后一个镜头下,突然一声呼啸传来,吓了电视机前所有观众一跳。

  而画面则用黑白两色,将嘉靖那张已经扭曲的脸定格在电视机中。

  观众们震撼了,历史剧看多了,谁见过这种表现形式?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虎啸声,震人心魄,这个声音简直是神来之笔,一下子将演员的内心戏拔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至于黑白画面的插入,在剧中虽然不是第一次出现,但这也是历史剧的一大创新。

  留白,没有任何背景声音,只有人物在画面中用纯动作戏或者纯表情戏表达自己的内心。

  这种感觉,就像宋朝的山水画,大量的【留白】反而让观众们能够将自己代入角色,感受角色在此刻的喜怒哀乐。

  这两种特效,可以说是再简单不过了。

  但是天宫的创新,却让所有业内人士眼前一亮。

  有了《侏罗纪公园2》,天宫映像已经在国内小有名气,但那是技术层面的。

  可《大明王朝1566》这部戏却是天宫在艺术表现方面的一次创新。

  一个有技术,还能有艺术表达能力的后期制作公司,简直就是所有导演的梦幻合作对象。

  天宫的订单接到手软,真的接到手软。

  半月后……

  在鹅毛大雪中,嘉靖皇帝崩。

  裕王登基,奉先帝遗命“存者召用,殁者恤录”,海瑞在漫天大雪中被释放了。

  故事到此结束……

  “不够看!哇里哇啦,完全不够看!”

  “就这么结束了?我追了这么久,你就这么结束了?”

  “剧组,你最后字幕上不是说了?有什么隆万大改革?放出来啊!怎么就结束了,擦咧!”

  “这是我觉得最好看的历史剧了,感觉以前看的那些历史剧都是小儿科!我要二刷啊!二刷……”

  “完了完了,没得看了!对了,追沈浪的书去,他的书已经写到闯王进京了!”

  ………………

  将近两百万字,沈浪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将《大明那些事儿》写到了大结局。

  “小沈呐,这速度也太惊人了,以前积淀不少吧?”聂台坐在办公室中,翻看着沈浪整理打印出来的《大明》感叹道。

  陈保国跟沈浪一起,坐在聂台办公室对面,他翘着腿显得很放松,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这了,只见他笑道:“聂台,要是别人,估计得写个几年,沈浪倒好,一个月不用就写完了,我可是亲眼看着他语音输入的!”

首节上一节277/3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