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神豪,从我养麒麟开始 第426节

  约翰将镜框放到一边,立刻接过银行卡,朝着齐鸣比了个大拇指后,立刻走向工作台。转身背对齐鸣的一刻,他的嘴角不可抑制的翘起。

  华夏人果然有钱,一幅都不知道是谁的作品,居然还价都不换,能卖出5万欧,简直是上帝保佑。

第 651章 脚盆鸡家的书法

  “不对~”

  想着刚开张就宰了一只肥羊,约翰正一脸的自得。但想着,想着,他心里忽的一个咯噔,能来这儿的没有一个是傻子,傻子就算有钱也守不住。

  脑海里自然而然的浮起一个念头:“难道他知道这是谁的作品?”

  但很快,他就自嘲一笑,知道就知道吧。他只是被派来站台的员工,按照老板的定价,卖掉带过来的展品就是自己的工作。

  这幅书法,他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至于现在反悔,确实有可能帮老板挽回损失,但这又关他什么事儿,想想自家老板抠门的样子,怎么都不可能多给自己一个铜板。

  念头通达后,后头的工作他办起来就格外利索。

  签合约,刷卡,转账,包装,一套流程不到10分钟搞定。

  “先生,恭喜,它是你的了。至于这幅展品,您要是带了人,可以立刻取走。如果不方便,我们也能安排送货上门。”

  “谢谢。不过,不用了。给我就行。”

  齐鸣伸手和他礼貌握了握手,确认了一遍商品无误后,他便提上袋子,走向出口。

  小龙,张奥虽然进不来内场,但也就守在外头,一个电话过去,几分钟就能到。这幅书法,是个不小的漏。

  他还真不敢,把东西留在这摊位,虽然可能性不大,但万一遗失,那损失可不小。

  根据他的鉴定,这幅字是空海和尚的作品。这位大师,确实是唐朝时期的人物,但却不是华夏的,而是倭国人。

  日本书法,最开始是佛教传播,誊写佛经时,他们开始学习毛笔写字,此后遣唐使的派遣,以及对华夏文字的模仿,他们出现了最早的书法雏形。

  此时,华夏是唐朝时期,因为唐太宗喜欢王羲之的书法,而让人大肆搜罗他的作品。这一时期,恰好也是日本频繁向唐朝派出<遣唐使>的阶段。

  遣唐使们把华夏贵族的爱好当成是一种时髦,一种潮流,因此也把很多王羲之的作品带回了日本。目前被认为是仅存的王羲之真迹《丧乱帖》就是在唐朝时传入日本,是日本皇室的重宝。

  随着对王羲之书法的学习,日本出现了一批书法家,其中最优秀的三人,分别是:空海和尚、嵯峨天皇、橘逸势。

  这三人同处于日本的平安时期,被称为平安<三笔>。

  此后唐朝没落,中原战乱,遣唐使的派遣也被暂停。日本本土也开始在汉字的基础上,魔改,日本化,出现了平假名和片假名,也就是如今的日本文字。

  日本本土的书法家们,作品也不再局限于汉字,也开始书写日本文字。

  这时期也出现了3人,被称为<三迹>。<三笔>和<三迹>代表了日本书法的巅峰。

  齐鸣刚刚淘到的小诗,正是三笔之一,空海和尚的大作。虽然只是一首小诗,但三笔的作品,流传至今,对日本人来说,每一件都是国宝的存在,怎么都不止5万欧。

  收到齐鸣通知,小龙和张奥很快就等在了出口处。

  出师大捷,齐鸣把袋子交给他们后,便又立刻兴奋的跑回古董区,打算再接再厉。

  但他回来时,却敏锐的发现在场的人都像被什么东西吸引了一般,人流似乎都在朝着一个地方汇聚。这让他也来了兴趣。

  能到场的眼见自然不一般,能吸引半数以上的人,这件东西肯定不一般。只可惜,周围也没个熟面孔,他也不能问问具体发生了什么,只能亦步亦趋的跟着。

  很快,人群停下,一处展台被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从周围人的交流中,齐鸣听到了<Bronze>这个英语单词,翻译过来就是青铜器。

  西方人很喜欢青铜器,尤其是华夏的青铜器。原因有二,一是艺术性。青铜器上古拙大气的纹路,长在了西方人的审美点上。

  很多西方考古学家把华夏青铜器比作<来自公元前的波音飞机>,认为它们代表了,那个时期,人类社会最高的工业水平和最复杂的社会劳动。

  其次,就是眼馋了。从物质文化这个角度划分,人类文明被分成,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不管东方还是西方,大体都经历了这几个阶段。但西方的青铜时代是缺失的。它们的青铜器铸造,用的失蜡法和锻造法,这两种方法,锻造成本高,成品数量少。

  所以西方流传至今的青铜器,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差。

  相反,华夏青铜器铸造采用的是“模范铸造法”,不但造型精美,还能大规模生产。自家没有自然就眼馋别家的,这才造成了华夏青铜器在西方屡屡拍出高价的情况。

  看着周围人的热乎劲,齐鸣已经可以断定,里头的青铜器,一定来自华夏。有了判断,他就更不想走了,说什么都要看看到底是什么。

  而且,如果价钱合适,他也想收入囊中。华夏本土禁止青铜器交易,想要合法收藏到精品,很不容易。

  眼下,他只希望别在自己亲眼看到这东西前,就被人买去。如果那样,他可就要白等了。

  大概是老天爷听到了他的祷告,排在前头的人一个个离开,十多分钟后,总算到了齐鸣。才一靠近,参展柜台里的人就是一个九十度的鞠躬,外加一句英文问候<欢迎光临>。

  就这问候的姿势,以及那像是舌头捋不直而发出的特殊口音,齐鸣就是不看招牌,都知道这个展位的参展商肯定是日本人。

  深鞠躬的日本人,起身看到这回接待的是个东方面孔,态度更热情了几分,招呼着齐鸣入内欣赏。

  齐鸣隐藏起那一丝厌恶,跟着走了进去,沿途顺带看了看这展位上的东西。

  它们的商品主要是瓷器,有九谷烧,有伊万里瓷,还有几尊木雕,年代远的两三百年前,也有近代的,没什么入眼的。

  吸引众人前来的,肯定不是这些。

  果然,这个日本人也知道他不是冲着外头东西来的,直接把齐鸣引到了内部的一处柜台前。

  柜台内,是两个长方体的玻璃罩,一个里头是个花瓶,一个则是面青铜镜,展品下方有着详细的中英法,三种语言书写的简单介绍。

  因为知道了大家都是冲着青铜器来的,齐鸣只扫了那花瓶一眼,就把目光停留在了青铜镜上。

  

第 652章 东周铜镜

  这面青铜镜,用的是错金银的工艺,说白了就是在青铜之上雕刻凹痕,再填充金银装饰。

  镜面不小,齐鸣目测在17到20厘米之间,也因为面积不小,背面的纹饰也就更华丽了。

  细看之下,图案分三组。

  第一组是一个武士,头戴插两根羽毛的冠,身披甲,左手执缰,右手持剑,蹲在披甲的战马上,正向一只猛虎刺去。左侧的立虎作欲噬状,全身饰以斑纹。第二组为二兽相斗图,第三组是一只蹲立于扁叶之上、展翅欲飞的凤鸟。

  这种纹饰,在圈内一般被称为狩猎纹。

  而且比较难得的是,这面铜镜虽然很多地方已经被青绿色的铜锈包裹,但大概率是青铜中掺杂的金属比例原因。

  在镜钮、钮座、凹面宽带、镜缘等处还保留着青铜器本身的金黄色。

  齐鸣细细看过背面纹饰后,缓缓绕到后侧,看向了镜面。因为铜镜的艺术性都在背面纹饰,所以他原本对镜面并没什么期待。

  但看了正面,才发现,镜面居然是迥异的偏白色。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镜面用的青铜含锡量高。

  青铜本就是一种铜铅或铜锡合金。华夏的祖先早就总结并掌握了在铜中掺入不同比例金属会呈现的结果。

  正反面采用不同的合金铸造,这面青铜镜居然是一件很珍贵的复合镜。

  “先生,这面铜镜是永青文库,委托我们代为出售。如果您有意~”

  齐鸣在欣赏铜镜的时候,身边的这位脚盆鸡,礼貌且公式化的卖力介绍着。

  但他这话说完,齐鸣却是一怔,永青文库,这个名词他可太熟悉了。虽然名字带着<文库>两字,但这却不是一个卖书的地方,而是一家美术馆。

  之前他去日本的时候就想参观,但因为行程原因,没有去成。

  这家美术馆成立至今也就70年,但来历可不简单。它是日本细川家族名下资产。这个家族是日本的政治世家,祖先是日本的大名,后代也一直活跃在日本政坛。

  国人常说<富不过3代>但这个家族已经富了几百年,甚至到了近代,这个家族甚至还有人出任过日本首相。

  历史这么悠久,地位又这么高的家族,自然也参加了那场持续了十多年的侵略战争,并且借着战争,没少从华夏搜罗好东西。

  永青文库曾经举办过一次瓷器展,展品全是华夏瓷器,光拿出来的数量就有上百件,年代更是从汉朝到清朝,基本涵盖了华夏瓷器发展的两千年历史。

  这还仅仅是瓷器,此外还有书籍,2018年时,永青文库曾经以中日友好的名义,向华夏捐赠过一批书籍。

  这批书籍数量高达4千多册,很多甚至是华夏绝版书籍。这家私人美术馆的底蕴之丰,可见一斑。

  听说是永青文库出来的,又是稀有的复合铜镜,齐鸣认真起来,望气术开启。

  只是一眼,袅袅升起的岁气笔直升起,直冲天花板而去。高贵冷艳的紫色贵气,则像是藤蔓,缠绕而上。

  “卧槽!”

  齐鸣忍不住爆了句粗口,贵气不谈,光看岁气,这面青铜器的历史大概能到东周。他忽然想起,永青文库确实收藏有一件堪称华夏国宝的东周古境,该不会就是这面吧!

  一旁的脚盆鸡被他这句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有点不知所措。他既不懂这位客人为什么突然失态,更不懂明明藏品就在面前,这位客人为什么要看向天花板。

  出于好奇,他也顺着齐鸣的视线,看向了上方。但头顶的除了玻璃天幕也没什么别的了。

  就在他收回目光时,却发现,身边的客人已经再次换了位置,走回了正面,正目不转睛的看向了展品介绍。

  之前,齐鸣是不屑去看什么介绍的。毕竟他自己就是做古董生意的,写出来的都是漂亮话,怎么都不如自己亲眼看的更真。

  但意识到这面可能就是永青文库收藏的华夏重宝后,他再次重视起文字介绍。

  这一看,果然,还真是那面传说中的<东周狩猎纹铜镜>。

  在华夏,有<黄帝铸镜>的传说。《黄帝内传》记载,黄帝从西王母处学了铸镜之法,一共铸造12面镜子。

  古人相信,镜子就是黄帝的发明。

  虽然不止一种书面记载,记录了这个传说,但现代人更相信科学,也更严谨。根据现有的出土文物,考古界把青铜镜出现的历史推断到汉朝。

  这结论相当长的时间内,被考古界广泛接受,直到上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阳洛金村附近的周朝大墓不断被盗掘,随之又出土了一批青铜镜。

  这批文物的出现,把镜子的历史又往前推进几百年。当时兵荒马乱,被盗文物被大量出售,带出国门,其中就有这面狩猎纹铜镜。

  当时虽然出土了不止一面东周铜镜,但这面是唯一一面采用了金银错工艺,而且还装饰了人物形象的铜镜。

  这种有着重要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东西,如果不是被卖到了国外,现在应该躺在某个国家级博物馆的保险箱。

  但现在,齐鸣居然在这巴黎展会上看到了。他的脑子里,就剩下了2个字:买它!

  “这个,多少钱?!我要了!”

  话一出口,身边的脚盆鸡却一副苦瓜相,齐鸣意识到自己太激动,刚刚用的是中文,可能还带了点方言口音。

  没办法,他只能用英文重复了一遍。

  知道齐鸣是在询价后,脚盆鸡又是一个鞠躬,致歉道:“实在抱歉,这件展品要参加下午的选宝活动,目前只是展出阶段。

  正式售卖,要等活动之后。如果您想买,请下午再过来。给您添麻烦了,万分抱歉。”

  选宝活动,是展会主办方设置的一个助兴节目,展会持续的这一周里,每天都会举办一次选宝活动。

  所有参展方都可以在上午去服务台处报名,每天的12点,报名截止。

  午餐过后,展会方组件的鉴定师团队会逐一去给报名的展品估价,排名,选出其中的10件作为当日重宝,集中展览一小时。

  这活动偏娱乐性质,即便被选中,也没有奖金之类的物质奖励。

  但这却是一个露脸的大好机会。在重宝云集的现场,能被选进前十,无疑是一次极好的展示机会,不但能增加自己展位的曝光率,还能给展品抬价。

  齐鸣稍一琢磨,就知道这脚盆鸡打的就是这主意。同时他也明白了,为什么明明那么多人参观了,却没人对这铜镜下手的原因。

  虽然已经知道,暂时是拿不下镜子了,但他还是想尽量多的收集情报,于是委婉问道:

  “下午吗?可以,不过我没在展柜上看到这镜子的标价,不知道你们打算开价多少?”

  脚盆鸡面露尴尬:“先生,这个自然是价高者得。”

  闻言,齐鸣在心底咒骂对方贪婪,却也无可奈何。

  大概是看到他面色不快,又想稳住齐鸣,多一个潜在买家,脚盆鸡稍稍犹豫后,才凑近些,小声道:

首节上一节426/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