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台帖》一共25个字,目前估值46.1个亿,一字千金那都是谦虚了。
这幅字帖是李白曾经畅游时,偶遇了道士司马承祯,并且得到他的赞赏,两人交谈甚欢,也因此成为好友。后来李白再次拜访司马承祯,才得知司马承祯已经仙逝,李白不见其人,只看到了他的画,因此有感而发写下了《上阳台帖》。
自此之后,这幅字帖一直在各大皇室间流传,直到清末时流入民间。最后被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所藏。
张伯驹后来又把字帖赠送给了毛主席个人。主席又在1958年的时候又通过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办公室转赠给了故宫博物院这才收归国有。
而今天,他居然可能见证第二件李白真迹?还是幅画!
齐鸣第一个念头是兴奋,随后自己都忍不住自嘲起来,这要是真的那才有鬼啊。
第305章 李白真迹(下)
“咋咋呼呼的,像个什么样子,平时教你的都忘了嘛!要胸有静气,你的静气呢!”
老人狠狠瞪了眼这突然闯进来的孙子,训斥了两句后,意识到还有客人在店里,总算是把后头的“被狗吃了”几个字给咽了回去。
呵斥完孙子,他又看向看齐鸣,拱了拱手,歉意的道:“不好意思,唉,让你看笑话了。”
齐鸣摇摇头,笑着恭维了句:“这哪算什么笑话,要是我也得到了一幅李白的画,我怕是还不如他。”
虽然他心里笃定,这肯定是个乌龙。但他也挺好奇,是什么让这精神小伙觉得,他手上的会是李白的真迹。
黄毛青年大概是刚刚太过兴奋了,经过自家爷爷这一提,才注意到到店里还有客人。但他现在正在兴头上,哪有心思管旁人,举着手上的绢本,显摆道:
“爷爷,就这幅,我才花了3万就淘到了。哈哈哈,这次咱们大雅斋,绝对一炮而红,名声响彻港岛,不,是整个华夏古玩圈。
我查了,李白现存的一卷草书,就能卖40多个亿。咱这是画,上头字还多,我觉得,少说也得翻个倍吧。发财了,发财了!”
咚!
老人手上用力,手杖重重一扣地板,他哼了一声。自己这孙子是什么水平,他心里清楚,就他能淘到李白的手迹,那不是踩狗屎,那简直是掉狗屎堆里去了。
而且,他入行几十年,也没听说过,李白还会画画。
“放下!打开!”
老人沉声命令,但他孙子这会儿却是把小小的卷轴往胸口一收,一脸警惕的看向了齐鸣和那俩保镖,眼睛一眨一眨的朝着自己爷爷使眼色。
发现老人没反应后,他干脆后退两步,对着齐鸣,毫不客气的下起了逐客令:“这位,我们店今天有事,提前打烊,你要不去别的地方逛逛!”
齐鸣刚刚用望气看了眼他手上的卷轴,从岁气看,年代只到明末,倒还真是个老物件,但上头的贵气并不浓。
而这精神小伙嘴里,一口一个的李白是距今1300年前的人物,和他手上的东西大致差了1000年的历史,显然八竿子打不着。
虽然他还是很好奇,里头是什么,但人家都赶人了,再留着可就不识相了。
于是齐鸣从座位上站起,看向老人,笑着道:“老伯,您孙子都这么说了,那我就不耽误你们的正事儿了。要不咱们先把这香炉的手续办了?”
老人苦涩一笑:“你就别寒碜我这老头子了。手续不着急,书画我也不是什么行家,就麻烦你替我掌掌眼,看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吧。”
说完不等齐鸣拒绝,他再次看向自己孙子,命令道:“拿过来!”
精神小伙不情不愿的走上前,将手上的卷轴打开,铺在了柜台上。
这是幅水墨绢本,立轴,竹石图。
尺幅不算大,画上就一堆的怪石和几根细竹。节清晰,竹叶茂盛,搭配着嶙峋的怪石,表现出一种旺盛的生命力。
虽然是幅几百年前的古画,但笔法细腻,细节刻画清晰,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画上,还有一段题跋,因为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倒是落款处,大致能分辨是:巢民冒襄题。
铃印也有两方,一方是字朱文篆书:冒襄之印。另一方,则是两字朱文楷书:青莲。
齐鸣和老人见到那方青莲印的时候,才算是明白,这精神小伙为什么一口咬定这是李白的画了,原因都在这方印上。
也确实如他俩所想,卷轴打开后,精神小伙就迫不及待的指着画上的朱印,言之凿凿的看道:
“爷爷,你瞧,青莲。李白自号青莲居士。这不就对上了嘛,而且这画看着也好,肯定不是一般人能画的,历史上除了李白,谁还会用青莲落印。”
“唉~”
老人一边摇头,一边叹气,他又仔细扫了两眼画面,颓丧的坐下,也懒得搭理这孙子了。他能确认这是幅老画,大开门的东西,但也能肯定,画上的青莲跟那位青莲居士肯定没关系。
刚刚自己孙子说了,这画3万块就拿下了,以他的估算,应该是能赚钱。但,赚的这点钱,完全弥补不了,那种后继无人带给他的无力感,拿时下流行的话说,就是俩字:心累。
齐鸣很是认真的看了半晌,从提拔到铃印上大致猜到了这是谁的画了。如果这精神小伙,真的是花3万块买的画,那他还真捡了个漏儿。
“恭喜,这是个好东西啊。”
看也看过了,齐鸣也没多留的意思,便朝老人道了声贺,他打算把铜香炉的钱付一下就走了,在这儿耽误的也够久了。
精神小伙听到齐鸣道喜,还当是齐鸣认可了这画的来历,得瑟的捏紧了拳头,脚下还有节奏的打起了摆子,就差没当场来段RAP,庆祝下了。
跟他的表现相反,老人摆了摆手,示意齐鸣不忙恭喜,话语里带着七分的无奈和三分的好奇,向齐鸣问道:“你是清楚这画是谁的了?方便给我说说嘛?也省得我再去找书画圈的朋友了。”
“爷爷,这肯定是李白的画,这青莲,指的就是青莲居士。”
“你住嘴,好好听着。”
老人训斥了孙子一声后,再次看向齐鸣,眼中带着那么一丝祈求。
齐鸣心道,自己明明是顾客,结果现在居然成了鉴定师,不知道过会儿能不能要个鉴定费。但看老人家这年纪,再结合这表情,唉~算了,就当是做好人好事了。
“老伯,要是我没看错,这应该是董小宛的画~”
“董小宛?秦淮八艳那个?”老人听到这名字后,皱眉回忆了下后,脱口而出问道。
齐鸣点了点头,他指向了那方青莲朱印,解释道:“董小宛,原名董白,字宛君。又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她的画,大部分落得的是她的艺名“小宛”印,但也有落青莲,或青莲女史的。不过后者不算多。”
“还有这。”齐鸣又指向了题跋处的“巢民冒襄题”几个字。
“冒襄字辟疆,号巢民。因为跟秦淮八艳相关的影视剧,还有小说话本,用的都是冒辟疆这名字,所以他原名流传反而不是很广。现存的董小宛的画作,大部分都是他做提拔。
还是要再恭喜您一声,依我看,这画是肯定不止3万的。”
齐鸣会知道的这么清楚,这次是纯粹走运。他老家是江苏南通人,而冒辟疆的老家就是江苏如皋。整个南通也就那么几个历史留名的人物。
所以初中时,学校就组织过学生去参观冒辟疆的故居。
光参观故居,印象可能还不是那么深,但关键是这冒辟疆太招男人恨了啊。
这货号称明末四公子,实际上是连考6次科举,一次都没中的落榜秀才。但他出身好,冒家祖上是忽必烈的第九子镇南王的后代,世代官宦,妥妥的官二代加富二代。
而且,他最让人羡慕的还不是出身,而是他的桃花运。
秦淮八艳里,最先和冒辟疆有白首之约的还不是董小宛,而是陈圆圆!这可是祸水级别的女人,吴三桂因为这女人,可是连名声都不要了。
当时冒辟疆和陈圆圆都约定结婚了,但陈圆圆的名声太大,提前被崇祯的老丈人田畹给劫走,后来又被送给了吴三桂,他俩这才没在一起。
但是走了个陈圆圆,又来了个董小宛,前者祸国殃民,后者也有“当时东南第一美女”的美称。
而且据说还是董小宛倒追的冒辟疆,一开始冒辟疆还不乐意,在他的好友撮合下两人才喜结连理 。
如果代入到现代,把秦淮河比作娱乐圈,拿就是天仙姐姐刘某菲刚跟你分手,大幂幂又主动过来追求你,你还不乐意。
这种情形,试问哪个男人不对他,羡慕嫉妒恨!
第 306章 乾隆通宝大样
柜台里的老人,听了齐鸣的论述,他自己也又看了遍画上的题跋和铃印,随后又仔细查看了下这幅画的绢布和轴头。
他确实不懂书画,但画布的材质以及轴头上的包浆和磨损他还是懂的,单是从这两点看,他也认同了齐鸣的看法。
“小哥,那我再多问一句,这董小宛的画,行情如何。”说着他还指了指自己店里的东西,有点汗颜的道:“你也看到了,我这店里都是瓷器和杂项,不涉猎书画,所以对这方面的行情,是真的不清楚,你要是知道,还请替我解惑。”
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都说到了这份上,那估个价也没什么。
齐鸣回忆了下,董小宛作品的拍卖行情,这价格波动还真挺大,并不好估价。
秦淮八艳,能以清倌人的身份,青史留名,靠的可不单是艳名和情史,她们是有真才实学的。
论画技,八艳里头的李香君和马湘兰还要更胜一筹,她们的画作甚至被日本的东京博物馆收藏,属于有价无市。而这董小宛,就有点诡异了。
董小宛的画存世量不少,里头有精品,也有很一般的。
所以这价格也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卖价最高的《孤山感逝图》在京城拍出过345万的高价,通过拍卖超百万成交的画作,也有数幅。
但有的画,价格低起来也是真的低,不少画上拍后,成交价只有一两万的也很常见,就算是普通人也能买的起。
齐鸣结合这画的风格,尺幅,最后给估了个18万。
“老伯,这价可能不准,反正你听着当个参考就行。最好啊,还是找人再看看。时候也不早了,要不咱还是先把那香炉的事儿给办了,我这还有事。”
“好,对不住了,耽误了你时间。唉,让你看了个笑话。”
老人一边道歉,一边从里头拿出了刷卡机和纸质文件,确认了钱款到账后,他特意找了个雕花楠木盒子,把那香炉给装了进去。
“我腿脚不方便,就不送了,小哥要是有空,还请常来。还有这个~”
送走齐鸣前,老人又从柜台里拿出了个红色的盒子,这盒子就简单的多,外头的材质看着像是硬纸板一样。
老人将盒子放到了,装着香炉的楠木盒子上,开口道:“这次也麻烦了你,替我鉴定,这小东西,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你别嫌弃。”
这位不愧是行里的老人,做事还真是周全。
“就一件小事,也不知道有没有帮上忙,不用这样。”
出于礼貌,齐鸣推辞了两下,见老人态度坚决,他才收下,一手一个盒子,拿着出了这家店。
店里,精神小伙儿,正对着自己手机发呆,嘴里还喃喃有声:李白,李白没了?
齐鸣鉴定的时候,他就在边上,也都听到了。开始的时候,他是不信的,什么字青莲,什么青莲女史,全是忽悠人,目的就是想低价骗走这张画。
为了证明齐鸣是骗子,他第一时间,就用手机搜了董小宛和冒辟疆的生平来历。结果,铃印还有提拔就这么全对上了。
事实胜于雄辩,他才淘到的宝贝,作者从最伟大的诗人,变成了历史上最出名的清倌人,这打击不可谓不小,就跟被人丢冰水里一样,心脏哇凉哇凉的。
老人看着一旁都快魔怔的孙子,无奈的摇了摇头。看看他,在看看齐鸣,明明也没差几岁,但在古玩上的见识和功底,简直是云泥之别。
经过今天这件事儿,他也是彻底死心,打消了让他继承这店的念头。他是认清了一个现实,自己孙子压根就不是吃这碗饭的人,今天能把董小宛当成李白,明天就能把民窑当官窑,勉强他继承家业,可能最后赔的饭都吃不上。
“别站那发呆了,把画收起来!你3万买的,至少能卖18万,都翻了几番了,还拉着个脸干嘛。”
“啊?哦~好。”
精神小伙听到了老人的吩咐,赶紧上去小心的收起了画。赚了是不错,但他一开始可是照着几十亿去的。再一想自己进店时的表现,还是当着外人面,这脸丢的有点大,他现在也是低着头不敢看自己爷爷,臊的厉害。
老人没再看他,就像是在跟空气说话一样,幽幽道:“你不是喜欢唱,跳,RAP,篮球嘛~明天起,你就不用来店里了,想干嘛就干嘛吧。”
原本双眼无神的小伙,听到这话,一下子跟装了灯泡似的,亮的吓人。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小心的又问了一遍,得到答案后,激动的当场就抱住了老人。
对他来说,这消息,比淘到李白的画,还值得高兴。
而齐鸣也是没想到,几个月后他会在电视上再次见到这精神小伙,这还真是应了那句世事无常。
出了店后,齐鸣把装香炉的楠木盒子交给了身后的保镖,自己打开了老人送的那个小盒。他其实早就好奇里头装的是什么了,但在华夏,当人家面打开礼品,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所以才忍到现在。
打开盒子,里头就一枚铜钱。
齐鸣手指捏住这枚铜钱,凑近了看过后,才发现这就是枚乾隆通宝,还带雕花的那种。他的第一件古董,就是奶奶替他求的乾隆通宝。
乾隆是华夏最高寿的皇帝,所以乾隆通宝存世量也大,普遍价格很低。当然老人给的肯定不是是那种低价的大路货,否则就不是感谢,而是羞辱了。
所以这枚钱,还真有点来历。这是枚,乾隆通宝背汉文(天下太平)的宫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