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神豪,从我养麒麟开始 第107节

  杨朝明再次拿起玉蝉,想着当师傅这么久,还真没认认真真给这徒弟上个课,巧了,手上这件也算华夏玉雕中,最有特色的一种,便也沉下心,打算好好说道说道。

  “也算你赶上了,就给你说说。这是件标准的,汉八刀玉蝉!而且可能还是玉中之王,脱胎玉!”

第155章 脱胎玉

  杨朝明这一句话里信息量可不少。

  齐鸣觉得,这汉八刀应该指的是工艺,玉蝉好理解,指的是这器型。但这脱胎玉又是什么?之前为了研究宝气,他看了不少珠宝相关资料。

  而在介绍时,特意把这脱胎玉放到最后,说明重要性还在前两者之上,但他为什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他没着急问,而是看着师傅在把玉蝉再次放到他面前,指着蝉身解释道。

  “这汉八刀是最古老的玉器雕刻手法,也是北派玉雕的代表手法。叫汉八刀,并不是只有八刀,八是虚数,表示用寥寥几刀,即可给作品注入了饱满的生命力。这种技法的刀工粗犷洗练,尤其契合汉代玉器雄浑博大,自然豪放的艺术风格。”

  “就拿这玉蝉来说。寥寥几刀,就刻画出了这么一只,扁腹,长翅,翅上无翼纹。小头,双目凸出于头两侧的玉蝉形象。”

  

  “齐鸣,看仔细了,这种玉蝉也是,标准的汉玉蝉形象。现在说到玉蝉,是个人就蹦一句口含蝉,其实不对。”

  “玉蝉,分蝉、佩蝉、冠蝉三种。区分三者,也很简单。”杨朝明指向了蝉的头部“就看看蝉的头部或两侧有没有穿孔,如果有就是佩蝉或者冠蝉,反之就是蝉,咱们这件就是蝉!”

  “在古代,玉蝉是生以为佩,死以为含。佩戴玉蝉,是因为蝉同缠,寓意腰缠万贯,以及期望自己如蝉一样,哪怕数年蛰伏,有朝一日也能一鸣惊人。”

  “而含蝉,其实也有两层意思,一种是因为,蝉从地下钻出,最后破蛹化蝉,这种蜕变的过程象征了重生,所以口含蝉,是希望亡人能 “蝉蜕”复生,灵魂延续。所以你看它的形象是收敛着翅膀的。”

  “另一种原因,在清朝徐珂写的《清稗类钞》上有过记载,古人下葬时,会将水银灌入尸体,达到防腐的目的。口含蝉,是为了堵住口腔,防止水银外溢。”

  前面听着挺靠谱,但这个,齐鸣有点不敢苟同,忍不住出声反驳“师傅,这有点扯,人身上也不止口腔一个洞,怎么不见他们把眼耳口鼻都用蝉封上的。”

  杨朝明白了齐鸣一眼“谁说他们没封的!玉塞九窍听说过没?”

  齐鸣摇摇头,这是真没听过,但从字面意思也能理解。而理解瞬间,他抽了抽嘴,感觉自己腚眼紧了紧,古代人玩的是真的花。

  杨朝明看他那表情,就知道这小子没想什么好的,赶紧解释。

  “玉塞九窍,又称九窍塞,最早发现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只有耳、鼻塞。完整的九窍还是出现在西汉。西汉是历史上最注重丧葬的一个朝代,那时候的九窍塞是真的包含了眼、耳、鼻、口、肛、阴九处。”

  “你别这副嫌弃的表情。”杨朝明训斥了句,严肃道“九窍塞代表了一种用玉的最高等级,非王侯不得用,哪怕是王侯墓,九窍塞出土的都极少。”

  道理齐鸣都懂,但用玉塞那些个地方,他实在接受不了,甚至光想想就恶心,于是赶紧转移话题,问道“师傅,那脱胎玉又是什么,为什么我从没听过?”

  杨朝明把玉蝉托在手心,凝视着,喃喃道“这就是我跟老唐,讨论了半天的事情。我俩也拿不准,这是不是脱胎玉,要不要收。”

  “你俩都拿不准?还有收?这东西不是咱们店里的?”

  林轩帮着解释了句“是店里一个老客户送来的,放咱这,算是活拿。”

  齐鸣哦了一声,表示了解,但一旁的阿依慕不懂,拉了拉他的袖子,瞪了他一眼,示意他解释。

  齐鸣便替这位圈外人解释了下。

  所谓活拿,其实就是卖家把东西放买家这,二者间定下时间和价钱。到期后要么按照约定好的价钱成交,要么把东西还回去。

  能活拿,说明林轩嘴里的这位客人非常信任博古斋。

  “鉴定脱胎玉,难度很大。”唐师傅接过了话茬,笑着看向齐鸣“小齐,你觉得这玉蝉市场价多少?”

  齐鸣自己就有玉矿,基本的行情还是知道的“这种级别的羊脂白玉,少说30多万,如果这又是汉代的蝉,那还得翻个5翻,150万!”

  虽然,他已经用望气术看过了,这东西完成日期绝对在民国。

  唐师傅点点头“你估的还算不错,这段时间也算用功。不过如果,确定了是脱胎玉,那这价格可以在你说的基础上,再翻20倍!”

  “3千万!这么大点东西!”

  齐鸣瞪大了眼睛,他眼睛也没瞎啊,这不就是块羊脂玉嘛,还没巴掌大。一旁的阿依慕开始还有点嫌弃他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但看着看着还觉得挺可爱。

  唐师傅看着他这幅惊讶的表情,也是笑呵呵的,随后看向杨朝明“你是他老师,你来跟他说说。”

  杨朝明咳嗽一声道“脱胎玉,这名字其实出自屈原的一句诗:脱胎玉质独一品,时遇诸君高洁缘。本意是说玉的品质寓意好,但也要佩戴在君子的身上才能得以彰显。

  不过到今天,后半句已经被忽略,所有人都只关注第一句:脱胎玉质独一品。意思:所有玉中,脱胎玉是独一档,世间第一!”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话放在时间万事万物,大致都能适用,没谁敢说什么是绝对第一。但现在这种玉居然敢说世间第一,这到底是什么来路,这么霸气!

  “脱胎玉并不是指的某一种玉。而是要求一块上等软玉,陪葬入土,通过吸收尸体的血气,形成血沁,然后再次出土,被人收藏把玩,吸收活人气息。

  过上个百年,再次入土,出土,把玩。重复这个过程,至少三次,每次的循环至少百年以上,最后形成的玉必须与血沁完美融合才算是真正得脱胎玉!”

  杨朝明的叙述,让齐鸣听的嘴角直抽抽。看着简单,埋了挖,再埋再挖,但这难度可不得了。

  地下的环境可是极其的复杂,哪怕皇帝墓葬,坍塌进水那都是司空见惯的。而软玉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是纤维状结构,极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华夏南方潮湿多雨,土层下积水情况特别严重,所以南方出土的玉器就会有水锈。华夏北方,气候干燥,墓葬大多是干坑,出土玉器颜色大多发黄,被叫做土沁色。

  如果玉器正好贴着铜器铁器,金属的锈气也容易进到玉里。

  所以想要形成脱胎玉,玉质本身,墓葬环境,入土时间,出土时间,缺一不可,真可以说既看天时,也看地利,关键还得反复至少3次这种完美情况。

  齐鸣光想想就头晕,忍不住感慨道“这条件,这么苛刻,我感觉比中大乐透都难啊!”

  杨朝明抚摸着这玉蝉,感慨应和“所以它比大乐透的奖金都要贵。《清史》记载,慈禧当年有一块脱胎玉,她视为珍宝。八国联军入侵,慈禧逃离京城就带着它,后来在路上把它送给追随皇室的军机大臣王文韶。”

  “后来,她安全了,又想起了那块脱胎玉。送出去的东西,她也拉不下脸要回来。所以就派人找寻第二块脱胎玉,直到她去世,都没找着第二块。”

  唐师傅也是感慨着点点头“就是因为史料纪录太少,所以判断难度才大,我和你师傅看了半天也判断不了,真假。”

  齐鸣现在挺想告诉两位,这是假的。通过望气术能确定,玉是老玉,但雕刻年代最多只到民国,完全不符合脱胎玉形成的要求。

  但是跟那天鉴定日本人的假景泰蓝同样的情况又出现了,望气术不能对外说,说了估计也没人信。而且这玉比景泰蓝还要无解,连个似是而非的理由都找不到。

  怎么办!怎么办!齐鸣皱眉思考怎么说服师傅放弃收购!

  这时候,他不得不感慨,这古玩行的坑是真的多,先是景泰蓝后有脱胎玉,一个坑才避开,下个坑就又来了,简直防不胜防。

  “这脱胎玉是假的!”

  “什么!”

  几乎所有人,异口同声,随后齐齐看向了开口的对象:阿依慕!

第156章 死玉和活玉

  “姑娘,你为什么会说它是假的?有什么理由吗?还是说你也是行里人?”

  杨朝明奇怪的看向阿依慕。

  刚刚齐鸣介绍的时候,只说对方是新疆人,叫阿依慕,并没说她的职业,所以他才会有 此一问。

  阿依慕摇摇头“我不是你们的行里人。不过这玉肯定不是脱胎玉!”

  唐师傅和杨朝明面面相觑,嘴角带着苦笑微微摇头。他俩这是都觉得自己老糊涂了,一个小丫头说的话,他们刚刚居然有那么瞬间当了真,还想着参考下对方意见!

  阿依慕看这两位的表情,就知道,他们不但没信她的话,还有那么点轻视的意味在里面。立刻不满的哼了一声。

  而林轩则是知道阿依慕的来历。阿依慕确实不是古玩圈的人,但却是玉石圈的啊!人家这背景来历,她说不是脱胎玉,绝不可能是张口就来,一定是知道些什么。

  作为博古斋未来接班人,林轩也不想自己家的店,就这么亏上个几千万。

  只是他和这位玉公主没什么联系,开口求助也有被拒绝的可能。于是林轩看向齐鸣,示意齐鸣帮着劝一劝。

  齐鸣正愁呢,这会儿听到阿依慕开口,不用林轩示意,便帮着问询道“阿依慕,你要知道什么就说一下,我也想知道。”

  阿依慕嘟了嘟嘴,但难得齐鸣开了口,便也不再隐瞒

  “我家就有脱胎玉,而且不止一块,你这块是古玉没错,但沁色不对,肯定是假货。”

  “你家里有?”慈禧都找不到第二块,她却说她家不止一块!杨朝明狐疑的打量这女孩,明显是不信她说的。

  齐鸣听出师傅语气里的怀疑,生怕他的态度惹这位小姑奶奶生气,赶紧开口替她证明“师傅,她家是真的有!”

  林轩对自己老爹了解的更多些,知道他凡事喜欢追根究底,于是他凑到杨朝明的耳边,小声的把阿依慕的来历快速的解释一遍。

  杨朝明怎么都没想到,眼前这坐在自己徒弟身边的美女家,居然掌握了和田玉的半壁江山!

  这下,他彻底收起了轻视,郑重的将装着玉蝉的盒子,推到了阿依慕面前道“姑娘,如果可以,还希望你详细解释下,就当是替我老头子上上课了。”

  “哼~”阿依慕有点小得意的瞥了眼齐鸣,那眼神似乎是在说“你看,你师傅也要求我帮忙!”

  对着齐鸣小小的示威了下,她才拿起玉蝉,解释道“我阿爸说过,真正的脱胎玉,要求玉身上尽管带着血沁,但沁色淡而匀,要有一种若有若无的感觉。而且~”

  这次阿依慕先是揉搓起玉蝉尾部血沁处,才又道

  “而且脱胎玉,如果搓动血沁的位置,摩擦产生的热量,会让血色会变深,一旦冷却,颜色又会恢复,这才是脱胎玉的性状。你这块怎么搓也不变色,所以是假的。。”

  唐师傅等阿依慕将玉蝉放下,再次拿起,这次照着阿依慕说的去看,确实跟她说的一样。只是他还是疑惑的道“丫头,我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这不是脱胎玉,那这血沁是怎么进去这么多的?我也见过不少古玉,却没有一块血色会这么深入,而且自然的。”

  “哦~这块应该是羊玉或者狗玉。”

  杨朝明和唐师傅对狗玉和羊玉,都很熟悉。

  众所周知,和田玉是软玉,硬度低,开采运输时极易损毁,所以古时候,新疆的采玉人如果采到了极品的好玉,为了保护玉石。

  他们会当场宰杀一头毛驴,用带着血的驴皮将玉肉包裹,带出深山。

  在这过程中,血液会渗进玉石缝隙。那时候懂行的收购商,只要看到浸有血色的玉石就会自然而然认为这是上等好玉,当时人们称这种玉石叫血玉。

  人性贪婪,为了争取更多的利益,有人就将玉石塞进宰杀的狗肚子或羊肚子里,以此冒充血玉,这也就是狗玉或羊玉。

  他俩见过的狗玉或羊玉,虽然也能形成血沁,但一般沁色较浅,和手上这玉蝉的完全不一样,所以阿依慕的答案反倒是让他们心里的问题更多了。

  而阿依慕也从他们的表情上大致猜出了他们疑惑的点,于是接着解释道“你们以前见过的,应该是死玉,是将玉石埋进动物尸体里作假形成。而这只玉蝉应该是活玉。”

  “这活玉,第一步是把玉石浸泡在一种特殊的药水,药水的作用类似咱们用热毛巾敷脸舒张毛孔。

  第二步是割开活着的动物的皮肉,把泡过药水的玉直接种进动物的血肉里,再缝合,俗称种玉。这个种玉的过程少说要持续三年五载,并且必须保证这段时间内,被种玉的动物一直存活。”

  “而且为了保证品质,每过半年左右时间,都要把玉挖出来,根据血沁的情况,调整位置,再重新种玉。如此重复几年,才有可能得到最完美的活玉。”

  “我阿爸说,这种药水很早以前就失传了,而这种办法也有伤天和,所以活玉应该是在世上绝迹了。今天能在你们店里看到也算非常是难得了。”

  八仙桌上的几个男人听到这种办法也是一个哆嗦,他们都是行家,立刻就从阿依慕的话里,推算出了这办法的可行性。

  死玉就相当于泡进血水里。而活玉,则是时时刻刻泡在新鲜且流动的血液里,再加上动物体温和药水的催化,确实可能形成这种酷似脱胎玉的玉质来。

  但这办法,对被种玉的动物来说又是何其的残忍!

  杨朝明将玉蝉收回了盒子,郑重的朝阿依慕拱了拱手“姑娘,今天多谢了,受益匪浅啊。”

  阿依慕手指盘玩着自己鬓角的一缕长发,无所谓的道“你是齐鸣的师傅,我帮你也是应该的。”

  她说这话时,自然而然的把自己和齐鸣绑在了一起,似乎两人就是一家人一样。

  人家刚刚帮了忙,齐鸣也不好立刻扫了她面子,而且刚刚确定了件赝品,现场的气氛也有点沉重,于是他拿起了那个装画的盒子,摆到了桌子中央。

  “嘿嘿,师傅还有唐师傅,我也找到了件好东西,您给帮忙看看吧。”

  “哦?你小子带来的东西就没差过,那是要好好看看。”唐师傅来了兴趣,伸手打开了盒子,拿出了画轴。

  杨朝明也暂时从失望的情绪中脱离,跟唐师傅一起,一人拿着个轴头,打开了画卷。林轩知道这两位看完前,他是没机会上手的,于是很自觉的起身站到了两人身后。

  “董其昌?”

  杨朝明看画,一般都是先看款。当他看着那“董玄宰”的印章时,表情立刻就认真了起来,近乎是下意识的从口袋里掏出了放大镜。

  脱胎玉价值千万,但董其昌的画可一点不比脱胎玉差,而且书画也是他的强项,自然更加上心。

  只是才看了几眼,他就摇着头,把画放了下来。虽然是幅古画,虽然仿的很用心,但他只是看了半张画,就至少看出了5处破绽。

首节上一节107/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