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队赶大车开始 第371节

  六十七瓶组培苗,总共分出一千四百棵杨树苗,刚刚移栽到育苗筒里的小小树苗嫩嫩的,似乎一碰就会碎成渣。

  “哥哥吃罐头!”

  孙建平取过喷壶,往上面撒上一些水,经水滋润后,小小的杨树苗越发翠绿鲜嫩,看上去一派生机盎然景象。

  李秀芝叹了口气,把小家伙放在炕边,“你们几个别吃了,再吃还吃不吃晚饭了!”

  小丫头从背后端出来一个小瓷碗,里面装着好几块黄澄澄的黄桃罐头,递给孙建平,孙建平笑着捏捏小丫头的小脸蛋,“还是月月好,吃好吃的都不忘了哥哥!”

  “二叔,这个组培技术,是不是也可以应用到蓝莓身上?”

  两人选了二十瓶组培杨树苗,先把锋利的刀子烤过火,再把这些小树苗切成小段,再次投入到用水蒸气消过毒后的玻璃瓶子里。

  此时屋子里四个孩子正围着一盆黄桃罐头,吃得满嘴冒糖汁!

  “真好吃!”长这么大还没吃过罐头的小宝庆早就撑得小肚溜圆,李秀芝走过来,提起毛巾帮他擦擦嘴角的哈喇子,“宝庆不能再吃了,再吃肚子要爆炸了!”

  “这些苗可以采取切段的方式继续培养出新的幼苗,这部分试验我也没做过,咱们还是先选一部分尝试一下吧!”

  “二叔,这些小苗咋办?”

  “好,有你这句话二叔就放心了,这是我做的笔记,你拿去看看,作为参考。”

  “呱呱,我是小蛤蟆!”

  第二天,移栽到育苗筒里的组培苗似乎有些蔫了,孙长国解释说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孙长国走到大棚外面,透过蓝色塑料布,瞅了一眼一派蓬勃生机的大棚里面,如释重负叹了口气!

  终于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了!

  “我是癞蛤蟆!”

  先期用了一百个瓶子,每个瓶子里面放二十个杨树胚珠,最终有八十七个瓶子的胚珠成功发育成幼苗,剩下的十三个因为感染了不知名细菌而长满了菌斑,导致实验失败。

  “嫂子给我整点水!”孙建平进屋,看到炕上躺着一排小肚皮,一个个都撑得圆溜溜的,噗嗤一笑,“小蛤蟆晒肚皮呢!”

  孙长国心里也是没底。

  第八天,组培苗窜了一大截,鹅黄色的嫩茎上绽放开好几片浅绿色的嫩叶,被风一吹,轻轻摇摆!

  “我吃这个就吃饱啦!”张富明更是头号馋猫,他躺在炕上,掀开小褂子,露出白白的肚皮,轻轻拍了一下,“一肚子黄桃,真舒服!”

  八七.一二零.二五二.二零五

  短短十天,在高温高湿高营养的封闭空间内长出来的杨树苗就已经窜到了三厘米的高度,舒展出一片片细小的叶片,看得孙长国眼睛都直了!

  孙建平深深吸了口气,暗暗念叨一句。

  他揉揉瞪得生疼的眼睛,小月月站在大棚外边,轻轻拍了两下,孙建平急忙转身出来,摘下口罩,擦了把汗水涔涔的脸,蹲下来,“怎么了月月?”

  小月月嘻嘻一笑,露出两个小酒窝!

  “哥哥吃过了,你拿去吃吧!”孙建平又把小碗还给她,小丫头嗯嗯点着头,抱着小碗跑进屋子里。

  “成与不成,在此一举了!”

  “我是大蛤蟆!”

  小家伙摇摇头,嘴里含着黄桃,含糊不清说道,“我大说,桃树都是生产队的,不让吃,吃了生产队的桃子要挨打的……”

  “真是……”

  第四天,组培苗支棱起来了,小小的嫩茎挺得笔直,肉眼可以看到从顶部又绽放出一片片小小的嫩叶,小得只有针尖大……

  “我和哥哥最好了!”

  “嫂子我还能再吃一点点……”小家伙趁她不注意,抄起小勺捞了一块,塞进嘴里,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好像个小仓鼠。

  “二叔你放心吧,我相信我可以的!”

  “有了这个技术,我们就可以把一根树枝从一个分化到成千上万个,再以几何数进行倍增,只要做好消毒和维护工作……”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第一次进行组培实验,就取得了如此丰硕的成果!

  他马上掏出纸笔,尽可能详细的写下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以期留下详尽的文字资料,作为接下来进一步开展组培实验的依据。

  至于剩下的树苗,孙建平召集人手,用报纸做成一个个小小的育苗筒,往里面倒进去从大山里弄来的腐殖土,压实,把树苗逐一分装到育苗筒里。

  “这孩子……”李秀芝笑着把他抱起来,“们山东老家不是产桃子的地方吗?咋还没吃过?”

  这段时间他都没怎么睡好,翻来覆去全是大棚里的组培苗!

  瓶子里早已装了以糖为原料的营养液。

  “从概念上说,只要是农作物,基本都可以采用,但是这方面的试验毕竟只有咱们爷们做过,经验不足,也不知道应用到其他农作物上会是什么结果。”

  试验成功了!

  移栽到育苗筒里的一千四百棵树苗,只有少部分因维护不当死亡,绝大多数都成功定根,迅速生长!

  而此时放在玻璃瓶里被切成小段,继续培养新苗的组培苗也成功萌发出更多新枝,他的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看吧,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孩子们扯着脖子大呼小叫,把他逗得忍俊不禁!

  说实话接下来的组培倍增实验,孙长国心里也没底,要不是此次组培杨树苗成功,他对这项新技术的了解也仅限于一些翻译过来的文字资料而已。

  “行!”

  二叔望着已经成长起来的侄子,目光中满是殷殷期盼。

  建平真能吃透这项新技术,成功靠着自己的双手把杨树组培苗培育出来吗?

  应该可以吧!

第536章 把他们的树苗全打死!

  第二天二叔就坐上王连生的马车,前往纪家油坊,开始给各队的干部们开课,讲如何科学种田。

  孙建平则留在家里,抱着一捆速生杨树枝条,参考二叔留下来的笔记,进行组培树苗工作。

  他脑子里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如果有条件了,是不是可以自己盖一个无菌实验室,专门对各种苗木进行组培,到时候按照五分钱一棵的价钱,自己岂不是要赚翻了!

  算算现在成活的一千三百颗树苗,再加上刚刚移栽到育苗筒里的五百棵树苗,光这一笔自己就能赚到九十块钱!

  罐头瓶的成本这不就回来了?

  “这就是们最近培育出来的树苗?”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孙建平越想越高兴,越想越兴奋,仿佛看到大把大把的票子飞过来,二叔也靠着这项技术成功问鼎农科所所长,春风得意……

  建平哥太厉害了!

  “我不信!”钱慧蹲在地上,饶有兴致的看着一棵棵生机盎然的小树苗,盈盈一笑,“哥,这真是你和二叔培育出来的,不是从大树根下面挖出来移栽过来的?”

  “真哒?”

  再说了,这还仅仅是刚开始的试验阶段,从现在起我进行一下大规模培养,四百个玻璃瓶每个培养二十棵树苗,算下来就是八千棵,每棵五分钱,就是四百元!

  而赚到这些钱,仅仅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

  老爷子把腰板拔得溜直,声音洪亮得像打雷!

  组培?

  “我们当然是采用农科所最先进的育苗技术,这种育种的效率是普通扦插育苗效率的百倍以上!”孙建平故意当着于长海的面胡吹一气,把于长海听得一愣一愣的!

  当然这种刚培育出来的树苗暂时还不能直接拿去给林场栽种,还得移栽到后山去,等到明年或后年植株性状稳定,适应本地气候条件了,才能卖给他们。

  如果试验成功,这些苗木能够茁壮成长,未来和林场的合作时间会很长很长!

  当第一批树苗正式从老曹家的院子移栽到后山苗圃里的时候,于长海眼珠子都直了!

  在著名农业技术员+于圩子村大明白于宏斌的指导下,他们先期扦插的一万多根树棍全军覆没!

  仅仅存活了三十根!

  苏场长和林场的干部们面面相觑,谁听过?

  “看吧,这就是科学的魅力,于圩子现在也在搞杨树扦插,他们扦插的树枝从栽进土里到生根发芽,再到长出叶片,最起码也得一个月,而我们组培出来的树苗只需要短短二十天就可以长到三十厘米高!”

  “作陪?”于长海一愣,啥玩意作陪能这么厉害!陪出好几千棵树苗出来!

  “组培!你这耳朵塞鸡毛了!”老曹毫不客气训了他一句,于长海气得直翻愣眼珠子,却也没了大声说话的底气!

  说啥啊?

  你那边就弄出三十根树苗,人家这边上来就是好几千!

  哪凉快哪待着得了!

  哼哼!

  嘿嘿……

  钱慧咯咯一笑,孙建平愣了愣,“听出什么了?”

  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

  看着都来气!

  真想抄根棍子,把他们的树苗全打死!

  孙建平撇撇嘴,要不价格压低一点?

  给于长海一个难忘的教训?

  孙建平急忙放下手头的活,摘下口罩手套,推门走出来,钱大小姐看着他被口罩捂得发白的脸,促狭捏了一把!

  “今天咋这么闲着呢?”

  孙建平和老曹齐声喊道!

  “有!”

  钱慧看了半天,摇摇头,“没看出来,好像都差不多!”

  如此循环往复的倍增,区区一百万棵树苗也不在话下!

  咋做到的?

  “要是移栽,我们能一下移栽过来一千多棵吗?”孙建平也蹲下来,托起一个小小的育苗筒,“你看,这棵是用剥离出来的胚珠繁殖过来的,而旁边这棵是把胚珠繁育出来的小苗重新切断萌发出来的,两者有什么不同?”

  “那是,一棵苗五分钱呢!”

  八七.一二零.二五二.二零五

  别跑这丢人现眼!

  “这项技术我们确实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不过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培育出如此之多的树苗,对我们林场来说也是件大好事,现在有什么困难没有?”

  苏场长无奈笑笑,“老哥哥你先说!”

  “当然是科学的力量,还有……我哥真聪明!”

  “咋样场长,你看我就说这活我们能干得了,人家建平他二叔说,树苗这个东西,你们要多少,我们就能给你们弄出多少!”

首节上一节371/3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