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队赶大车开始 第196节

  “好嘞!”

  咱就说……

  孙建平和别人的工具不一样,别人都是镰刀,他用的却是西北地区收麦子常用的一种名为钐镰的工具,有一个长长的手柄,前方是一个大网兜,网兜底部固定着一条足有半米长的锋利刀片,刃口磨得雪亮,是老程头亲手为他打造出来的。

  虽然大家伙都没细算,但心里都明镜似的!

  四百七?

  老曹心里小小震惊了一下!

  他原本以为能过四百五就烧高香了!

  没想到比预计的强太多了!

  “那真是正经不错……”老曹掰着手指头飞快算了一下,这片麦子地总共是二十垧,一晌地十亩,一亩地四百七,算下来……

  老曹紧张得满脑门都是汗!

  谁也不是傻子,估产估高了,相应的上缴公粮的数量就要往上提!

  “被老家贼吃的太多了,你看这麦穗上的麦粒全给叨没了……”

  八七.一二零.二五二.二零五

  层层皮扒下来,分到自个手里也不过就是够不够三百六,到头来该吃不饱还是吃不饱。

  老曹专程去供销社买了一盒红梅烟给滕干事顶上,滕干事接过来看了看,笑着摆摆手,又给他塞回去。

  马上轮到二马架了。

  滕干事还以为能树立出个增产典型呢,没想到竟然被老家贼给搞黄了!

  “行吧,亩产也比去年多了五十斤,算是重大突破了,去于圩子!”

  “呦呵,你这是从哪个神仙洞倒腾出来的宝贝?”钱慧看着怪模怪样的钐镰,忍不住调侃道。

  “草!”

  “钐镰!”

  眼瞅着这帮“爹”赶着马车往下游去了,老曹这才长长吁了口气,见孙建平和张子义站在一旁笑,再瞅瞅地上的麦穗,心里顿时有了计较。

  钐镰也不是那么好用的,这个东西虽然效率高,但是对体力消耗很大,非壮劳力不能用。

  孙建平比划出五根手指头,“距离过黄河还差点。”

  孙建平笑得弯下腰去,张子义也笑,“都是建平想出来的好招!收了烟,他们俩就挑着被老家贼叨过的麦子割,这样产量还能上来?”

  “们爷俩真是能作鬼……”

  王金刚这个犊子去了鹤城做汇报,不知道现在汇报成啥样了?

  “我让程叔做了好几个,都放在马厩里呢!”孙建平得意一挑眉毛,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

  “臭小子真有你的!”老曹笑着拍拍他的肩膀,“那个谁,小陆,你麻溜回去把那个什么镰拿过来,给大家伙用!”

  这是哪个大聪明设计出来的!

  等他来到麦子地放眼一瞧,就知道二马架这片麦地的产量非常不错!

  瞧瞧这麦秆,都比小西山的高出一头!

  “老曹咱们就开始吧!”

  老曹脑门上汗如雨下,一刻不停地盯着估产小队。

  关键是产量提高了,上交公粮数量也提高了,到头来增产的这点都进了粮库,老农民还是白忙!

  如此这么折腾,老百姓得不到实质好处,自然也就没啥干活积极性了,磨洋工混日子都成了普遍状态。

  “你俩咋整的?”

  农村最不缺的就是壮劳力,等到小陆把老程头做的几个钐镰都拎过来后,分给徐金水、徐金城、陈培林、张子义等人,一时间麦子地里全是刷刷的割麦子声!

  丰收了!

  熬了一个漫长冬天和春天的农民终于盼到了夏粮到来!

  还有去年开始的爱国粮……

  “还能咋整的,给那俩人每人买了两盒烟呗!”

  老曹哼了一声,眼珠一转,“那算过没,咱们今年这片地的产量……”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个叫做收割利器,就这么一扫,一大片就都进了网兜……”

  逼着老百姓偷懒!

  “滕干事越来越年轻了,来抽烟!”

  以后终于可以不饿肚子了!

  “都赶紧的干,老曹说了,今天晚上给大家伙炖肉吃!”

  徐金水擦了把汗,扯脖子喊起来!

  大家伙都笑起来!

  老曹抠的那样,还舍得给我们吃肉?

第302章 这是神仙过的日子啊!

  看着上得这么实成的麦子,大家都干劲十足,顶着八月的太阳,一个个挥汗如雨,起早贪黑将这二十垧麦子都收了回去。

  老天爷开眼,一连几天都是大晴天,麦子被太阳暴晒后摊开在场院上,孙建平牵着乌龙马,马后边拽着一个沉重的石磙子,骨碌碌碾过厚厚的麦秆,将籽粒滚下来。

  另一边王连生也牵着大白马处理另一批麦子,张子义领人将滚完的麦秆掀起来,下面就是被震下来的金灿灿的小麦了。

  “这麦子上得多成实!”老程头抓起一把掂了掂,“我就记得以前李大善人家有过那么一次,那麦子把好几个仓库都塞满了,家里顿顿都是白面馒头。”

  “呦,老程头你这话说得不对啊,李大善人家还能给你们吃白面馒头?”一个妇女的声音传过来,老程头扔下麦粒拍拍手,“一看你就没给地主家抗过活,当地主是生产队呢吃了上顿没下顿,人家地主家一到冬天就包豆包,那家伙一盖帘子一盖帘子往外冻,顿顿都是豆包,吃得我都反酸水……”

  “是老天爷开眼,保佑咱们有个好收成,可不敢贪天之功……”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到时候你可别让大家伙乱说,万一传出去,你这个队长没法干了!”

  老曹疲惫的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二十垧麦子,所有的麦秆都被收拾起来,堆成高高的一大垛,看上去颇有些九层宝塔的气势,金灿灿的麦子铺在地上,被夜风吹拂,散尽从母体吸收的最后一点水分。

  “那可不,你信不信这边说完,那边借粮的就拎口袋上来了!”

  孙建平拿起铁刷子,帮着乌龙马梳理乱糟糟的毛发,小毛驴拉了一天石磙子,也累得没劲了,躺在地上直哼哼,对身边漂亮的母驴再也没了兴趣。

  咱庄户人不就盼个丰收嘛!

  “估产的咋说了?”

  “那可不。”

  “孩儿啊,你年岁小,经历的事少,你不知道这帮人为了争先进一个个跟猴子似的……当上几年先进,就能得到提拔,从小队长升到干部,懂了吗?”

  老曹也笑了,“行了行了抓紧把粮食扛回去,磨点面蒸顿馒头尝尝,瞧着一个个造得跟要饭花子似的,回去把脸洗洗……”

  “以前那事就甭提了,困了,回家眯一觉去,你也抓紧睡吧!”

  “可说是呢,这事以前也不是没有过,”

  “那下边的小队长……”

  老曹转过头,看着泛起淡淡青色光芒的夜空,太阳下山了,忙碌的一天过去了,八月盛夏,微风中已经有了丝丝凉意。

  “比现在吃得好?”

  “咳咳!”

  吃晚饭的时候,孙建平又提起这事,老曹点了袋烟,咕嘟一口,“我当时也就你这个年岁,给李大善人家扛活,早晨有粥,隔三差五还能吃上鸡蛋,中午是大饼子炖菜,晚上就是高粱米水饭,有时候炒土豆丝,一到年跟前就杀猪,吃猪肉烩酸菜,挺好吃。”

  老曹叫上孙建平,爷俩借着星光往家里走,孙建平抬头看着洗练般璀璨的星河,压低声音,“叔,乡亲们不是分到手里的就少了吗?”

  “哈哈,少不少跟公社干部有啥关系,人家按月拿工资的,一年要不是整出几个典型,树立几个先进,他们咋向上级领导交代?”

  “可是不老少啊!”老曹叼着烟袋进来,看着铺满东屋的金灿灿的麦子,乐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够吃一阵子了!”

  “那就好啊!”

  明天还得早起干活呢!

  麦子晒干之后,装袋过秤,数字让所有人都惊喜万分!

  二十垧地麦子,足足打了九万七千斤!

  老曹虎着脸吓唬众人,乡亲们都笑起来,“放心吧,谁缺心眼啊往外说!”

  “今年这产量不错。”

  比预估的九万四千斤高出整整三千斤!

  好沉!

  八七.一二零.二五二.二零五

  孙建平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原先还残留的那么一点浪漫的梦想也随着现实而破产了,曹叔说得对,别管那帮人把自己包装得多么光鲜靓丽,扒掉皮骨子里都是一样的肮脏龌龊。

  “一亩地能整四百七十斤?”

  老程头和老曹坐在仓库门口,望着前院那黄澄澄好似金子一般的麦子,盘算着到底能打多少粮食。

  “这孩子,还挺谦虚。”老曹冲他招招手,“明天队里好像就要开会,汇报夏粮产量,到时候你留个心眼……”

  老曹咳嗽一声,“赶紧的马渴了,给马拎桶水过来!”

  家里,曹春贵已经将一家五口的麦子都扛了回来,一共三百四十斤,再加上孙建平的六十八斤,家里破天荒有了四百斤麦子!

  随着八月结束,孙建平享受的每月四十斤口粮和十五块钱补助也宣告结束,接下来就只能凭着自己的双手在二马架这块一亩三分地上给自己挣口粮吃了。

  孙建平也扛起属于自己的那袋麦子,一共六十八斤,不过都是没磨过的麦粒。

  算了,还是睡觉吧!

  “等到今年稻子下来,每家又能分不少。”孙建平笑道。

  留下交公粮、爱国粮、机动粮、饲料粮……等等乱七八糟的开销,还剩下一万八千三百斤,老曹大手一挥,全给大家伙分了!

  “粮食领回去是领回去,嘴上都留个把门的,谁也别往外胡嘞嘞,要是让我查出来,我扣光你家工分!”

  “你以为我愿意干这玩意……费心巴力的还不讨好,今年雨水好,普遍收成都不错,我看肯定有那王八犊子小队长,反正到时候受表扬的是他们,吃亏的是老社员……”

  “哥哥,咱们家好多麦子!”小月月拉着他的手跑到放粮食的东屋,指着摊开在地上的麦子高兴得直蹦,孙建平一把抱起她,哈哈一笑,“这才哪到哪,以后咱们家的麦子会越来越多的!”

  老曹趿拉着鞋下地,孙建平知道他放心不下牲口,也跟出去。

  小小的孩子心里满是大大的快乐!

  “建平使了点招,估了个三百九,等到粮食晒干了就给各家各户发下去……”

  “比那多。”老程头抓过一把麦粒,借着马灯的光芒仔细看了看,又挑出一粒咬成两半,“今年雨水好,麦子上的实,我估摸着咱们这一亩地足可以过黄河了。”

  “以前在李大善人家扛活确实吃得好,这是实话。”

首节上一节196/3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