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要当首富呀 第8节

  给两人的茶杯斟满,罗念中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自己也拿起茶杯品尝了一下。

  也是多亏了前世的老板喜欢喝茶,让罗念中练就了很不错的泡茶功夫,这在他这个年纪绝对是一件加分项,会给老一辈一个不错的印象。

  “不错,没想到小罗生年纪轻轻,这茶道却是了得”。

  “让李生见笑了,不过雕虫小技罢了”。

  给两人的茶杯再次满上,罗念中看着李半城。

  “李生,听说你在收购九龙仓的股票?”

  李半城双目一凝,很快又消散,恢复到正常的表情。

  “只不过是顺势抄底,赚点钱罢了”。

  “哈哈哈,是吗?我还以为李生要收购九龙仓呢”。

  见李半城不愿意说,罗念中端起茶杯抿了一小口后亲自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李生,你想收购九龙仓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为什么?”这句话一问,也就代表了李半城承认了想要收购九龙仓的事实。

  同时李半城也肯定了罗念中的心里的想法,不是玩玩就是奔着九龙仓去的,和他一样。

  罗念中没有为他解答,又问道“不知道李生现在有多少九龙仓的股票?”

  看了罗念中一眼,想了想,李半城如实回答道“百分之十六”。

  好家伙,原来不是李福兆预测的10%左右,都已经快要翻倍了,看来这位布局很早呀。

  “按照现在的港岛法案,李生要是想要绝对控股九龙仓最少需要百分之51的股份。

  市场上流通的九龙仓股票虽多,但是想悄无声息的的达成目标是绝对不可能的”。

  顿了一下,罗念中势在必得的说道“何况现在还多了一家”。

  “看来小罗生也对九龙仓感兴趣呀”。从对方口中确定了自己的推测,对于罗念中李半城又高看了一份。

  这个年代敢和英资企业叫板的华资本就不多,打上英资企业主意的更是凤毛麟角。

  现在眼前这个年轻人居然和自己一样要斩大龙,不知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和自己一样发现了一丝机会。

  不管是哪种,这份勇气都值得敬佩。

  “我是否收购九龙仓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怡和发现李生的目的后会怎么样?”

  “汇丰”。李半城一下就抓住了重点。

  “没错,以李生你的资金来说,要想控股九龙仓就需要向汇丰大量的借贷。要知道怡和可是汇丰的董事之一,完全有能力给汇丰施压,让汇丰找你谈话,甚至断掉你的资金来源。

  再加上事情暴露,股价上涨,李生你是绝对筹集不到这么一大笔资金的”。

  李半城听到这里,身体有些泄气的靠在了椅背上。

  罗念中所说的他不是不知道,可是他不愿意面对,潜意识里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他是有抱负的,想要通过并购来快速把长实发展壮大起来。

  他知道想收购九龙仓很难,不过他不想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哪怕有一丝可能。

  猛地,李半城似是想到了什么,坐了起来,盯着罗念中也不说话。

  罗念中也不在乎,拿起雪茄剪,处理好一只雪茄点燃后抽了一口。“李生是想说,既然这样我又为什么收购?

  我只能告诉你,我对九龙仓不感兴趣,或者说我对九龙仓的土地不感兴趣。而且我的底气来自于我的现金流,和你不一样”。

  李半城不解,虽说九龙仓的好产业太多,但是在他看来,最吸引人的就是九龙仓大量的优质地皮,对地皮不感兴趣难道是想合作?

  不等李半城再问,罗念中摆了摆手。“我有一个计划,或者说一个条件,不知道李生感不感兴趣”。

第13章 人才消息

  没人知道罗念中和李半城谈了什么,从两人相谈甚欢的从福临门走出来的样子,可以看出双方应该都非常满意。

  福临门的对面,一位刚入行的记者按下了快门键,把这幅画面记录了下来,还招到了一旁师傅的嘲笑。

  “七仔,不要浪费胶卷,你这样的照片是不会让老板满意的。

  那个岁数大的是李半城吧,算是华资新崛起的势力了,那个年轻人更是没名气,估计是他的子侄吧。

  这样的家庭聚餐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报道的,我们需要拍的是那些明星,那些大佬和异性之间的互动,要是再有些桃色举动照片就更值钱了”。

  “师傅,我知道了”七仔没有多做解释,他知道那个李半城,可是那个年轻人绝对不是他的什么晚辈。

  从两人相处的关系来看,七仔觉得这里面有新闻,只是他不知道罢了。

  他是幸运的,在若干年后,这张照片不仅拯救了他的家庭,还让他成为了港岛最著名的记者之一。

  这场饭局也被后世称为“福临门事件”。被誉为港岛华资崛起的起点。

  不仅造就了一个华人大亨,更是一个世界经济幕后家族的崛起。

  告别了李半城,坐在车上的罗念中还有些兴奋。他不仅拿到了李半城手里百分之十六的九龙仓股份,还乘机入股了长实,成为了长实仅次于李半城的第二大股东。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罗念中的计划成功的条件下。

  李半城不知道,罗念中只不过是在靠着他的先知打了一个时间差而已。

  ……

  深水湾道58号,罗念中回到家的时候,罗王云华正在看电视还没有睡。

  看见罗念中进来,关心的说道“要不要让厨房给你煮一碗醒酒汤?”

  走过来和罗王云华拥抱了一下,靠着她坐在了沙发上。“没事的妈咪,陪李伯伯吃了一顿饭,没有喝多少”。

  “我知道,你李伯母晚上打过电话过来了,说你李伯伯回家后夸了你很多,还说羡慕你老豆生了个好儿子”。

  罗王云华高兴的说完后脸色一变“不过建东那孩子就倒霉了,晚上这一顿打估计是跑不了。你伯母说你李伯伯回去的时候建东又出去疯玩去了,还是打着陪你的旗号”。

  罗念中听了一阵汗颜,兄弟,实在是对不起忘通知你了。

  李建东,李福兆的儿子,也是罗念中的发小。因其两家经常往来,两人也是很好的朋友。

  可能是臭味相投吧,李建东和罗念中一样,上学时逃学打架玩女人,比之罗念中丝毫不差。

  有时候罗念中都怀疑罗英华和李福兆关系这么好是不是病友的交流。

  想到李福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罗念中只能为这位好朋友默哀了。

  和罗王云华聊了一会家常,看见福伯站在了远处,罗念中站起身说道“妈咪,我还有点事要处理,你也早点休息吧”。

  “知道了,你也是,不要因为工作把身体累垮。我一会让厨房准备点宵夜,你也吃点”。

  “好,听你的,妈咪,那我先去处理事情了”。

  罗王云华摆了摆手,把目光又转到了电视上,虽然罗念中没有看过这部剧,不过看演戏的方式和一点点剧情也能猜到。

  只能说这个年代的琼瑶剧是真害人呀从上到下从老到小都深受茶毒。

  和福伯来到书房,坐在沙发上,示意了一下福伯,让他不要客气。

  “少爷,今天我委托了港岛的各大猎头公司,其中有三个人他们推荐了过来。

  第一个叫梁家栋,是雅达利主管生产的一个经理”。

  “哦?”罗念中眼前一亮,这可是他现在最需要的人才呀。

  通过福伯的详细介绍,了解了这个梁家栋是去漂亮国的港岛留学生,毕业后加入了雅达利,通过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的走到了这个位置。

  本来这样的人才是轻易不会辞职的,但是他父亲的一场大病让他返回了港岛。

  父母岁数大了,梁家栋本来是想接他们去漂亮国,怎奈老人死活不去。

  父亲的一阵大病,让梁家栋觉得自己应该留在身边照顾,这才有了让罗念中捡便宜的机会。

  “不错,明天就约他去荃湾那边见个面,我也希望梁老爷子能长命百岁”。

  解决了一大难题,罗念中心里高兴。“还有两个是谁?”

  “周梁淑怡,少爷你应该听说过。因为和TVB的矛盾,她已经请辞了,不过能不能让她为少爷你工作,需要你和她亲自谈一谈”。

  “可以,就约在明天中午吧。半岛酒店,我请他吃饭”。

  罗念中可知道这位,被称之为港岛电视界的女枭雄,不仅有很强的管理能力,也很有眼光。

  在TVB时期,培养了无数幕前幕后的工作者,也制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电视剧。

  “最后一个有点特殊”。福伯继续介绍。

  “哦,说说”罗念中来了兴趣。

  前面已经有了两员大将了,他很想知道这第三个有什么特殊的。

  “王有年,以前是南华早报的管理层之一,也是唯一的华人高层,为南华早报开辟东南亚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过后来和董事会闹了一些矛盾,离职后的王有年创立了自己的报业,一开始发展的非常迅速。

  不过销量大了,后来遭到了其他报业的打压,又因没有自己的印刷厂,导致生产成本高,现在已经濒临破产了。

  这是午马咨询公司免费提供的消息,能不能收编就要看我们自己的了”。

  南华早报呀,2006年时被誉为港岛,东南亚和东亚最具影响力的报纸,能在这家报业担任高层,还是唯一的华人高层,值得罗念中去拜访一下。

  点了点头,罗念中对这三人都很满意。“不错,福伯,还有其他的事吗?”

  “少爷你要的保镖已经有眉目了,一个德国人,一个漂亮国人还有两个港岛本地的,据说港岛的两个都是阿勇老家那边过来的。你要是觉得可以,我明天就让他们过来报道”。

  “可以,明早让他们过来吧”。点头同意后和福伯又聊了一会,罗念中才回自己的房间睡觉。

第14章 四大金刚

  早上,罗念中站在阳台看着外面的风景。

  心里想起了那句名言“真不错,这里的风景真不错”。

  或许是穿着睡衣,没有暴露太多,让罗念中没有嘴里感慨出来,只是心里默念,默念的同时心里还想着要不要出现个胖子调侃两句才应景。

  来到餐厅,刚坐下,福伯就走了过来。

  “少爷,刚刚罗生打来电话通知,他已经把钱都打进了汇丰的账户,荃湾的工厂和地皮已经过户。

  罗生还让我告诉少爷,青州英泥的事情他正在抓紧处理”。

  “哈哈,一大早就有喜讯传来呀,今天肯定又是美好的一天呀”。

  福伯笑了笑没有说话,知道这是少爷在讽刺罗英石,罗英石这是怕自家少爷反悔才这么速度的。

  这么大一笔钱可不是说借就借的,三天能完成就不错了,这才刚过一天就把钱借到了,想来利息不会太低。

  这是罗英石快刀斩乱麻呢,为此不惜付出了一些代价。

  不过也不得不佩服这些发展了几十年的老牌家族,这么大一笔资金说筹集就筹集了出来,这就叫底蕴。

  “早上的时候,那四个保镖已经来了,我还订了两台平治,一会就送来”。

  喝了一口橙汁,罗念中点了点头。

  “一会把他们领过来吧,我见见”。

首节上一节8/3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