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洋环球悠闲直播 第424节

  那海底洞穴‘不明生物’的出现。

  想来很快就可以突破2500万的关注度!

  直播间的画面中……

  杨旭缓缓朝着远处漂浮的细长生物游去。

  尚且有段距离的情况下,探照灯也无法具体将其外形特征,清晰的记录下来。

  即便杨旭拥有过人的视力。

  所能够分辨出的特征,无外乎几点。

  首先,它们拥有长且分散开来的类鳍组织。

  而且,通过微弱的反光,可以看出身体上布满鳞片。

  除此之外。

  可以获取的信息还是捉襟见肘的。

  ……

  另外一边。

  鹰酱国‘WHOI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

  通过模糊的影像资料。

  在国外社交平台的机构官方账号上。

  发表了他们对于这种海洋生物真实身份的猜测。

  【毫无疑问,杨旭先生所记录下来的深海洞穴内的生态圈,算得上海洋地质结构领域近年来最重大的发现!但因为‘硫化氢层’的存在,大概率会隔绝该区域与外界生物之间的‘往来’,在无法确定海底洞穴生态形成时间的前提下,不排除因自循环氧气含量较低,故而可能会产生某种海洋生物亚种出现的可能。】

  【深海物种以细长体征存活的种类不在少数,而‘皱腮鲨’凭借着其独特的腮裂进行气体交换,在先决条件上,是可以在极低氧气浓度的深海区域存活的。】

  【因此,在当下可掌握的有限影像资料中,我研究所不排除该生物可能是皱腮鲨亚种幼体的可能。】

  毫无疑问。

  伍兹霍尔研究所的推文中。

  不止一次提到过‘有限资料’。

  毕竟!

  当下旭哥所处的深海洞穴内部。

  虽说已经形成了可以自循环的生态圈。

  但是!

  温度、氧气浓度甚至是更加详细的pH酸碱值数。

  这些比较详细的资料。

  鹰酱国的研究所都是无法获取的。

  无论从深海栖息环境。

  亦或者是素有‘拟鳗鲛’之称的皱腮鲨形态。

  在模糊影像之下。

  该研究所的分析,算是有点儿依据的。

  只不过……

  很显然‘WHOI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推文还是发的早了些。

  因为!

  随着旭哥不断靠近的过程。

  更加清晰的影像画面,不断回传直播间。

  正因如此。

  外界的关注者们,好像发现了有点儿不太对劲~

  画面之中。

  那漂浮在海水中的细长生物。

  犹如须穗一般生长于身体两侧的组织部位。

  单单是这一个细节!

  即便是直播间的普通水友。

  也能分辨出。

  这尼玛和‘皱腮鲨’有半毛钱关系?

  更别说,那不明生物的身上,还生长着明显不过的鳞片。

  虽说皱腮鲨也有鳞片。

  但鳞片属于不太具有视觉辨识度的釉质盾鳞。

  ……

  在杨旭距离‘不明生物’越来越近的同时。

  他当即使用了【生物图鉴】对目标进行了分析!

  然而……

  得到的结果,让杨旭满脑子都是问号!

  【目标分析结果生成完毕!具体信息为:脊索动物门、类软骨鱼纲,其他信息不详(目标已死亡)】

  此前杨旭猜测过,这些一动不动漂浮在海水中的生物。

  恐怕已经不具备生命体征。

  而且,以这种前所未见的物种形态。

  必然不可能不被【雷达模板】判定为稀有生物,最起码也得是A级别的!

  在得知目标已经死亡的提示后。

  杨旭虽然验证了自己的猜测。

  内心却有点儿小失落……

  就在此时!

  外界对于旭哥海底新发现的万众瞩目。

  让旭哥的关注度成功突破2500万!

  系统奖励提醒,恰逢其时传来反馈:

  【恭喜!宿主关注度成功突破2500万!获得SSS奖励【模拟生态饲养(治愈)】!当前关注度2500万!额外获得奖励2500万元!】

  SSS级奖励的获取。

  让杨旭有点儿意外!

  虽说没有到达千万级别的关注度。

  居然还是小概率的得到了比较牛批的能力奖励?

  他当即查看了一下能力详情。

  “【模拟生态饲养(治愈)】:该能力可以帮助宿主收容饲养的生物,更高效率提升存活率,且在意外死亡的24小时之内,可以提供治愈并有概率死亡生物恢复生命体征!”

  在获取新能力之后。

  杨旭看着远处已经被判定‘死亡’的不明生物。

  他的心中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

  与此同时!

  直播间的沙雕网友们开始议论纷纷。

  其中。

  一条脑洞大开的弹幕留言。

  让许多水友细思恐极。

  【既然可以确定这生物不是‘皱腮鲨’,而且看起来身上还有明显的鳞片特征,该不会是所谓的蛟龙的幼崽小宝宝吧?】

  ……

  -------------------------

  (求月票和自订~么么哒~OvO!).

377章 小家伙长得还挺别致~旭哥捡到宝啦!(2求自订!)

  深海之下410米。

  因为杨旭下潜海底洞穴的通道中。

  存在一段并非垂直的深度。

  虽然在外界看来。

  下潜的时间还算比较长的。

  但实际上,深度并没有刷新太多。

  即便如此。

  杨旭已经将此前自己创造的372米深度纪录打破。

  相较于前一次突破世界纪录。

  这一回关注下潜深度的人,似乎并没有那么多了。

  恍若在潜意识中。

  旭哥凭借着华科院的‘液态氧深潜装置’下探更深海域。

  俨然已经成为了‘常规操作’。

  旭哥回传的画面中。

  他的第一视角,仍旧在不断朝着目标物靠近。

  在这几乎完全封闭的海底独立生态圈内。

  海洋生物之间恍若形成氧气的自给自足。

  在普通观众们看来。

首节上一节424/113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