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忘了咱们享受的是跨时代的待遇了……要是孙伯符真的借兵,我也跟过去吧?”
吕布从袋子里摸出一块酱牛肉递给侯成:
“咋想着去孙策那边了?”
“这不想帮将军招揽几个人才嘛,孙策身边有几个老将,去江东一路上还会遇到不少名人,我想试着接触一下。”
成廉那个龟儿子天天在长安装大尾巴狼,咱侯成也得奋起一波了。
吕布没有反对:
“要是孙策提出借兵,我就让你带队跟他走,约束好咱们的兵马,无人机啥的带几架,确保咱们的安全就行,别整太多,导致孙策的人生出不该有的念头。”
借兵可以,但要是想连兵带装备全吃掉,那孙家上下,包括程普黄盖等人,全都得去阴曹地府跟孙坚汇合。
侯成捧着酱牛肉咬了一口:
“将军放心,有我盯着,不会出任何岔子。”
傍晚,上次孙坚征讨宛城的官道上,晃晃悠悠的驶来一个车队,带头的正是老将黄盖。
当然,现在的黄盖年龄并不大,远没到苦肉计时须发皆白的状态。
吕布纵马赶过去,黄盖赶紧从马鞍上滚落下来,代表孙策向吕布行礼。
昨天荀谌和庞德等人在半路上,遇到了走投无路来宛城碰运气的孙策一家,赶紧让侯成来宛城报信。
吕布装模作样的将黄盖搀扶起来:
“公覆快快请起,伯符何在?”
黄盖再次行礼说道:
“已经和荀长史、庞司马等人一起去讨要老主公的尸首了……少主一再让末将感谢温侯,若非温侯,孙氏一门几无可去之处!”
原著中,孙策走投无路时去投奔担任丹阳太守的舅舅吴景,但现在时间线被打乱,吴景还不是太守,只是孙坚军中的一个司马。
除了投奔吕布,孙策还真没地方可去。
“上次我也是在这里跟文台兄谈笑风生,不想短短两三月过去,已经天人两隔……咱们先进城,等安顿下来再细聊。”
说完,吕布隔着车帘拜见了孙坚的老婆吴夫人,还见到了站在车辕上努力装大人的碧眼小儿孙仲谋。
可惜这会儿时机不对,否则吕布真想把那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夸出来,赶在阿瞒前面注册版权。
简单寒暄两句,吕布又将带来的吃的隔着车窗递给吴夫人:
“还请嫂夫人节哀,吃点东西,文台虽然走了,但孙家还需要嫂夫人主持大局。”
“多谢温侯赏赐,妾身感激不尽!”
吴夫人根本没吃东西的心情,倒是跟她同坐一车的几个孩子,像个仓鼠一样偷偷摸摸吃起了那些美味零食。
一行人来到宛城,吕布安排他们进入驿站。
下车时,他见到吴夫人,看起来也就三十出头,完美符合风韵犹存这四个字,尤其身上因为守孝还穿着白衣,看得吕布很想去现实世界问问李裕:
“贤弟,新鲜出炉的未亡人有兴趣吗?”
不过想到民宿的大师母马上就会班师回朝,四师母也即将浮出水面,老吕明智的认为,最近还是少掺和他们一家子的事比较好。
将孙氏一家安顿下来,吕布扎上围裙,亲自给大家做了油泼面。
孙权虽然努力绷着脸,但最终还是被油泼面的美味所吸引,吃了满满一大碗。
吃完后,小家伙坐在门槛上,仰头看着漫天星星,想到身亡的父亲,眼泪啪嗒啪嗒滴落下来。
呵,你小子也会哭啊……吕布掏出手机,偷偷把孙权抹眼泪的画面拍下来,回头发给鹏举,让玄德云长都看看。
正拍着,吕布腰间的对讲机响了起来:
“将军,钢厂的设备出了点故障,您能不能来看看?”
吕布收起手机,拿着对讲机说道:
“我马上到!”
说完,他急匆匆的走了,原本正在抹眼泪孙权呆愣愣的看着这一幕。
刚刚是谁在说话?
温侯手中的长方块是何物?
远处院子里那个又明又亮的东西是什么?
吕布骑马来到城外钢厂,对照着说明书解决了故障,见仓库里堆满了锻打的各种兵甲武器,冲钢厂的负责人问道:
“这些武器能装备多少大军?”
“禀将军,一万以上!”
“全都运到城内,如今正值乱世,库房失窃后果不堪设想。”
说完,吕布又嘱咐大家晚上不要加班,白天有太阳能发电,设备可以敞开了运转,但晚上得用柴油发电,相对来说不太划算。
离开钢厂,吕布盘算着这一万装备,觉得可以在宛城招一波兵了。
要是文聘能赶上,正好让他率领。
不过相对于文聘,吕布还是更喜欢小关羽魏延,这家伙也不知道跑哪去了,也不说给家里写封信。
第二天,吕布安排好宛城的一切,带着孙氏一家返回长安。
虽然现在宛城足够坚固,但相对来说还是长安更安全,也更适合对孙氏一家进行改造。
尤其是那个碧眼小儿,到了长安就交给亮哥和小凤雏,省得他再次长歪。
另一边,河东郡的孙发财和刘协也开车驶过浮桥,一路向长安赶。
“离开这么久了,还真挺想家的……陛下也想玲绮丫头了吧?”
刘协赶紧摆手否认:
“没没没……”
“真的?那我回去就告诉玲绮丫头,说你没想过她。”
刘协赶紧求饶:
“孙老师您就别拿我开玩笑了……”
两人聊天时,赵云一行人也从太原郡进入河东郡,马不停蹄赶往长安,准备赶紧给赵风治病,然后离开三国世界,投奔刘皇叔!
第496章 在下,法孝直!【求月票】
长安城内,情报中心。
贾诩坐在李裕送的人体工学椅上,拧开保温杯喝了口茶水,抬头看着眼前站得笔直的年轻人问道:
“伯苗,你觉得出使敌国的意义是什么?”
年轻人正是从新野而来的邓芝邓伯苗,经过几天的熟悉,总算适应了长安城的生活,也了解了不少现代知识。
今天,他终于见到了大汉帝国的幕后掌舵人贾文和。
听到贾诩的提问,邓芝回忆一下《晏子使楚》、《张骞出塞》、《苏武牧羊》、《唐雎不辱使命》等一系列使臣相关的历史典故,然后答道:
“在不辱没家国的前提下,达成朝廷的意图。”
还是太保守了啊……贾诩拧上保温杯的盖子,慢条斯理的说道:
“你说的这些,只是最基本的,哪怕不是外交官,只是生意人,到了敌国,依然要保持不卑不亢的气节。”
说完,他起身,指着背后挂着的欧亚地图说道:
“我个人对使臣的理解很简单,国力微弱时,谋求和平;国力强大时,推行王化……大汉之外,还有广袤的土地等着我们去征服,去开垦,但我们军力有限,直接派大军横扫并不现实,也浪费兵力,需要有人提前摸清敌国的底细,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出兵。”
邓芝这下懂了:
“使臣还要收集敌国情报,摸清国力状况,为大军指明方向……文和先生,我的理解正确吗?”
“对,但不能只打探情报,还要对战机有敏锐的嗅觉,简单来说,一个外交官要会打仗、懂情报、能绘图、擅分析……如今战事将歇,你先去保密局,跟着郭奉孝锻炼一段时间,等明年开春,再去找荀公达学习军事谋略。”
为了给大汉培养出优秀的外交官,老贾打算让邓芝在情报、律法、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都锻炼一遍,顺便再积累一些军功,然后就可以正式开启他的外交生涯了。
正说着,郭嘉叼着烟来到楼上,跟门口的魏续打了个招呼,随后推门走进了贾诩的办公室。
“奉孝来得正好,我打算安排伯苗去保密局锻炼一下,你俩聊聊。”
贾诩不太喜欢闻烟味儿,起身打开了窗户。
但他并没有制止郭嘉抽烟,毕竟离开三国世界后,威慑百官的担子会落在郭嘉肩上。
郭嘉识趣的将烟头摁灭,上下打量着邓芝,一脸和煦的问道:
“在长安住得还习惯吗?”
“习惯,成廉将军对我们一家颇多照顾,还给了不少生活用品。”
“新野老家那边的族人多吗?”
“约有一千来口人,是新野人口最多的家族。”
“有多少耕地,粮食够吃吗?”
“整邓氏族群没算过,我们家有一千亩地,数头耕牛,粮食每年大概结余五六千斤,都被父亲赠予了邓氏同族。”
东汉时期,世家崛起,家族之内帮衬提携,利用官身相互吹捧、交换利益,积累政治资源,为家族铺平道路。
汉初制定的举孝廉制度,就成了世家大族相互成全的工具,你夸我家的孩子有本事,我夸你的孩子心地赤诚,然后摇身一变,双方全都有了官身,家族也得以延续下去。
一番寒暄之后,邓芝对郭嘉充满了好感。
他觉得这位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年轻人,像个大哥哥一样亲切热情,既不像文和先生这样带着明显的疏离感,又不像别的朝臣那样充满威严。
虽然才认识不到盏茶功夫,却像是多年老友,不管说什么,郭奉孝都能给予正面回应。
跟这样和蔼可亲的人一起共事,实乃人生之幸事也!
正想着,郭嘉往旁边的沙发上一坐,认真说道:
“邓芝,字伯苗,今年十七岁,为邓氏嫡脉,曾与荆州一位富庶人家订婚,后又被退婚,故而与之断交……芝父为邓氏族长,心地人善良,对族人颇多照顾,颇具牺牲精神,我若是当地山贼,用邓氏族人威胁芝父,定能获得大批粮食。”
贾诩赞许的点了点头:
“对于那种心怀牺牲精神的人,一定要准确抓到软肋,威胁起来才会事半功倍……伯苗,通过刚刚的聊天,你对奉孝了解多少?”
邓芝:??????????
刚刚不是同僚之间寻常的寒暄吗?
怎么就成套取情报了?
想到两人的聊天,郭嘉表现得很随和,先从吃住方面寻找话题,逐渐聊到新野邓氏,自己还以为遇到了知心哥哥,把家底都抖了出来。
至于郭嘉那边……他好像什么都没说,只是一个劲儿顺着自己的话题聊,怪不得越聊越投机呢!
想到贾诩刚刚才强调过外交官要重视情报,邓芝自嘲一笑,躬身向贾诩和郭嘉分别行了一礼:
“感谢两位先生,芝受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