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飞虹先许情一步下楼,却后她一步到楼下。
许情一下来,就笑嘻嘻地说,“我刚才还在想,你今天会不会去厂里,没想到你直接来我们学校了。”
俞飞虹看了眼许情,又看向周彦,挤出一丝笑容,“周导,我们先去上课了。”
周彦笑着点头,“嗯,你们去上课吧,回见。”
等到俞飞虹她们走后,许情又说道,“你今天来的正好,那几首曲子有些地方我不太会弹,你可以跟我说说么?”
听到许情的话,周彦眉头抽了抽,《天堂回信》里面的曲子都非常简单,属于那种学钢琴不用多长时间就能驾驭的,许情应该学了不少时间钢琴了,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地方不会弹。
周彦笑了笑,“曲子回头再聊,我来找你,是问你有没有档期,长安制片厂黄健新导演有一部新电影,里面有一个女角色我觉得挺适合你的。”
“什么电影,什么角色,你觉得适合我么?”
“你要是有时间的话,明天上午去个地方,见一见导演,到时候你会看到剧本的。”
许情非常干脆地点头,“可以啊,那你明天会来接我么?”
周彦挑眉,许情这丫头可真会打蛇上棍,还没等他说话,许情又说,“我不认路的,你不会忍心让一个路痴自己去找路吧?我真会弄丢的。”
路痴这个说法,周彦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过他还是点点头,“行,我明天来接你。”
“那你几点钟过来,我们要不要一起吃个早饭?”
“……”
原来还是一套连招……周彦想了想,说,“一起去吃饭太浪费时间了,我明天早上给你带些早点吧。”
许情笑道,“那就辛苦你啦。”
看到许情得逞的表情,周彦猜测,她可能一开始就想让自己给她带早点。
“你认识孔玲么?”周彦问道。
“认识啊,师姐嘛,不过她都毕业了。”
“可我上次来,在这栋楼见到她了。”
“她好像被分配到煤矿文工团去了,煤矿文工团离我们这边也不远,没事来看看师妹们也正常的。”
“哦,她现在在煤矿文工团啊。”
煤矿文工团离他们学校其实不算近,不过都靠近北三环,来去比较方便。
“那行,事情就这么说定了,明天早上跟我来找你。”
得知孔玲在煤矿文工团,周彦跟许情说了一声,然后骑上车就走。
“哎,你这就走啦……”等到周彦骑了一截出去,许情又在后面喊,“我不吃油炸的,和甜的。”
……
周彦到了煤矿文工团,找到孔玲,将电影的事情跟她说过,她很干脆地就同意了。
见她同意,周彦又委婉地问了她现在他们团出来演戏方不方便。
之前周彦之所以能够得到陈飞浦那个角色,就是因为煤矿文工团不放人,所以这次周彦才要问清楚,别等到后面演员跟导演都确定好了,团里面不放人,那不是瞎忙么?
孔玲笑着跟周彦说,现在团里面的政策也在放开,所以问题不大。
听到孔玲说问题不大,周彦也就放心了。
把自己家的地址给了孔玲,约定好明天上午见面之后,孔玲就回去上班了。
周彦出了煤矿文工团,沿着和平里西街往南走,只骑一小段,就到了地坛公园旁边,既然路过,他索性就进去看看。
从地坛公园的东北角走进去,入眼是一片树林,这时候的地坛公园没怎么开发,树稀稀落落地长着,地上青一片、黄一片、秃一片,实在没什么好看的。
周彦在这个树林转了一圈,正要往西南边走的时候,却见到一个坐在轮椅上的男人。
第106章 这算好消息么(二合一)
见到轮椅上的男人,周彦眼睛一亮。
地坛公园现在这破破烂烂的样子,正常情况下,周彦可没什么兴趣往里面跑。
之所以会进来,就是心里抱着期待,想在地坛里面见到史铁笙。
没想到,真让他看见了。
史铁笙虽然坐在轮椅上,却给人一种很魁梧的感觉,现在天还很冷,他却只穿一件单衣。他腿上放了本书,不过他却没有看书,而是望着眼前的大树发呆。
周彦没有打扰他,而是跑到旁边的石阶坐下,也静静地看着那棵树。
《我与地坛》周彦看过很多遍,也无数次想象过史铁笙在地坛的画面,所以当下眼前这场景,让周彦感觉有点梦幻。
过了好半晌,史铁笙停下看树,转头看向周彦。
他虽然一直在看树,但也注意到有人在旁边看他。
史铁笙没说话,但是眼神中都是疑问。
周彦笑着站起来,“您是史铁笙吧。”
“嗯。”史铁笙点点头。
听到周彦喊出他的名字,史铁笙倒是不怎么疑惑了。
自从他的作品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之后,就经常有人来拜访,起初大家只是到他家拜访,后来也经常有人会到地坛来跟他偶遇。
虽然不是天天有,但每月总能碰到几次。
所以,史铁笙将周彦划为了这一类。
周彦走到跟前,给史铁笙让了支烟,史铁笙却从旁边捏起半支烟,说道,“我这还没抽完。”
史铁笙抽烟,喜欢抽到一半的时候摁灭,过一会儿再给点着。
说完,史铁笙就顺手掏出火柴把那半支烟给点着了,随后他又从烟盒里面掏出一支烟,递给周彦,“朋友,来。”
“我不抽烟。”
史铁笙点了点头,将烟重新塞回烟盒里,也没说什么。
周彦主动做了个自我介绍,“我叫周彦,央音的学生,特别喜欢您的作品。”
听到周彦是学生,史铁笙露出笑容来,“你们学校离这边不近,特意过来逛公园么?”
“我去煤矿文工团那边有点事情,路过正好进来看看。”周彦解释道。
史铁笙手上那半截烟本来就没剩多少,几口就吸完了,周彦又给他让了一根,这次史铁笙笑着接了过去,又划拉一根火柴点上,随后笑着问道,“你是学什么乐器的?”
“我是作曲系的,主修的乐器是竹笛。”
史铁笙点点头,“在地坛里面,时常能够听到各种乐器的声音,箫声、笛声、唢呐声,有时候还能听到钢琴声……或许是我听错了,对于我们这种不怎么懂音乐的人,听到什么,认为什么,便是什么。”
周彦眨了眨,史铁笙的健谈超乎他的预料。
原本他还担心会冷场,想着该怎么找话题,但现在却发现根本不用他多说什么,只要顺着史铁笙往下说,史铁笙就能一直说下去。
史铁笙的杂文随笔里面,写的都是生活,但聊天的时候,他却又不太喜欢说日常生活,聊着聊着就聊到形而上学去了,听着高深莫测。
两人聊了大概半个小时,史铁笙忽然说道,“我得回家吃饭了。”
之后他又客气地向周彦提出邀请,“要不去我家吃一口。”
周彦笑着摇头,“不了,我也得回去了,有机会再见。”
史铁笙点头笑道,“有机会希望能够听到你的作品。”
……
目送史铁笙离开之后,周彦也走出了地坛公园,骑车往燕京制片厂走。
在片场转了转,又在厂里面蹭了顿午饭,周彦就骑车回家了。
这段时间除了毕业作品《夜莺》之外,他也在准备《三毛从军记》的配乐。
《三毛从军记》这部电影的风格就是黑色幽默,那么配乐自然也跟着这个风格走,走诙谐有趣的路线。
之前从上沪离开的时候,他问张健亚要了一份电影剧本,这段时间也是反反复复地把剧本读了好几遍,还做了不少笔记。
过段时间,他要去一趟《三毛从军记》的片场,就笔记上记的那些东西,跟张健亚讨论讨论,或许也可以写两首曲子给张健亚听听。
周彦在书房一直工作到下午四点多钟,传呼机收到了侯啸贤的消息,他就跑去客厅拿起电话拨了过去。
侯啸贤接到电话之后,还挺意外,“你怎么这么快?你不在学校么?”
周彦笑道,“不在学校,我新搬了一个住处,刚装了电话。”
“那是方便一些,你把电话号码报给我,后面就不打你传呼机了。”
周彦将电话号码报了一遍,随后问道,“侯导你找我什么事情,是不是《想飞的钢琴少年》宣传工作有变化?”
“没有,我打电话给你,是想跟你说说我的新电影。”侯啸贤笑着说道。
听到侯啸贤说他的新电影,周彦挠了挠脑袋,该来的还是要来啊。
“你的新电影我听风姐说了,是跟布袋戏有关么?”
“嗯,是一部传记电影,主要讲述布袋戏大师李天禄前半生的故事。”
周彦知道李天禄,之前侯啸贤拍的电影《悲情城市》里面,饰演林家大家长的就是李天禄。
《戏梦人生》周彦也知道,不过印象不深了。
徐风说侯啸贤是闷片皇帝,这话一点都不假,像他的《悲情城市》周彦还能看得进去,但是《戏梦人生》只能看进去一半。
一部自己只能看进去一半的电影,周彦实在不太想接,他正想跟侯啸贤说自己对布袋戏不了解的时候,却听侯啸贤又说道,“配乐方面,你不用对布袋戏有了解,一些演出场景,用的都是传统曲子,这方面没什么发挥空间,你就把它当做是一部普通电影来配。我跟你说说这个电影讲的故事……”
接下来,也不管周彦同不同意,侯啸贤就兀自地跟周彦说了电影的故事。
这是一部传记电影,说的就是李天禄从小长到大的故事。
李天禄是1910年生人,从小跟着父亲在布袋戏班阳华台跑野台戏。
电影里面有一条大线跟一条小线,大线就是时代背景,那时候台岛被霓虹殖民,到李天禄长大之后,战争又爆发了,而小线就是李天禄个人的成长史,他从小母亲去世,继母对他非常冷酷,外祖父去世,跟父亲以及继母闹翻李家,入赘人家作嫁公……
在电话里面听着侯啸贤绘声绘色地说着《戏梦人生》的故事,周彦不禁感慨,侯啸贤这口述的故事,反而要比电影更加精彩一点,至少他能够听得下去。
反倒是拍成电影之后,让人感觉无聊。
侯啸贤把故事说完之后,最后笑着问周彦,“这个电影,你接不接?”
周彦沉吟起来,说实话,这部电影的配乐工作并不复杂,因为里面的表演场面都是采样之前就有的传统戏剧曲目,根本不用花太多心思,他就只要再写一两首新曲子就行了。
“怎么样?”侯啸贤再次问道。
听侯啸贤再次开口,周彦没有再犹豫,直接答应下来,“没问题。”
说实在的,从《大红灯笼高高挂》开始,侯啸贤对周彦就帮助很多,这也是侯啸贤第一次张口请他帮忙,拒绝的话周彦真说不出口。
而且这活确实也不难。
听到周彦答应下来,侯啸贤笑道,“反正你过段时间要去台岛的,到时候我们见面好好聊聊。”
“好的,没问题。”
……
第二天早上,周彦骑车去找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