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彦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响给吓了一跳,手中的笔也跟着抖动了一下。
他这会儿正在画男主跟他父亲的最后一次告别,手一抖,就把男主父亲鼻子给画歪了。
看着纸上男主父亲的歪鼻子,周彦皱了皱眉毛,抬头看向陈德容,只听陈德容又满脸嫌恶地叫道:“真不要脸!”
说完之后,陈德容也意识到不对劲,抬头看到周彦跟王祖贤正在看她,她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抱歉,抱歉,太激动了。”
说完,她又把书合上,“不看啦,不看啦,这书不适合我。”
周彦笑了笑没说话,又低头去画分镜,刚才画歪的那个鼻子,他也没有修改。
陈德容把《活着》放下之后,在沙发上干坐了一会儿,觉得没什么意思,又跑去书架边上,准备再找一本书看看。
那本《我与地坛》她没有拿起来,因为她觉得这个书名她就不太喜欢,跟小学生作文题目似的,像是一篇没有营养的记叙文。
她在书架上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感兴趣的书,站在书架边上徘徊好一会儿,她最终还是回到沙发上,拿起了《活着》。
拿起《活着》的时候,她又偷偷看了眼王祖贤跟周彦,见他们俩一个在认真看书一个在认真工作,也就松了口气。
毕竟她刚刚才说不看了,这会儿又拿起来,有点打脸了。
刚才她之所以骂出声来,是因为她看到福贵骑着那个ji女跑去跟岳父“请安”。
陈德容从小没看过这种书,这一段的情节对她的冲击太强了。
她不仅仅没有看过这种情节,连这种写作风格都没看过,这书跟她之前看过的所有书都不一样。
反正给人的感觉很奇怪,她几乎是一边心疼着家珍,一边在心里骂着福贵继续往后面看。
……
半个小时后,周彦先抬起头来,先看了看王祖贤,她还在认真地看着那本《红岩》,这倒让周彦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书她还真能看得进去。
至于陈德容的表现,就更让周彦意外了,这姑娘竟然又看起了《活着》,而且已经看了不少。
很多人说,看《活着》比较费眼泪,但是对陈德容来说,似乎更加费牙一点,她在看书的时候一直在咬牙切齿,表情可怖。
照她这咬牙切齿的劲,一本书看完,估计腮帮子都要抽筋。
周彦也不知道自己是小瞧了陈德容的阅读能力,还是小瞧了《活着》对普通读者的吸引力。
说起对普通读者的吸引力,周彦又想到了余桦的自嘲,他说自己的小说之所以语言简洁,是因为他识字少。
这话纯属是放屁。
但就是这句话,很多普通读者还真相信了,认为余桦的文笔一般,以此还延伸到文学家不需要文笔。
可余桦的文笔真的一般么?
文笔到底是什么东西?
周彦不喜欢拿文笔说事,他更喜欢说作家行文的语感跟节奏感。
中国当代有两个半作家的语感跟节奏感最让周彦印象深刻,其中有两个今天下午在他的办公室里面。
另外半个,是写了《黄金时代》的王小波。
这种语感跟节奏感,不仅仅是天赋,还需要有大量的阅读积累,许多人只记得余桦说他认识的字不多,并且当真了,却不知道余桦还说过他阅读过大量的中外文学作品。
当然,这也是舆论导向的问题,因为作家看过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事不稀奇,作家认识字不多才稀奇,媒体自然知道报道哪篇新闻更能够吸引到读者的注意力,他们才不管余桦是不是胡说八道。
周彦原本打算九点钟就结束今天的工作,但因为看到陈德容她们看书非常认真,没有急着下班,而是继续工作,他倒是想看看陈德容她们能看到什么时候。
《活着》并不长,周彦以为有个三个多小时,陈德容应该能看完了,但是没想到一直到十点半,她都没有把书看完。
后来还是王祖贤先把《红岩》合上,开口道,“不早了,明天再看吧。”
陈德容这时才回过神来,她翻到末页看了看,“还有不到三十页没看,我能把书带回酒店看么?”
周彦想了想,说,“剩下的,我建议你明天再看。”
“为什么?”陈德容奇怪道,“也没多少了,看完用不了多长时间。”
周彦摇了摇头,没有再劝陈德容,只是说,“如果你喜欢这本书,就送给你吧,里面还有余桦的签名。”
“还有签名啊。”陈德容惊喜道,“在哪儿呢?”
“扉页的标题旁边。”
陈德容翻到了扉页,随即撇嘴道,“原来这是签名啊,我还以为是谁用笔不小心蹭出来的呢。”
周彦哈哈一笑,“他的签名确实潦草。”
“只要是签名就好,那我就不客气了,谢谢姐夫。我今天回去就把它看完,后面应该结局还不错。”
她看到的这个地方,正好是二喜告诉福贵夫妇,他们的女儿凤霞怀孕了。
从有庆死后,到现在,福贵一家的日子似乎开始朝着幸福的方向走去。
毕竟这本书只剩下三十页不到了,准确来说,还剩下二十六页,总不能再发生什么变故吧,如果发生了什么变故,就这二十多页能写完么?
这本书的排版很松的,剩下二十多页估计也就一万多字了。
听陈德容这么说,周彦跟王祖贤相互看了一眼,都没有说话。
“我开车送你们回去吧。”
周彦拿了车钥匙起身。
从工作室到她们住的酒店,距离非常近,开车也就不到十分钟时间。
陈德容原本是要回到酒店再看的,但路上还是忍不住把书给翻开了,接着原来的地方往下看。
她原本以为凤霞怀孕之后,福贵家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但让她始料未及的是,只隔了一页,凤霞生产遇到了问题,医生出来问保大还是保小,二喜说要保大。
但是再隔一页,凤霞就去世了。
看到这里,陈德容人都懵了,她没想到厄运来的这么快。
她又想到周彦之前那意味深长的表情,以及让她明天再看的劝诫,忽然明白了什么,原来周彦已经算到她大概看到了哪里。
想到这里,她有些不忍心往下看了,因为她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她也不在小看后面这二十多页了。
余桦只用了两页,就把凤霞从怀孕写到了难产去世,那后面这二十多页,谁知道他能干出什么事情来。
后面她又浑浑噩噩地看了两页,车子就到了酒店门口。
……
半个多小时后,陈德容趴在床上,把头蒙在枕头下面,不停地啜泣。
王祖贤坐在旁边,挠了挠头,心说早知道不让她往下看好了。
《活着》这本书,最后这一段,人死得最快,只用了二十页,就把凤霞、二喜、家珍跟苦根全写死了,平均四五页就要死一个主角。
生命仿佛成了流水账,笔色鲜明,异常夺目。
陈德容何曾见过这种阵仗,整个人都被余桦这一刀一刀给砍懵了。
她把头埋在枕头下面哭了好一会儿,突然又坐起来泪眼婆娑地问王祖贤,“姐夫也写的是这种小说?”
这种小说……是哪种小说?
王祖贤想了想,说,“他写的,倒不太一样,是比较有趣的。”
陈德容压根不信,“刚才你们还说,这本书幽默。”
“这次是真的,我不骗你。”
陈德容盯着王祖贤的眼看了半晌,最终点头,“嗯,回头我看看他写的。”
第394章 进组
第二天一大早,王祖贤就来到了工作这边,今天她要跟周彦一起看试镜的录相。
刚见到周彦,王祖贤就笑道,“小容昨晚把枕头都哭湿了。”
“我倒是没想到,她昨晚能把《活着》看完。”
王祖贤撇嘴道,“你就小瞧人,再说这本书多好啊,很容易看进去。”
“余桦要是知道她哭,肯定又要笑了。”
“看到读者难受就开心,这是不是作家的恶趣味?”
周彦耸耸肩,“至少我没有这样的恶趣味。”
其实一般作者也不会有这样的恶趣味,有人说余桦看读者难受就开心,还说他写《活着》的时候满脑子都在想怎么让读者难受,这也都是开玩笑的。
如果一本书能让读者们感觉难受,那作者写的时候肯定也不会好过。
别看余桦每天嘻嘻哈哈,开心的很,他私下偷偷掉小珍珠的时候,可没有人看到。
……
看试镜录像的时候,会议室里面聚集了不少人。
导演组的人全部到场,妆造组、摄像组、服装组也都来了人。
不过,虽然看的人多,周彦却不搞民主选举那一套,选谁不选谁也不会征求他们的意见,最多也就是跟导演组的几个人一起讨论讨论。
录像很多,不过也不是每个都看,更不可能每个录像都看完。
碰到一些没有争议的录像,周彦直接让跳过。
一圈看下来,周彦的想法跟昨天的基本上差不多,没有什么改变。
李小冉在镜头里面的表现也不错,她怕自己在镜头里面胖二十斤,但事实上,在镜头里面,她也还是显得很瘦。
想要更符合角色,必须得再长点肉才行。
上午把所有录像都看完之后,服装组的赵晓珂抱着笔记本走了过来,“周导,角色都已经定下来了么?能给我们一个名单么?苗苗姐特意嘱咐,要我尽快拿到演员的尺码数据。”
选角的事情,服装组非常关注,虽然服装设计基本上已经敲定,但是每一件衣服还是要落实到每个演员身上,那么就需要演员的尺码。
在开机之前,他们需要根据演员的尺码,把衣服给改出来。
因为两个主角早就定下来了,所以衣服也早就做好,不用再操心,现在他们服装组主要操心的就是配角的衣服。
周彦点点头,“后天我会把演员们聚集在工作室这边,到时候你们组直接过来量就行了。”
“好的,我回去跟苗苗姐说,最近奇志那边的活比较多,苗苗姐也很忙,所以没时间过来。”
董文苗现在主要跟奇志公司合作,很少接服装设计的活,要不是周彦,她也不会答应。
“没关系,你来也一样。还有一件事情,就是秦雨这个角色,演员现在比较瘦,我准备让她在开机之前增重五到十斤,所以前后的数据肯定会出入。”
赵晓珂笑道,“这个没关系,我们可以先把她的尺码量好,再大致预留一点空间。等到开机的时候,如果不合身,再进行细微的调整,不会花费多少时间。而且我记得,秦雨的衣服不多吧。”
“也不少了,有七套。”
“虽然有七套,但是包括一件泳衣,两件睡衣,工作量应该不大,我回去再看一下设计图,确认一下。”
“那就辛苦了。”
其实戏服也不用那么合身,特别是秦雨这个角色,她要突显性感,衣服略小一点也没问题。
再者说,周彦只是让李小冉增重五到十斤,又不是二三十斤,按照李小冉的身高,五到十斤的体重差,衣服尺寸差距不会很大。
赵晓珂走后,洪欣也笑着走了过来,“咱们的男主角,女主角,是不是要给点时间,让我们把妆给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