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少年到首富 第196节

那是什么时候,有些事情普通人提一嘴都得肝儿颤,她贾张氏就敢摆灵堂,

这特么能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儿?

只不过何雨柱懒得跟许大茂讨论贾张氏,于是就淡淡了说一句,

“要不你去问问张大妈,看看她是怎么想的,我还得做饭,就不和你多说了,你也别打扰我。”

“知道了,我就看看不说话。”

许大茂终归是一脸失望的离开了何雨柱家,而时间也来到了1952年的5月,

《速成识字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

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响应政务院的号召,开始使用这本教材学习,

各种农村的田间地头学习小组、厂矿的车间/矿口学习小组,甚至是妇女们的炕头学习小组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吃过午饭,食堂的同志们一边收拾着清洁卫生,

一边讨论着刚刚吃饭的时候,车间的工人同志们谈起的车间组织的车间学习小组的事情,

然后就看着正在看书的何雨柱提议道,

“何师傅,要不咱们食堂也像车间那样弄一个食堂学习小组,下午没事的时候由你来教大家按照速成识字法学习。”

而这时候的何雨柱正抱着一本中医书籍在看,

听到同志们的提议,他先是想了想,然后晃了晃手上的大部头,笑着摇了摇头,

“对于你们要搞食堂学习小组的事情,我是支持的,

只不过我倒觉得咱们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不一定非要要有一个老师来教大家,大家才能学。

这速成识字法上不是写了嘛,

“我说你写”、“你说我写”、“大家说大家写”。

第一步的注音符号以及第二步的单字,轧钢厂的识字班就会教,

那咱们就做第三步,巩固学习成果,

东西都是老师都教过的,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就可以。”

何雨柱说完,同志们都认真的想了想,都觉得他说的还很有道理,

“何师傅,你说的不就是农村识字班的那些十字先生、百字先生一样嘛,

自己认识多少字不要紧,大家轮流教,慢慢的大家认的字也就越来越多,

对吧!”

见大家明白自己的意思,何雨柱笑着点了点头,

“我就是这个意思,

报纸上可是说了,这个速成识字法最多150~200个小时就可以学会1500~2000个字,

咱们每天抽一个小时来学,最多半年就能学完。”

等认完字以后要干什么,同志们可是期待已久,

“何师傅,那咱们考试合格了,是不是就可以开始学做小灶了?”

看他们主动问起,何雨柱也不藏着掖着,就点头说道,“不错,等你们考试通过,差不多就是11月,

到时候你们的基本功也练了两年,是时候接受考验了。”

“好,何师傅,你就放心吧,我们肯定好好努力。”

看同志们这么高兴,何雨柱也就顺势说起了自己的计划,

“我先给你们说好,考核是很难的,我并不能保证你们每个人都能通过,

而且教小灶和教大锅菜是两种不一样的方法,

做大锅菜咱们可以拿厂里的东西练手,但小灶嘛,大家就只能靠自己,

所以到时候我给你们的菜谱,是剔除了鲍参肚刺等名贵食材的菜谱,为的就是防止你们好高骛远,盲目的学这些大菜。”

见何雨柱不是一上来就给全本的菜谱,同志们虽然都很理解,

但还是很关心的问道,

“何师傅,那我们什么时候能拿到完整的菜谱?”

“你们不用担心,就算不学鲍参肚刺这样的大菜,我给你们的菜谱也足够让你们出去做席面儿赚钱补贴家用,

至于什么时候学大菜嘛,

等你们得到客人的认可,你们就可以让我给你们试菜,

到时候该教的我自然会教,本事不够,教你们也是浪费钱和材料。”

听何雨柱说能出去做席面儿了,同志们都很兴奋,

一个个高兴的说道,“何师傅,你放心,等我们赚了钱天天请你试菜,到时候你不给我们菜谱都不行。”

“你们少来啊,我什么样的好吃的没吃过,可不会给你们放水,

先说好,每人每年就只有一次机会,通不过就等明年,一直过不去就一直等,所以你们别想着偷奸耍滑,练本事才是硬道理。”

看何雨柱的要求这么严格,同志们都苦着个脸,

“何师傅,你要求也太严格了吧,请你吃好吃的还不领情啊!“

见状,何雨柱撇了撇嘴,心想等以后开始工业化,几百上千号人等着请我试菜,天天吃不得撑死我啊,

“少来,一次两次还好,多来几次你们就该怨我了,

所以每年就一次机会,

过不去就多问问自己,这一年有没有好好努力,哪里做得还不够好。”

“明白了,何师傅。”

“要把道理说分明

庄稼人为什么样要识字

不识字不知道大事情

旧社会咱不识字

糊里糊涂受人欺

如今咱们翻了身

受苦人变成了当家的人

睁眼的瞎子怎能行”

这时候,娄晓娥哼唱着当下最流行的《夫妻识字》,带着何雨水走进了食堂,

“柱子哥,各位师傅,你们在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264.第264章 没有成果的大会

娄晓娥刚问完,何雨水就冲着自己哥哥问道,

“哥,你看我和晓娥姐姐都穿的一样的衬衣和工装裤,还戴着小帽子,你看我们像不像亲姐妹。”

看了看穿着衬衣、藏蓝色纯棉工装裤、戴着同款小帽子的娄晓娥跟何雨水,何雨柱笑着点了点头,

“像,雨水和晓娥看着就像亲姐妹一样。”

应付完妹妹,他这才看着娄晓娥说起了刚刚的事情,

“你刚刚不是在唱那个《夫妻识字》嘛,我们也在说扫盲班的事儿,

同志们想搞一个食堂学习小组,彼此学习巩固,

怎么样晓娥,和雨水要不要加入,星期六的时候来给他们讲讲课。”

何雨柱话音刚落,食堂的同志们也大笑着邀请她,

“娄小姐,我们识字都不多,到时候可得仰仗你这个高中生多教教我们。”

娄晓娥可从来没有这样的经历,听到何雨柱和同志们的邀请,愣了一会儿,才看到何雨柱问道,

“柱子哥,这样可以吗?”

“我觉得可以,不信你等一下去问一问娄叔,我想娄叔肯定也同意。”

听到哥哥的话,何雨水也一边拉着娄晓娥的手摇了摇,一边看着她说道,

“晓娥姐姐,你就教魏大哥他们吧,到时候雨水也跟着魏大哥他们一起向你学习。”

“成,柱子哥,

那我星期六的时候,上午做作业,下午和大家一起识字。”

见娄晓娥答应,同志们都非常的高兴,

“谢谢娄小姐,我们一定会好好跟你学,争取早日毕业,好跟着何师傅继续学厨艺。”

“是我谢谢大家才对,晓娥一定努力,让大家都能通过。”

说完以后,娄晓娥才看着何雨柱手上的医书有些好奇的问道,“柱子哥,我看你这本《本草纲目》都看一个多月了,

怎么还没看完?”

“这才一个月,还早着呢,这东西比我想象中可难多了,好多地方都看不明白。”

何雨柱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自己的面板,

1952年5月27日12:50

姓名:何雨柱

年龄:17岁(1935年3月10日)

……

-

中医

理论(学徒5%)

……

正当何雨柱查看面板的时候,就听娄晓娥说道,

“柱子哥,我记得我家里好像也有医书,还是那种手抄本呢,感觉像是古董,

要不我跟爸爸说一声到时候给你带过来,

反正放在家里也没人看,还不如借给柱子哥你看看呢。”

虽然这对他来说是好事,但何雨柱并没有同意,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首节上一节196/2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