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第198节

  后面也是因为家长闹起来,举报收费补课,当时闹的蛮大的,三江县教育局那边决定停止收费补课,从此之后不再补课。

  学生们是轻松了。

  第一年没什么,第二第三年渐渐的出现了问题。

  那就是往后每一年考上一本的学生在逐年减少。

  五年之后,三江县全县考上一本的学生不及隔壁县一个高中的多!

  也就是说,隔壁县的一个重点高中考上一本的人数比你整个县都多!

  这还不算,后面三江县那些高中那几个教学质量优秀的老师统统都被挖到了隔壁的一个县级市去。

  为什么三江县短短五年会发展成这样?

  第一,五年不补课,这五届学生本来基础就差,不补课之后,成绩自然是越来越不理想。

  第二,老师们没有了补课费,相当于少了一笔额外的加班费,本来老师的工资就不高,所以很多年轻老师看到你们三江县全县都不补课的,人家都选择去其它的县城应聘。

  导致新老师资出现断层。

  第三,那些个优秀的老师看到逐年考上一本的学生变少,他们的奖金也变少,再加上隔壁市挖人,他们跑路之后,本来师资力量不行,后面更加的不行了!

  其实在秦毅看来,这种教育落后的城市,收费补课其实是一个合作共赢的事情!

  学生们获得了补课,获得了提高成绩的机会,那些老师们也获得了一份加班费,也将会留得住他们在这里。

  最后学生考上理想的学校,家长们也开心。

第297章 自愿原则

  为什么隔壁那个县级市原本高考考上一本的数量其实原来和三江县是差不多的数量,后面为什么反超了呢?

  一个是三江县的不补课造成每年考上一本的学生越来越少,人家隔壁县级市坚持补课,就算有一小小的部分家族举报,上面的领导压住,坚持主张继续补课。

  此消彼长的情况之下,三江县就造成了这样子的悲剧发生!

  最后受伤的是谁?

  还不是那些家长和学生!

  原本你的孩子可以通过勤能补拙考上一本的,也许最后就差那么点分,只考了个二本,原本你是能考上二本线的,最后只能读了个大专。

  其实,对于大部分的家长来说,很多人都比较通情达理,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补课的,毕竟谁不想自己的家的孩子能多一点时间去学习?

  如果周六周日还有寒暑假不需要补课,那么孩子回到家的约束力就大跌,学习时间肯定是没有补课的多。

  只有少部分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家的孩子不需要补课,反正是考不上大学的,又或者觉得那补课费贵。

  其实,学校收取的补课费比外面的补课机构便宜好几倍!

  “林局长,你所说的,我也是比较赞同的。”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海桐市不是什么发达城市,师资力量差,学生的基础差,如果不通过补课拉回来一些的话,拿什么去追赶那些大城市优秀的学生?我们只会越来越差。”秦毅沉声道。

  “教育问题,我们应该因材施教,我们基础差,在没有优秀的师资资源的情况之下,只能用最笨的办法,那就是补课,用数倍于别人的学习时间来把成绩提高起来!”

  “如果我们海桐市是发达城市,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我也不主张补课!可惜我们不是。”

  听着秦毅的话,林凯原本忐忑的心一下子放了下来,原来秦市长也是认为这条路必须走下去!

  “三年之后,等我们海桐市的经济起来了,我们政府到时候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资金用来发给老师们,让他们到时候免费给学生补课,但是现在海桐市的经济情况,还是得等上几年!”

  “秦市长,可是目前这件事情闹的有些大,如果我们继续收费补课的话,到时候这事情继续闹大,万一闹到省里,还有省纪委上面……”林凯支支吾吾的说着。

  说白了。

  到时候事情闹大了,到时候省里,省纪委介入调查,谁背锅?

  到时候一旦调查,他这个教育局局长肯定要完蛋!

  毕竟明面上,收费补课这个问题是不可以存在的。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秦毅微微点头。

  到时候一旦事情闹大,不单单是这个林凯麻烦大,就连他这个分管教育的常务副市长也要挨训。

  “关于我们海桐市的全市补课问题,不单单是你们教育部门的问题,我们这些领导也有一定的责任!这件事情我得跟蒙书记和梁市长等常委拿出来商量一下才行。”

  “这样,我带你去见一下书记和市长。”秦毅想了想道。

  这个事情想要办下去,并不是他秦毅一个人就能扛住,需要海桐市所有人一条心才可以把事情办清楚。

  “好!”

  ……

  小型会议室内,市委书记蒙庄、市长梁兴力,秦毅、另外几个市常委此刻都在这里,包括教育局局长林凯。

  “关于我们市是否取消收费补课的这个问题,我想听一听大家的意见!今天发生的事情相信大家也听说过了,如果一旦取消收费补课,那么就是全市全面取消,要么就是全面继续收费补课。”蒙庄缓缓开口道。

  “我先说吧,我认为坚持继续收费补课,当然,我们选择不强制,而是自愿原则,如果学生家长愿意给孩子自己补课,那么我们欢迎,如果有些家长不想自己的孩子补课,我们也不强求。”秦毅道。

  “我们海桐市目前的教育条件和水平来说,我敢保证,如果取消补课,到时候每届考上本科的学生绝对会逐步减少,甚至到时候形成一个恶劣的循环。”

  众人听了秦毅的话,不少人都是纷纷点头。

  毕竟大部分人都是小镇做题家走出来的,很清楚和大城市,和那些师资力量很强地方差距有多大。

  “我依稀记得我当年读小学的时候,是我们村小学第一名,我小考的时候,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进了镇上的初中的重点班。可当时我进去这个初中重点班之后,我发现我的成绩排名竟然只是中下游水平。”

  “到了中考的时候,我以镇上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市里的高中,但是我在高中的班级的成绩排名只是末流。从那一刻我就知道师资力量的重要性,在师资力量一般的情况之下,你没有任何选择,我当时能一步步的脱颖而出,那是我比别人更用功啊。”梁兴力回忆过去,感慨不已。

  “补课,我支持!就算有家长不懂我们的用心良苦,我们也要做一回坏人。”梁兴力斩钉截铁的道。

  “嗯,我也支持,就选择自愿原则!”蒙庄也是表态了。

  一群人看到一把手和二把手都表态了,所有人自然都是支持。

  大家都清楚,这种事情的处理,只有一条心的情况之下,上面一般都会睁只眼闭只眼。

  其实省里的领导也知道收费补课这个问题是一个很蛋疼的事情。

  只要你下面处理的好,上面一般来说也会睁只眼闭只眼。

  “全票通过!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让省里的领导知道我们的困难,选择支持我们的做法了。”蒙庄淡淡的道。

  “说句关起门的话。”蒙庄继续道。

  所有人都是纷纷拿出了手机摆在桌面上。

  “我的一个老乡是省里的教育厅厅长,我打算过几天带队上去跟他谈一谈这个问题,如果能谈妥,相信问题不大。”

  蒙庄说完之后,秦毅也是插话道:“我是省纪委出身,和那些老同事们关系也还行,到时候我也可以跟着书记上去一趟,我也跟纪委那边反馈一下我们海桐市的这个问题。”

第298章 省委书记点头

  这件事情,还是先得让省教育厅那边睁只眼闭只眼,还要省纪委那边也睁只眼闭只眼,最后最好还能让省委那边点头。

  “好好好!那这样子吧,后天,我和秦市长还有林局长去一趟省里。”蒙庄一锤定音的道。

  大家对于这个事情,有些出奇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分歧。

  毕竟谁家没有孩子?

  补课的话,周六周日算上,一个学期大概有20周,每周的周六周日补课,相当于一个学期多出了40天的补课时间给孩子学习,再加上寒暑假,全年几乎多出了超过三个月的学习时间。

  也就是说,补课的话,相当于比不补课的学生每年多出大半个学期的学习时间!

  高中三年下来呢?

  相当于多读了一年多的时间!

  第三天。

  在蒙庄的带队之下,一行人出差天南市。

  当天下午,蒙庄就带着秦毅等人来到了省教育厅。

  也见到了这位冯厅长。

  “蒙市长,你说的问题在我们整个天南省来说都是大问题!其实我们天南省整体教育水平低,很多地方都是贫穷落后,如果不补课的话,这些大山出来的孩子未来高考将会和别人的差距更大。”冯厅长作为省教育厅厅长,没有人比他更加的清楚这个事情。

  但是,上面要求就是不能付费补课!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看你怎么操作了。

  只要事情是好的,那么上面一般都会睁只眼闭只眼。

  “冯厅长能理解我们的苦衷让我倍感欣慰。”蒙庄有些感动。

  其实他也清楚,如果两人不是老乡的话,估计这些话人家是不会好说话的。

  “不过你们海桐市想要继续收费补课,这个事情我认为你们还是要去跟省委书记那边探探口风,他老人家如果答应的话,我相信一切都问题不大。”冯厅长说出了关键。

  说白了,这个分锅他也不太想背。

  到时候再出问题,他不好处理,毕竟答应了你,但是又出现问题,左右为难。

  如果老大点过头就不一样了!

  “你觉得书记会不会同意?”蒙庄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嘿嘿,就看你们怎么述说了,毕竟收费补课的这个事情,已经涉及到了钱,钱这个东西容易腐蚀人心,书记他老人家日理万机,以后对于这个小事应该不可能持续的密切关注,就怕到时候你们海桐市那边出现大问题,所以你们多多少少得想个好章程来。”

  听完冯厅长的话,蒙庄点了点头:“明白了。”

  由于已经是下午,所以蒙庄提前拨打了一下省委书记梁丘秘书的电话,说如果书记有空的话,想要约见一下有重要的事情汇报。

  最终蒙庄得到回复,明天上午十点,有半个小时时间。

  第二天上午。

  梁丘的办公室内。

  蒙庄、秦毅、林凯三人坐在梁丘对面,唯有林凯有些拘谨的坐着,毕竟他第一次真人见到这位书记。

  说心里面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

  “你们反映的问题我很清楚,落后地方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比较棘手。如何能在提高学生们的成绩的同时又能迎合政策方面,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头疼的事情!”梁丘开口道。

  梁丘其实很明白,上面的规定其实是针对全国。

  可是每个地方的情况都不一样。

  所以每个地方都存在各种问题了!

  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就成为了蛋疼的事情。

  梁丘作为省委书记,自然是明白天南省的那些缺陷。

  其实这个教育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有时候很类似。

  比如前段时间梁丘看到了一个报道,一个钢铁城市三年前开始进行产业转型!转型的原因是这座钢铁城市生产了几十年的钢铁导致污染严重,必须要转型产业链,停止钢铁产业的生产。

  但是前段时间被几个记者暗中调查出那些钢铁厂在偷偷的生产,这件事情瞬间就引发了舆论。

  这座钢铁城市的领导都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梁丘很明白,其实偷偷生产也是无奈之举,一个城市的工业体系转型,你觉得三年可以能完成得了吗?没有十年八年,可以完成?

首节上一节198/49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