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诊所练医术 第485节

眉头微皱。

这个患者的肺部确实存在问题。

存在明显喘鸣音,呼吸不好或者咳嗽时甚至出现脸色紫绀现象。

“拍个片子看看行吗?”

“可以!”

患者是一个人来的,可能对李敬生很信任,爽快同意做检查。

李敬生给他拍了X光片。

胸片上可以看到一圆形病变灶,边界清晰。

患者的肺部病灶位于外围区域,存在分叶现象。

基本确定是单发病灶,直径还挺大,接近4cm的样子。

病灶中心分布有均匀的钙化。

这个片子,他觉得很有诊断意义。当场用手机拍了下来。

“李医生,怎么样?我没有得肿瘤吧?”

患者连衣服都没有扣好,爬起身紧张的问道。

怕死的患者还是大有人在啊!

“呃……情况应该还不错,我拍片子时发现了一钙化病灶,直径挺大的,差不多接近4cm了。”

李敬生委婉的对患者说着自己的诊断。

这个患者的病灶,十有八九是个肿瘤。

但是凭感觉,不像是恶性。

没做病理检查前,他也不敢确定病灶性质。

还有,这个患者的疾病肯定要做手术才能治疗。

经常有一些伪医生会忽悠患者,说什么肿瘤会自己变小,甚至消失。只要服用药物或者往肿瘤内注射药物就能治好。

不开刀,不手术。

偏偏还就有一些患者相信。

结果可想而知。

目前在肿瘤治疗上,确实研究出了多种手段,包括靶向药,甚至有少数针对某种癌症的特效药物。

但是最主流的治疗方式,还是手术切除。

然后再辅以放疗或者化疗来达到根治目的。

这也是人类发现肿瘤以来,最为成熟的传统治疗方式。

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治疗经验。

比那些伪医生说的往里面注射药物靠谱多了。

还有,最近发明的极低温冻死肿瘤,然后将其粉碎的治疗方式也取得了一定突破。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应用到临床治疗中。

总的来说,治疗肿瘤的手段是越来越多了。

经验也变得更加丰富。

“是钙化病灶就好,我就怕是肿瘤!还好还好,不幸中的万幸。”

患者听了后,一脸庆幸。

这真的让人有点哭笑不得。

李敬生都不忍心告诉他真相了。

害怕他承受不住,被吓出病来。

旁边给李敬生当助手的韩思莹表情怪异,李敬生瞪了她一眼。

她没什么工作经验,再加上年轻,根本不知道一个小举动可能带来的后果。

收到李敬生的警告后,她转过脸去,不敢多说半个字。

“你们这里能治吗?”

患者又有些急迫的问道。

“我们出去说吧!”

李敬生带着患者回到诊台。

“你这个病灶比较理想治疗方式就是做手术切除。如果愿意到第二医院做这个手术,我可以帮你安排一下。”

“第二医院是正规医院不?你可不能坑我啊!”

患者听到要做手术,表情稍微沉重了一些。

总体来说还算轻松。

“城南最大的医院就是第二医院,属于公立医院,完全不必担心是否正规的问题。我也是看到你这么信任我,然后担心你跑到网上问那些线上医生,到时候被骗进有问题的医院。这才想着给你安排一下。这事你自己决定。”

李敬生一本正经的解释道。

患者犹豫了片刻,最终同意“行,我听您的。这事就拜托您了,等我治好了病,一定过来感谢您。”

“你直接去第二医院心胸外科找章主任就行了。如果他今天的号没了,你可以去门诊找他说一声,就说是我让你找他。应该会给你加个号。”

李敬生在第二医院有了一定地位后,安排病人住院倒是变得轻松。

第二医院本身也需要患者。

心胸外科的章主任很早就对李敬生有着招揽之意。

两人见了面,也会热络的聊上几句。

现在介绍一个病人过去,章主任应该会感到挺高兴。

而且这事被医院领导知道了以后,对阳光诊所的担忧会转变成好感。

因为李敬生把诊所接到的病人介绍过去,这是一种对第二医院忠诚的表现。

患者高兴的去了。

李敬生并没有给他写什么条子。

本身与患者并不熟悉,太过热情反而不合适。

很多患者和家属都比较多疑,有时候觉得医生对他们很好,总觉得有所图谋。

其实医生能图个啥啊?

看着患者出门,韩思莹忍不住问道“师父,为什么不告诉他得的是肿瘤呢?我看拍的片子,肿瘤的机率很大呀。”

“亏你平时还那么聪明,咋就一点都不通人情世故呢?患者就怕得的是肿瘤,你告诉他得的是肿瘤,成心想要吓坏人家吗?”

李敬生教训她。

她吐了吐香舌,一脸恍然的点头“倒是没往这方面想。您经常教导我,不能欺骗患者和家属,我就想着把实情告诉他。而且看那片子,良性肿瘤的可能非常大。”

她的医学天份很高。

悟性和学习能力都很强。本身也有着不错的理论基础。

再加上遇到了李敬生这么一位明师,进步可谓神速。

“你这不是教条主义么?不能欺骗患者和家属,不代表不能说得委婉一些啊!当医生可千万不能脑袋一根筋,不然你天天要被患者和家属投诉,还有可能闯祸。”

李敬生觉得她啥都好,就是有点乖学生思维。

老师怎么教,她就怎么学,不敢去质疑老师教的东西。

很多医学生刚从事临床工作时,基本上都是这样子,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严格按照老师教的操作。

或者是按照教科书操作。

结果在激烈的竞争中,往往被其他胆子大,敢跳出规矩诊断或施治的医学生打败。

不过那种胆大,不按规矩办事的医学生,终究很少。

因为往往需要有强大的真本领支撑,才敢胆大妄为。

瞎操作肯定是不行的。

312.第311章 不能教条主义,在骨外的地位很

“韩医生,你老师说的话虽然严肃了一些,但是说得很在理。干临床医生一定要脑子灵活,与患者沟通时,只要能够让他们积极接受治疗,适当的善意谎言完全可以。”

绍兵也挺喜欢这个天赋好,聪明漂亮的女医生。

有时候也会分享一些自己的从医经验给她。

“明白啦!以后我会注意。”

她很听劝。

“你刚才看那位患者的X光片,居然能够判断出良性肿瘤的概率大,这一点倒是很不错。说明你最近没有偷懒,有认真学习。”

李敬生批评完了后,又适当的夸了她两句。

教学生的套路,基本上打一棍子,再给颗甜枣。

这叫宽严相济。

忙活到下午四点多的样子,心胸外科的章主任打电话过来了。

“李医生,今天给我介绍了一位病人,谢谢啊!”

“我还得谢谢您呢,就怕您不买我的账,我也没敢跟患者把话说死。那个患者过去找您了吗?”

“哈哈,你得自信点。至少在我们心胸外科这边,只要你有事,我能处理的肯定会处理。更别说是给我们科室介绍患者这种好事情了。患者前不久刚来找过我,给他加了个号,已经做检查收治住院了。”

章主任笑得很爽朗,也很高兴。

人都是这样,喜欢被强者或者潜力股麻烦。

李敬生主动示好,他心里高兴着哩。

“这个患者的肿瘤也不算大,你的切开水平与分离水平都很不错,到时候过来窜窜台咋样?”

章主任主动邀请他一起参加手术。

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栽培。

像李敬生这种年轻医生,最缺乏的就是手术经验。

技术好,那还不行。

还得积累丰富的手术经验,才能成为一位真正的外科高手。

光有技术,但是缺乏经验,面对一个患者,甚至都不知道从哪里下刀。

首节上一节485/5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