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诊所练医术 第417节

“嘿嘿,这个还真不好说。建议魏教授有机会,可以听听《披着羊皮的狼》。”

李敬生骂人坚决不带脏字。

当着这么多媒体记者,还有主持人、领导的面,与一个卑鄙小人对骂,那也未免太掉价了。

魏先贤不是自认为高明,想用微笑和看似温和,实则恶毒的言语放倒徐医师吗?

那就看看谁先倒下。

“不好意思,我一直生活在漂亮国,对国内的这些歌曲不熟悉,也不感兴趣。”魏先贤没能讨到什么便宜,最终只得放弃骂战。

“徐佳成,几年过去,你的手法正骨技术咋样了?有进步没有?我回国来到离江市以后,经常听人说第二医院的徐医师有着很高明的手法正骨本领。今天借着这场技能比武,我会让整个离江市的市民看看,谁才是真正的手法正骨专家。”

这是直接开始挑衅了。

看着魏先贤一脸自信爆棚的模样,怕是有着十足的信心赢。

毕竟他可是跟着徐医师学过徒,自然知道徐医师的本事。

“你得先把我打败,才有资格跟我的老师比。”

李敬生淡淡的回敬道。

他处处帮着徐医师抵挡此人的各种言语挑衅和攻击,很好的保护了徐医师。

不然依着徐医师的直爽脾气,怕是还没比试就被气倒在舞台上。

“年轻人挺自信嘛!等会但愿你的本领能像你的言语一样硬,千万别怂。”魏先贤教授连着斗了几轮,从不同的角度攻击,均被李敬生完美抵御。

弄得他很恼火。

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依然带着儒雅君子一般的笑容。

也就在三人交锋时,主持人已经开始宣布第三轮比试正式开始。

每个人都随机分配到了一位患者。

有的选手分到的患者是同一人。

没办法,系统随机匹配,九个人,只有六个病人,肯定会有重合。

李敬生与一位老太太分到的患者是同一人。

老太太的个子不高,满头白发扎成丸子头,面相清秀,眼神明亮,整个人显得十分优雅。行动丝毫没有老人的缓慢和迟钝。

反而如同十八岁的小姑娘一样灵活。

懂手法正骨的医生,绝大多数都是中医。

而且家族或者师承都是很厉害的中医,有真水平。

他们深谙养生健体之道。

所以即便七八十岁了,仍然手脚灵活,身体康健。

“您先请!”

李敬生本着尊老爱幼的优良美德,让对方先给患者做检查。

患者是一名男性,五十岁左右,个子中等,手背上的青筋很粗。皮肤晒得黝黑,应该是干苦力活的工地工人或者农民、装配工人等。

躺在平板床上,整个人不能动弹。

李敬生的一颗心往下沉,这人连动都不能动,受伤的部位难道是脊椎?

这个操作可是风险极高。

老太太对着李敬生点点头,也没有推拒,当即动手为患者进行检查。

所谓的检查,除了不能用使现代仪器,别的都能用。

比如扣诊锤,听诊器等。

实际上,这个老太太就已经戴上了听诊器。不过并没有急着把听诊器的探头贴到患者身上。

而是拿着一个小锤,敲击患者的骨骼。

下手很有分寸,并不乱敲。

先敲四肢的骨骼。

比如手肘关节突出部位,还有膝盖等。

敲击到患者的右手肩部时,老太太似乎有了发现。把探头贴到了患者的颈椎部位,然后再次敲击肩胛骨。

269.第268章 瘫得有点厉害,满意的治疗结果

她的表情很专注,听了一会后,眉头慢慢舒展开。

显然,诊断已经有了结果。

这种神乎其神的诊断方式与摸骨术相比,似乎要更高明一些。

李敬生一直耐心的站在旁边等待着老太太诊断结束,也算是小小的开了眼界。

世间诊断方法有多种,最终都能把病因诊断出来。

也算是世间万法,殊途同归了。

“小伙子,我已经诊断完了。”

老太太对李敬生说道。

“您不用上手摸摸他的受伤部位?”

“这个患者的伤情较为简单,我想摸不摸都一样。你请。”

老太太对自己的闻诊之术显得信心十足。

李敬生没有再多说什么,开始上手给患者做诊断。老太太则已经拿着平板电脑填写诊断结果去了。

“大叔,能说话吗?”

“能!”

大叔吃力的说出一个字。

“哪里痛呀?”

他可没有老太太那么厉害的本领,只要拿个小锤敲一敲就知道伤在哪。

按照正常流程,先问诊。

“不痛。”

大叔的话,听得李敬生心头微沉。

他转头对护士道“请取一根探针给我。”

这种探针其实就是普通的长针,只是把柄较粗,与老式的缝刃机针差不多。

握手的地方是方形的,针尖较细。

临床上用来测试患者是否有痛觉。因为皮肤对针扎更为敏感,也不会真的把患者扎出血。临床上针对一些特殊情况的患者问诊,常使用。

真的用手掐患者,然后问患者痛不痛,这种情况一般不存在。

也容易被家属和患者投诉。

不排除个别头铁的医生用一些简单粗暴的方法为患者诊断。

“痛吗?”

李敬生用探针扎患者的足底。

“不痛。”

患者的回答与足底的反应相同。

因为正常情况下,足底非常敏感,细细的针尖扎刺或者滑过,会让人觉得痛或者痒。这时候那只脚会情不自禁的收缩。

但是这位大叔没有任何反应。

李敬生测试了大叔的两只脚,均无反应。没有痛觉与触觉。

又测试患者的双手,同样如此。

他意识到,患者的症状很可能类似于高位截瘫。

从现在的测试来看,应该是脖子齐肩以下,均无知觉。

但是能说话,这比真正的活死人要强一点。

能说话,应该就具备吞咽功能,可以吃东西。

只是估计大小便会失禁,需要家人照顾。

“是怎么受伤的?”

“卸货的时候,一袋八十斤的玉米掉下来,砸到我的脖子和背部,然后我就不能动了。”

大叔说完长长的一句话,呼吸声变得粗了很多。

喘息声格外急促。

李敬生把目标锁定患者的脖子。

在摸骨之前,他仍然用探针测试患者的脖子、耳朵、面部的痛觉、触觉等。

其实皮肤正常情况下,对温度的感知也非常敏锐。

用冰袋之类测试神经功能中的感温功能,也是完全可以的。

基本上可以确定,只要接近肩部,患者的痛觉、触觉等神经功能全部丧失。

脖子往上,所有神经功能基本正常。

仔细观察后,他发现患者的脖子后方棘突部分,呈现出诡异的不正常凹陷与凸出。

说明颈椎骨存在脱位。

很可能压迫到了神经,甚至造成神经撕裂,所以才导致患者出现高位截瘫。

他开始小心翼翼的给患者摸骨。

果然与他问诊和推断的结果差不多。患者的颈椎存在脱位,相当严重。

局部存在软组织挫伤、血肿,脊神经因为在骨头里面,他摸不出来。

脊神经是人体传导最重要的神经,相当于总干道。

一共有三十一对。

包括八对颈神经、十二对胸神经、五对腰神经和五对骶神经以及一对尾神经。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颈部的脊神经受到压迫,甚至撕裂,断裂。

经过反复确认,推敲,他最终认定脊神经只是受到了压迫,应该不存在断裂。

这么判断的依据有好几点。

首节上一节417/5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