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诊所练医术 第35节

看似只是背部长了一个脓疮,却给患者带来了巨大困扰和痛苦。

李敬生非常理解患者的痛楚。

诚恳的点点头“我一定尽全力。您第一次治疗前,体温是多少?有发烧吗?”

患者现在使用了消炎抗菌药物,刚才测量的体温是36.7度,正常。

通常情况下,这么大一个脓包肯定会引起体温升高。

“有,有发烧!我记得是……多少度来着?”老汉看向旁边的妻子。

“38.9度,瞧瞧你那记性。”

老太太数落了老汉一句。

老汉只是嘿嘿的笑了笑“对对对,是38.9度。”

果然与李敬生猜测的差不多,患者没治疗前,因为这个脓包引起了炎症发烧。

烧得还挺厉害,已经接近高烧了。

一个这么大的脓包,引起高烧倒也不稀奇。

“连着清创三次都没能治愈,说明根本不是清创不到位。抗生素只能起到消炎抗菌的作用,却没法直接治愈脓包。最多就是大幅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同时还能抑制脓包的继续扩散。真正的病因是什么呢?”

李敬生的普外科诊断只是入门级别。

此刻深深觉得不够用。

他的生命值又攒到了61点,本来是想着攒够以后把等级升到高年资住院医师。

现在只能优先消耗10点把普外科诊断先晋升到熟练级再说。

这时,诊所的玻璃门被推开,一个打扮相当洋气的六十多岁老太太伸进来一个脑袋看了看。

然后径直走向李敬生这边。

不,不止一个老太太,足足有四个。有胖有瘦,高矮不一,无一例外都是打扮相当洋气。

一看就知道这些老太太很爱玩的那种。

“项英,你老公治得怎么样了?”

“李医生正在这儿帮他瞧呢!要不你们先去吧,我一会完事了过去找你们。把我家老头一个人扔这也不放心。”

老太太对老汉的关心和爱,在此刻体现。

少来夫妻老来伴。

两人的感情应该很不错。

“行,那我们先去地下服装城看看,听说有十几家店都快干不下去了,正在清仓洗货。你这边忙完了,也赶紧过去啊!”

“嗯嗯,我等会完事了打你们电话。”

项英对四人说道。

“看完病了就赶紧过来找我们!”

说着,还对名叫项英的老太太做了一个打电话的手势。四个老太太一阵风似的进来了,又很快走了。

对于诊所柜台内的补品,她们看都不看一眼。

这些老太太最喜欢捡便宜。

一个个精明得很。

哪家店做促销活动,或者闭店清仓洗货,她们得了消息后保准第一时间杀到。

不过这些爱贪便宜的老太太,应该也被一个套路坑过。

有一条街道传闻要拆迁,然后所有的店铺几乎全都打出了“最后三天,一件不留。跳楼价,全场只卖19.9。倒计时,最后一天清仓大甩卖。”

然后,一年时间过去了,这条街上的店铺仍然打着最后三天,清仓洗货的广告语。

李敬生目送着那四个老太太离开后,升级普外科诊断医术的决心更强烈了。

为啥呢?

因为这种成群结队,并且爱玩的老太太,她们就是一群免费活广告。

只要李敬生把这个老汉的脓包治好了,她们都将自发的帮李敬生做宣传推广。对于他这种小诊所来说,上电视,登报打广告的效果并不会很好。

患者不可能大老远的赶到一家小诊所看病。

这几个老太太都是本地人,她们的宣传对象也是这一片区域的居民。转化效率将会特别高。

没有再犹豫,果断消耗10点生命值把普外科诊断医术提升到熟练级。

谢谢

书友20190912131841416打赏支持,万分感谢。

第39章 原来是它在作祟

诊断:普外科熟练10.1/100。

爽!

只要‘钱’到位,那真的就是心想事成。

这门诊断医术瞬间就从入门级提升到了熟练级。

他惊喜的发现,对普外科疾病的诊断视野一下就打开了。其实每个医学生学的临床理论知识都差不多,为什么有强有弱?

在诊断过程中,经验积累是一方面,诊断思维同样重要。

有了对各种类似疾病的诊断经验,再结合患者症候、检查结果、病史、年龄等等,加以综合分析与辨证。

最终去伪求真,便能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可以大幅降低误诊、漏诊的概率。

诊断思维的提升,需要日积月累,勤于思考。

打开了视野,就相当于提升了诊断思维。

给他的感觉就是,普外科诊断提升到熟练级以后,诊断这一领域的疾病时,仿佛登上了一个新的高点。

以前站在山脚下看风景,只能看到很少的一部分。

现在爬到了半山腰,站的高度不一样,视野打开了,已经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

以前看不到的疑点、诊断线索,以前容易忽视的细节,此刻尽收‘眼底’。

背部长出脓包的原因有很多种。

常见的有毛囊炎、糖尿病患者、局部受伤感染、长期卧床压迫背部并且不讲卫生……

这个老汉是突然发病,一个多月前突然感到背部疼痛,然后过了一段时间长出一个红肿的大包,接着开始化脓。

毛囊炎、局部受伤感染这些病因基本都能排除。

老汉的穿着得体且干净,也不像是不讲卫生的人。

李敬生仔细寻找着蛛丝马迹,试图找出真正的病因。

他再次观察老汉的背部脓包,此刻可以看到有粉红色液化从创口流出。中间有着一缕黄白色液体夹杂,如果不是格外细致的话,很容易将其忽视。

如果仍然只是入门级的普外科诊断医术,他就算看到了混杂在粉红色液体中的那缕黄白色液体,根本就不会在意。

此刻有着熟练级的普外科诊断医术,立刻引起他的重视。

“昨天刚在社区服务站清创完毕,还在脓腔内使用了消炎抗菌的药物。怎么会这么快化脓?”

因为根据李敬生的医学常识,一个脓包从发生到成熟液化,也就是化脓,至少需要三天以上的时间。

他立刻找来一根棉签,挑了一点黄白色液体。

那些粉红色液体是血水与体液,很是消淡。

而他挑起的黄白色液体却显得相当黏稠。

像脓鼻涕一样,可以拉丝。

但是又没有脓鼻涕那么粘稠。

基本可以断定,这就是成熟的脓液。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脓腔内清创不到位,还有感染的病灶残留?

李敬生找到了一丝丝索后,显得很兴奋。

只要把这个老汉治好,他的小诊所在普外科领域也就能够一战成名。今后将会吸引源源不断的外科疾病患者前来求诊。

这是他最渴望的一类患者。

不仅仅只是因为他已经花费大量生命值与时间精力,学会并提升了多门外科医术。也不仅因为外科很赚钱。

还因为外科易学难精,别说是在诊所,就是在绝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甚至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科业务的开展基本处于荒芜状态。

因为外科医生的培养太难了。

周期长,门槛高,风险大,投入也大。

关键是,好不容易培养出来了,人家直接跳槽到大一点的医院去了。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嘛!

谁不想过好日子呢?

有了大一点的本事,能够进更大的医院,自然要选择去大医院发展。不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工作环境,学习环境都会更好。

收入也会更高。

同时社会地位,医学地位都会跟着涨。

基层医院的外科患者少得可怜,这也是留不住好医生的一个原因。

毕竟小医院只能治感冒发烧之类的小毛病,已经深入人心。

“老爷子,我要扒开你的创口看看里面,这会有点疼,需要打点麻药吗?”

李敬生询问老汉。

“没事,这点疼痛不算什么,我能受得住。”

在妻子面前,老汉展露出钢铁般的意志。

“你就逞强吧!呆会痛起来别叫唤!”

老太太在旁边嘲讽丈夫。

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关心。她肯定还是希望丈夫打麻药,只是在外人面前,又不想损害丈夫的尊严。

所以才这么冷嘲热讽的提醒一句。

“小瞧谁呢?李医生,没事,你扒开检查吧!我保证不喊疼。”

老汉嘴上说得硬气,却是闭上了眼睛,然后紧咬着后槽牙,腮帮子都凸起来了。

首节上一节35/5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