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诊所练医术 第340节

摔断腿的老人坐在轮椅上,不停哼哼着,脸上露出痛苦表情。

他们已经在当地医院拍过片子。

李敬生拿过片子查看,腿部胫骨骨折,这个不算难治。

患者的年纪其实并没有想像中老,也就56岁而已。这个年纪,算是中青年。

“没在当地医院做任何治疗吗?”

“我听到要做手术,正好知道您的手法正骨很高明,连夜就赶回去把我爸接过来了。”

“谢谢你们对我的信任。我先给他检查一下,从片子来看,胫骨骨折还是蛮严重的。”

李敬生遇到这种‘铁杆粉丝’,那还有啥好说的,努力帮人家治呗。

四肢骨折,只要不是特别复杂或者非常严重,他基本都能治。

给患者摸骨后,他已经有了把握。

收费六百元。

其实并不贵,因为手法正骨、夹板、续骨膏这些费用全都算进去了。

以李敬生现在的手法正骨水平,还真没费什么事就给人家把腿骨复位好了。打上石膏,固定好,让患者回家好好养护。

一个月后再过来复查一次。

正在给这个患者和家属交代注意事项,这时从外面跑进来一个年轻男子,也就二十五六岁,神色慌张。

怀里抱着一个哇哇大哭的小孩,才两三岁大。

“医生,医生,我孩子不小心把手指砍伤了,这里能治吗?”

“我看看!”

李敬生赶紧过去查看。只见小孩的左手食指第一节被砍了很深的切口,只连着一层皮了。

“我给孩子简单包扎一下,你赶紧送大医院,应该能够接活。”

这种断指再植,李敬生的诊所想吃也吃不下来。

大医院能处理,但是收费肯定不会便宜。

只要能够接活算是不错了。

最怕的就是接上去成活不了,到时候只能截肢,等于要出两次钱,手指还没保住。医生也只能尽力而为,没有任何人敢打包票。

李敬生现在就只有唐萍一个拿得出手的护士,再加上他本人,哪怕有韩思莹当医助,那也是三流的手术团队。

普通小手术他能做,像这种涉及到神经、血管、肌腱吻合的高精度复杂手术,他恐怕还得再努力提升个两三年才能做。

现在还差得远。

包扎好以后,孩子的出血变小了很多,算是基本止住了。

李敬生包扎止血术算是派上了用场。

“这个包扎要多少钱?我扫给你。”

“不收你钱,赶紧去大医院吧!孩子这么小,太遭罪了。”

李敬生在此刻开始展露出一丝大医的风采。

该赚的钱狠命赚,不嫌多。

但是遇到这种小事情,能帮一个是一个。

而且是干义务工。

“谢谢,太谢谢您了!”

男子对他感谢后,抱着孩子赶紧打车去大医院。

这些事情都只是诊所的日常,算是小插曲,他接着给患者挨个诊治。每一个都处理得非常用心。

他发现昨天晚上把免疫诊断提升后,几乎对任何疾病的诊断都有一定帮助。

接近十点的样子,李敬生的手机响了。

是一个陌生号码打过来的。

“你好,请问找哪位?”

“李医生吗?我是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张仲圣医师!”

“哦哦!张主任您好!”

李敬生听说过张仲圣的名头,算是第二医院泌尿外科的一员大将,水平很高。

听说手术技能特别精湛。

“我已经看到你昨天晚上写的诊断思路了,目前已经给患者做了一个盆骨X线检查,发现患者的右髂骨结构模糊,存在密度不均虫蚀样骨质破坏,局部无骨质增生。左侧骨盆未见异常。右侧骨盆发现转移性骨肿瘤,骨质溶解破坏。看来你的诊断是对的,患者很可能是恶性肿瘤。”

张仲圣的语气中既有着赞扬,又显得有些沉重。

“早就听说骨外科招了一个优秀的年轻医生,我以前还不觉得有什么,现在才知道你的水平有多高。目前已经安排患者查肺部CT去了,刚才盆骨X线检查报告出来了,我就想着及时把结果告诉你。”

这哪是主任医师在跟一个小住院医师说话啊,分明就是平等对待的口吻。

而且怎么听都有着一丝感激与示好的味道。

“谢谢您能这么重视我,那个患者的肺部感染,就怕也是恶性肿瘤啊!”

李敬生叹了一口气。

对于这个结果他没有一丝意外。

昨天给那个女患者摸骨时就已经可以断定是骨肿瘤无疑了。

而且骨肿瘤好发生于儿童与青少年。成人一般发生骨肿瘤,大多数都是癌细胞转移导致的。

也就是说,骨肿瘤不是原发病灶。

“唉!真要那样的话,就能劝她好吃好喝了!患者才四十岁不到,太可惜了。”

张仲圣也是跟着叹息。

当医生的,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心情沉重。

但是又无可奈何。

就只希望人类的医疗科学技术能够再进步快一点,早日攻克恶性肿瘤。好消息就是,目前国外已经研发出了能消灭多种癌细胞的靶向药物。

比现有的化疗药物要更先进,而且负作用相对也要小很多。

同时它还有一个最大的进步,不再只是针对单一的某个种类的癌细胞,而是可以针对多种类型的癌细胞。

这一点真的是非常值得期待。

也许要不了几年,治疗癌症真的就像治疗感冒那么简单。

226.第225章 莫名消瘦的病人,捷报频传

挂断电话后,李敬生的心情依然沉重。

不过他的手里还有多个候诊病人,很快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忙到下午接近一点,总算是处理完了所有的候诊病人。

“老板,赶紧去办公室吃饭吧,饭菜只怕早冷了!”

唐萍看着老板错过饭点,感到挺无奈,也有些心疼。

“没事,只要有口吃的就行!今天的病人确实有点多,而且有好几个病情相当复杂。”

他遇到这种病情复杂一点的病人,往往会更加谨慎小心。

因为害怕误诊。

这么拼,好处也不小,对个人医术水平的提升肯定有着巨大帮助。

这一点连他自己都能感受到。

“以后要不限号好了。一上午能处理三十个病人,就限号三十个上午号。后面的只能等到下午再诊治。不然病人治好了,医生累出病来了,那肯定不行啊!”

唐萍提出一个建议。

她非常关心老板的身体健康,两人的关系非常微妙。

不是恋人,更像是亲密无间的战友。

“后天再看看吧!如果病人仍然这么多,恐怕真的只能限号了。咱们搬迁到新址,我最担心的就是原来的病人找不到咱们这里。现在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李敬生今天上午总共处理了将近五十个病人。

这差不多是很多医生一整天的门诊量了。

骨折病人、病情复杂的病人,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有时候遇到难缠的病人,光是解释就很让人抓狂了。

他来到办公室吃饭,这时才有时间查看手机收到的信息。

“吃了吗?有点想你!”

欧晴岚在十二点的样子给他发来了信息。

还拍了一张在医院食堂吃饭的照片。

“晚上来我诊所,带你去逛街。”

李敬生晚上一般都是看书或者练习外科医术。现在谈恋爱了,肯定要抽出时间多陪陪女朋友。

“天啊……你不会这个点才吃饭吧!我不允许你这么折磨自己的身体。”

“收到!”

“不许口是心非,明天你吃饭的时候拍个照片发给我。工作重要,身体更重要。”

“好的!今天病人有点多,不处理完,人家会闹的。下次人很多的话,我会采取限号来解决。”

李敬生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开始限号了。

按照今天的情况判断,一天的极限处理能力不能超过一百个患者,实际上可能还要更少一些。

这个需要慢慢实践才知道。

而且随着他的名气不断加大,到时候接诊各类疑难病例的概率也会大幅提升。

目前还只有汪医生能够分担一小部分。

等到汪医师成长后,应该能分担更多,韩思莹没证,主要还是以辅助、实习为主。不可能让她主诊,更不能开方。

如果李敬生在场的情况下,倒是可以适当的锻炼她的独立诊疗能力。

人家叫他师父,也不能让她白叫。

“我要忙去了,晚上来找你!”

她回了一条信息,再无回应。

应该是有病人需要处理。特别是一些紧急情况。

首节上一节340/5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