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诊所练医术 第249节

也算是对三个员工昨天留下来守护他这个老板的一点奖励。

“这,这么贵的东西给我们一人一箱啊?”

韩思莹惊得瞪大了眼睛。

“这玩意除了味道难闻了一点,吃了对身体还是挺有好处的。搬吧!我一个人也吃不完,到时候浪费了。”

李敬生催促三人。

“老板,您也可以退给水果店呀!比人家的进货价低一点,肯定会回收。”

小高这商业脑子算是锻炼出来了。

“叫你搬就搬,哪那么多废话?到底吃不吃?”

李敬生还要点脸。

张胖子刚送的赔罪礼,他反手就拿去水果店退了,人家会怎么看他?

还以为他这是有多缺钱呢。

再说了,给员工一些奖励也是他想做的。

有奖励才有动力。

三个员工一人搬了一箱榴莲,喜笑颜开的走了。

看着昨天上门施压的几个药店老板,今天一个个诚惶诚恐的登门道歉,三人突然觉得老板的实力好强大。

最震惊的应该是唐萍。

她与老板患难与共,自然知道阳光诊所以前有多弱。

只是没想到老板最近突然强势崛起,像是时来运转一样。她亲眼看着老板一路左右逢缘,医术水平也是极速提升。

最终,唐萍做出的总结是“好人有好报。”

阳光诊所经过这一战,在城南老街的地位已经压过了快康诊所、金匮诊所、所有药店,甚至隐隐与卫生站有了并驾齐驱的地位。

不过这只是隐性地位,论实力,软硬件都比卫生站差得远。

好在最近收入每天都不错,一直维持在高位。

只要持续一段时间,李敬生就能积累人生的第一桶金,到时候也就有能力鸟枪换炮,彻底让诊所脱胎换骨。

……

第二天一大早,七点四十多的样子,唐萍过来后,李敬生匆匆赶去第二医院上班。

“李医生早啊!”

一名仅有些面熟的骨外科门诊护士笑着跟他打招呼。

“早!”

李敬生甚至连对方的名字都叫不出来。

“李医生,听说你前天在住院部表现特别优秀啊!咱们骨外科就需要你这样的后起之秀。”

没走多远,又一名匆匆过来上班的门诊医生笑着跟他打招呼。

他隐隐察觉到,自己在骨外科的地位好像一夜之间就上来了。

科室的这些医生护士,个个都是耳目灵通,有点什么事,一下就传开了。

一路走过去,有三个护士,两个医生主动跟他打招呼。

李敬生却连人家的名字都没记住。

没办法,他以前来门诊‘进修’,基本上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根本没时间去跟骨外科门诊的其他医护认识。

再说了,那时候他的地位很低,主动找人家攀谈,人家未必会搭理他。

态度冷淡几乎是肯定的。

他自然不会用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

按照目前的情况,估计他在这里上半个月的班就能与科室的同事混个脸熟了。

至少不会再发生叫不出对方名字的尴尬情景。

片刻后,他来到了骨外科手法复位门诊室。

外面又是人满为患。

真不知道为什么每天都有那么多人发生不幸。

来这里正骨复位的患者,基本都是各种意外情况受伤。

摔伤、扭伤、车祸伤、高坠伤、骨骼疏松导致的骨折等等。

“李医生,可算把你给盼来啦!开工不?”

黎丽看到他来了,笑得跟一朵花儿一样。

“黎老师这是搞区别对待呀!我明明比李医生来得早,就没见你这么笑过。”

陈医生默默的准备着正骨复位用的器械、耗材。

“哼,来得早有什么用啊!你有本事也像李医生一样,独挡一面,来一个治一个。外面排队的患者都催我好几回了,你不一直让我先别叫号吗?”

黎丽翻了一个白眼。

这番话呛得陈医生一阵尬笑。

护士妹子基本都这个德行,专门欺负地位低的医生。

陈医生算是好的了,有些实习医生被护士骂起来,真的就跟骂儿子一样。

“叫号吧!徐医师还没来吗?”

李敬生在外面的门诊室没发现徐医师的身影。

“估计要晚一点才能到,徐医师昨天好像还咳血了。”黎丽说到徐医师的病情时,颇为担忧。

“是突然咳血吗?”

李敬生的心头微沉,身为一名在呼吸内科摸爬打滚过几年的住院医师,他深知咳血意味着呼吸道存在损伤。

“当时给一个右腿股骨骨折的患者治疗,可能需要使用的力气过大还是怎么回事。治完后,他就开始咳嗽,很剧烈,后面就咳血了。”

黎丽描述着当时的情景。

李敬生不禁充满了担忧。

如果只是上呼吸干燥,用力过度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咳血。或者咽喉血肿,咳嗽导致黏膜下的血管破裂出血,这个问题都不严重。

最怕的就是肺部有问题。

李敬生那天去徐医师家中探望,师母提了一句,说是老毛病了。

后面徐医师不让继续说下去。

有些陈疾没什么大碍,有的却容易发展成肿瘤或者重症。

第一个患者已经被家属扶着进来了,本以为就是简单的肩关节脱臼。

看过片子后,没想还伴随着关节囊的损伤。

这种复位的难度不算高,但是治疗起来特别麻烦。

需要休养的时间很长,而且后期仍然有可能出现习惯性关节脱位。

给这个患者复位好以后,打了悬吊带,然后又开了骨伤药,算是搞定。

一个接着一个的患者进来,李敬生给他们治疗,俨然已经成了手法复位门诊新的主将。

大约八点四十多的样子,徐医师过来了。

脸色看上去略显苍白,说话时声音有点沙哑,别的都还好。

“已经治了几个啦?”

徐医师问道。

“这是第五个。”平均十分钟治好一个的样子。

陈医生也能帮着做很多事。

比如关节脱位的患者,复位成功后,让陈医生打绷带还是没问题的。

还有要打石膏的患者也同样是由陈医生来做。

“嗯,不错。”徐医师点点头。“复位时一定不要急,先把患者的伤情和骨象摸清楚,然后再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徐医师对他谆谆教诲。

“明白。”

李敬生说话间,已经摸清了这个患者的骨伤情况,左手舟骨骨折。

在当地医院看过后,给出的治疗方案是开刀做手术。

切开先复位,然后以螺钉和克氏针内固定。

术后石膏掌托制动两三个月,术后三个月做二次手术拔除克氏针,开始功能锻炼。

患者意外得知第二医院的手法正骨治疗很牛,于是连夜赶了过来。

李敬生摸骨后,认为可以尝试手法复位。

跟患者沟通好以后,家属当场预缴了费用。

必须说一下,哪怕手法复位失败或者效果不佳,该收的费仍然要收。

经过李敬生的治疗,这位患者的舟骨得到了很好的复位,打石膏掌托制动,开了促进骨伤愈合的中药。这个患者又搞定了。

第六个患者是一名三十多岁的年轻女患者。

穿着打扮还挺时髦的。

红色裙子,大波浪发,指甲做了美甲。身材也很苗条。

只是此刻需要家人搀扶才能行走,而且移动缓慢。

头微微前倾,不能转动。

咋一看还以为是丧尸在行走。

以李敬生的专业眼光,一眼就能看出这名女患者的颈椎出了问题。

“这是脖子扭到了吗?”

李敬生引导患者坐下,询问她的发病原因。

“对。”

扶着她的男子身高在一米八五以上,很肥。

瞧着这体重,怕是起码有两百五六十斤。

女患者却是很瘦,一米六左右的身高,体重估计不会超过一百斤。

“拍片子检查过了吗?”

首节上一节249/5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