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诊所练医术 第164节

“欢迎欢迎!请进来吧!”

李敬生赶紧把客人往里面迎接。

有了一点群众基础,有人帮着说说话,他感觉非常不错。

“李医生,听说您这儿能够手法正骨,我昨天摔了一跤,这腿走路有点别扭。走一步痛一步,我怀疑是不是扭伤了骨头,能帮我瞧瞧吗?”

一名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被他老婆和儿子一左一右的扶着。

“可以!来,请到里面的床上躺下,我先给您检查一下。”

李敬生顿时觉得,昨天的店庆活动似乎有点用处。

至少一开门,外面有着近三十人顾客和患者,这是他的小诊所开业以来,从未有过的盛况。

舍得舍得。

免费赠送了23箱鸡蛋出去,能够收获无数的好感,这非常值得。

看来,以后每年举行一次店庆活动,提升影响力,增加百姓对阳光诊所的好感,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至于天天搞,想都不要想。

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天天给别人领免费鸡蛋,领多了,人家就会觉得理所应当。

一年搞一次,效果反而会更佳。

李敬生有着一些明悟。

“大家不用着急,要买什么保健药或者补药,都可以找我咨询。一定会给你推荐品质最可靠,最适合你们吃的药品。”

小高招呼着一众买药的顾客。

唐萍接近八点准,这才走进诊所内。

看她走路,腿都有点不稳,像是昨天晚上干了坏事一样。

昨天做了一天的活动,估计累坏了。

李敬生把这个疑似髋关节扭伤的患者领进输液室,让其躺平后,先是施展摸骨手法,检查此人的骨位、骨质,以及受伤情况。

摸完后,他的心里不是那么有底。

毕竟他的摸骨术还只有精通级,应付一般的骨伤,那是足够了。

但是人的髋关节位于人体的躯干与下肢的连接处,而且这里的脂肪层极厚、肌肉非常发达,想要摸到骨象并不容易。

“感觉伤得挺严重的。我这里可以拍X光片,要不给你拍个片子再确认一下,你看可以吗?”

“收费是多少呢?”

“不贵,100元。我们诊所主打的就是经济实惠,比你上大医院肯定要便宜很多。”

李敬生做着患者和家属的思想工作。

“那行吧!”

患者本人答应了。

他是一家之主,他答应了,妻子和儿子自不会反对。

李敬生给他照了X线。

说实话,他的设备不太先进,照腕部、踝关节这些地方会更清晰一点。照髋关节,比较模糊。

拍的片子清晰度不够,这让他更加没底气。

万一人家有骨折,没能查出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大医院治一个髋关节动辙十几万,到时候患者找麻烦,怪他治坏了,这个责任承担不起。

有心想把摸骨术再升一级,但是生命值余额不够。

“医生,拍好了吗?”

患者见他一脸迟疑,久久没动静,不由皱眉询问。

“稍等一下,感觉有些骨骼没照出来。我帮你调整一下姿势。”

李敬生趁着这个机会,再次给患者摸骨。

基本可以确定不存在骨折现象。

然后出于谨慎,他又仔细查看X线检测下的患者髋关节。

看得非常仔细。

等到手里的资金充足了,必须想办法买一台好点的X线检测仪回来。

以后开展手法正骨项目,还有外科项目,都能用得到。

这台爷爷机,要找个人接手卖出去。

他实在是受够了。

每次给患者拍X光片,恨不得拿着放大镜,打着手电筒查看。

“可以了。暂时没发现明显的严重骨折伤,你现在是想在我们诊所治疗,对吗?”

“对!我家就住在不远处,过来也方便。”

“费用方面,超过千元能接受吗?”

“能能!”

患者连连同意。

看到患者答应如此爽快,李敬生反而且点不踏实了。

根据经验,患者很可能在其它地方看过了。

那里给出的治疗价格远高于一千元,才会让患者如此急切的答应。

“你在别的医院应该也看过吧?”

李敬生这是诈他透出实情。

患者犹豫了一下,最终模棱两可的回答道“找人看了下,说是不太擅长,我听说你们这里的医术高明,于是就想着过来看看。”

患者的眼神有些闪烁。

这明显没讲实话啊!

李敬生在城南老街也算是历练过的‘精英’了,通过患者的言语、表情,立刻推测出患者很可能在其它医院检查过。

既然这样,那就更加需要小心谨慎。

摸骨没发现骨折,拍X光片也没发现明显骨折,真有问题的话,会出在哪里呢?

还有,他这里不是慈善机构,收费肯定要科学合理。

报价太低,很可能需要赔钱给人治疗,或者冒着巨大风险,却只赚个几十块,连生存都成问题,那肯定不行。

“你可以穿好裤子起来了,在其它医院拍过片子吗?”

李敬生继续打听。

基本上去哪家医院看病都差不多。接诊的医生得知患者在其它医疗机构治疗过,肯定要问清楚。

至少别的医生掉过的坑,后面的医生完全可以避开。

谢谢书友,

起自,书友20180526103857021,打赏支持,万分感谢。

137.第136章 患者等待的或许不是医学奇迹,

“拍过!检查结果跟您这里差不多。”

患者迟疑了一下这才回答。

“片子带来了吗?”

“我得去问问我儿子!”

患者明显在推脱。

李敬生看到患者起来时,用左手艰难的托着腰骶位置,表情略显痛苦,暗自咬紧牙关,腮帮都凸起来了。

“慢点,慢点!”

他赶紧跑过去扶住患者。

出了医技室,李敬生心中的不安更强烈了一些。

大清早的接到个手法正骨复位的活,他挺高兴的。但是不能像鱼儿一样,见铒不见钩,见利不见害。

与这个患者交谈时,他能感受到一丝恶意。

也说不上来,就是与各类患者打交道多了以后,一种敏锐的职业判断。

99.9%以上的患者,前去就医时都会对医生抱有好感,甚至可以说是敬畏、巴结的心态。

因为他们需要医生为其解除疾苦。

双方本身也是合作互信关系。

古代郎中有六不医,列在第一位的就是不信医者不医。

不信任医生的病人不能医治。

李敬生下意识的打量这个患者,脸色暗黄隐隐有点发黑,眼袋非常严重,都能有婴儿的半个拳头大了。

眼神略显浑浊发黄。

头发微微凑乱,胡子留着茬儿,应该有两天没刮过了。

“哎,哎,等等,挂到我衣服了。”

出门时,因为李敬生扶着患者,导致过门框时宽度有点不够。患者的衣服不小心挂到了门锁边沿。

患者立刻停下,微微转身用右手去弄被挂住的衣服。

也就在这一瞬间,李敬生赫然发现患者的右手腕位置有着一小块淤青,还有一个红色的小点。

这是静脉滴注后留下的针眼。

那一小块淤青浮肿,则是输液后,药物渗透所致。

他的眼神微微一缩。

仅输液一两次很难形成这种现象。通常需要做了留置针头,输液多次才会出现。

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小护士扎针技术不行,出现药液淤堵,甚至伤到血管。

不管哪一种情况,都说明患者在其它地方输过液,而且时间非常近。

这个最多两三天就能自动消除掉,快的甚至一天多就行了。

首节上一节164/5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