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蔡减半的幸福人生 第30节

蔡减半看着幸福豆余额:

**枚。

系统,空间升级会有什么新功能。

“升级之后会变化为农耕空间,具体功能升级之后自会知晓。”

纠结了半天,买了100块空间原石进行升级。

升级。

“轰…”

只见空间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座茅草屋突兀的出现在了空间中央,空间之中开始出现了光亮,慢慢的向着四周扩张。

光亮所到之处,开始出现了平坦的土地,一块一块的整齐而又均匀。

待光亮照亮了一万平米的面积之后,土地不再扩张,整个空间映入眼帘。

最中间是一座茅草屋,占地20多平,还带着一所小院子,院子面积不大,也就100平米,周围用篱笆围了起来。

在茅草屋的附近就是食品作坊,离着茅草屋也就5米左右的距离。

再往四周就是一块块归拢整齐的土地,整个空间的周围,都被朦胧的雾气所笼罩,看不清里面到底有什么。

“叮…空间升级完毕,目前空间等级2级。恭喜宿主解锁农耕空间。”

“农耕空间:空间开始有了时间的存在,你可以在土地上种植任何植物,且只可种植植物,并不能养殖。植物的生长速度与空间土地的时间流逝一致,目前比例1:10。

茅草屋内为空间仓库,仓库的面积为无穷大,且没有时间的变化。

仓库可以回收空间产物,并且支付宿主一定比例的幸福豆。

茅草屋的院子中可以允许生命物种的存在,但是出了院子生命物种会立即死亡,且会随着时间流逝迅速腐烂。

同时空间还附带托管功能。”

听着系统对空间的介绍,蔡减半也明白了此刻空间的功能。

简单来说,蔡减半可以种地了,但是养殖还不可以。估计需要下一级空间才会解锁。

土地的时间比例是10倍,如果种植小麦,以春小麦的生长周期来算,就是9天左右的时间,空间中没有春夏秋冬的变化,种植的作物都会以最优的时间内成熟。

就是不知道这仓库的回收价格是多少,但是不管怎么说,这又是幸福豆的一大进项。

蔡减半越想越满意,心神沉入到空间中,打算细看一下空间的变化。

“刷…”

蔡减半眼前一白,再睁开眼,已经置身于空间的小院之中。

我这是可以进入到空间中了?

“叮…空间升级成功后,宿舍可以身体进入到空间当中,且不受空间规则的限制,宿主可以随意畅游整个空间。”

听到宿主的解释,蔡减半更加的惊喜。

蔡减半打量着整个小院,小院内干干净净,北面是茅草屋,然后推开了茅草屋的小门,走了进去,屋内简单异常,除了一张木桌四把椅子之外,便没有任何物品了,连张床也没有。

系统,这不就是正常的屋子吗,仓库在哪里。

“叮…宿主看向北面的墙壁,便可发现其中的奥秘。”

按照系统的提示,蔡减半看向墙壁,墙壁瞬间发生了变化。

整个墙壁变成了一块光幕,上面显示着蔡减半存放在空间中的钱财票据,有钱财2738元,各种票据若干。

在光幕的下面,有着出售按钮,用作各种物品的出售。

蔡减半试着将一张粮票进行出售,提示,该物品不可出售,看来,仓库也不是什么东西都回收的。

在出售按钮的旁边,是托管二字,点击托管,空间内的所有作物会自动进行种植浇水收货。

再然后托管的旁边还有建筑二字,点击建筑,进入一个全新的界面,里面有各种房屋的图形,小院的图形,还有各种工厂作坊。

每个图形下面都标注着所需的幸福豆的价格。

由于种植需要水井进行灌溉,蔡减半在小院中建造了一处水井,花费200豆子。

然后看了一下水井的介绍。

“水井:1级,平平无奇,可以饮用,灌溉。升级需要消耗1000幸福豆。”

原来空间内的所有物品都可以升级的。

蔡减半又看向外面的土地。

“耕地:1级,平平无奇,可以用来种植农作物,树木,产量一般。升级需要消耗每分地100幸福豆。

空间大概有15亩地,每亩地又分成了10分地。整个空间全部土地升级完需要一万五的幸福豆。

蔡减半对于自己的空间越来越好奇了,对于幸福豆的获取也更加的迫切。

在系统商城中,买了小麦,玉米,地瓜,水稻等各种农作物的种子,种在了空间土地上。

然后留出一亩地,用来种植瓜果蔬菜。

基本上每一种农作物都种植了一些,用来实验各种作物的产量以及回收价格。

忙碌完毕,蔡减半便起床洗漱。

新的一周,又要开始了。

第39章 他乡遇故知

蔡减半洗漱完毕,来到何家吃早餐。

何雨水着急忙慌的吃完早餐,赶紧骑着自行车就去上班了。

蔡减半看着何雨水匆忙的身影,对着何大清说道:“大哥,要不给雨水换一个工作,天天骑车跑这么远,她身体吃的消吗?”

何大清早就想过帮着雨水换一个近一点的工作,看着何雨水每日如此,当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是如今的工作一个萝卜一个坑,不是那么好找的。

如果不是自己运气好,说不定自己都还在家养老呢。

何大清叹了口气:“哎~换工作,又谈何容易啊。如今待业在家的年轻人,一抓一大把,都排队等着工作呢。再看吧,如果有机会的话,肯定是要给她换的。”

蔡减半点点头,算是同意了他的看法。

虽说目前工作紧缺,那只是对于别人而言,对于蔡减半来说,就是一张卡片的事情。

唯一的缺点就是,工作地点不可以指定。

算了,晚上等雨水回来问问他的意见,然后碰碰运气。

蔡减半吃完早餐,准备骑车去上班,想起何大清还没有自己的自行车,于是掏出部队奖励的自行车票,交给了何大清。

至于自己的亲哥蔡全无并不需要,家里有两辆自行车,还有一辆三轮车。

更夸张的是拖拉机都有,虽说是属于小酒馆的,但是平时除了蔡全无开,也没有别人会开。

何大清接过蔡减半递过来的自行车票,惊喜的问道:“哪里来的啊,这可是稀罕东西。”

蔡减半毫不在意的摆摆手,说道:“部队奖励的,踏踏实实的拿去用,我这里还有收音机票呢,要不要也给你来一张?算了,一块给你吧。”说着又掏出一张收音机票,给了何大清。

何大清机械的接了过来,刚想说点什么,蔡减半已经骑着车走了。

此时的何大清内心既感动又复杂无比。

有蔡减半这么一个弟弟,不知道是几世修来的福分,对待自己这么一个堂哥,跟亲大哥无异了,然而自己却不知道怎么来报答。

不管是傻柱的事情,还是抚养费的事情,都是蔡减半帮着办妥的。

还有平日里的各种食材,蔡减半总是变着样的往家里拿。

而自己除了这一身的厨艺,也没有什么可以为他做的了。

何大清默默的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对减半更好,还有傻柱和雨水,都要记着他们小叔的好。

何大清收拾好心情,也出门去上班了。

中午,还没有到开饭时间,马华就提着饭盒来到保卫科。

找到蔡减半,将饭盒交给了他:“蔡科长,这是我师爷让我给您带来的,说是以后您的饭菜他都给您送来。您吃完以后放着就好,我会回来收拾的。”

蔡减半心中一阵好笑,估计是早晨自己给的两张票,让大哥感动坏了。

接过饭盒,蔡减半道谢:“谢谢马华了,不过你就不用回来拿了,饭盒我吃完自己就洗干净了,晚上我再带给大哥就好。”

马华赶紧说道:“不用客气,按辈分来讲,您可是我师叔祖,这些都是做晚辈应该做的。您先吃着,我先回去忙了。”

目送马华离开,蔡减半打开饭盒,一个饭盒里装着三个馒头,另一个里面装着满当当的菜,而且是肉多菜少,估计何大清净挑着肉盛了。

蔡减半在心里也接受了何大清对自己的好,开始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一下午的时间,在正常工作中很快过去。

保卫科的下班时间比其他人都要晚半个小时,每天工人走了之后,保卫科还要进行一次巡逻检查,才会下班。

冬天的白天时间很短,蔡减半下班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擦黑了。

蔡减半骑车行驶在路上,周围都是急步行走的工人,作为工厂汇集的东直门外,工人可不是一般的多。

“大哥,蔡大哥。”

蔡减半正在骑着车,身后突然有声音喊自己。

蔡减半停下车,回头看向身后。

只见一个小伙子埋头跑了过来。

小伙子跑到跟前,喘着粗气的说道:“蔡大哥,您是蔡减半大哥吗。”

蔡减半看着包裹严实的男子,脑中充满疑惑,不过还是点了点头,说道:“我是,请问您是?”

“嘿嘿,还真是您,是我啊,张德帅。”男子说着,就把包裹的围巾解开,露出了自己的面容。

“嚯~你小子啊,咋来四九城了?”蔡减半看着男子的面容,惊喜的说道,脑海中的记忆随之浮现。

男子叫张德帅,名字起的好,人长得也帅,是蔡减半在东北认识的一个小兄弟,而且蔡减半对他还有救命之恩。

当时蔡减半外出执行任务,在土匪手里救下了他的命,两人就这样认识了,后来与张德帅的父亲有过几次任务上的交集,然后与张德帅又接触了几次,慢慢两人就成了朋友。

张德帅看到蔡减半,惊喜的表情不言而喻,上来一把抱住蔡减半,“哈哈,减半哥,我们还真是有缘分,这样都能遇到。”

张德帅抱了几下,松开手之后继续说道:“我爸转职到了四九城,我们一家人就都跟过来了。嘿嘿,刚才你过去我就看像你,就喊了两嗓子,没想到还真是。”

“哈哈,还是你小子眼神好,咋滴?以后还回东北不?张叔张婶身体咋样?”蔡减半也是很高兴,他乡遇故知,本就是开心的事情。

“他们身体都很好,还经常念叨你呢,我爸的工作估计是不会调动了,我现在是轧钢厂的技术员,我们全家以后就在四九城定居了。”张德帅高兴的说道。

蔡减半听到他们以后定居四九城,也是十分高兴:“那还真巧了,我现在是轧钢厂保卫科的科长,以后咱俩就是工友了。你现在住哪?来,上车!我送你回家。”

张德帅也不客气,跨上自行车后座,说道:“板厂胡同,往前走就是。”

“得,看来咱俩缘分不浅,我也住那一片,坐好啊,走着。”

蔡减半说完,腿脚用力,带着张德帅向南锣古巷而去。

板厂胡同是南锣鼓巷十六胡同之一,位于南锣鼓巷的东南方位,以前叫“板肠胡同”,后来才改名叫“板厂胡同”。

首节上一节30/1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