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影视世界从流金岁月开始 第652节

  反正夸得自己很开心。

  这部小说会让你燃起对法医深深地敬意。

  一个天天与鲜血死亡朝夕相处的职业。却饱含着爱与温情。他们站在正义的天平下来捍卫死者最后的尊严。

  就如女主所说的那样,

  法医是为未来而生的工作。

  虽然故事还没有全部铺开。但从几位主人公的经历便可以看出,他们都有着自己不愿诉说的故事。

  哪怕到了自己最脆弱的地步。

  他们也依旧不愿意主动将这些事情说出来。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小秘密,甚至在面对亲人或者朋友的死亡时,也不愿暴露出那份内心深处的脆弱。

  后续可以好好期待一下。

  总得来说这一部将人性的弱点直击在观众眼前的作品。所以与以往逃避这种类似的话题相比,它要更加真实的多。

  不管是被感染病毒而死亡的公司职员,还是后来冷冻车里被冻死的无名少女。无一不是脆弱又渺小的代表。

  如果不将他们的故事说出来。

  那么又有谁会注意呢?

  我这里想引用小说里一句话来做结尾。

  “人死了之后开膛破肚只是一块肉罢了。”

  这段话确实很震撼,甚至不乏哲理。

  总之,这句话让人影响深刻。

  但是我看了开头两个故事之后。

  我觉得这应该还有没说完的后半句。死者之间的情感与羁绊却不受开膛破肚的影响,可以超越肉体和生死而存在。

  如果你不信,等你爱的人死了就知道了。

  这让李浩宇忍不住心生感叹。

  这是一篇很有水平的评论。

  不仅说的很到位,甚至还浅浅的分析了一波,基本没啥大问题。最关键的是这个续写后半句,还真的和后续的剧情接上了。

  果然不能小看这个时代的任何人。

  这个人还是有点东西的。

  不过夸得这么离谱,连李浩宇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就连他自己都有点怀疑,这该不会是文艺杂志社给自己的水军?

  不过考虑到自己这次确实写的不错。

  这好像也是应有之意。

  …………...

第611章 催泪炸弹来袭击

  没有人喜欢被别人批评。

  除非那个人真的心理变态。

  或者那个人批评的人,是一个穿着黑丝的妙龄少女。

  李浩宇看见杂志上清一水的好评。

  这让他心情一下子开心不少。

  李浩宇打算出去逛一逛。

  毕竟这次在书桌前坐了太长时间。

  他的腰都快散架了。

  李浩宇走在街道上,街道上都是空荡荡的。

  毕竟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夜生活。

  所以路上都是静悄悄的。

  李浩宇漫无目的闲逛着,他不知不觉还来到了一个地方。

  这地方他来了不止一次了。

  还是那个熟悉的书报亭。

  每次小说上市前,他都要亲自看一看书籍的销售情况的报亭,不过现在这个时间老大爷估计在家睡觉了。

  这报亭外还贴了不少大红纸,都是一些畅销书籍的名字。

  李浩宇的《非自然死亡》自然也在其中,甚至还是红纸数量最多,且红纸上的字体也是最大最醒目的。

  至于其他小说的位置明显不是太好,都是在一些边边角角的位置,这让李浩宇很开心。

  没有一个男人会不想自己更大一点。

  满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不过李浩宇也忍不住吐槽了一下。

  现在这个报亭还是太简陋了一点。

  再过上一两年,那才是书报亭的黄金年代。

  到时候甚至会出现,一条街道甚至就能有两三家报亭的盛况。这要是搁在李浩宇那个年代,简直想的不敢想。

  这只有纸媒一统天下才能出现。

  互联网出现前,没有人能想到那些畅销的杂志有一天会无人问津。

  李浩宇对书报亭最主要的记忆,还停留在初中高中时期。

  那个时候李浩宇所有的杂志都是在书报亭买的,其实还包括台译版的《龙珠》,每周更新的《阿衰》,《乌龙院》...........

  这些都曾让他等得抓心挠肝。

  李浩宇现在都还记得,当成初中的语文老师要求每节课轮流背诵文章的时候,他总是翻出一本意林或者青年文摘的文章来背。

  李浩宇也托这个语文老师的福,他的作文水平一直很不错。

  他也因此对报亭充满了感情,每次充话费都会来报亭买充值卡。

  不过后来有一天。

  这些报亭就跟商量好的一样,突然就全都不见了了。

  以至于工作之后李浩宇再看见书报亭,一定会走进去看一看。

  当他看到《读者》《青年文摘》《萌芽》《三联生活周刊》《人物周刊》……李浩宇感觉像重逢青春里失散多年的老朋友。

  总会买上一两本,来记念一下自己逝去的青春。

  李浩宇忍不住笑了。

  他自己以前可没这么敏感。

  估计也是刚写完这个感人故事的原因。

  自己这个作者都这么上头。他就不相信等下期小说上市的时候,骗不到读者的眼泪。

  一阵寒风吹来。

  李浩宇的汗毛都起来。

  他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

  他捂紧身上的衣服打算回家,刚才他出门急连外套都忘了穿。

  要是因此感冒。

  那就太搞笑了。

  …………...

  接下来日子李浩宇的生活也变得十分规律起来。他每天就是查查法医相关资料,然后对《非自然死亡》小说的细节进行补充和调整。

  当然少不了和周蓉郑娟见个面谈谈心什么的。

  幸亏周蓉还在上学,两个人的时间才能完全错开。

  白天的时候李浩宇就去找郑娟,释放一下写作的压力,等周蓉放了学,他就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推倒时机;可是都落空了。

  李浩宇偶尔还会去电器行看一下周秉昆,不过他相当的称职,店铺的营业额也稳步提升。他也就放心了。

  李浩宇感觉最近的生活,一下子变得平静许多。

  唯一的变数就是邮递员来找李浩宇的频率越来越多了。

  因为读者寄过来的信件越来越多了。

  一开始邮递员只是几天给李浩宇一次。后面逐渐变成两天…….到现在已经发展到邮递员每天拿着信件与他见面了。

  李浩宇觉得邮递员看自己的眼神的不对了。

  邮递员的眼神里满满的幽怨。

  其实李浩宇也能理解,毕竟这个工作量实在太大了一点。这都是因为积压的信件实在过多,每次至少两麻袋。

  这搞的李浩宇都不好意思看快递员了。

  这也是因为《非自然死亡》越发走红了。

  唯一让李浩宇开心的:这个年代的读者表达喜爱的方式都很单纯,也不会往信件里加一些奇怪的东西。

  读者们如此热情。

  就连一向脸皮厚的李浩宇,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他为了报答粉丝的热情,也会随机回复一些读者的信件。就当是他们对自己喜欢的小小回报了。不过这仿佛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魔盒。

  当一些读者收到李浩宇的亲笔回信,他们得意洋洋地向朋友炫耀。结果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在李浩宇的书迷圈里传遍了。

  一些懒得写信的人特心动了。

  他们也纷纷加入了留言大军中。

  这也导致邮局的工作人员,看李浩宇的眼神再次变化,不再是幽怨了而是彻底地绝望了。

  李浩宇也很无奈。

  他其实就想小小的回馈一下粉丝。李浩宇哪里知道自己这么受欢迎,这还真是弄巧成拙了。

  不过当《非自然死亡》大火之后。

  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很开心。

  作家圈内还是有不少人相当嫉妒李浩宇。要知道他们也知道李浩宇的年纪。当他们知道李浩宇居然还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的时候。

  确实让人羡慕嫉妒恨。

首节上一节652/8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