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都是走得最晚的一对组合。
所以李浩宇对这两个人印象一直很好,他随口打趣道,“我听说你俩在完全不认识的情况下组合在一起,被硬凑到一起先婚后爱感觉怎么样?”
两个人一开始都没反应过来。
后来两人才明白了李浩宇的意思。
张弛比较窘迫,只是害羞的挠了挠头却没有说话。
蒋龙比较外向直接开口解围道,“一切相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一开始只觉得他只是个精神小伙,因为他眼睛里有光。”
“精神小伙?”
李浩宇突然幻想张弛穿着牛仔裤,摇花手跳社会摇的样子。
他忍不住笑了。
两人见李浩宇突然发笑都有点懵逼。
一旁的林妙妙见状,她也偷偷扯了扯李浩宇的衣角提醒他。李浩宇这才知道这个世界还没有精神小伙这个梗,这还是一个褒义词。
他急忙摆摆手解释道,“没什么只是我突然想到一个好笑的事情,不关你们的事。”
两人随即松了一口气异口同声的说,“李老师没事,我还以为是我们的表演有什么问题呢?”
我去,李浩宇一下子鸡皮疙瘩就起来了。
要知道两个人都是一米八的大高个,张弛还好白白净净的看起来很年轻和李浩宇就是同龄人。
蒋龙虽然年纪也不是很大长相却有点少年老成,不知道是不是由于排练时间紧张的缘故,胡子也长的老长颇有一种中年大叔的感觉。
也幸亏李浩宇经历的很多,不然被这两个人满脸笑意的盯着叫,“老师好…….非得下意识捂住后面才行。”
好在李浩宇的承受能力早就今非昔比了,以前虽然没被叫过老师,但什么李总监,李导演也被叫了不少了。
但李浩宇还是很谦卑的,只要有人问好他也一定会回礼。
这是李浩宇做人的态度。
总结一句话:谦卑,低调。
李浩宇急忙摆手解释道,“我这么老了这不是未老先衰了吗?李老师算了,不行叫我一声李哥…….哈哈哈哈。”
李浩宇态度这么平易近人。
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舒缓不少。
他也没有着急和蒋龙张弛点评他们的表现,反而继续和他们闲聊起来。
这时候原本腼腆的张驰也渐渐打开了话匣:
“李哥你是不知道,蒋龙这个人有多不靠谱。刚开始我们一块排练还不怎么熟的时候,别的人都和自己的组员站一起。”
“就他一个人到处串门乱跑,弄得我贼没安全感,后来发现蒋龙自来熟太快了,蒋龙是真的把我当做自己的十年好友。”
“他就是那么神经大条的人。”
一旁的蒋龙则一脸错愕的表情,“你咋这么多小心思,受到冷漠你就直说啊!我会多多怜惜你的。”
蒋龙也不甘示弱的吐槽起来,“他还好意思说我,我对张弛的第一印象有点凶,那会儿他刚演完话剧,寸头,个挺高,有点吓人。
我近视眼,在底下看戏的时候眼睛是眯着的贼吓人!”
“但别看他舞台上这么猛,生活上却是一个怂瓜。他整天缩在角落也不怎么爱说话,但在演戏的时候,能看到他眼睛在发光。”
“他很感性有时候看别让彩排的时候还会哭出来,但我问他为什么?”
“他却什么也不肯说。后来我干脆也懒得问了,无声胜有声,是兄弟排就完了。”李浩宇看到两个人当着他的面开始“打情骂俏”。
他心头一动蒋龙和张弛的搭档组合,就算在强者如云组的组合里都是很少见的一类。
因为两个人不仅在喜剧上都有一定能力,表演风格比较接近,形体表现能力都非常强,
这意味着谁都可以做主角,也使得两人的搭配有着更多的可能。
李浩宇刚才也看了他们两个人的彩排片段。
他觉得这两个人的表演风格都比较自然化,没用歇斯底里的叫喊,也过分的表情扭曲。即便是需要情感爆发的戏,两人的表现依然在合理范围内,这是很难得的能力。
这样的好处是观众看他们的作品,会感觉到夸张,但不会有夸大的感觉,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这很适合李浩宇提前写好的一个喜剧作品。毕竟有时候不光是演员需要一个好剧本,剧本同样也要在好演员的演绎下才能发光发热。
李浩宇眉头一皱,看来还得深入了解一下。
这时候李浩宇突然发现一个细节,张弛说话的时候虽然很谦卑,但是身体却是一直挺立的,脖子也是不自主的挺立。
怎么说呢,这种感觉就像是……....高傲的女子吗?张弛也终于看到了李浩宇奇怪的目光。
他有些紧张的说道,“李哥怎么样,是我刚才的表现有什么不对的吗?”
李浩宇摆摆手,“没有你可别误会,刚才你和蒋龙的排练我全程看了非常优秀。不知道的人肯定会以为你们是合作多年的搭档。”
听到李浩宇的话:
不光是张弛连一旁的蒋龙也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这也不能怪两人过度紧张。不要说李浩宇不仅名头上是总制片人。李浩宇也是整个《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节目最有权利的人。
就算是苏强这个选角导演,也已经是不知道多少演员想要讨好的对象了。实在是李浩宇的身份太高了。
李浩宇的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两人的命运。
两个人现在的情况又说不上好,必须要把握住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要知道张驰在接到苏强的邀请电话的时候,他直接挂掉了。因为他还以为苏强是个骗子,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怎么可能轮到自己身上。
至于蒋龙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比张驰还要惨点。
蒋龙那时候想过放弃当演员,那时候他因不上戏,又不想管家里要钱。更要命的是他马上要交房租了,身上就剩1000多块钱。
要不是老天爷帮了蒋龙一把,朋友介绍了一个活演了几场话剧,刚刚凑够交房租的钱。蒋龙要是没绷住可能就不会出现在这了。
所以两人有这个表现都很正常。
李浩宇这时候也整理了一下思绪,终于想到了怎么表达,“就是张弛的这个仪态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张驰听完眉头一皱,随即像是想明白了什么。“李哥我懂了,估计是我练京剧的原因,可能不由自主带出来一点。”
李浩宇恍然大悟的说道,“对对对……我说的就是这个。原来是京剧,我就说这种感觉怎么这么不一样。”
“我现在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你可以答应。”
……..……
第379章 可抵岁月漫长
张驰也很紧张起来。
他急忙说道,“没事的李哥,你有什么吩咐直接跟我说就行,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会全力以赴。”
李浩宇急忙解释道,“其实也不是什么离谱的难事,就是你可以现场来一段不。我有个喜剧本子,里正好缺一个会京剧的角色。
张弛听到李浩宇这么说。
他紧缩的眉头瞬间舒展了起来。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张弛也不磨叽,一个云手瞬间就起范了。李浩宇也瞬间打起精神。他虽然对京剧一知半解,甚至连票友也算不上。
但是京剧最基础的概念唱、念、做、打“四功”。演员口、手、眼、身、步技巧的的“五法”他还是知道的。
光是张驰露的这一手就不简单。
云手:是京剧里一种常用的动作,它是通过双手、双臂相互协调的动作,构成舞蹈化的姿态,用以表现人物的精神气度。
但这些小细节,反而是最考验演员基本功的东西。
张弛唱的小段是京剧名篇《空城计》的一小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不愧是童子功,张弛一开嗓就震住了大家。
现场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这一段并不长,也不过三五分钟就唱完了。
李浩宇听得直点头,林妙妙和苏强也鼓起了掌。张弛唱完之后又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完全没有刚才挥洒自如的感觉。
反倒是蒋龙开始给张弛吹嘘起来,“这小子可是多才多艺啊!没想着你还背着我还藏着这么一手绝活。”
张弛急忙解释道,“你可别夸我了,我都好几年没练晨功了,就是偶尔吊一吊嗓子现在差不多功力尽废了。”
“要不是还有点童子功的底子,今天这丑就丢大了,给大家献丑了。”
张弛说这话的时候,他也想到了自己的过往。
今天这一幕和小时候多么相似啊!
张驰小时候其实并不喜欢京剧,完全是他妈妈逼他学习的。他被逼着学了一个礼拜,小孩子就受不了这份练功的枯燥和痛苦了。
那时候的张弛哭着和他妈妈说,“妈妈我太辛苦了,我不想再学京剧了。”
然而他妈妈面对他的诉苦无动于衷。
她妈妈甚至在去BJ学戏的火车上,逼着他当着陌生的乘客唱一段,那时候也是这样大家为他鼓掌,只是当时的张弛只感觉到尴尬和丢人。
最终张弛还是没有拗得过,期待望子成龙的妈妈。九岁的他还是考到了BJ戏曲学院。
之后不管天气多冷,张弛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来练习踢腿,那时候他为了御寒只能裹着军大衣,在排练厅门口等着老师开门。
上午练功,下午困得只想打盹…..他就这么从不间断的练习了六个年头。结果有一天起床,他对着镜子练嗓的他被自己的声音吓了一跳。
声音怎么这么粗!
那时候张驰才知道自己倒仓,也就是大众俗称的变声期。
老天爷不想给他这口饭吃,他好歹也是个大老爷们总不一直能抹眼泪。张驰既然考不上京剧系了,他只能再另谋出路了。
张弛起初是有点开心的。
因为他不用学京剧,也不用天天练功了,更不用一年四季永远只能穿上一个宽松且肥大的黑色灯笼裤,只为了练功能方便一点。
迷茫的他穿上牛仔裤,带着耳机漫无目的在地铁上的时候。张驰才明白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他已经习惯在舞台上的日子。
也许是因为他从小就在舞台过来的………..没想过干别的。
更关键是他真不会干别的。
于是,他走上了喜剧这条道路………张弛不由的就愣住了。好在一旁的蒋龙及时发现了,这个搭档在状况外。
蒋龙知张弛又开始“发病了”。一向感性的张弛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可是这个时间地点,面对的又是节目的总制片人,就算是神经大条的蒋龙也认识到了,不能再让张弛这样继续走神下去。
他急忙救场道,“你是不是排练排傻了,这才唱了一段就犯困了吗?”说罢,蒋龙假装大大咧咧地拍了一下张弛的背。
这下子,张弛彻底回过神来。
他也给自己的搭档,投去了一个感激的眼神。
张驰也给自己找补道,“哈哈,真的是丢脸了,刚才都在想要是我老师看到我现在的水平,会不会让我去外面罚站。”
这么自嘲的话一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