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重生在老婆孩子落水前 第25节

“老婆,今天可以了吧?”

没有回答,只是点了一下头,虽然背对着他,但能清楚的看到树晓莹的耳廓都红了。

叶不凡拽了一下灯绳,屋里瞬间漆黑一片。

悉悉索索。

……

……

“哎呀!天都要亮了!”

……

……

第32章 初去羊城

时间过的好快,在叶家屯与树梨县城之间,不停往返的马蹄声中迎来了大年三十。

这一天,叶不凡也停了下来,留在家里和老婆孩子一起欢欢喜喜过大年。

打浆糊贴春联,把提前买好的大红纸裁剪好,大家都去求屯里有文化,毛笔字写的好看的人帮着写春联。

春联最常用的就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大门上贴的对联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这都是大家知道的,但在农村乡下还有许多地方也要贴上对联或是横批什么的。

比如,供奉祖宗牌位那里要贴对联:“敬祖宗长命富贵,孝父母金玉满堂,”横批是:俎豆千秋。

装粮食的仓房就要贴上:“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羊圈上贴:“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牛马圈上贴:“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

吃水的井架贴上“井泉大吉”,鸡窝上贴“金鸡满架”,大门口贴上“出门见喜”,屋里墙上高处贴上“抬头见喜”等等。

糖馒头、接年饭,三十晚上包饺子,家家饭桌上都有鱼,预示着年年有余,还有许许多多的习俗,也都是劳苦大众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总之年三十这天,是土地里刨食的人们过的最奢侈的一天。

叶不凡一家四口也都穿上了新衣服,好不容易在家,两个孩子一直黏着叶不凡,让爸爸陪他们玩。

叶不凡教狗剩二丫说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走一走。

站在房门口,看着院子里领着孩子们跑闹的叶不凡,还有不时传来的孩子们的笑声,树晓莹感觉像是在做梦。

这不就是自己想着盼着的生活么?曾经那个“浪子”真的回头了!

“狗剩二丫,你们能捉到妈妈么?”

叶不凡的声音把树晓莹拉回现实。

“能!”

“妈妈不要跑!”

“我要捉住妈妈!”

两个孩子一边追赶一边欢快的叫喊。

“来呀来呀!狗剩二丫快来追妈妈。”

“咯咯咯!”

笑声一片!

…………………………

起初树晓莹还以为过年这几天,叶不凡会去看牌赌钱。

谁曾想他除了走亲戚给长辈拜年,其余时间就在家陪着老婆孩子,赌钱的地方更是去都不去,看都不看。

叶不凡想在家多陪陪老婆孩子,因为他就要出远门了,守在山村里是很难赚大钱的。

像现在家前庙后的,东买西卖也能赚点钱,但做的人会越来越多,钱也会越来越难赚。

掌握着财富密码,为什么不闯出一片天,给家人们一个最好的生活呢?

叶不凡是不甘平庸的。

树晓莹已经给拢了账,卖山货、水果加上年前的羊肉买卖,赚了很多,除去花销现在家里一共还有xx元,名副其实的万元户。

在80年代初期,这笔钱足够叶不凡作为初始资金,在商界大展拳脚了。

和老婆说了自己要出去赚大钱,树晓莹也很支持,但就是有些不舍,孩子太小她只能留在家里照顾,两人从此要聚少离多。

按照叶不凡内心的想法,现在是80年代初期,什么房地产、高科技啥的都还没到时候,而像双马那样的买卖,现在想做更是扯蛋,毕竟现在连大哥大都还没有呢,就别说普及电脑或是智能手机了。

目前比较赚钱的就是办厂子干制造业,绝对的一本万利,但现在私人干是不行的,必须要挂靠国企。

如果没有人脉,你想要挂靠国企办厂,各种证明一年半载都办不下来。

而除了办厂,摆在面前的能赚大钱的就是当真正的“倒爷”。

比如在羊城,魔都等这些大城市拿新款服装,去下游城市倒卖绝对暴利,但风险很大,毕竟政策不是十分明朗,刚刚试点开放搞经济,会不会出事谁也不知道。

叶不凡现在一点人脉都没有,办厂是不行了,也就只能在简单易上手的倒卖服装上做文章。

确定好计划,有了明确目标,叶不凡选择先去羊城转转,看一看当下的服装市场行情。

坐绿皮火车去羊城,由于路途遥远,叶不凡买的是卧铺。

防止小偷偷钱,提前在家里把内裤多缝上一个兜,仅仅是考察市场,不用带多少钱,把大团结装在内裤兜里,外面留一点儿毛票。

这样在卧铺上睡觉也就放心了,如果不做好充分准备,小偷分分钟教会你什么叫一无所有。

长途火车坐下来比干活都累,抵达羊城时已经夜幕降临。

出了火车站,入眼的是一派热闹红火场面。

可以说在80年代,羊城是最热闹的地方。

它和港城遥相呼应,港风会最先吹入这里,所以羊城是热情奔放的。

和保守的内陆城市不同,羊城此时个体户小生意已经遍地开花。

全华夏国最早一批头脑聪明的“倒爷”全部聚集于此,这里到处充满了机遇。

“靓仔!搭车啦!我这里最便宜啦!”

一个骑三轮的男子过来揽活。

叶不凡闻声看去,对面这人短袖上衣,大喇叭裤,把整个脚都盖住了,都看不到穿的什么鞋。

与喇叭裤标配的蛤蟆镜必须有,戴在这人脸上,而且上面标签是不撕的。

叶不凡笑了一下,时代感真强,不愧是羊城,人人引领时尚!

“高第街,多少钱?”

叶不凡问道。

“两元钱!上来啦!”

骑三轮的男子说道。

没还价,叶不凡钻进车里,因为这是正价。

“一猜你就是去那里啦,我是顺路回家啦,不然不会亏本做你的生意啦!”

叶不凡也懒得和他理论,随口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去高第街呢?”

“从火车站出来的外地人,十个有八个都去那里啦!”

这人很善谈,把车子蹬起来之后和叶不凡聊的火热。

第33章 赵显

到了地头,叶不凡付过车费,已经是晚上了,先找了一个招待所住下。

招待所环境一般,出门在外也不在意,住一晚就走,锁了门出去找点吃的。

街上的小吃店灯火通明,叶不凡选一家进去要了两份肠粉。

肠粉又透又薄,葱花、酱油、香油等调料放里拌一下,一份真心不够吃。

一边吃肠粉一边打量夜幕中的羊城,叶不凡感慨万千,自己又重新回到了这个再熟悉不过的地方。

高第街!

传说以前这条街上住着一个财主,财主的女儿和一个叫高弟的小伙子相恋,被人发现后二人远走他乡。

后来高弟发迹,夫妻赚得无数金钱荣归故里,可回来后发现财主家已经家道中落,于是买下整条街道供自己和老丈人财主家居住。

街名就叫高弟街,后来一位秀才路经此地,认为这名字太俗气,巧妙的改了一个字,叫“高第街”,取高中科举、高家福第之意,于是“高第街”一名流传至今。

1980年10月,高第街作为羊城第一个工业品市场正式开设,也成为了全国第一条经营服装的个体户集贸市场。

也就是现在的1983年开始一直到1992年,是高第街的鼎盛时期,1993年以后陆续出现的白马服装批发市场等,高第街才逐渐变成“内衣一条街”。

如果叶不凡现在跑去正值鼎盛时期的高第街上,对大家说这里以后全是卖内衣的,怕不是被人骂他是傻子。

小吃店结了账,叶不凡回招待所好好睡一觉,明天看看市场行情。

已经站在风口上了,自己这只“猪”还不能起飞吗?

第二天,叶不凡早早来到高第街,街道长长的,足有一里地。

街道非常宽,密密麻麻的全是一个个的小摊位。

尝到甜头的“老人儿”们卖力的兜售着自己的衣服,而更多的摊位是一些待业青年经营,还放不下面子,卖起衣服来也是躲躲藏藏的,怕遇见熟人尴尬。

叶不凡在高第街里慢慢逛,光丝衬衫,鸡心领的短袖,乔其纱裙子红色波点的……

还有大喇叭裤是现在羊城最流行的,但还没传播到内陆城市。

叶不凡开口问一个商贩:“喇叭裤多少钱?”

“最新最时髦的喇叭裤,16元一条,你要大号的?还是中号的?”

被问的个体户急忙回答,看对面这人的身材,小号绝对是不行的。

“谢谢啊!我再看看。”

叶不凡离开这个摊位,并且马上掏出一截铅笔头和工作手册,记录下喇叭裤价格,每一种服装他问了价格都会记录。

在羊城足足逛了一天,把各式各样的服装都了解清楚。

晚上买了去春城的卧铺车票,这样可以在火车上睡觉,省了一晚住招待所的钱。

春城是叶不凡家乡的省会城市,是华夏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是华夏国汽车、轨道客车、光电信息、应用化学、生物制品等工业发展的摇篮。

叶不凡选择去春城是经过仔细打算的,首先是自己本省,风土人情熟悉。

其次是省会城市有重工业支撑,人们生活相对来说富裕。

最重要的是在服装的流行方面来说,春城要远远落后于羊城,从羊城拿衣服来春城售卖,绝对好卖、赚钱。

到了春城,在叶不凡考察服装市场行情时,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首节上一节25/37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