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与校花领证,我成了全球寡头 第262节

所以这一趟林枫和何风一起过去后,轮到了董小姐全程招待他们。

一行众人很快便来到了银龙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内。

一众高层以及技术骨干纷纷现身,见一见自己这位新任董事长。

一番寒暄之后,林枫主动把分管电池能源技术的负责领导和相关技术人员全部留了下来。

“这位是张永,是我们电池能源研发部门的负责人,新能源电池这一块,他是权威专家!”

董小姐主动为林枫介绍起了身边一名带着眼镜的斯文中年男子。

“林董好,听董总说您有所谓的石墨烯电池技术和想法,不知可否在这里简单阐述一下?”

张永虽然表面客客气气,但是却给了林枫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从他的字里行间以及面部的微表情,林枫可以感受到,这家伙似乎并不信服自己。

甚至他内心可能认为林枫是在胡说八道。

林枫没有直接阐述自己的理念,反而是反问了对方一句:“张永主管,你对于石墨烯电池技术有什么看法?我想先听听你的意见!”

“目前石墨烯电池能源技术并不成熟,而不成熟的原因不在于我们研发不出石墨烯电池。

是我们研发出的石墨烯电池根本没办法大规模应用在市场上。

石墨烯这种技术的原材料为石墨矿石,它本身价格就高昂,所以成本必然会比普通的锂电池要高出一些。

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石墨烯电池不稳定。

大家都知道,石墨烯技术的优势在于容量大,同时充电速度大幅度提升。

可速度一旦提升,这也就意味着电流压强必然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暴增。

那么就很有可能会使得石墨烯电池内部出现不稳定因子,这些因子在容器内高速碰撞后就有很大概率会引发爆炸。

这才是石墨烯技术目前遇到的最大难题!”

张永的话很官方,也是大家都很清楚的理论知识。

林枫听后点了点头:“看来你果然还是挺专业的,不像是来混饭吃的!”

他这么一说,张永的表情就更难看了。

自己是这方面的专家,现如今竟然被一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指手画脚,甚至还怀疑自己的专业性。

“林董,隔行如隔山,这石墨烯电池技术跟手机芯片完全不同,不是说有高科技就能搞定的。

我们得从根源上去解决它的不稳定性!”

张永有些不悦道。

他知道林枫的背景,也知道龙腾科技研发出了全球最顶尖的技术,光刻机!

可是光刻机毕竟是仪器,只要通过更新仪器设备就能够制造出想要的产品。

但是这石墨烯电池却不是如此,必须要从根源出发,解决它内部存在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张永会不屑林枫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我赞同隔行如隔山这个说法,但是我也认同一山还有一山高的这个观点,不知道你怎么看待这个理论?”

“呵呵,林董,既然你如此有把握和自信,要不你就直接在这里把话说开吧。

如果只是你的天马行空,那不好意思,我不会做一些无用功的!”

张永的话明显是对林枫的实力极为不信任。

毕竟这东西自己研究了大半辈子都没搞明白,一个非专业领域的年轻人就能弄得出来?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一旁的何风也忍不住追问了起来:“林董,你到底有什么好的办法要不就赶紧说吧!”

“呵呵,其实想要让石墨烯变得稳定,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借助稳定金属来进行中和。

在稳定金属的帮助下,使得石墨烯变得相对稳定,至少达到不会爆炸的地步,这就行了!”

“哈哈,林董,你说话可太有趣了,那我请问你,你打算用什么样的稳定金属掺和进来?”

张永一听便立刻露出了鄙夷之色。

显然,他根本不相信林枫所说的话,同时在自己的认知领域内,也没人会这么做!

所以当下,他已经从内心里认定,林枫就是在胡说八道。

至于他为什么这么做,张永只是认为对方是想借助一些歪理来对外放出风声。

这样一来,银龙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场估值必然会大涨。

同时林枫和董小姐以及何风背后都有关联的上市公司。

发布这样的消息出去,不仅会使银龙企业受益,同时他们的所有关联上市公司股票也必然会大涨。

说不定还能因为这样的噱头而吸引大批投资者进行投资。

这种伎俩,他见识得多了。

只不过他不屑于跟他们共同欺骗民众,毕竟自己的身份地位摆在那,如果贸然行骗,最终只会坏了自己的名声。

而为了那点薪水,他自然认为这么做对自己十分不值得!

“我当然是找到了合适的稳定金属材料才会过来跟你谈,你听说过金属坦吗?”

“我知道,钽主要存在于钽铁矿中,它的硬度适中,不仅具有极高的抗腐蚀性,同时它的稳定系数极高,普遍被应用于整流器、电解电容这一类设备上!”

林枫再次严肃道:“没错,正是因为它可以电解电容,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将其应用在石墨烯电池上!”

“林董,我没有冒犯你的意思,但是金属坦是不会跟石墨烯进行化学反应的。

它不反应,你怎么能让它们融合在一起?

若是不能融合,它的稳定性就会跟石墨烯区别开来,最终的结果就是,一个容器里,金属坦材料的确是不会爆炸,但是石墨烯仍然会因为电流过大而产生爆炸效果!”

张永的解释很简单,甚至就连何风和董小姐都听懂了。

林枫也是第一时间点头表示同意张永的观点。

何风见此一幕后再次不解道:“你咋点头了?”

第427章 这将会是一项价值上千亿的技术

“我赞同张永的说法,的确金属坦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跟石墨烯发生任何化学反应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对金属坦进行相应的处理,只有那样,才能够顺利跟石墨烯技术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得双方都趋于稳定!”

林枫再次缓缓道来。

“好,既然林董说到这里了,那我就冒昧问一句,您知道怎么对金属坦这种稳定元素进行相应处理吗?

它可是最稳定的金属,这也就预示着,它很难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你现在不仅想要让它先跟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还要在反应后又一次跟石墨烯发生化学反应。

这技术难度,我觉得比制造所谓的光刻机还要难,甚至说以目前的技术理念,根本不可能!”

“别那么轻易下定论,在低于150℃的条件下,钽的确是化学性质最稳定的金属之一。

但是当它的温度达到300℃时,它的表面会开始被腐蚀。

当金属坦被腐蚀之后,它会迅速分化出来坦结晶体。

这种坦结晶体虽然不比原材料坦稳定,但是它却可以跟许多物质进行化学反应。

这其中就有石墨烯。

当双方碰撞在一起并进行高温加热后,会产生一种新的物质,坦-石墨烯金属混合物。

这种玩意的稳定系数比金属坦低,但是却远远高于石墨烯本身。

将其作用在电池上,不仅能极大增加其稳定性,同时还可以保证它的耐久度。

当然了,虽然它的稳定性大幅度会增强,但具体增强多少,在多少强度的电流下才会彻底趋于平稳,这就得依靠你和你的团队进行大量充分的实验去证明了!”

林枫这话一出口,现场瞬间鸦雀无声。

何风和董小姐完全是一脸懵逼。

他们听不懂,但是又觉得好像有点道理,这就使得他们既是支持也不合适,不支持也没有站得住脚的理由。

而张永没吭声是因为,他还真没试过用金属坦来进行高温加热。

毕竟一直以来,在电池行业里,就没有金属坦的一席之地。

至于林枫所说的坦结晶体和石墨烯再次发生化学反应,他也闻所未闻。

这也使得他也不敢保证林枫说的话到底是不是对的。

不过严谨的他还是再次开口提出了自己的疑虑:“林董,您的这一套理论知识点是出自何处?”

“当然是有高人指点了!”

林枫没有要把自己脑海里全球知识库这件事公布出来,所以自然是瞎编了一个理由。

但也就是这个理由让张永对这个理论更加充满怀疑了。

“林董,咱们可不能随便听信一些江湖术士或者是披着科学家的民科们啊!”

这时,何风好奇道:“民科是啥?”

“民科是游离于科学共同体之外而热衷于科学研究的人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民间科学家!

这些民间科学家很多时候都是在想当然,总是会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理论知识来。

然后通过完全不成熟和没有依据的实验来去“验证”他们所谓的观点!”

张永主动解释道。

林枫摆了摆手:“我这可不是民科,当然了,这理论到底是不是真的,你亲自实验一遍就知道了!”

张永还是不相信:“林董,恕我直言,如果真有人会这玩意,这技术早就曝光出来了!”

林枫不以为然:“任何技术都有第一个发明的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之前,谁会知道这玩意竟然会是被一个几乎没受过教育的人先发现的?”

他这一怼,张永自然也无话可说了。

再加上对方可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即便是董小姐都得靠边站。

所以他只能开口表态道:“林董,我可以试验一下你的这个办法,只不过可能会需要一些额外的科研经费。

同时我不会对这一项科研成果的失败负责,因为在我看来,这根本就是一个没有理论依据的摸索性尝试,它的失败率一定很高!”

张永这话也说得很明白,那就是你有钱拿出来我就陪你随便玩。

但是到时候研究不出来你所谓的坦-石墨烯金属化合物,那你也别怪罪到我头上,我可不当替罪羊!

“没关系,我会注资进去供你研究,但是我给你的时间期限只有两个星期。

所以无论如何,两个星期后,我需要你给出我一份严谨并且有大量实验数据支撑的研究报告,这点能做到吗?”

“没问题,这种实验难度不高,不就是高温溶解金属坦,然后再利用坦腐蚀后分离出来的坦结晶体再跟石墨烯进行融合吗?两个星期的时间完全够了!”

张永回答得也很干脆!

“行,那就这样了,另外让参与这一项实验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要签订一份保密协议。

首节上一节262/30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