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581节

  而这,也将是脑外科的一次重大变革,或许会让开颅这一操作的难度下降到犹如修剪一次头发。

  这是能在世界赛拿前三的成果啊!

  三人都立刻沉默了。

  他们突然意识到,许秋的成就,似乎并不需要一个世界赛来证明。

  在世界赛之外,他所做出的贡献,为推动人类医学做出的努力,已然多得数不过来。

  这次世界赛,只不过是许秋才华的集中输出,给世人来一点小小的大夏震撼罢了!

  

  记得投为爱发电!

第739章 许秋的个人秀

  “这次的橡皮人工骨,可能比自动开颅机还要先进!”沈华院士眼睛发亮。

  林协脸上的笑容也藏不住了。

  能在自动开颅机后面研发出来的,肯定比前面的还要好。

  只是……橡皮人工骨,橡皮又是什么?

  ……

  所有人心里都有相似的疑问。

  橡皮人工骨中的橡皮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个名字毫无疑问赚足了眼球。

  短暂的等待后,许秋开始了介绍。

  “骨缺损修复一直是医学界的重要议题之一。

  “全球老龄化趋势之下,对骨缺损修复治疗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每年都有超过两百二十万台植骨手术,巨大的手术量之下,自体骨用量越发不足。

  “并且,自体骨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来源有限,能修复的范围也受限,在这种情况下,人工骨没有数量和部位的限制,更不会对病人本身造成损伤,早已经成为临床应用缺口最大的医用材料之一。

  “但,临床骨缺损的形态多种多样,想要进行移植,也有诸多要求。

  “首先就是人工骨形态。骨修复材料必须有可塑性,植入人体之前和手术过程中能反复调整材料形状,才能最大限度匹配缺损部位。

  “第二点。骨缺损的部位通常伴有出血、脓肿等,而且术区大概率也是液体环境,产品必须拥有足够的稳定性,也即抗液相溃散,能够抵抗液体冲刷。

  “最后一点,骨填充材料在人体内能完成降解再生……”

  听完许秋的话,很多骨外科、骨骼重建等领域的医生都沉默了。

  这三点,只是最主要的三点,然而市场上仍没有一个产品能同时达成这三项。

  像是常规的块状、粉末状骨修复材料,材质种类也是最为繁多的,包括同种异体骨、异种异体骨、生物陶瓷、无机盐和天然高分子混合物等等,它的稳定性较强,抗液相溃散性能很好,但可塑性差,大部分都无法降解,导致成骨能力很差。

  而临床越来越普遍的骨水泥,在可塑性和抗液相溃散方面做到了现有的极致,然而正如它的名字,骨水泥本身也像是水泥一般无法降解。

  后续还出现过其他材料。

  比如油灰状人工骨,采用的是生物陶瓷颗粒与水溶性聚合物,它能降解了,但抗液相溃散又不过关,没法在液体环境中使用。

  而浆糊状的人工骨,倒是在抗液相溃散方面做出了改良,只要在固化后植入就不容易被液体环境破坏,但它无法反复塑形,可塑性也会随着水分丢失而丧失。

  可以说,现如今的骨骼重建、骨修复领域,充斥着各有优势,但同样也存在着大劣势的产品,尖端的全能产品依旧是一片空白。

  许秋也清楚这一点。

  他面带微笑,道:

  “橡皮人工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

  “它宛如橡皮泥,可以借助工具、甚至徒手对其进行随意塑形,且填充效果极佳。

  “在可塑性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它愈合拥有着出色的抗液相溃散,可以在各种水相环境中稳定手术,即便是大出血、组织液渗漏等等,也不会影响其稳定性。

  “最后,它具有出色的骨传导、骨诱导能力,植入后三到六个月内就能完成骨再生!”

  闻言,所有人都露出惊愕的表情,目瞪口呆地望着屏幕中展示的内容。

  骨传导与骨诱导,是骨修复领域最重要的两种机理。

  前者是指骨头从一侧生长到另一侧,与南水北调差不多。

  而骨诱导,则是在非骨环境中诱导机体生长出骨细胞,算是无中生有。

  骨材料一般没法同时满足这两项,更难以达到期间的平衡,要么光顾着传导生长了,要么是大量诱导非骨环境中骨细胞生成。

  但许秋的橡皮人工骨,竟然找到了两种机理之间的平衡点?!

  ……

  许秋停止了讲述,巨屏在无声地展示着橡皮人工骨的细节。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款产品竟然没有使用新材料,而是用聚乳酸与羟基磷灰石的常规材料组合,通过调整单体比例、分子量,将材料柔软度、可塑性、稳定性等都调控到了一个完美的点。

  而羟基磷灰石材料的老问题,就是降解后会产生大量羟基,导致内环境酸碱失衡

  这一点,许秋也通过超分散技术,将细小的羟基磷灰石颗粒均匀分散在聚乳酸材料中,高效地中和了酸性物质,同时还实现了羟基磷灰石降解时钙离子的缓释,使得周围组织液中钙离子浓度相对平衡,反而催发了成骨效率!

  众人都呆愣住了。

  单体比例是多少、分子量又被调整到了什么地步?

  还有超分散技术……具体如何操作?

  他们太希望看明白这一切了,但这些都是材料的核心机密,许秋又怎么可能拱手让人?

  “竟然是这样……”

  “简直离谱,他做科研,不只是奔着解决旧有的问题去的,每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给最终的成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参赛者们都瞠目结舌,感到不可置信。

  就如羟基磷灰石材料降解导致酸碱失衡,一般人的想法肯定是解决酸碱失衡。

  事实上,能控制降解后的羟基含量,就已经足够了。

  但许秋不满足于此,他用超分散技术解决酸碱失衡问题的同时,还顺便提高了羟基磷灰石降解时钙离子的缓释,为成骨提供了最佳的体内环境……

  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超越了在场的绝大多数人。

  ……

  “最终得分,96分。”

  随着贝穆东宣布出口,这一成果再次刷新记录,新的冠军又诞生了……

  紧接着。

  是一款针对多发性硬化症的新药。

  极罕见病克雅病容易被误诊为多发性硬化,许秋对于与狂犬病一样、拥有百分之百死亡率的克雅病没有任何头绪,但在研究过程中,也对多发性硬化症做出了大量的研究。

  这也让他找到了一个药物靶点。

  而这款新药就是针对靶点CD20阳性B细胞。

  该药能选择性与靶点结合,而不影响干细胞或血浆细胞,通过静脉给药后,可以发挥神经保护功能,而且用药频次为半年一次,不仅能延缓多发性硬化症的进程、且能改善多发性硬化症的依从性。

  这也是十个成果中最烧钱的科研项目!

第740章 世界赛落幕!

  前后一共花去了一百零七亿莓元,几乎用掉了总经费的四分之一!

  如果是慢慢来,把时间拉长到四五年,许秋应该能把研发成本控制在四五十亿左右……但现在,反正是莓国掏钱,速度拉满就好了。

  这项成果最终拿下98分的惊人高分,再次打破世界赛记录。

  ……

  第六项。95分。

  ……

  第八项……提高早产儿肺功能的婴儿正压呼吸系统,与序贯通气疗法有相似之处,但却是为早产儿量身打造,该系统能呼气相保持呼吸道和肺泡处于一定的扩张状态,防止肺泡发生萎陷,改善肺顺应性和通气/血流比值,并且最大程度地减少物理损伤并刺激肺部生长。

  可以说,一旦推广,这将迅速成为新生儿重症病房最常用的呼吸急救技术之一。

  最终拿下97.5分的总成绩。

  ……

  “第十项。”

  许秋脸上依旧是不变的微笑,但台下参赛者,以及无数观看这场直播的人,表情都麻木了。

  他们有一瞬间甚至忘记了这是世界赛现场,以为是某个天才医学家的个人科研展览。

  不,应该说……更像是在总结近些年来最重磅的科研成果。

  任何一个成果拿出来,都对人类医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根本不是一己之力所能达到的地步。

  但事实摆在他们面前,所有这一切都是许秋一手铸造……这一届世界赛,或者说未来的医学界,必定是属于许秋独秀的舞台!

  这个时代的医生无疑是悲惨的,他们的光彩再耀眼,也注定在许秋那日曜一般的照射下黯淡无光……

  但,他们也同样幸运。

  或许所有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达成全球第一天才的成就,却永远不会感到高处不胜寒,有许秋在山顶领路,他们中那些真正的天才,将突破自我,创造更惊人的奇迹。

  “第十项是什么?”

  “最高分是98分,那一款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新药,还有比这更高的吗?”

  所有人都隐隐期待起来。

  当冠军没有悬念,前十变成了许秋一个人的争夺战,全球所有人都抛弃了成见,对许秋寄予了厚望。

  他们想看到比98分更高的成绩,想见证这放在最后出场的成果究竟能到哪一步。

  万众期待之中,许秋的声音扩散至会场的四面八方。

  “最后一个项目,血浆DNA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

  众人表情多少有些惊愕。

  产前诊断?

  又是跟产科有关么……

  现有的羊水穿刺其实已经很成熟了,虽然有百分之一的流产几率,但已经到达了一个瓶颈期。

  想要再往上提百分之零点一,所花费的代价,可能都是以百亿莓元为代价计算的,而且成功几率微乎其微。

  真有人能在这个赛道找到新的诊察手段?

  众人抬头看去,巨大屏幕也缓缓地浮现出了画面。

  许秋平静开口道:

  “开启这一诊断方式的,是我意外发现母体血液中存在着胎儿游离的DNA。

  “基于此发现,我逐步推进,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证实了使用血浆DNA来诊断遗传性疾病的可行性和实践性……”

首节上一节581/7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