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524节

  也只有他,无惧所谓的学术封锁等,连一个医院刊物《临海大医》,都能因为许秋一人撰稿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大刊,知网虽大,却大不过无数人追求人类知识边界的渴望。

  ……

  次日,早交班结束后,施怜就将名单交给了许秋。

  林德教授,中文系知名专家,被收录了几本上千页的研究史以及上百篇论文,状告知网,而后被下架所有作品。

  徐博教授,经济学专家,皖省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内经管领域数一数二的人物,第一作者的上百篇文章被知网收录,起诉后被知网封杀。

  陈松教授,法律界专家,对大夏版权法的完善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三百余篇学术论文、文章等被知网违规收录,现在依旧在和知网打官司……

  施怜给的名单里,光是教授级别的就是十几位,更讽刺的是其中一位正是研究版权法、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法律专家!

  然而面对庞大的知网,即便是陈松教授,依旧只能勉强支撑,被知网封杀也只是时间问题。

  “老师,林德教授、陈松教授等人都回复了您的邮件,您可以看看。”施怜提醒道。

  许秋打开邮箱,果然有好几封未读邮件。

  这些人的答复出奇一致,他们已经走到了被知网封杀的一步,除了继续起诉、打官司,别无他法。

  而陈松教授,他仍有回转的余地,但依旧选择了站在对抗知网的第一阵线。

  理由很简单:面对侵权行为,如果所有人都选择沉默,法制就永远不会进步,恶人也能继续逍遥法外……只要能促成法律的健全,铲除游走在违法边缘的恶徒,对法律人而言,流血牺牲也不算什么!

  “值得敬佩。”许秋笑着道。

  法律人,最大的梦想大概就是扳倒一个巨无霸级别的人物,既可以证明自身能力,扬名立万,甚至名垂青史;又能进一步填补法律的漏洞,推动法制的完善。

  陈松教授此行肯定有为名的目的,但圣人论迹不论心,能站在知网的对立面,陈松已然不是一般人。

  “接下来我来联系吧。”许秋道。

  知网已经大到不能倒的程度了,但也绝不是它肆意偷窃他人学术成果的理由。

  ……

  一上午的门诊结束。

  中午时分,许秋刚想扒拉两口饭,抢救室那边就来人了。

  “许医生,救命!”小护士刘素素急急忙忙道。

  许秋轻车熟路地塞了两口饭,赶往急诊科的途中迅速穿上白大褂,问道:“什么情况?”

  “民营医院转来的窒息患儿,Apgar评分一分钟1分,五分钟3分,十分钟4分,非常危急!”

  Apgar,A即肤色(Appearance),以及心率(Pulse)、对刺激的反应(Grimace)、肌张力(Activity)和呼吸(Respiration)这五项指标的评定。

  正常新生儿的评分在8~10分。

  而轻度窒息,是4~7分,此时往往需要清理呼吸道、进行人工呼吸,乃至于用药、吸氧等措施。

  0~3分则表明缺氧严重,必须紧急抢救,否则随时可能丧命。

  一般来说,到了这一步,患儿在经历抢救后,必须在接下来的五分钟、十分钟再次评测Apgar评分,两次结果都大于八分才算是解除危险。

  然而,这名患儿即便已经进行了气管插管、复苏囊正压通气等治疗,后两次评分依旧小于4,情况已经非常不容乐观。

  再拖下去,哪怕能救回来,患儿的脑组织也将受到不可逆的损伤,留下智力残障等等后遗症……

  “医生,救救我,我被老婆切掉了,快帮我缝上!”

  “大夫救救我的娃!”

  “服务员,换水换水,水打完了!”

  一回到急诊科大厅,耳边就瞬间由极静转为极动,纷杂的声音一股脑地钻进脑海。

  许秋脚步匆匆,只是片刻就来到了抢救室。

  一眼看去,患儿仿佛一只紫皮猴子,脸色极其难看,身上的皮肤也是泛着紫青色,整个人蜷缩在襁褓中,没有一点声息。

  “咪达唑仑0.2mg每分钟,持续泵入!”

  “呋塞米,两毫克静推!准备好甘露醇,随时应用!”

  这一步是重中之重。

  患儿如今的缺氧症状已经非常严重,脑组织势必已然出现水肿,颅内压正在持续增高。

  而缺氧也同时会导致惊厥,惊厥持续同样会引起颅内压增高!

  颅压高的后果非常可怕,如脑组织出血、坏死等,不及时扭转,会给神经系统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并伴有终生后遗症。

  而呋塞米是速尿剂,可以快速降低颅内压, 避免脑组织因缺氧而引发更严重的危害。

  “……”

  “多巴胺静滴,滴速控制在每分钟75微克!”

  下达最后一条指令后,抢救室顿时进入了井然有序的忙碌状态,医生、护士各司其职,竭力配合着许秋展开抢救。

  “终于……”

  半个小时后,许秋面色稍有缓和……病人的自主呼吸总算是活跃起来了,呼吸机的参数也在逐步下调,惊厥同样得到了控制。

  “救回来了!”其他人也长舒一口气,这半小时里,患儿几次都闯进鬼门关了,硬是被许秋拉了回来。

  Apgar评分几次逼近最低下限了,还能活下来,也就只有许秋手里能出现这种奇迹了!

第649章 必须保下的男丁

  “现在可以让家属进来了。”许秋目光从生命监护仪上移开,看向门口。

  刘素素等医务人员顿时满脸怒意。

  抢救过程中,家属就多次阻挠,甚至冲进抢救室干扰许秋,非要问清楚患儿为什么会窒息。

  病人才送来抢救室,能把命保下来就不错了,谁还有时间细究病因?

  更何况,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多种多样,临床上也有许多意外情况,负责抢救的临医众人,怎么可能知道具体状况!

  “问你们原因,你们什么话都不说,现在又要干什么?”家属的脾气也很大,没有给抢救室众人好脸色。

  许秋瞧了一眼,道:“现在情况稳定下来了,接下来做头部MRI和脑电图。”

  “还要花钱?都稳定了,还检查什么?”

  “确定脑损伤的程度,了解预后,并且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家属群中,一位中年男人嘀咕着,看样子应该是患儿父亲。

  他低声道:“花钱可以,你保证我家小孩没问题就行。”

  许秋还没开口,刘素素等人就快炸锅了。

  保证?拿什么来保证!

  患儿Apgar评分一度逼近0分,跟个尸体差不多了,要不是有许秋,这个小孩就不可能活下来。

  再者,急诊科这边已经和家属多次沟通过了,家属的抢救意愿非常强烈,结果现在救回来了,又有其他的说法?

  “我在网上查过,这种小孩很有可能是智障,我不能养一个智障啊……”患儿父亲不断摇头,十分抗拒。

  许秋道:“预后问题,我只能保证医院会全力治疗。至于风险和后遗症等,抢救前我们已经和你们交代过,你们也签字同意了。”

  家属顿时找不到借口了。

  最后还是患儿的爷爷一挥手道:“必须救,我家好不容易生一个男丁,医生,你一定要保下来!”

  这个小家庭里,最有话语权的是新生儿的爷爷,也正是他做主抢救的。

  许秋这才点点头。

  幸好有这位主心骨在,患儿的父母都很软弱,又想救又怕救,没有半点主见,其他亲戚也是七嘴八舌,除了添乱没有任何作用,好在这一家至少有一个强势的人。

  下午临近下班前,患儿的具体检查也终于出来了。

  头部磁共振提示:病人脑室周围白质信号改变和深部灰质受累。

  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

  深部灰质受累,通常意味着神经功能不良、预后较差。

  此外,病人的脑室周围也出现了轻微的脑室软化,进一步提示预后不良。

  而脑电图则表现为典型的癫痫样波与电压改变,显示节律紊乱,且在低波幅背景波上出现了棘慢波爆发与持续弥漫性活动……经典的重度缺氧征象。

  “情况不妙了。”许秋叹息一声。

  “不对,如果没有其他器质性疾病,很难发展到这么严重的程度……再加一个心脏彩超!”

  许秋突然想到了什么,立刻下达了新的医嘱。

  不过才一安排下去,刘素素就带着施怜找了过来。

  “许医生。”

  “老师!”

  许秋抬头。

  刘素素愁眉苦脸地道:“许医生,你刚才下医嘱的这家人,到现在为止住院账户只剩下三百多了!”

  “不交钱吗?”

  “何止是不交钱,就连住院费都是我们垫付的,财务室那边给垫了一万块,我们先抢救,今天各种检查做下来,再加上送去ICU使用呼吸机等各类生命维持设备的费用,就只剩下这点钱了。”

  大部分医院,由于逃单的数量很多,因此原则上不允许病人的住院账户欠费。

  临医这边就宽松很多了,一般的病人都可以欠一些,等后期一并补齐即可。

  但,面对这种显然就不好说话、拒绝预付费用的病人,换成任何一家医院都不太可能允许他们赊账。

  许秋皱了皱眉,他查了查病人的账户,突然一怔,道:“他们是建档立卡户。”

  建档立卡户的报销比例非常高,足足有85%,也就是说医院垫付的这一万块,他们只需要给一千多。

  用一千多,买一条命,以这家人的穿着和行为来看,不像是出不起这笔钱的人。

  “先把心脏彩超做了,我后面和他们谈。”许秋道。

  “好!”

  有许秋申报的紧急标记,患儿的检查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和许秋猜测的一致:患儿不能显示正常的四腔心切面,仅可见一组房室瓣启闭运动,三血管切面也不能正常显示,提示很有可能有四腔心和大血管的发育异常。

  这是典型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科那边都震惊了。

  临床上送来做心脏彩超的患儿,往往都是因为气促、黄疸等来就诊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症状就是浑身皮肤发黄。

  但,这名新生儿因缺氧全身紫青,气促等症状更是被最初的缺氧掩盖了,几乎没有人会想到这里去。

  然而许秋依旧能推论出心脏疾病……

  这得是多惊人的临床直觉!

  ……

  下班之前,许秋再次通知家属,打算谈一谈费用和心脏彩照的结果。

首节上一节524/7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