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357节

  当然,心脏、脑部的异常也需排除。

  这例病人很新鲜,临床上也少见,但诊断应该不难。

  认真学习的医学生都能说个大概。

  “来,施怜,你先说说。”许秋叫住了小实习生。

  后者肩膀抖了一下,停下脚步:“我猜……应该是颈部压迫?”

  “嗯,具体点。”

  “有可能是左侧甲状腺癌压迫了食管和血管,刺激迷走神经导致吞咽困难和昏迷。

  也可能是食管癌浸润到外周,刺激迷走神经。

  当然,问题也可能出在垂体。”

  施怜能跟许秋,本身就证明了她的出色。

  她也是靠着连拿四年专业第一,才能在大五的实习期,有资格来跟许秋学习。

  “嗯,差不多说到位了……你没事吧?”许秋才想起来施怜也摔倒了。

  “老师,我没事的!”

  “嗯,去吧……”

  ……

  许秋的推断没有错。

  这位病人的表现虽然奇怪,但终究离不了迷走神经亢进。

  其他检查没什么异常。

  心电图发现窦性心律过缓。

  颈部彩超就有大问题了,可以看到右颈部、颈内动脉明显受压、变窄,毫无疑问是一个颈动脉体瘤。

  当然,仅靠超声是无法确诊的。

  后续又做了颈部CT、核磁,进一步确定,正是罕见的颈动脉体瘤。

  病人的这个瘤子,正好在颈动脉窦和颈动脉体的分叉处。

  颈动脉增强CT显示,瘤子大小约为2.7×2.3cm,算比较大了。

  吞咽困难,正是因为瘤体压迫喉返神经。

  至于昏迷……

  和施怜猜测一致,同样是压迫,不过压迫的是迷走神经,从而导致迷走神经亢进,引起神经性晕厥。

  张秀艳罹患的颈动脉体瘤属于良性肿瘤,不过非常罕见,临床发病率仅仅有十万分之三。

  治疗方法没什么说的,长瘤子了,手术切除即可。

  不过,这种肿瘤血供丰富,病变也正好在关键的颈动脉分叉,解剖结构非常复杂。

  手术难度肯定不算低。

  而且,出血不容易控制。

  但,还不至于夸张到需要许秋出马的地步。

  因此,叫了一次联合会诊后,许秋就把病人交给耳鼻喉科的主任处理了。

  施怜深呼一口气:“没想到,罕见病这么容易诊断。”

  许秋:“罕见病只是少见,跟诊断难度并不直接关联。”

  临床上,经验不够丰富的医生,可能让病人去查各种乱七八糟的指标,如肝肾功、电解质等等了。

  但,对许秋来说,问诊、触诊,就已经能够初步锁定疾病的方向,检查更是直指病因。

  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让病人多花。

  其他医生可能会折腾半天,收治入院后经历几次昏迷、抢救,最后才想到查颈部彩超,查颈椎CT和MRI。

  但在许秋这里,首诊即终诊。

  ……

  下午,又是照常手术。

  不过这时,知晓教学手术能换来更多熟练度的许秋,也有意识地换掉了王凡、周华等有经验的医生,开始让住院医,乃至于规培生、实习生上台。

  另一边,心外科那边,随着临海小血管第二期人类手术结束,进修医生,以及约瑟夫等名医,也即将完成最后一趟授课,返回自家医院,或者回国。

  这批医生都是精英,月初就已经完全掌握了临海小血管置换术,甚至其中一大半都尝试过独立手术,并且取得成功。

  今天正好是结束进修的日子。

  做完手术后,许秋就赶到心外科这边,给这批学生上最后一课。

  唯一遗憾的是,没能留下约瑟夫。

  原因也简单。

  临海小血管的技术,肯定是牢牢控制在许秋手里的,他不可能拿到。

  而学习手术……

  如今,小血管置换已经公开,约瑟夫也已经做得信手捏来了,再待下去,实在是没有吸引他的东西了。

  他出身于世界顶尖心脏外科圣殿,更是现存于世的、最强的心外科医生……

  想让他心动,钱、权,地位,等等,所有东西都不管用。

  唯一一样,就是凌驾于他之上,而他尚未掌握的手术。

  这几个月里,临医内部被许秋开发的各种手术,如全喉切除、心脏修复、小血管置换等等,精髓都已经被约瑟夫给学去了。

  想把一个心外科活化石留在这里,还得拿出更重磅的东西来。

  “各位……”

  心外科大会议室,许秋刚要开口讲授最后一课,门外突然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刘素素打断了会议,神色焦急:“许医生,急诊科来了个凶险的病人,王主任判断可能是主动脉瘤,需要你去抢救!”

  “希望各位继续学习,把病人的健康放在第一位……结束了,再会。”

  全场都懵了。

  这这这,这就是你的最后一课?

  突然,门口的刘素素犹豫了一下,目光在会场中梭巡,似乎在寻找什么人,同时说道:“许医生,这个病人……很特殊!”

第399章 死神降临,绝路中的生机!

  特殊……

  许秋皱眉,一个主动脉瘤,能有什么特殊的。

  “病人的身份?”他猜测。

  “对,病人有点特殊……你还记得约瑟夫教授那场车祸吗?”

  “嗯。”

  这事儿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肇事者故意报复社会,原因是临海国际友好医院将其妻子的肺癌误诊为肺结核,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约瑟夫是许秋救下来的,他自然记得此事。

  刘素素语气一沉,道:“这个主动脉瘤病人,正是肇事者的妈妈。”

  “原来如此。”

  许秋明白刘素素的意思了。

  她专门来一趟,除了请许秋做手术,应该也是想让约瑟夫参与这台手术。

  医生被肇事者撞成重伤,恢复过来后,却不计前嫌地救了肇事者母亲……

  这种新闻,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过时。

  “好像还可以做个改良手术?”

  许秋突然一愣。

  几个月前的签到,他就获得过一例针对主动脉瘤的主动脉弓置换术。

  不过,由于这种置换术比较老旧,差不多是五十年前的老术式了,缺点比较多。

  国际社会的研究,该术术后30天死亡率为8.7%, 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13.0%, 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大于2天的患者占65.2%, 大于5天的患者占34.8%……

  此外,发生急性肾衰、脑卒中的几率也非常高。

  因此,许秋曾经多次进行模拟手术,不断对这一款老手术进行改良。

  最终打磨到了完美等级,升级为“完美级改良版主动脉弓置换术”。

  改良术式采用的是顺行选择性脑灌注方式,并重建主动脉弓上三大分支,手术疗效有了显著的提高。

  当然,难度也直线飙升。

  这可不像是临海小血管置换术,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就能掌握。

  改良式主动脉弓置换,经过许秋数个月的完善,朝着提升手术疗效的方向一条路到黑,手术难度、手术风险等自然就水涨船高,以至于除了许秋,鲜少有人能驾驭。

  可能也就国际社会几位心外科名医能尝试掌握了。

  之前,许秋还纳闷如何留下约瑟夫。

  眼下的改良式主动脉弓置换,或许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你去喊约瑟夫教授上台,其他几位外国名医也能观摩。”

  许秋说完,就赶往了急诊科抢救室。

  ……

  抢救室这边。

  七十三岁的吕桂兰,因突发胸部剧痛,急送临医抢救。

  许秋来之前,急诊科就已经迅速进行了相关检查。

  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明显增宽,其内见条状强回声。

  这已经是把主动脉夹层摆在脸上了。

  而且,抢救途中,还已经发生了主动脉瘤破裂,CTA显示主动脉有多发溃疡形成,并且伴有附壁血栓和心包积液。

  情况极其危险,病人随时可能丧命!

  抢救室里,已经忙碌成一片,医生、护士脸上全是细密的汗珠,神情严肃到了极点。

  这边刚准备下病危通知书,许秋迎面闯入。

  “许医生来了!”

首节上一节357/7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