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351节

  竟然真的是装出来的!

  这九天里,神内的申主任,脑外的蔺主任,都亲自来检查、判断过,都没发现张三的表现都是装出来的。

  毕竟,脑手术的后遗症本来就千奇百怪。

  “许医生不愧是临医脑外科第一人!”

  “这个病人也是演得天衣无缝了,而且他本身就有不少脑损伤的症状,假假真真混在一起真的很难判断!”

  “一切邪恶,在许医生面前都将被绳之以法!”

  临医大群里,医生们默默流泪。

  他们明明已经很努力追赶了,但和许医生的差距还是越来越大啊!

  “幸好,我唯一比许医生厉害的地方,大概就是论文数量了……”

  许秋:“确实。”

  “卧槽,许医生本尊出现了!对不起许医生,我开玩笑的,你的论文含金量都特别高,引用次数都快接近某些开山祖师的论文了,我跟你比差远了!”

  “笑死,请拿出你刚才桀骜不驯的样子来!”

  “666……”

  许秋放下手机。

  这位同事的话在理,他的论文实在少得可怜。

  有空的话,就写个十几篇论文吧。

  除了中文期刊,也该考虑考虑往SCI,乃至于柳叶刀投稿了。

  这都和国际影响力有关。

  而柳叶刀,更是外科中的黄金期刊。

  以手术刀柳叶刀命名,足以想见这份期刊的方向。

  如果国内能有医生在柳叶刀上发一篇文章,基本上能在各大三甲医院横着走,甚至被当成神供起来了。

  当然,这种文章,指的是纯“外科手术”方向的专业论文。

  而非研究什么慢性疾病在地区、家族、各年龄的分布;或者是各种发病率、死亡率等等。

  说干就干。

  当晚,许秋就开始批量生产论文。

  他可供选择的题目实在是太多。

  从之前的病人中随便挑出来几个,都是业内罕见的、能引起不小注意的病例,许多更是典型罕见病,在医学论文库里鲜少有记载。

  许秋如果能写明白,对罕见病的研究、诊疗等,都将有推动作用。

  比如,前段时间闹得热火朝天的克雅病。

  他甚至还给克雅病写了个科普专题。

  不过,科普面向的是普罗大众。

  因此更偏向于讲解,缺少了学术性。

  以克雅病为方向写论文,侧重点、内容等自然相差极大。

  此外,还有这两天才出院的死神征肝门静脉积气。

  以及张三的极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等。

  都能写出一篇含金量较高的论文。

  当然,论文的核心,却是病例所蕴含的手术。

  比如龟甲腹如何剥离、气球肝怎么拯救,又该怎么从跟盘丝洞一样的腹腔内找到坏死的肠管等予以切除,并重建新肠道……

  这些才是重点!

  也是真正能让医学界收益的宝贵财富。

  至于病例,只是填充在骨架上的皮肉而已,让这篇论文更加充实一些罢了。

  ……

  四天后。

  许秋找到了王平。

  “王主任,我这几天写了点论文。”

  “论文?”

  王平有些惊讶。

  如果换做其他人,他可能还以为对方是要他帮忙修改。

  但眼前是许秋……

  “发表吗,好,我帮你联系期刊。”

  王平接过论文,手里一沉,他愣了一下,“这是什么论文,临海小血管吗,还是你开创的那台手术,怎么这么厚。”

  许秋:“不是,这里是十七篇论文。”

  “十……十七篇?!”

  王平差点心肌梗塞。

  啥?

  这几天,写了点论文。

  一点的意思是十七篇?!

  记流水账都没有这么离谱的数量吧!

  但,冷静下来后,王平又沉默了。

  许秋的病人,很多都有写论文的价值。

  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手术难度极高,医学界对相关手术的经验并不够充分。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许秋只要愿意,真的可以随便掏出一大堆论文。

  而且,含金量还非常高!

  “我先看一看……”王平咽了口口水。

第392章 学术界震动!改变医学界的一天!

  许秋点点头:“我先回门诊了。”

  他的时间安排得很紧,不是门诊,就是手术,实在没空管什么论文。

  写完了扔给工具人就好。

  “好,不过你都要投哪些期刊……”

  王平还没问完,就看到每一篇论文第一页都标注着投递的刊物,顿时一惊。

  SCI。

  柳叶刀。

  以及BMJ、JAMA等顶尖国际医学期刊。

  此外还有不少国内的医学刊物。

  王平傻眼了。

  SCI也就算了,对许秋这种级别的人来说,写个SCI一作虽然不至于跟吃饭喝水一样,但也不会难到哪里去。

  但……柳叶刀?!

  而且,还是专业手术论文!

  国内可没几个人写过正儿八经的柳叶刀论文啊!

  “我看看,我看看,许秋你先自己忙去……”

  王平咽了口口水。

  他也不知道许秋是什么时候走的,整个人直接沉浸了进去。

  一直等护士叫他去开会,王平才猛然从论文中回过神来。

  他的脸上写满了震撼。

  这……

  是几天写完的?

  每一篇论文,都专业得不像话。

  像是一部部枯燥的医学纪录片……

  而且,不是记录现在。

  而是以后人的口吻,记录着前人的一幕幕,仿佛是上帝视角一般解析着这些手术。

  王平感觉自己被打开了手术界的新大门!

  太离谱了。

  太精妙了!

  这十七篇论文,根本不需要润色,直接投稿就行。

  能被退回来一篇,或者是标个什么“小修”“大修”,王平都能当场把那篇论文吃下去!

  “王主任,要开会了……”护士又提醒了一句。

  王平摆摆手:“不开了,就说我有要事。”

  说罢,他赶紧给王晟德打了个电话。

  片刻后,王晟德也赶来了,激动地抓起论文反复翻阅。

  半个多小时后,他也震惊了。

  跟许秋的论文比起来, 王晟德当时在手外科研究的理论、新术式, 用词精准度、严谨程度、乃至于成果的意义,都像是幼儿园小朋友的日子。

  “我亲自来联系!”王院长迫不及待了。

  这几个月,临医在学术界算是出了一把名了。

  得益于许秋的临海小血管和创始手术,还有颅脑分离,院内的医生都有了论文方向,在国内外的期刊上都相当活跃。

  也是因此,临医还被称为“科研界的黑马”。

  但,许秋这十七篇论文,甚至超过了此前所有医生发表的期刊!

  什么黑马?

  创始人直接下场开大,赛道都能给扬了,还什么马不马的!

首节上一节351/7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