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293节

  分别是陈院士、林协,王晟德等熟识的人。

  “赶紧进来,都等你了。”

  “好。”

  许秋进入礼堂,原本还有些嘈杂的会场,霎时间寂静了、

  无数的目光定格在许秋这张年轻的脸上。

  “许医生!”

  “许所长!”

  “许教授!”

  众人同时站起。

  甭管许秋是不是教授,叫就完事了。

  傅清等人也起身鼓掌,目光中都是赞赏。

  白云省出了个名动天下的天才。

  大夏出了个注定引起医学界风云的医生!

  ……

  这场会议,台下那些在省内、乃至于国内一言九鼎,一句话就能影响行业未来的人物,都安安静静地聆听着。

  今天的主角不是他们。

  而是台上那位二十五岁的年轻医生。

  他口中轻轻吐出的几个字,

  将决定这划时代产品的方向,也是这每年几百亿市场的掌舵人。

  从市场规律来看。

  口径越小,人工血管的售价将成倍上升。

  比如,8mm人工血管,定价是10mm血管的将近两倍。

  进口的那一档,定价在三万元左右。

  而如果按照基本的市场定价,6mm血管的最低售价,也应该翻倍,在六万元左右。

  这还是不考虑6mm是行业的禁区,当下无人有资格在这一个口径和新型人工血管竞争的保守定价。

  实际上的价格,应该会高很多。

  假设这一款血管由迈柯维或是泰尔茂研发成功,他们对国内的基础售价,可能会在十五六万元这一级别。

  因为垄断,就意味着无上限的议价权。

  当下,许多人都紧紧地盯着主讲台上的许秋。

  他们很好奇,这款几乎由许秋独立研发,从设计,到各项改良,以及最终实验全部由许秋一手完成的新型小口径血管,最终命名是什么,定价又是多少。

第316章 百亿市场!未来蓝图!

  “这款产品,将解决困扰行业三十余年的难题,也将人工血管推进到了六毫米时代……”

  台上,许秋的声音沉稳而平静,透露着与年龄不相符的老练与淡定。

  这一点,王晟德、陈院士这些老工具人早就习以为常了。

  傅清等领导则惊为天人。

  竟然不是那种只会做科研的书呆子?

  大夏这是捡到宝了啊!

  ……

  “经过我与临海大学研究所科研人员的讨论,新型人工血管,将以‘临海’命名,全称临海小口径人工血管……”

  很快,许秋揭晓了第一个答案。

  杨晨曦、任超等人微微叹了口气。

  这哪里是和我们讨论出来的?

  当时开会的时候,研究所全体都希望以“许氏小口径人工血管”来命名。

  参与研究的科研者都很清楚,没有许秋,他们用十年、二十年,或许都拿不出这款产品。

  根本看不到希望!

  许秋早就把新型血管的框架搭出来了,他们这些科研人员,要做的就是按照许秋的规划开展实验与研究……

  给你方案,告诉你要怎么做实验,还给你发极其丰厚的待遇的老板,除了许秋,还上哪儿找啊。

  说得难听点。

  在场的除了带设备进场的杨晨曦,其他人全换掉,随便去各大科研所招募一批对口的科研人员,这东西也能做出来。

  但换掉许秋,没人能成。

  只是,许秋对这些虚名似乎并不感兴趣,而是把命名权留给了临海市。

  礼堂里,临海市市长,傅清都是一脸意外。

  他们没想到,最后竟然会是这个名字。

  这相当于是让全球都知道了,在大夏的白云省,还有个叫临海的城市!

  大夏之内,天都、魔都、羊城、鹏城,是四大国际化都市。

  其他省份、城市,存在感都不算太强。

  临海市,或许能够借此机会,刷一刷在国际社会的知名度,带来的好处绝对是不可估量的。

  而上一级的白云省,获得的收益只会更大。

  ……

  “第二个,价格。”

  “考虑到研发经费,与回本周期等……”

  “国内初步定价,与之前8mm口径的人工血管持平,均价为三万元。

  国外售价在六万~十二万元之间。”

  此话一出,大礼堂顿时热闹了起来。

  所有人都异常兴奋。

  三万元!

  原本,他们以为小口径血管在国内的售价起码也会翻番,最少也要六万元。

  但,许秋把定价放在了三万。

  这还是没有进医保前的价格……之后医保介入,只会更低。

  在场的都是人精,自然明白这个定价意味着什么。

  六亿元的投入,百亿的市场,如果卖均价六万元,这款产品能通过全球的垄断,迅速回本,开始盈利。

  但,许秋把价格腰斩,定在了三万。

  尽管这个价格背靠庞大的市场依然能赚很多钱,然而这却是许秋实打实地让利于国民。

  对国外售价的六万到十二万,才应该是正常价格!

  “这才是真正的国产啊,不多赚老百姓一分钱……”

  “三万,我万万没想到会是三万,就算是六万、九万,对那些失去救治希望的人来说,这款血管都是福音!”

  “每年六十多万需要血管重建的病人,都在遥遥无期地等待,临海小口径人工血管是他们唯一的期望了,结果国内只要三万块钱!如果有机会纳入医保,还会更低!”

  此时,大夏卫健委主任、药监局局长也是一脸惊喜。

  三万是留给大夏自己人的优惠。

  而对外国的六万到十二万,则给后续谈判留下了一个缓冲的区间。

  譬如,大夏需要把8mm迈柯维的血管从三万块打到一万块,而作为交换,这款小口径血管,大夏也会给迈柯维一定的优惠。

  许秋这一步,可谓是滴水不漏啊……

  这真的不是个玩弄市场,混迹在谈判桌上的老油条吗?

  ……

  “第三个。”

  “后续,临海一院将进行第二、第三及第四次小口径人工血管置换手术。

  我院也将面向全国,开放临床应用资格申请。

  目前,首批允许与临海一院同步开展临床手术实验的医院已经确定:

  天都市阜外医院。

  天都市协和医院。

  川省华西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场下,诸多医院院长都十分振奋。

  他们没想到,许秋竟然没打算垄断这门技术,反倒愿意分享给全国!

  首批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的这四家医院,众人都心知肚明。

  协和院长最近和临海一院走得很近,估计早就达成了什么py交易。

  阜外就不说了,杨晨曦,马勤,还有一堆的设备,都是那边的。

  至于华西和同济。

  前者是因为它在血管移植领域很有建树,算是招募高水平同行参与实验,弥补临海一院除了许秋、郑主任之外,暂时没有高水平小口径移植医生的缺陷。

  后者,同济跟陈院士关系匪浅,和陈院士又和许秋关系匪浅。

  肝癌机器人切除手术,正是陈院士特批给临海一院的。

  两家算是互惠互利关系,属于遥远的坚定同盟了。

  不少院长都摩拳擦掌。

  掌握了这门手术,获得了临海研究所供应的小口径血管,他们医院就能在这个领域弯道超车啊!

  一步快步步快,这个道理谁都懂。

  因此,他们都打定了主意,等会议结束,一定要好好地跟许秋、心外科和临海一院高层掰扯掰扯,不管付出什么代价,必须把这个名额给拿下!

  ……

  ……

首节上一节293/7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