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工业智造 第58节

操作起来非常简单明了,既可以放心的利用外资,又能够把外资所可能造成的影响完全隔离在外。

“你所提的这个方案听起来不错,我个人是比较认可的,除了这个以外,你还有什么可以补充的吗?”

牛守拙觉得对方也许还有其它没有说的,于是试探了一下问道。

许国认真思考了一会儿,觉得还是不讲得太过深入,什么事情都需要一步一步来,于是他决定不更深入地讲下去,而是举起具体的事例。

“目前倒还没有什么更深入的想法,只不过我有一个具体的经营实例可以供参考一下。”

听到许国这样说,牛守拙一下子就好奇起来,毕竟他是经济学界的大佬,虽然说现在年事已高,实地调研做的已经很少了。

但是因为徒子徒孙众多,再加上信息渠道也比普通人要广得多,他都还没有怎么接触过类似的实例,因此很是好奇。

“竟然还有实例,那快点说来听听。”

见对方愿意听,许国当然也乐于举例。至于案例嘛,当然是娄昌顺在香江周边搞的那个发条式收音机制造厂以及在香江开的贸易公司。

之所以他会用这个来举例,完全是他想把娄昌顺推上更高的舞台,成为华夏红色资本家中最耀眼的一员。

至于原因嘛,当然是因为许国与姓娄的有关系,让他成为红色资本家的明星代表,可能对自己以后有更多的好处。

“不知道校长可知道咱们北都市的企业家娄昌顺先生?”

“哦,你说娄昌顺啊,前段时间在上面开座谈会的时候还见过,就是不知道你说的这个事情与他有什么关系?

据我所知,他是在北都市搞钢铁企业的,他那个昌顺钢铁厂还挺有名的。不过我们国家现在钢铁紧缺,自己用都还不够,应该还谈不上出口吧。”

果不其然北都市的圈子就这么大,这些相对处于上层的人物之间都是相互认识。

“我觉得这个实例倒不是关于娄先生的昌顺钢铁厂,而是他前段时间投资的发条式收音机项目。

娄先生为了更方便的把发条式收音机销售到与西方国家关系较好的地区,专门在香江开了一个贸易公司,用于销售发条式收音机。

它的运作流程虽然不完全是我之前所提的那种,但是也可以看作是那种的一种变形。

也就是说娄先生的香江公司是作为运营的主体,它将收音机的订单下放到国内的生产厂,生产厂再根据订单生产,并将所生产出来的订单产品全部发往娄先生香江公司指定的销售地。

在这个过程当中,国内的生产厂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因为完全销往了国外,所以完全没有对本土的收音机市场造成任何冲击。

据我所知,娄先生的香江公司还在尝试一种新的委托加工方式,具体的说就是来料委托加工。

之所以会尝试这种委托加工方式,完全是因为娄先生的发条式收音机在现有的产品基础上开发了一个新产品。

这个新产品使用最新的外国产电子管代替了以前使用的国产电子管,使得在能耗上有所降低,进而使得一次性上发条可以收听更长的时间。

这种外国产高性能电子管虽然说在市面上能够零星买到,但是要想大量购进作为生产用原件可能还是会受到限制,因此在想是不是用来料加工的方式来操作。

至于能不能按照这个方式来运作,娄先生在想,是不是向香江当局备案,把这个生意摆在明面上。

如果这样操作行得通的话,也算是为今后类似处理方式开了一个头,今后也算是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了。

当然这种模式也可以纳入之前我们所说的那种工业开发区的模式,这样进口过来的零配件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完全不会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

经过许国的介绍,牛守拙这才发现娄昌顺竟然就是前不久在外贸系统上很出名的那家发条式收音机厂家的老板。

而这种计划中的来料委托加工新模式可以说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创新,如果能够行得通,也算是为华夏的工业发展找出了一条新出路。

“我记得刚才你说你是香江来的,不知道与娄先生是何种的关系?”

“我父母就是为娄先生工作的,至于我与娄先生的关系我觉得更应该从发条式收音机这方面上算起。”

“此话怎讲?”

“因为发条式收音机正是我和同学们选题研发的结果,当然我通过娄先生拿到了委托研究资金才使得发条式收音机的研发顺利完成。

也因为销售发条式收音机需要在香江开办销售公司,我父母调往那边长期工作,我因为年纪尚未成年的原因也跟着过去,所以现在拿的是香江身份。”

许国觉得有必要把自己的情况详细说明一下,这样可以避免今后因为身份问题的误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另外还说不定以后能有其它意想不到的意外收获。

------题外话------

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希望大家月票、推荐票走起,谢谢!

第097章:推动技术路线

许国的回答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这么说来,发条式收音机公司那边,你还是有所参与的。”

“参与算不上,只能说是读书之余在里面帮着做了一点事情而已。”

虽然对方说得这么谦虚,牛守拙也从面前这位学生进来之后的话语中,大致得出了他的具体情况。于是他说道。

“从你的实际情况看来,严格的按照学校的课程表来进行学习,有点不是太适合你。这样我给你开一个条子,有需要的话,你就到你的专业课老师那里去报备一下,到时就不用每堂课去报到了,只需要参加每学期的考试就可以了。

当然你也可以去专业课老师那里申请免修,具体的情况你自己安排。”

说完,牛守拙桌上拿来便签纸,刷刷地给许国写了一张条子。

许国谢过牛校长的同时双手接过条子,然后慎重地折起来装好。

其后牛守拙又对许国叮咛了几句学习上的话语,这次会面便告结束。

许国高高兴兴地从校长办公室走出来的同时心想,看来自己有必要了解一下国内半导体的发展现状,其实娄昌顺的发条式收音机进行进一步改进也并不是必须使用国外的配件。

记得穿越前从网上得到的信息里说,在半导体发展的前期国内的发展并没有比国外落后多少,毕竟前期大家都还在摸索阶段,只要技术路线不走歪,很容易追赶的。

当然在这样做之前,许国必须找专业课老师先报备一下,别到时候因为得罪了老师,平时的考勤不及格。

因为拿着校长的批条,许国的报备工作做得非常顺利,所有的科目都只需要在学期末的时候去参加考试即可。

完成了报备工作的许国,这下可成了自由的鸟儿。除了拿固定的时间来鉴别学习当前的专业课与自己之前所学到的有何不同外,其他时间都被他用来游走于菁华大学和北都大学之间。

当然他的这种游走并不是玩耍,而是在这两个学校之间考察看是否有大学教授正在研究晶体管。

然而调查之下当前的现状让他失望了,现阶段国内的半导体研究虽然有所涉猎,但是晶体管目前只是处于理论研究,连一个正式立项的也没有。

因为现在的国内科学研究为了省钱和节省时间,走的都是技术跟随路线,现在国外虽说已经有了晶体管,但是这种锗半导体的晶体管才发明没几年,现在的价格明显太过昂贵。

而且锗半导体的晶体管的大小虽然能比电子管做的更小,但在性能上却并不比电子管好,抗干扰能力还弱,所以目前市面上所能买的的产品还是电子管更可靠实用,因此国内半导体立项是电子管而不是晶体管。

了解到这样的现状过后,许国就知道除非自己指明技术路线,并且自己提供研发资金,否则这几年是别想在国内搞到晶体管了。

当然事情也正如他想的那样,历史上华夏一直到1956年才成功研制出了首批半导体器件锗合金晶体管。

而之所以会在这个时间点研发出来,我们或许可以从历史资料里分析出点什么。

原历史中牙美利尖在1954到1956年,全国共销售了1700万个锗晶体管和1100万个硅晶体管,价值约5500万美元。

而同期的真空管销售了13亿个,市场份额超过10亿美元。但这几乎是真空管落幕前最后的“荣光”了。

也就是说在54年左右晶体管便开始走向商用,并且体现出它的价值。

当然更大的可能是晶体管这几年的销售价格急剧下降,体现出来赶超电子管的趋势,因此华夏把它纳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攻关项目。

这些只是在国家计划层面的因素,在人才层面上现在华夏懂得搞晶体管的确实也不多,北都大学目前最有名的是黄坤教授,他是去年才回国的。

这位黄坤教授在5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大的名气了,他是在1945年考上庚子赔款的公费留英学生。要论师承的话,他是师从诺贝尔奖得主波恩教授。后来还在丽物普大学物理系担任研究员。

先后已有“黄坤散射”、“黄-佩卡尔理论”、“黄方程”等研究成果。

许国刚开始的时候不是没想过直接去找这位黄坤教授谈一谈,但是一想到其众多的成果和身份,他就打消了盲目过去打扰的念头。

如果自己现在有资金有市场的话还好说,只要拿出甲方的派头就行,但是现在自己两方面都不具备,过去找了跟教授谈就有点太迎难而上了。

现在摆在自己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去找娄昌顺,给他提出研发晶体管的建议。但是以目前的发条式收音机厂的规模来说,这个建议有点太超前了。

另外一个当然是自己先去啃一下书本,了解一下当前半导体发展的现状,看能不能把后世的一些关键性信息通过合理的方式透露出来。

既然想到了,许国便马上去做。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北都大学图书馆收集到的外国资料还是挺多的。

起码许国在图书馆里找到了1950年11月,肖克利发表的论述半导体器件原理的著作《半导体中的电子和空穴》,这本著作中从理论上详细阐述了结型晶体管的原理。

既然找到了这本著作,许国便有了开始进行科幻想象的本钱。

是的,许国打算进行科幻想象,并根据自己的科幻想象写一本小说。

至于名字当然现在还没有想好,但是内容,目前他已经基本上确定了,就是关于通过制造集成电路来制造超级计算机。

当然这里的超级计算机并不是21世纪人们所通常认知的那种,在这个时代幻想出那种超级计算机未免会带给人们太多的不真实感。

他打算在小说里写的超级计算机,也就是相对于早期的真空管电子计算机而言。通过在小说中简单的用集成电路里的微小晶体管代替小灯泡大小的电子管来实现计算机的小型化。

在许国看来这样已经足够科幻了,并且能够顺理成章地将集成电路的制造思路写出来。

第098章:用科幻照亮现实

想到就去做,许国马上便去收集关于计算机的资料。好在这个资料还是挺好收集的,毕竟1946年的时候就已经发明了真空电子管计算机ENIAC。

在这之后不久,具体说来是在1950年,无产者联盟的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谢尔盖阿列克谢耶维奇列别捷夫,就领导下属研制出了无产者联盟第一款电子管计算机“MESM”。

因为系统工程搞得不错的原因,它只用了6000根真空管就构建好整个系统,因此耗电只有25千瓦。因为使用更少的电子管,整个系统的功耗低故障率也低

至于运算速度每秒大约运算3000次,虽然比不上每秒运算5000次的ENIAC,但是它的真空管数量只有ENIAC的三分之一,机器功耗低故障率也低,在运行效率上反而强于总是坏的ENIAC。

这两个计算机在公开资料上都能查得到一些基本数据,当然无产者联盟的那个计算机的资料是许国拜托同学帮着查找并翻译的。

收集完这些基本数据过后,许国便开始了自己的小说写作。为了推进半导体的发展和计算机的研究,许国觉得有必要为计算机找到更多的用途。

当然许国现在所设想的用途肯定不可能是游戏之类的,在现阶段电子计算机还是非常昂贵的工具。以至于曾经有人说过全球大概是需要5台巨型计算机就够了。

所以许国小说中写的是在未来每个大学都开始配备了计算机,并开始有专门的计算机课供每个工科生进行学习。

之所以计算机会达到了如此的普及程度,完全是因为我们国家选择了一个新的研发方向。这个研发方向就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为了实现大规模集成电路,科学家们通过印刷的方式分批次地将不同性质的硅基半导体材料印刷到基板上。至于使用硅基半导体材料的原因当然是因为硅和锗一样都是四价元素,但硅更便宜更易取得。

在印刷好硅基半导体材料后,就需要在上面覆盖上一层保护膜,然后再在印刷构成的晶体管的接线处开孔,通过这些开孔印刷上电路。

因为电子计算机的电路非常复杂,一层的印刷电路不足以处理复杂的连线。这是科学家们在这个印刷电路的上面又覆盖了一层保护膜,继而又在这些保护膜上印刷上新的电路。

根据计算机电路复杂度的不同,这种叠加的印刷电路从几层到几十层的都有。

弄好最后一层电路号,设计者会在最后这层电路的周边留出电路接口,出接口以外的其他部分全部都会被封装在一起,避免受到虫子、灰尘等影响导致短路。

通过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电子计算机其稳定性和性能得到了非常巨大的提升,并且因为是通过印刷的方式来进行生产的,计算机已经变得可以批量生产,并且价格十分便宜。

因为这些原因的汇总,所以未来的每个华夏科研院校都装备上了电子计算机,为了适应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每个大学生在入学的时候也会开始学习使用电子计算机。

最后通过大量装备的电子计算机,华夏在追赶先进国家的过程当中,节省了很多的研发时间。

在小说写作完毕后,许国审读之下才发现自己的这篇小说写得硬得不能再硬了,根本就没有追求什么文笔,完全就是对于一些技术细节的似是而非的描述汇总。

不过他感觉这样的文章应该还是具有一定启发性的,至于文笔嘛,根本不需要,因为他估计自己这篇文章很有可能发表不出去。

在弄好这篇文章后,许国总算有底气去找黄坤教授了,当然他这回去的名义是去请教黄坤教授自己这样的科幻设想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去之前必备的礼数还是要准备的,毕竟礼数周到了,说不定还能交成朋友,毕竟这个黄坤教授比他年龄也才大个10多岁,为此许国从空间里找了一盒打包好的点心作为伴手礼。

记着伴手礼去拜访,当然就不好直接去办公室了,许国专门问清了黄坤教授的住址,找了一个周末专门过去拜访。

在敲了两次门后,一个30来岁的女士打开了门。

“你好,请问这是黄坤教授的家吗?”

“是的,请问你是?”

有学生来本来不奇怪,但是学生年纪还带着伴手礼来的这还是第一次,袁音韵一时拿不准是不是丈夫那边的亲戚朋友。

首节上一节58/1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