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完成,他一秒钟都没耽搁,立即操作购买起了比特币。
他连续操作了五六个小时,到凌晨一点半左右,全部搞定。
他这次的操作速度,比之前快了很多。
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因为他之前已经买过两次了……有了前两次的经验,他操作起来已经非常熟练了,不需要再跟以前那样小心翼翼了。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比特币涨价。
一个月下来,比特币虽然没有如网传的那般价值翻倍,但也涨了不少……从四千美元左右涨到了五千美元以上。
李川的本金有限,比特币的价格高了,他购买的数量就少了……这等于减轻了工作量。
工作量小了,速度自然会快上许多。
李川这次买了4000个比特币,成交均价36537.96元(5310.75美元、当日汇率6.88),共计花费1.46亿。
购买完成,他手里的比
特币数量变成了12000个,同时还有两千九百万的存款。
这两千九百万,他打算拿出一部分来投资盖大棚,剩下的,全都用于改善生活。
……
昌庄是梅阳镇最大的几个村庄之一,它位于梅阳镇西南侧,距离镇上四公里,距离立乔村三公里,常住人口近七千,土地面积超八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农业的特大型村庄。
这里有很多大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常年产出各类蔬菜、水果和花卉,尤其是花卉,在全市都很有名。
陈晨自从接手大棚业务,首先考察的就是这个地方。
考察的结果很不错,不过,由于是她是外行,对市场不够了解,所以没有第一时间确定。
了解完信息后,她又到别的地方看了看。
她看了好几个地方,仔细对比了一番,到头来发现,还是昌庄这边的条件更好。
于是,大棚选址的事,算是初步确定了下来。
上午九点半左右,一辆劳斯来斯库里南出现在了昌庄。
劳斯来斯这种豪车,很少出现在农村……因此,它一出现,就吸引了庄内不少人的目光。
在众人的注视下,劳斯来斯库里南行驶到了昌庄东侧的一片空地前,停了下来。
几人下车,是一伙年轻的男女。
共有四人,两男两女,正是李川、陈晨、李文涛和李梦琪。
他们在二十分钟前碰头,然后一起坐车,来到了此处。
“就是这一片。”
陈晨下车后,上前几步,为李川指道。
李川抬头看去,只见前方是一片平缓的稻田,面积不大,只有七八十亩。
此时的田中,并没有种水稻,而是种的土豆……这是本地最常见的种植方式水稻和土豆轮种,夏天种水稻,冬天种土豆。
“这地方,好像有点偏啊。”李川环顾了一圈道。
“不偏,只是路况不太好。”
陈晨又抬手指向前方,道:“那儿,就是我们刚才来的公路……我们可以从这边,修一条水泥路过去,那样交通问题就解决了。”
“路要修多长?”李川微微蹙眉。
“从北边修,两三百米就够了。”
“哦,那还可以。”
李川眉头舒展,暗暗点了点头。
修路虽然花钱,但也是要看距离和标准的……他们做的不是矿场,只是蔬菜大棚,道路的标准不用特别高,而且距离很短,只有两三百米。
这条路修起来花不了多少钱,可能十几二十万就够了。
“这块地面积有多大?”李川又问道。
“七十五亩。”
“是整租的吗?”
“整租的。”
“跟谁谈?”
“村委会。”
“嗯?”
“昌庄都是这样的,村委会负责跟村民协调,协调好了签合同,然后把地整租出去……这块地的合同,他们前两年就签好了,只是一直没人接手,所以拖到了现在。”
“哦,那就是说,我们只要跟村委会谈好、签了合同,就没问题了,对吧?”
“对。”
“那挺好。”
李川满意的点了点头,再次看向稻田,又问道:“这些土豆,什么时候收?”
“下个月就能收了,收了之后要改种水稻,如果我们现在把合同定了,水稻就不会种了,直接交给我们施工。”
“嗯,你有施工计划吗?”
“我想把这块地围起来,形成一个工厂,北边开一个门,左侧是仓库,右侧是办公室,中间做一个小广场,后面这一大片区域,用来盖大棚。”
陈晨一边比划,一边解释。
李川看的明白,也能想象的出来,心中颇
为满意,当下又问:“能盖几个大棚?”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
“四个。”
“四个?”
李川挑了挑眉,道:“这么大一块地,怎么可能只盖四个大棚?”
“不是那种普通的大棚。”
陈晨摆了摆手,解释道:“我打算盖连栋大棚。”
“连栋大棚?”
李川一脸莫名。
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名词。
“就是这种。”
陈晨拿出手机,打开相册,展示给李川看。
李川接过手机,仔细看去,发现照片里的大棚,跟他小时候见过的那些大棚不一样。
他小时候见过的那些大棚,都是圆弧形的长条结构,一眼看上去,就像一个大型圆柱体从中间噼成两半,然后扣在地上……这类大棚的面积不大,通常都在一亩左右,里面空间较为狭窄。
手机屏幕上的大棚不一样,它是由钢架结构搭建而成的,顶部呈三角形,而且是连在一块的三角形,看起来像波浪一样,另外,它的外立面是垂直的玻璃幕墙,四四方方的,看上去像个写字楼。
“这是大棚?”李川有些迷惑。
“对啊。”
“怎么看着像写字楼呢。”
“连栋大棚就是这样。”
陈晨笑着解释道:“算是把N个大棚连在了一起。”
“这一个棚,面积有多大?”
“连栋大棚,理论上没有面积限制,几千平到几万平都可以。
不过,我觉得单个棚的面积不用太大,一万平就够了,再大就没必要了。
单个棚的面积太大,处理起来很不方面,而且要是遭遇恶劣天气,也很容易出问题。
一万平就差不多了,我们做四个,中间铺上道路,那样采摘的时候会更加方便,而且一个棚出了问题,也不会影响到别的棚。”
第353章 晨川农业
“这种大棚……能好用吗?”
李川眉头微蹙,面带一丝疑虑道。
手机屏幕上呈现的连栋大棚,样式有点……太好看了。
这么好看的大棚,他总觉得不太靠谱。
因为按照正常的社会逻辑,好看的东西,往往都不太好用……人们常说“中看不中用”,就是这个道理。
李川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比起表象,他更重视实际的效果。
如果是总部大楼,他可能会为了更好的展示企业形象和吸纳人才,尽量把外观搞得漂亮一些。
但是大棚这东西,属实没必要。
大棚的业务模式单一,而且分布在农村或者郊区,不可能作为公司的总部驻地。
不是公司总部,就代表不了企业形象,也没办法以此为契机,大规模的吸引优秀人才。
在李川看来,大棚就是用来种菜的……只要能把菜种好,任务就算完成了,其他的都无所谓,没有必要搞得太花里胡哨。
“好用啊。”
陈晨认真的回答道:“连栋大棚可以更好的控制温度和环境,也能有效的降低各项成本,还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传统的单跨大棚都是要留下间距的,否则无法正常施工,连栋大棚取消了单跨大棚之间的间距,能够将土地利用率提高50%左右……这相当于增加了一半的产量。”
李川闻言,不禁挑了挑眉。
他之前并不知道连栋大棚,现在知道了,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分析出连栋大棚的优缺点,他只是出于本能,觉得连栋大棚的外观有点好看,可能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现在,听陈晨解释完,他觉得自己可能想错了。
连栋大棚不只是好看那么简单,它的优势似乎也挺明显的。
不说别的,单说连栋大棚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一半的产量,这一点就非常准确,也非常难得。
李川想明白了这一点,但是依旧有些疑虑,问道:“我小时候见过的大棚,都是用薄膜包裹起来的,这个是用玻璃……能靠谱吗?”
“也可以用薄膜,薄膜的成本低,但是比较麻烦。”
“什么意思?”
“薄膜的耐用性不强,两到三年就要更换一次,否则提供足够的光照,也很难保温保湿的效果……而且,薄膜更换的时候,要全面施工,这会影响到作物的生长,造成损失,再加上人工方面的费用,综合花费不一定比玻璃低。”
“你的意思是……玻璃比薄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