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张伍都持积极态度。
关键是如何改编,改的好不好的问题。
“改编成电视剧的话,我举双手赞成,但希望改编能尊重原著,又能获得观众的喜爱。
毕竟在海内外,金粉世家都拥有大量书迷。”
“这个你放心,改编不是胡编,我们肯定在精读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增减,一定的艺术性加工。”
李有信向对方拍着胸口保证。
要把戏拍的既好看,又尽量保留小说原汁原味的精华。
为了有说服力,他又举例说明。
“本身我和钱导都是编剧,像东北一家人您看过吗,那就是我写的剧本。”
“哦,东北一家人是你写的?”
果然,东北一家人在京城的热播,让许多人都喜欢上这部剧。
包括张伍。
曾经做过京剧编剧的他,哪里看不出其中编剧的功劳。
更一眼认出了李有信。
“哦哦,难怪刚刚我看着你眼熟,你是牛小伟的演员!”
“哈哈,电视里我的扮相显老,现实生活没有故意化妆,年轻一点。”
“年轻一点,也帅一点。”
张伍适时夸了一句。
不过他确实喜欢看这部情景喜剧,非常逗,也接地气。
“我是这么想的,这部小说成功地把爱情悲剧与声名显赫的封建贵族大家庭不可避免地衰败,两者融合在一起表现,既言情又叙述社会。
从而使小说反封建主题得以向更深层次开掘,开启了现代文学封建大家庭批判题材的先河……”
142 章 新专趣事
在洋洋洒洒夸了金粉世家一顿后,李有信把他的真实想法说出。
“所以说,我们拍的《金粉世家》既是一部富有浪漫色彩的青春偶像剧,又是一部具有凝重历史感的情感悲剧。”
“青春偶像剧?”
对于剧情定位,张伍稍显犹豫。
在他这个年近六旬人的眼里,青春偶像有点陌生。
不熟悉的情况下,他会产生迟疑。
“不知您看过人间四月天没?”见状,李有信举例说明。
“看了。”张伍点头,这部剧年初时很火,他自然看过。
“这戏讲的是民国时期徐志摩与林徽因、陆小曼、张幼仪三人感情纠葛的故事,火吧?”
“火!”
“里面磊、周讯这几个主演都是年轻演员,也没讲多少家仇国恨,都是一些情情爱爱的小事。”
“对。”
张伍连连点头。
李有信则继续在忽悠……咳,解析。
“金粉世家同样是民国时期发生的故事,同样有关于男女爱情,人间四月天拍得,我们拍不得?”
“拍得!”
“它能火,我们不能火?”
“能火!”
李有信不停进行类比,以此证明他说的有道理,没有错。
将电视剧定位于青春偶像剧,完全正确。
不出意外,张伍被说的情绪激动热血沸腾,“你说的太对了。”
恨不能马上开拍。
“这部戏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已经构思了大半年,如果您认同我的想法,就签授权合同吧。”
趁热打铁,李有信当场提出签订合同的要求。
对此,张伍欣然接受。
可他依然不能立刻签字。
“我很愿意把小说交给你们鸿运影视改编,可是我无法完全做主,得先和家里兄弟姐妹们商量才行。”
呃,李有信与钱燕秋面面相觑。
事情进展如此顺利,没想到临门一脚出了点小毛病。
“这样吧,电话号码我给留着,咱们三天后再签或者您打电话给我。”
“行,有准信了我给你电话。”
“好嘞,那我俩先回,不打扰您了。”
“嗨,吃了饭再走呗。”
“不用不用。”
李有信在这种老式筒子楼里待不习惯。
又暗又闷,很压抑。
两人告别,走下楼。
“呵呵,风流才子才子风流,果然不愧是鸳鸯蝴蝶派的大家。”
回到车上,钱燕秋啧啧称奇。
不知道是羡慕还是嫉妒。
“老钱,你的思想很危险呐。”
“人家开宗立派当然有这个本钱,放到现在绝对比什么金庸古龙更厉害,有过几段婚姻,多几个子女很正常。”
李有信纠正了老钱的想法。
想想当年的时代背景,不能以现代人的观念去理解前人,张恨水的行为在民国也不算什么吧。
你看古龙,他自己坦承没有女人,他便无法生活。
可是,所有和他交往过的红颜知己,都只是他生命中的过客,一个个在他面前巧笑嫣然,继而黯淡,然后消失。
她们给他带来了灵感的源泉,他把她们一一写入笔下,鲜活在纸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江湖传奇。
可谓互相成就。
“等等李总,我脑子有点乱,你让我先捋一捋。”
前面说时代的局限性,老钱尚能理解。
但说到后面,举古龙风流多情的例子,他便有些不懂了。
“古龙长的不高大不英俊,却赢得无数美人的垂青,甘心为他红袖添香,青春做伴,这和我说的有关系吗?”
老钱终究是写出神探狄仁杰的人,逻辑推理能力极强。
哪里会被轻易绕进去。
“怎么没关系,都是谈情说爱,才子佳人的故事。”
“呃……”
钱燕秋无奈,心中暗自吐槽。
你是老板,你说的对。
不过他已经自动把李有信归类到风流才子的行列。
否则无法解释,为何会替前人开脱,说出那样的话。
离开国家京剧院,两人吃完午饭分开。
李有信去找张东亚。
“东哥。”见到这位国内著名音乐制作人,他心虚。
“坐吧。”
脾气温和的张东亚并没有说什么,即使这大半个月两人只见了聊聊几面。
完全不像制作新专辑的景象。
不过他容忍度高除了脾气性格的因素,还有王霏的面子,以及对李有信音乐才华的认可。
“这一张专辑你的风格太散乱了,形同大杂烩,其实我不大建议如此操作。”
张东亚脾气好是好。
在对待音乐的态度上,他自己一直很有原则,选歌制作和与艺人合作也会很有分寸和挑剔。
“老实讲,《蓝莲花》《痴心绝对》《susan说》《暗号》《二十二》《撕夜》《飞蛾》《夜空中最亮的星》,单拿出来每首歌的质量都很高。
但生拉硬拽凑到一起,我觉得很拧巴。”
上次张东亚是抹不开王霏的面子,抱着帮忙的态度。
没想到李有信一鸣惊人,创造了正版200多万的销售奇迹。
这次的合作,他肯定想要再上一层楼。
风格杂糅的专辑,在他看来,对新人歌手弊大于利。
“新人歌手应该要有旗帜鲜明的特色,让外面的歌迷一听就能听出是谁谁谁唱的,这样有助于你音乐事业的发展。”
张东亚的建议,其实很中肯。
先用歌手身上某种特质,打造与众不同的风格,以便区分市场上别的歌手。
然后成名成腕了,再以玩音乐的心态,进行多样化的尝试。
“什么都想要,搞不好什么也得不到,让人遗忘你的音乐特点。”
“没关系,我接受采访就说过希望乐坛能有不同的风格,让歌迷自己去选他们喜欢的口味。”
李有信肯定不能说他的歌曲都是复制粘贴而来,只能以多元化为借口。
别说,这还真是一个极好的托辞。
别怕,就是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