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传奇:从2000年激变 第147节

没一个敢投资他。

“与香江电影的衰落比,内地现在开始蒸蒸日上,一点点复苏与发展。”

李有信知道,与日薄西山的香江电影比,内地电影在煎熬与挣扎中,逐步发展。

1997年《泰坦尼克号》让国内的电影院天天像过年一样热闹,接着便是韩三品拉着冯小杠,搞出了贺岁档。

这个概念的出现,拉开内地电影的新发展序幕。

就在这些香江导演日子最不好过的时候,内地于03年出台了新政策,让他们可以来内地拍片、融资,享受内地导演的同等待遇。

才让这批导演焕发新生。

再后来到了10年后,香江电影基本就是“f4组合”,也称为“青天组合”古天乐、刘青云、张家辉和德华,外加林家栋、任达华、吴镇宇等。

题材不是警匪就是d品,电影名字也越来越没有创意不是这个《毒》就是那个《战》,演员基本是几人中排列组合,毫无新意可言。

“既然你对内地影坛充满信心,说香江电影已经是冢中枯骨,要不亲手把它埋了吧。”

韩三品已经起身走到了年轻人的面前。

发出诚挚的邀请。

啊?

李有信有点呆住了,他打打嘴炮可以,但要真刀真枪干一场嘛……

他可没有亲自执导过一部电影。

最多给姐夫雄达打下手,当了副导演。

“你不会光说不练假把式吧?”

“没有,怎么可能,我说过现在的时机不对,又没有好本子。”

李有信还想拒绝。

眼下2000年,不是2010年,他总觉得内地没市场。

“投资我可以投,剧本随你找,想想办法干他一炮?”

韩三品的话语坚定,暗含有一丝不容置疑的味道。

122 章 要票房还是要名声?

李有信本想再等等,等内地电影市场再发育个几年,现在每年几个亿的总票房让人心痛。

可惜时不我待,韩三品不给他拖延机会。

无奈,他顺势答应了。

“好吧,这部电影我拍了!”

一个是香江媒体泼妇骂街,像苍蝇似的整天在报纸上逼逼叨逼逼叨个没完,让人烦的很。

老虎不发威,真当他是hellokitty啦。

再有一个,韩三品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再拒绝就伤感情了。

好不容易搭上的线,若是恶了对方,得不偿失。

“好嘛,这才对,心动不如行动!”韩三品爽朗一笑。

见其如此上道,不枉费他特意把人叫来。

“不过韩总,你真对我有信心?”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成功,但没有年轻人的参与,光靠那些成名导演是无法可持续发展的。”

韩三品的话,让李有信苦笑。

你这说的太直白了。

不过他相信,身居高位的韩总,的确有干出一番事业的进取心。

能坐到那个位置的人,基本都有些名垂青史的渴望。

正如后世疯狂的石头导演浩问韩三品,问以您的能力,随便去哪家民营公司,收入不都是巨量级的?

对此,韩三品则微微一笑。

他说跟“中`国电影”四个字比起来,钱这个事儿,太小了。

这句话,虽然有场面话的因素,但实际也是他内心理想的真实写照。

他是确实想在国内电影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重要的是,你的分析越发坚定了我对整个国家电影事业的信心,我也希望像你这样的有识青年能一起加入内地电影的发展。”

“嗯,我相信你。”

反正不管别人信不信,李有信是信了。

而无论是其在峨影、北影厂,还是在中影期间,不管是作为导演,或是出品人、制片人,回顾韩三品在任期间,他这几十年的工作精力,一直是在商业大潮中,坚持改革之路。

1995年成龙的《红番区》已经显示了贺岁档的可能性,于是他拉着冯小杠等人定下了拍一部贺岁喜剧的想法。

并且为这部影片拉来投资人。

1997年底,《甲方乙方》上映,冯小杠火了,贺岁档也成了。

1998年,韩三品协助某位陈大导演拍摄了电影《荆轲刺秦王》,当时这部影片投资高达7000万,不过上映后票房惨淡,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多谢韩总对我这样的新人照顾,但一时间我手上没有现成的本子,不知道中影这边有没有合适的剧本?”

李有信硬着头皮上马。

目前他手上确实没有剧本,即使他脑海里放着许多优秀的电影电视剧。

但如何取舍,他得认真思考一番。

“可以啊,只要我们中影的剧本,随便你挑。”

韩三品大手一挥,非常配合。

只要你有需要,他尽可能地帮助。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李有信被带出去了。

等李有信去外面挑选剧本,秘书小吴上来重新沏满茶水。

同时带着笑容拍着彩虹屁,“韩总,你还是那样喜欢提携后辈新人。”

“正如我说过的,导演10到15年就应该换代,后浪推前浪嘛。影片需要新技术,还要结合时代变革,才能拍出观众喜闻乐见的片子。”

自从中影成立,韩三品就发起了“青年电影工程”项目,资助了一批第六代导演。

比如路学长的《非常夏日》,王小帅的《梦幻田园》,管虎的《再见,我们的1948》,王全安的《月蚀》,阿年的《呼我》等等。

若没有改变,还会有后来的陆川、宁浩等人,都接受过他的帮助。

“不过韩总,李有信从来没有亲自执导过电影电视剧,这样的新人你不怕他亏了吗?”

“亏了也不怕,新人能亏多少。”

本身韩三品已经有商业层面的考量。

毕竟新人导演片酬低,成本低,像他曾经给冯小杠投的第一部戏预算才400万。

后来给宁浩第一部电影疯狂的石头三百多万,第二部才1000万。

他作为一个大企业当家人,这点钱不是小意思,赔了也不怕。

“你要记住,这种分散投资新人,只要能有一个或者几个新锐导演脱颖而出,那就赚大了。”

韩三品是比较有魄力和闯劲的人。

他坚信国内电影不缺少人才,只缺少发现人才的机会。

有时候,或许几十万几百万,就能让一个导演扬名立万。

“你看冯小杠在北影拍的三部影片,两部栽了大跟头,那我作为厂长,如果没有最后一试,甲方乙方能出来,贺岁档能立起来?”

“是是,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韩总实在是高呀!”

小吴知道这件事一直是韩总前期比较得意的操作,所以连夸高明。

极尽吹捧之能事。

“没有韩总的运筹帷幄,大胆支持,哪里会有冯小杠的重获新生,更不可能跳到王谊兄弟拿400万的天价年薪。

更不会有国内电影市场的迅速发展,让我们在过年时候好好乐一乐。”

“呵呵,过去了,都是过去的事,好汉不提当年勇。”

韩三品笑着端起茶杯,吹了吹上面的热气。

慢慢喝了一小口。

嗯,真香!

……

另外一边,李有信则跟随中影工作人员来到了艺术创作人员中心。

这里由集团所属的几个电影厂,比如北影、儿童电影制片厂等部门和子公司的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美术等500多人参与组建。

李有信坐在会客室内,接着见几人抱着一沓文档进门。

“嗬,这么多?哥几位受累啊。”

“谁叫咱中影人多呢,没办法拍完啊,都是历年积攒下来,你自己好好找找吧。”

带他来的工作人员笑着说不客气,然后把地方空出来。

转身走出去,顺便把门带上。

坐在不大的会客室内,李有信望着这么多些剧本,头都大了。

“这么多啊,不知道有没有分类,或者先把出名的编剧本子给挑出来啊。”

他发现有几个文件袋上,甚至还有灰尘。

好嘛,清库存来了。

“唉,这样低的积极性,不愧是大企业的人。”

自嘲一句,李有信开始分类筛选。

他的目标很明确,除了古装电影外,就是喜剧电影。

这两样在国内受众较多,想要取得好票房,这两大类是首选。

“究竟是选票房还是选声望呢?”

李有信内心不停思索。

票房和口碑,换句话说类似于商业电影还是文艺片。

他是想要获得高票房,还是想拿电影奖项来刷声望。

国内典型代表来讲,目前冯小杠无疑是商业化最成功的导演,电影的票房都很不错。

首节上一节147/2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