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见战斗力 第207节

六长老问的正是众人疑惑的部分,所以一下子将目光都投在了唐罗身上,而这位新部长只是将碗筷放下,淡淡道:“提前三日便已通知洪水消息,现在才过去三天,有什么好在意的?”

整整三天的准备时间,哪怕全用来找食物挖菜根,也可以储备全家至少百天的口粮。如果经过提醒都对灾难没有一点抗力,那这种蠢货也没有二次拯救的必要了。

这冷淡的态度与当日后厅中的歇斯底里截然不同,唐高与族长相识一眼,都是有诧异。

唐高想着既然已经把话说开了,干脆就问问唐罗的打算,便再次出言问道:“罗部长,因为你提前宣布洪水的讯息,所以这一百六十万平民聚集赤霞山,但以后怎么办?”

为何氏族面对大型天灾的时候总是压制消息,其中固然有着大发难财的打算,但更多的却是因为一旦天地被毁,氏族无力照顾海量难民。

作为人人习武的世家,虽然人数不多但粮食消耗极大,一个不曾修炼的普通成人一日半斤粮食也就够了,但一个十二三岁的凡级武者一日都能吃粮三斤。

田地被毁意味着只能消耗存粮,家族当然要紧着族里人,若是要照顾海量的平民,存再多粮食都不够。

所以救一百六十万人只是一个开始,若是让这些人饿死赤霞山,他们今日有多感激唐罗,明日便有多怨毒的咒骂。

这些,你想过吗?唐高盯着唐罗,眼中尽是沧桑。

四百五十三章:战争潜力

随着六长老的发问,桌上众人的目光又集中在了唐罗脸上,他们想听听这位唐氏天骄接下来的打算。

面对众人关切的目光,唐罗朝众人微笑以作回应,虽然不知道话题怎么又转回到自己身上,但他也想乘这个时间跟在座诸位分享一些自己对天下势力的理解。

毕竟一个从四岁起就将带领世家崛起并成圣做祖作为目标的男人来讲,他的很多想法都需要家族众人的理解和支持,而这份理解与支持,出现的越早,对他往后的布置越有利。

当然,就算家族没有人支持他,他也会将这件事做下去,因为他确定这条道路是正确的。

将呼吸稍微调整一下,唐罗对着族长唐志以及桌上众人道:“在回答六长老问题之前,我想与诸君谈一谈我以为的世家战力构成,族长与六长老以为如何?”

明明是唐高向唐罗问有关西陵平民如何,却变成探讨家族战力,不明所以的几位长者纷纷缄口不言,目光投向六长老与族长,将选择权交给两人。

作为唐氏权利核心的一波人,要听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将家族战力构成那感觉总是怪怪的,若是别个少年说要谈谈怕不得被直接教训,但由唐罗提出却让在座的众人心中生出想听听看好奇感。

六长老唐高明与族长唐氏对视一眼,转头对唐罗轻松道:“罗部长请。”

听到两人确认的答复,桌上众人都好整以暇地看着束发戴冠的少年,静静临听。

“所谓家族战力,显性的部分诸如武宗、嫡子、宗族武士、灵兽、傀儡、机关、宝具、战甲、灵兵、附庸家族这些不必赘述,在座的诸位长辈比我更加清楚。”唐罗轻轻挥手,三言两语将在桌众人以为要大书特书的部分丢开,认真道:“我想与诸君谈的,是一个家族的战争潜力。”

“战争潜力?”这个新名词让在桌的众人有些迷茫,面面相觑想要从别人眼中得到肯定的答复。

单从字面上理解大概是有关战争底蕴之类的东西,但还未有人真的认真研究过这个部分,只是隐隐约约觉得应该很重要,却不知道为何。

大长老唐思源、六长老唐高、阁老唐弘涛三人只是对这四个字来了兴趣,但族长唐志与首座唐森在听完这四个字后,神情却变得无比认真,因为短短四字却让他们有如醍醐灌顶,瞬间抓住了很多东西,展开了很多想法,使两人迫不及待的想听唐罗接下去的分析。

一看众人的表情,唐罗便知道这应该是唐氏从未做过的课题,这些天他总在思考为何唐志如此智慧的一个人,会这样轻易的放弃陵江两岸几千万人口,就连西陵本地的平民也毫不在意,现在终于有了答案。

因为这些上位者只看重家族实际控制的人口与武者,却不在意底层平民的力量,归根结底是因为唐氏就算已经有了建国的底蕴甚至是实力,却依旧没有把自己放在真正统治者的位置上。

这些上位者将家族、附庸、外族、平民的界限划分的清清楚楚,所以在部署战略的时候只会为家族与附庸考虑,其他任何人都被他们下意识当成敌人,这样当然没有错,但击败弥氏制霸西陵之后,这种观念要还是不转变,唐氏这辈子也就偏安龙州一隅,别想再有寸进了。

一想到这儿,唐罗就打算完整地将自己想到的有关战争潜力的部分,好好的与众人分享一番:“所谓战争潜力,是指若发生战争本方可能动员的潜在力量。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甚至精神力量。若是一场持续数年甚至十数年的战争,真正决定胜负关键的不仅仅是现有战力的多寡,更是在于精神引领、兵员补充、资源供给以及士气强弱。”

海盗世家的出身让唐氏的作战风格更偏向斩首屠戮,以凶境武者为尖刀带领大量宗族武者组成的小队这就是唐氏的战争方式,将族内蜕凡级嫡子作为战争储备,在有足够积累的情况下这种尖刀加军阵的战术风格不但能最大程度保障族人生存率,又能保证最大的战斗力,但面对一场可能跟韩氏灭族那样持续十几年的战争来讲,唐氏这种作战风格就不算是很优秀了。

其中最关键的原因,便是唐氏的战争潜力实在太差,就算有了九个修炼场,打算出户建府的族子还是面临宗族武士不够分的情况,唐氏早就应该做出改变,却不知为何迟迟没有行动,唐罗打算将这件事情点出:“本族战力很强,但战争潜力只是一般。因为战争潜力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更多的资源、更大的领地、更多的人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口数量。”

唐罗的话通俗易懂,让在座众人一下就明白了何为战争潜力,但仅仅如此的话,唐氏应该做得很好才对阿,可听唐罗却说族里做得很不合格,这就不太让人能够理解了。

大长老唐思源皱着眉头道:“暗雷堂与武堂每年都有大量的拓城任务,便是争夺外部资源,西陵以北方圆千里内的天材地宝只要出现便尽归唐氏所有、虽然只占西陵半城,但北边村镇尽归唐氏统治,幅员三百里,北部山川延绵百里更是尽归本族。至于人口积累,西陵各处皆有唐氏武馆善堂,收拢的孤儿自小培养成为宗族武者,武馆中若发现好苗子也会报送至武堂修炼场,这些年更是暗中扶持了不少小族成为唐氏的暗子附庸,这还不足以说明唐氏的战争潜力西陵第一么?”

唐思源的话无疑引得桌上众人共鸣,虽然以前从未有人谈过战争潜力,但无形中唐氏的先祖早已将这件事做的妥妥当当,不由得让人自豪。

“大长老以为这样就够了么?”唐罗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先不谈资源与领土,通过这次小灵界宝库中得来的卷宗诸君不难发现,千年前韩氏的戮仙军可为天下第一,诸君以为是靠收养孤儿,控制村民便能达到的么,要知道唐氏现在还有大量世家子连家臣都收不到。”

三百五十四章:民之殇

唐氏族人个个练武,收入一号修炼场的只是家族最优秀的一批作为重点培养,但宗学、宗所甚至那些不学无术的二世祖都有必须筑基的最低要求。

这也意味着即便最酒囊饭袋的唐氏后人也得有凡人境巅峰的修为,在拥有本脉功法通天诀的前提下,即使初学乍练也比一般的平民武者强上好几倍,加上营养均衡与灵食供养的强壮身体,这个战力差还要翻上几番。

只不过宗学与武堂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拥有七大学派,有杂学、术数、农学、医学、冶造、武道研究、政经。

宗学学子除了修炼意外还得从七大学派中挑选一门或几门专业进修,这让这群学子的进度会比一号修炼场的族人慢上少许,但大多也在二十岁便突破蜕凡。

宗学学子的数量要远远超出一号修炼场学员的数量,而武堂修炼场的毕业学员们,首先就是要供给分宗宗主,然后才是给族子当家臣,这就导致修炼场每年的结业学员都不够分,要知道唐氏光光分宗就超过两百,还有那么多嗷嗷待哺的族子与学员,每年收拢的千把个孤儿便是全培养成武者,这群人也有办法消化一空。

但事实是,一千个平民中只有一百个能成为武堂修炼场的学员,这还是将筑基标准放到十三四岁以后的结果,要是唐氏子弟敢十三四岁才筑基,不论嫡庶大概都会被律所抓去好好惩治一番。

这样的生源积累直接导致唐氏那些刚刚出户建府的少爷们必须得自己披挂上阵,因为招揽的平民武者实在难堪大用,只有境界加上两招散手,对上强者几乎一个照面就完蛋,直接导致刚刚出户建府的少爷们几乎怨声载道,人人带伤。

这件事不光唐罗能看到,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能看到,但提出问题从来不算本事,如何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关于这个问题,唐氏也不是没想解决的办法,族长唐志觉得自己必须要开口解释下:“关于宗族武者短缺的问题,这次家族在呈州的收拢的难民共有三十几万,这群人中去掉二十万妇孺几乎人人是武者,打散建制应该能解决现在宗族武者太少的问题。至于西林平民,有志向武的武馆学员这次都被教习带上了北山,至于剩下的那些,已无潜力可挖。”

其实不是唐氏培养武者不用心,而是正式修习武道之前的筑基必须得自己完成,资质与努力程度直接决定了筑基时间,但相比世家子最长五年的筑基时间来说,平民鲜有低于六年的。

即便是投身武馆的学徒,教官做的也就是纠正不规整的动作加上督促,实际完成筑基的还是学员自己,要知道上古时期武道传播还没有这么发达,一些武者得到有关筑基的易经锻骨篇就如获至宝,生生对照图上动作便将筑基自学完成,换言之,其实平民识字的话,自己买一本普通的凡级功法便能完成筑基,但事实是,大部分武者还是愿意交钱到武馆筑基也不愿意识字后自学。

为何大多平民吃了一辈子苦都没有踏出练武这一步,因为他们好像什么苦都能吃,就是吃不了学习的苦,终其一生也没有攒够投身武馆的钱,只能将希望寄托给下一代。

但有一个这样的榜样在前,第二代中即便出了个有志向武的少年,也得先解决温饱问题,加上平民成婚早的诡异,很多孩子从小便定了娃娃亲,十三四岁便成婚生子,生怕断了香火,之后家中重担一扛,就更无法练武了。

这种情况下,贫穷就像是一场宿命,死死追随着大多平民世家,让他们永无翻身之日。

为何唐志只将目光放在世家现有的即战力上,不是他看不到一百六十万平民的潜力,只是他认为开放大量凡级功法,铺设大量武堂,收拢大量孤儿,已经将世家能做的事都做完了,但结果呢?

这群平民,还是不争气啊......

唐志的话引得桌上众人纷纷点头,唐氏族谱中清楚的记载着先祖平民的出生,但几十年如一日的苦修不辍练出一身可以横行天下的本领,之后更是抓住龙州开荒的机遇,让唐家正式从平民序列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方强大势力。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现今最强大的圣人世家往前推百十代,也就是妖兽口中的粮食,与普通人无异,而今日世家与平民之所以会有如天地般的差距,就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而平民的弱小则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重复着悲剧。

唐罗当然明白平民的问题在哪里,但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才让他觉得统治平民要比统治世家的收益,大上百倍千倍!

“族长呈州操作令人目眩神迷,但在我看来,这些世家依附归根结底真是迫于唐氏武力,即便一时顺从也是心不甘情不愿,若是族中出现天才,更是会死死捂在暗中不肯放出,诸君以为然否?”唐罗毫不否认世家即战力优越的部分,但忠诚的问题几乎永远存在,只能说好坏参半。

哪怕再不愿意承认,这些世家肯定与唐氏不是一条心,只不过以唐氏的手段,肯定能想到办法,所以在座的丝毫没有担心,这就是拥有一个手段高超族长的好处。

桌上众人的表情被唐罗看在眼里,那眼神好像在说“就算世家不归心也比平民更有用。”

唐罗无奈地摇摇头,众人对平民的既定印象已经无法改变,但他还是认真解释道:“我认为,平民与世家最大的区别,便是在可统治性与忠诚性上,哪怕没有经过任何忠诚训练,只要对其给出基本的生活保障,这些人就会向家族献出自己的忠诚,同样对呈州难民的物资如果能够均匀分布在西陵平民身上,长线的收获远远超过呈州各部能给唐氏的。”

但这番言论毫无疑问无法说服众人,除了唐森点头表示支持,其余人都是一副不置可否的模样。

而六长老唐高更是不屑道:“即便是一百六十万人尽数归复唐氏,其中又能出几个武者?自小培养的孤儿成材率都只有一成,这群人中便是能出一万凡境武者,一千蜕凡都算烧了高香了,拿相等的时间去收拢氏族,回报率十倍不止!”

四百五十五章:圣地之巅

争论究竟是平民重要还是氏族重要就跟争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没有意义。

氏族便是优秀的平民,仅从这个层面考虑当然是拉拢氏族更忧,因为氏族就是杰出平民的代表,但看事情总归不能这么表面。

唐罗知道仅凭自己要将在座诸位的想法扭转几乎不可能,所以他打算用两个更有说服力的世家来讨论关于平民的潜力。

“诸位都见过姬复,也从徐氏行走的口中了解过千年前韩氏究竟有多强吧。”唐罗双手交叉以手背撑着下巴,淡淡道:“千年前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圣地,在韩圣独闯无尽之海龙岛的情况下,整整七个圣人世家与顶级宗门的围攻,还要加上手足安氏背叛,才将中州韩氏祖地攻破。”

“即便如此,韩氏依旧凭借无以伦比的战争潜力将香火袭承下来,这其中当然有韩氏当时的武道理念远超众人的原因,但最关键的是,依靠众生平等,人人如龙的大愿,当时中州几乎所有百姓都是韩氏的拥趸,所有百姓都以加入戮仙军为荣,这让戮仙军兵源几乎无限。若是韩圣没有被诳去龙岛,这场战争有用兵如神的韩圣主持,我认为胜负犹未可知,这还不足以说明百姓多寡对战争潜力的影响吗?”

讨论最重要的就是摆事实讲道理,韩氏千年前的政治理念即便放到今天也是极为先进,唐罗打算先以韩氏的例子做引,一步步让族中长者知道人多的重要性。

但听到韩氏的例子,六长老唐高非但不为所动,还直接反驳道:“正是因为这套重百姓轻世家的理念,韩氏将全族摆在了天下所有世家的对立面,韩氏是有无数的平民支持,但结果呢?千年前最强的圣地被直接灭族,整整一千年的休养生息,至今无人敢复辟韩氏,只能隐姓埋名,静候待时,罗部长想让唐氏走韩氏的老路不成?”

让世间万民获得自由本是天大好事,拥有各个世家支持的韩氏更是毫无争议的人间第一圣地,但许诺人人平等后韩氏大力发展民力却与各个世家宗门离心离德,最后引来灭门之祸,而那些平民最终也没帮上什么忙,这种前车之鉴在前,哪怕韩氏拥有天下第一圣地的曾经也没什么好羡慕的。

“以史为镜最大的好处便可知兴替。”唐罗毫不在意六长老的抨击,语气依旧平和,认真解释道:“在我看来,韩氏最大的错误便是步子迈得太急了,或者说,韩圣太希望得到世家支持了,他希望那些老伙计能继续和他站在一起,若是韩圣能将人人平等的大愿隐而不发,于中州稳扎稳打经营百年,到时圣令一出,天下安敢有不从者?”

韩氏战争潜力天下无双,从上到下严格遵从的军功制度让有能有功者上位,无能庸碌者无所遁形,只要韩氏将军民结合的政令坚持百年,中州将彻底是韩氏的天下,但这位圣者好像并不满足于这个进度,他想让各个世家宗门帮助自己一起,甚至一手主导了武道大昌计划。

但真正响应的,只有天南徐氏一脉,武道确实大昌了,人族确实强横了,但韩氏最后落个族地被灭的下场,不得不说有些讽刺。

“谈如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大长老唐思源一脸冷漠:“注定要成为天下第一强者的天才如果死了那就只是一具尸体,千年前韩家如果按罗部长的说法再蛰伏百年也许真的可以言出法随,但更大的可能就是那些培养起来的平民在获得力量后第一件要做的便是推翻韩氏,然后整个中州陷入内战。如果人人平等的话,那么高高在上的韩氏与韩圣又是什么?韩圣许下的大愿从一开始便是错的,自然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人人平等这句话对么,如果加上两个字,人人“生而”平等也许是对的,但从生下来之后,平等大概就不存在了,千金之子与寒门子弟,圣人世家与普通世家,累世宗门与乡下武馆,资质惊艳与中人之姿,人和人的差距不光光体现在财富、精神、武力与地位上。

就连看起来最公平不过的智力都有高有低,这种情况下还要谈人人平等几乎就跟睁着眼睛说瞎话没区别。

而要去推行一个根本就错误的宏愿,即便是天下第一圣地最终也会化作灰灰,这便是唐思源从韩圣世家的历史中悟出的兴替。

一番话引得桌上人人点头。

“大长老的说法我很认同,那我们就来看看另一个圣人世家在看到韩氏的下场后,是怎么做的吧。”唐罗并不打算与大长老纠结在韩圣大愿是对是错中,不论对错韩氏都已经是过去了,这只是个影子,用来引出现在的。

“天下共有两个入世圣地,一个是中州安家、一个是元洲徐氏。中州安家在攻破韩氏后得了韩氏几乎所有秘法,一直站在世间圣地的顶端这个没什么好谈的,我想与诸君说一说元洲徐氏。”唐罗的眼中闪过几缕莫名的光彩,在徐老赢临走之前,他与对方聊了很多关于元洲徐氏的现在。

母亲曾说元洲徐氏在离开天南来到元洲之后,已经退出了天下至强的序列,但从徐老赢的口中得到的消息来看,若论战争实力,世间唯一能与徐氏争锋的,怕是只有号称当世第一圣地的中州安家了。

而之所以徐圣死后徐氏族力非但不衰弱反而节节攀升达到今时今日的地步,就跟徐氏所推行的政令有着极大关系。

相比于一千年前的韩氏,唐氏这群领导者在听到徐氏大名的时候,都不由的静下心来,徐老赢这趟西陵之行除了让西陵武者知道这天下有多大外,更让唐氏知道了徐氏剑修究竟多么强悍。

一方擂台摆了不足半年,败尽西陵多少豪杰。

几乎没有死角的武道让原本自诩武力强悍的唐氏彻底放下了争锋之心,徐老赢几乎是以玩乐的心态任由对方尽施能为后将人轻易击败,要知道徐氏既然被称为圣地攻伐第一,如果全力施为下即便是挑战者并肩子上也并无太大差别。

诸天万道剑意是一门几乎涵盖所有属性的杀法,这也意味着不论谁与徐氏剑修交手,都要考虑到自己的功法是否被克制。

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让一般武者无比头疼了,更遑论徐氏的单人融合技能让其族剑修发挥出越境的杀伤力。

所以能听听徐氏的强横之道,对于在座众人来讲都是幸运。

四百五十六章:至强序列

元洲徐氏说是唐氏的亲族其实不准确,因为徐氏根本不认可唐氏是其亲族,可能徐氏一脉只有赢城一支认可唐氏是徐氏亲族的身份,而这个认可的范围仅有唐森一家而已。

徐老赢来到西陵半年,从未想过拜访唐氏宗所,也没想过见见唐氏族长,更别说什么礼节上的问候了。

这种做法不光是因为徐氏看不上唐氏,更因为徐姝惠私奔的方式并没有得到徐氏的谅解和认可。

作为徐圣世家的天下行走,自然也不能越俎代庖,承认唐氏的亲族身份。

因为单纯上升到世家的层面,唐氏与徐氏根本没有可比性,就连元准这样一个落星军战士都不屑唐氏,何况圣子。

既然从未交流,唐氏也无法从徐老赢处获得任何关于徐氏的情报,所以唐罗突然说愿意聊聊有关徐氏的种种,这让桌上除了唐森外的众人好整以暇,洗耳恭听。

“既然要谈徐氏,就要先说徐氏本身的实力再谈潜力。先说实力,徐圣作为世间寿命最短的王境强者,两百岁就撒手人寰,坐下七十二位凶境血脉者并未加入徐氏,而是四散八方各自成立了世家,徐氏当年圣人逝去,强者散离,更是离开族地天南省,跑去了当时有些荒僻的元洲。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天下势力都说徐氏退出至强序列的原因,但这都是几百年前的老黄历了。”

“之后徐氏来到元洲,依旧秉持着徐人人如龙的祖训,收拢元洲几乎全境的流民,开始从荒地建城,几百年来建造巨城十几座,治下生民亿万,赢城更是号称元洲中心。麾下神剑、落星、骁骑三大天下强军,诸天无上剑典更是被誉为杀法第一。诸君以为,徐氏是如何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变得如此强大的?”

随着唐罗将一些从徐老赢口中得来的情报共享,唐氏的高层纷纷开始思索起徐氏的强族之路,而唐罗要说的还没有完,他继续道:“不知诸位是否发现,近几百年来,那些遁世宗门与出世圣地也开始了纷纷向外试探。龙州武圣山自百年起每十年发起一次英杰擂,更有武圣山弟子云游四方收录十五岁以下的蜕凡武者。无相禅寺立寺一百零八间,广开山门收录具有慧根的弟子每寺每年收徒不低于八百,御兽宗更是将堂口遍布大半个天下,几乎将世间兽谷占尽。如此种种,无一不说明这些出世的宗门已经开始不满足于现状。”

“而世间圣地之所以会有了出世的迹象,最大的原因便是受了元洲徐氏的刺激!”唐罗斩钉截铁道:“一个吊车尾的圣人世家经过几百年的休养生息回到天下至强的序列,这种精进速度让世间大部分圣地宗门感到恐惧,所以他们才会开始纷纷效仿。但新老观念冲突甚巨,圣地宗门的心力无法使到一处,才会有了现在这种半出世半入世的奇怪状态。”

这半年来,徐老赢偶尔会和唐**起天下圣地,比如中州安家、比如武圣山、比如天南王氏、比如无相禅寺、比如玄机宗。可能这位徐氏行走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随口说出的情报有多么宝贵,因为在他看来这都是持续了百多年的老消息了,偶尔和亲族聊一聊也没什么关系。

但他不知道世界上就有一种人,能从七零八落的信息碎片中拼凑出一条无限接近事实的清晰脉络,原本不知道便无从猜测,但有了这些消息,唐罗终于找到了这些出世圣地百年来奇怪举动的合理解释。

因为徐圣的逝去,七十二门徒离开,徐氏几乎成了世间最弱的圣地,但就是这样一方圣地,用了区区几百年世间重回世间至强的序列,要知道这几百年各大宗门圣地遁世可不是停止发展,而是全力的,专心的发展,就这样还被荒僻元洲的徐氏超过,他们怎能不生出危机感。

可人与人最大的不同便是在看待问题的角度上,阁老唐弘涛却不认为徐氏回归最强序列有什么奇怪的:“徐圣虽然早逝,但论武道研究天下无人能出其右,其在世时便有天下剑法出徐圣的名头,徐氏剑阁更是被尊为天下第一剑修圣地。虽然徐圣故去了,但他的那些武道研究和剑道理论早已超出各大圣地不知多少,只要后人能深入研究下去,徐氏回归最强序列只是时间问题。”

身为秘术阁的阁老,唐弘涛很喜欢从武道研究上看势力起落,一千年前唐氏来到龙州开荒,那时候的通天霸卷别说合击技,就连凶境杀招都没有,是唐氏一代代精研通天霸卷,后来还劫掠了无数典籍再次研究,才让通天诀有了现在几乎是玄级顶级功法的姿态。

而那时同样拥有玄级功法的世家,始终觉得传统的就是最好的,古老的就是最好的,纷纷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由他看来,徐圣能够重回巅峰最大的原因,并非是政令有什么过人之处,而是武道研究处于圣地之最。

说完对徐氏进步的理解,唐弘涛又对唐罗的说法提出了质疑:“还有,徐氏骁骑、落星、神剑三军只是几百年成军的强军而已,不说中州安氏、龙州武圣山,光是一个无相禅寺已知的强者便有四方佛主,八部护法天神、十尊菩提萨、十八永驻阿罗汉、三十四降世明王、三十四天部鬼神、九十八眷部神将、五百金身阿罗汉,这样一个上品天宗声威便远超徐氏三军,要说宗门圣地百年来纷纷出世是受了徐氏刺激,恕老夫无法认同。”

首节上一节207/9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