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项目的事情,已经在做了。
对于一些技术难度不高,又不需要太多经费的配套项目,他直接做主给了兄弟单位。
“转移是必然的。不能什么都我们自己搞,人才缺口的问题,大家都知道。这次首长们来,也是给咱们敲响警钟,不能为了发展咱们红星轧钢厂,就拼命地从兄弟单位挖人……”
对于挖人的事情,杨刚也清楚。
事情肯定存在。
不管是杨厂长还是冯磊,绝对不会说是他杨刚提出来的。
吴首长他们是想以此为借口,让杨刚承担先进装甲车辆的设计研究工作。
结果被杨刚顶了回去。
“杨总,咱们现在都是帮着兄弟单位培训人才……”
杨厂长急忙解释。
“培养人才的事情,虽然我们在做,不过也不能让别人有话说。我建议可以像民品业务那样,我们的合作伙伴安排一些人员到我们厂里,一边接受培训,一边帮忙干活;而我们呢,也可以派出一些骨干,去指导兄弟单位按照我们的需求来进行技术升级跟发展…
既然上面有意见了。
那就派出专家技术团队到兄弟单位,跟他们一起发展呗。
任何装备跟技术,仅仅靠着一家是不行的。
杨刚最不希望的就是连一颗螺丝钉都得红星轧钢厂自己来生产。
“杨总这建议好!这样其他厂就能像咱们一样,质量也能得到控制,交流也更容易
杨厂长顿时拍起杨刚的马屁来。
“对,这样我们军代表的工作也好做了。”
拍马屁的事情,冯磊自然是不落后的。
“是啊,杨总这样的提议,让我们跟配套厂可以一起发展,共同进步……”
“以后咱们的配套也不需要自己花费精力跟资金去搞,杨总英明!”
麻痹的!
这些家伙拍马屁一个比一个好听。
让自认为脸皮很薄的杨总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他很想说:同志们呐,有点节操好伐!不要老是拍马屁。
可他觉得听着这些马屁,很顺耳。
很舒服。
不能打消大家的积极性,影响内部团结。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就这样干吧。我不希望到时候再因为这样的事情首长跑来找我
“杨总放心!我们绝对会干好的!”
杨厂长拍着胸脯保证.
480降低歼-10的性能指标?不!那是砸红星轧钢厂招牌
这些跟合作单位协调的事情,杨刚从来都不管。
他依然干他自己的工作。
这么多项目,即使他拿出了图纸,很多在生产时候,依然有着不少的问题。
每天上班就是在各个项目部溜达,帮着解决各种问题。
时间快速过去。
眨眼间,就到了70年。
杨刚已经到了这个世界7年时间,丁秋楠给他生的儿子都已经4岁了。
歼-10样机的风洞试验等全部都已经完成。
可要试飞的样机,迟迟没法生产?出来。
红星轧钢厂机-密生产车间。
一架机头略微向下,腹部进气口,带着鸭翼的大三角翼战机静静地在众多拉杆连-接的设备之间。
这些由红星轧钢厂专门设计制造,由电脑控制的静力试验机,此刻正在不断地对整个飞机的各个部位施加压力。
这些压力都是计算机模拟在空中战机机动时候各个部分受到的力。
全尺寸的歼-10样机,已经是第三架了。
前面的两架,都在实验过程没有达到设计强度指标而被损坏。
在这里,就为了测试全尺寸歼-10样机的机体结构强度。
在没有解决机体结构强度的问题之前,歼-10是没法进行试飞的。
要不然,结构强度有问题,战机在试飞过程中出现重大事故,会严重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
“加大压力,模拟战机8G过载下受到的力……”
看着计算机显示屏上不断变化的数据,杨刚拿着对讲机下达了指令。
周围的技术人员僻里啪啦地敲着键盘,调整各种参数。
“嗡嗡……”
在计算机控制下,液压系统以非常精准的值控制着输出的压力。
“啪
“停下来,机翼断裂……”
一名技术人员急切地喊道。
“咔嚓……”
还没等擦动作人员做出动作,做静力试验的歼-10一侧机翼就断裂了开来。
“大家有什么说的?"
技术会议室里,所有人脸上都愁云密布。
歼-10的样机,生产出来不短时间了。
可连静压力实验都没有完成。
“杨总,如果大压机这块搞不定,我们的歼-10是达不到设计指标的。除非是我们降低标准副总设计师曹枫开口了。
杨刚的要求太高了。
居然要求歼-10在空中机动时候承受超过9G的过载。
一般战机,能承受7?8G的过载,性能已经非常优异了。
战机能承受,飞行员的身体能承受这么大的过载么?
“关于降低技术标准的事情,之前我们就已经讨论过,没得说。
杨刚满脸不悦。
歼-10可是三代机!
电传操纵系统都搞出来了。
...........求鲜花0..........
我希望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降低条件!”
不能因为结构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最后就降低要求,导致生产出来的歼-10机动性能受到影响。
“大压机的问题不解决,咱们也没有办法。必须制造整体大梁才行……”
何国胜看着杨刚,咬牙说道。
这事情,杨刚也是清楚的。
“杨总,咱们根据您提供的方法,进行分段试制,达不到要求……这已经比现役的战机承受的过载强了很多了
何国胜的话,倒不是质疑杨刚。
而是希望杨刚降低要求。
“是啊,杨总,空军那边也觉得没有必要弄那么高的指标,这比现役的好了很多
冯磊也开口了。
要不是杨刚非得弄战机机体结构强度可以承受超过9G过载的战机,歼-10在两年前怕是就已经首飞了。
现在说不定都列装部队了。
“还有,目前遇到的问题不只是结构强度,涡扇发动机这块也不如预期……”
冯磊提醒杨刚。
空军需要先进战机。
现在的其实就已经够先进了。
杨刚却不愿意降低技术标准。
跟其他的单位完全不同,别的单位都希望降低技术标准,他们才能更容易搞出来。
红星轧钢厂不一样,都是部队让杨刚降低技术标准……
“装上窝喷发动机,高空高速性能更好,适合拦截空中目标冯磊继续说道九.
481大压机不出,先进战机就是空谈;立柱太重?分开制造
“空军对高空高速的空中截击机也是有很大需求的。我们可以先搞这个……要是一直不试飞,装窝喷发动机的战机项目也受到影
冯磊真的很闹心。奈何,这事情又是杨刚说了算。
空军需要高空高速的战机,来拦截可以以超过2.2马赫进行突防的逆火。
带鸭翼的大三角翼气动布局很优异,只要装备上推力强大的窝喷发动机,可以表现出非常优越的高空高速性能。
在这样的情况下,红星轧钢厂本来就有的歼“三六七”-10项目,直接就变成了两个。
一个是装窝喷发动机,飞行高度达到28000米,最大飞行速度达到2.8马赫的歼-9。
另外一个就是装涡扇发动机,空中机动性更强,综合能力更高的歼-10战机。
两个项目,现在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歼-7跟歼-8早就已经完成了首飞。
甚至,歼-7的改进型都已经在试飞了。
曹枫等人自然不希望就因为机体结构强度达不到杨刚的要求而影响后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