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杨厂长的道喜,心中都没有一点波澜。
全国最年轻的一级工程师又如何?
还不是该干什么得干?什么?
即使没有这样的职称,自己也是有那样的权-利。
“相关人员都通知到了吧?”
杨刚问杨厂长。
“都在会议室等您。”
杨刚召集了整个防空导弹团队的人。
必须尽快把减配后的防空导弹设计拿出来,要不然,三个月之后没法交付。
“……技术方案就是这样,咱们已经有了之前搞红旗-1改的经验,同时,现在在进一步搞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杨刚面对技术团队的核心人员介绍了减配方案。
随后准备结束会议。
众人神色怪异。
搞得杨刚自己都觉得是不是自己哪里说错了。
“有什么问题吗?有问题,直接提出来。”
杨刚看着众人。
他喜欢直接一点。
搞科研的人,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浪费在拐弯抹角上。
“陈涛,你来说,究竟什么问题。”
见没人吭声。杨刚直接点名了。
陈涛是整个团队的副总,也就是除杨刚之外的负责人。
更多时候,都是陈涛在管理整个团队,杨刚只是拿出具体方案,
他相当于杨刚的代言人。
现在他也是这样的态度,杨总不点他的名,点谁的?
遇到难题的时候去亲自解决或是提供解决的思路给团队。
“杨总,咱们现在人手这么紧张呢。减配后的方案,也没有多大用处,陈涛无奈。
只能硬着头皮,在杨刚犀利的目光下站起来。
“哟,不得了了!”
杨刚冷哼了一声。
他明白了。
这些家伙是嫌弃减配后的防空导弹系统太落后。
不想搞这个。
“现在都开始嫌弃这样的减配方案没有技术含量了!”
咱们现有的任务都无法完成
杨刚一脸不屑。
也没人反驳他。
都是低下头,不敢看他的眼神。
“谦虚使人进步,同志们,做人还是谦虚一点。我们的红旗-1改性能先进,不可否认。可其他的呢?你们以为搞出了这东西,技术就上去了?雷达系统什么的分开,你们能解决么?我不拿方案出来,你们能解决这个项目?”
杨总火了。
不火都不行。
这一个个的,现在居然开始变得骄傲起来。
嫌弃减配后的防空导弹性能太差,不愿意搞这个了。
要不得!
必须把他们的骄傲扼杀在萌芽状态。
“杨总,国内有不少兄弟单位,他们人手也不少,要不,把这个项目给他们?
有人提出了折中的方案。
至少,他是这样认为。
“田志高,你觉得这个项目给谁呢?”
杨刚一脸平静地看着这人。
搞总成设计的。
属于国内培养的第一批导弹工程师,基础不错。
...........求鲜花0.........
“红旗-1团队啊。他们有不差的基础,减配方案还是采用多种雷达,他们努力一把,就没问题了……这样也解决了我们缺乏人手的问题……”
“田志高,你觉得,我不提方案,两个月内,你们能完成改造吗?”
杨刚问道。
“两个月?”
田志高愣了。
这如同一盆冷水,泼在了他熊熊燃烧的火焰上。
要是没有杨刚这个总设计师。
…0
别说两个月!
两年,他们都不一定能拿出改进的方案。
“这是有订单的,两个月完成设计,三个月交付四套。这就意味着,实际上的设计时间,只有一个月左右,越快完成越好……为了加快进度,红旗-1团队并入我们项目……”
杨刚平静地说道。
所有人都愣了。
红旗-1团队现在也归红星轧钢厂了?
他们还谋划着,跟红旗团队比进度,在技术研发上狠狠地碾压他们一把呢。
“还有问题吗?”
杨刚环视众人。
没人说话。
甚至没人敢看他的眼神。
年轻的杨总,在技术上,都让人没法反驳一点。
更不要说其他。
如果只是从职务上,大家还能从技术上去质疑。
“既然没有问题,那就尽快投入工作,核心骨干带着红旗-1团队搞这个项目,其他的继续搞上舰的防空导弹杨刚说完,就宣布散会九.
416米格-21MF跟米格-23MS还没到手,就有人打主意了
“有事赶紧说,没看到我忙着么?”
对于唐主任,杨刚现在一点都不客气。
明知道自己忙得不行。
还来打扰。
丁秋楠在坐月子,他都没时间陪她。
别到时候得了产后抑郁症。
红旗-1团队的相关人员过来了不少,已经投入到工作中。
他手里的众多项目,都需要自己去盯着。
要不然,就得出问题。
结果倒好,唐主任还隔三岔五带着人来找自己。
“这位是132厂熊东林同志。”
唐主任指着身边一个大背头,戴“三二零”着眼镜,五十出头的干部介绍。
132F?
蓉飞?
杨刚有些意外。
他们搞飞机,大多数时候是跟112厂打交道。
那是目前国内技术最好,基础设施最完善,硬件配套设施最先进的战斗机制造厂。
杨刚疑惑地看着对方。
不知道对方的来意。
“杨总,非常抱歉,打扰您了……”
“知道打扰,你还是来了。”
面对熊东林,杨刚一点都不客气。
“有事情直接说,我很忙的。”
熊东林应该是在之前就了解到了杨刚的脾气。
被这样对待,也是没有任何不满。
“是这样的,我们厂在建成后,前两年开始了技术升级,在之前就已经完成升级,可以制造歼-7
“可以制造你们就制造啊,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杨刚不满地打断了他的话。
有什么直接说不好?
非得绕圈子。
112厂,132厂,甚至其他的一些厂,都具备生产歼-7的能力。
歼-7又不是什么太先进的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