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九级工程师开始超神 第426节

他也不知道。

“我已经连夜向上级汇报了,相关的涉事人员都被控制起来了。

冯磊脸上浮现出后怕的神情。

“只要不是大规模传播就行了。”

杨刚(好的好)同样也是松了一口气。

轧钢厂,现在根本就不生产轧钢了孕。

连原本的大部分轧机跟设备,都拆下来搬走了。

同时,也增加了更多的设备。

如果不是您听到了,怕是这事情就无法控制了

也不问上面如何解决这事情,他再次投入到了工作中。

还没工作多长时间。

田志清这狗腿就跑来找他。

“我说了,有什么事情你自己解决,不要来打扰我!”

该死的狗腿子。

为了刷存在感,非得什么事情都找自己请示汇报。

自己只是一个负责工程技术的总工!.

394技术工人已经跟不上发展需求?上国际顶级战略装备数控机床吧

“杨总,咱们还得增加人员,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

田志清急忙说事儿。

不是他不了解杨刚的脾气,非得来刷存在感。

而是这事情他没有解决办法。

“现在咱们涉及到很多复杂零部件的样品试制,这些样品,不仅精度要求高,加工也非常复杂,一直都在不断地进人,依然没法解决。现在其他单位也没法抽调顶级技术工人给咱们了……”

田志清详细地把情况做出了汇报。

他负责民品没错。

可有些杨厂长的军品车间忙不过来的,也会把一些零部件交给他们生产。

图纸上没有名字。

都只是一些零部件,只要不是接触过总成图。

普通的技术工人根本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

何况,武器装备之类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不会在303这些车间里生产。

坦克炮上面使用的常规零件,除了炮管,其他的,也有很多其他产品可以用到。

比如炮栓等。

在基础制造方面,分开得并不是那么彻底。

何况,普通的民品车间,也依然得学习保密守则。

同样拿保密费呢。

虽然只要三块钱一个月。

相对来说,也能解决不少问题了。

“不断地从其他单位要人也不合适,要不然,到时候在咱们的生产规模就会变得非常庞大

杨刚听完后,也叹了口气。

“是啊,现在后勤等方面,都有些跟不上了。”

田志清点头。

抱上了杨刚的粗大腿后。

他在厂里的权力,那是日益见长。

越来越大。

可与之同时增长的,还有压力。

红星轧钢厂涉及防空导弹、坦克、装甲车、战斗机等众多顶级军事科研项目。

甚至,还有可能涉及到海军装备。

目前杨刚正在搞防空导弹上舰的准备工作。

一旦项目开始,需要的配套工作将会更多。

都是田志清负责后勤工作。

“现在我们的加工确实越来越多,样品试制阶段,都是小规模的生产,也不适合开发专门的生产线面对这问题,杨厂长也无奈。

越是复杂的零部件生产。

对设备要求越高。

种花家工业基础薄弱。

现在还处于三五计划期间,基础工业化都还没完成。

一直以来,高精尖端的制造,都是种花家的弱项。

“这样吧,咱(cjaj)们上数控设备!”

想到之前拿出来的68000芯片。

超计算机都已经解决了。

要想解决尖端生产制造力的不足,就只能上数控设备。

“数控设备?”

杨厂长跟田志清都疑惑了。

“就是由计算机控制设备进行加工……”

杨刚没有过多地解释。

在他看来,必须得上这个。

到时候,就不用整个厂为了满足高精度复杂零件的加工而全部配备中高级技术工人。

有了68000芯片的存在。

甚至可以直接跳过纸袋打纸机的控制模式。

完全可以弯道超车。

定义自己的数控技术标准。

国际上,这可是最顶级的战略装备。

等到搞出来,相关的制造单位就可以以此为基础,设计更先进的。

就连配套的切削刀具、计算机、传感器、机械制造等。

都会因为这种设备的存在而不断提升。

有了基础,其他的相关配套项目就容易搞了。

不过,目前基础还是太差。

不管是控制系统,还是高精度的传感器等领域。

“传感器、滚轴丝杠副、控制系统,我们自己做。至于其他的,暂时交给其他厂做粗加工等吧,精加工在后面咱们自己调试的时候慢慢搞。”

杨刚很快就根据现有的技术基础,拿出了数控机床的设计图纸。

这些天,为了这套图纸。

他几乎没有怎么休息.

295先进防空导弹上舰遇难题,53护卫舰吨位太小,51驱逐舰吨位也不够

数控机床,那可是全世界最顶级的战略装备。

是巴统对种花家绝对禁止出口的战略装备。

只可惜。

现在杨总拿出来的,已经是全世界最顶级?的了。

要不是芯片等受到限制,基础技术太差,他甚至可以直接拿出几十年后最顶级的东西来。

“杨总,这真的没问题?以后不用技术工人,就可以-自己生产了?”

杨厂长觉得,这事情有些难以理解。

数控机床!

不用太高深的技术就能加工高精度的复杂零件。

这特么的不是科幻。

要那东西出来呢。

“怎么不用技术工人?对于技术工人的需求更大。”

杨刚摇头。

数控机床只是自动化程度比较高而已。

很多复杂的零件,到时候直接利用程序控制机床自动加工。

这样可以保证加工精度跟稳定性。

不要技术工人?

做梦呢。

“如果只是操作机床,对于技术工人的要求就没有普通设备那么高,但是维修保养、编程、工艺编制等,对于技术实力要求更高

杨刚解释着。

可想到现在解释也没用。

还不如等到样机制造出来。

那时候,不用他说,杨厂长等人自然就明白。

越是先进的设备,操作其实越简单。

复杂的是技术本身。

“那我马上去安排……”

田志清一点质疑都没有。

首节上一节426/5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