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龙从结婚以前,就不安分,南北二屯地划拉小媳妇小寡妇.而且年后还到永利屯里搞了把破鞋,让人围追堵截给打回来了.
这些事,魏晓娟能没有所耳闻么?
但这年头,仍有一些传统观念深入人心.特别是在农村,妇女有喝药的有上吊的,但是没有离婚的.
虽然魏晓娟在家里也挺强势,但只要和王大龙闹到离婚那一步,魏晓娟就会选择退让.
赵军到家,惊讶地发现,赵有财今天下班早,已经回到家,正在炕上喝茶水呢.
而王美兰在案板上擀面,想来是要做手擀面吃.
赵军刚要进屋和赵有财打招呼,就听外面传来了声声狗叫,赵军顺那开着的房门往外看了一眼,然后冲里屋喊道:“爸,你看,来人了!“
赵有财闻言,忙放下茶缸,从炕上下来.赵有财知道,既然赵军叫他,那来人肯定不是和自家常走动的,.
“谁在家呢?“
听到外面传来的声音,王美兰停下擀面杖,皱眉往外面张望,并道:“我咋听这动静,咋这么熟悉呢?“
“江州.“赵军在旁道:“老江头子他侄子.“
“啊!“王美兰闻言,忙把擀面杖放下,拍拍沾着面粉的手,对赵军说:“这是你姐夫他们后勤的吧?那我也得跟着出去看看呐.“
“走吧.“正好赵有财从里屋出来,带着王美兰走了出去.到院子里,赵有财呵斥了两声狗,和王美兰移步门口,冲江州道:“兄弟,家里咋样了?我这几天忙,也没倒出工夫过去.“
赵有财这都是客套话,完全是嘴上送人情,可两家不熟,只能如此.
所以,王美兰也不等江州答话,便道:“快,别搁外头站着了,进屋喝口水.“
“不了,嫂子.“江州忙后退一步,拒绝道:“我就是来谢谢你们,要不是你家赵军,我婶也不能让我叔下葬.“
江州此言一出,赵有财两口子对视一眼,很默契地都没说话.
因为这话没法说,人家老两口子的事,老太太怎么说就怎么是,你江州都没权力做主.赵有财和王美兰,这两个外人,还能说什麽.
再说了,你上门感谢,有不拿东西的么?
江州也感觉有些尴尬,讪讪一笑,道:“哥啊,明天早晨,我叔就出了.“
“啊,那我知道了.“赵有财一听,就明白江州说的出,就是出殡,于是便道:“我跟你嫂子,我们一早就过去.“
“嗯.“江州点了下头,又道:“明天早晨太早,你们还都得上班,所以等到时候,我就简单安排一口吃的.完事儿,等晚上,搁我叔家院里,我张罗几桌,哥你们一家都来,我婶说要好好谢谢你们.“
“啊,那行.“赵有财道:“到时候我们早点去,帮着你们忙活忙活.“
这也是句客套话,可听赵有财如此说,江州却道:“不用,哥,到时候我上家来接你们.“
江州此言一出,王美兰顿时眼前一亮.
谁家办事,提前通知,到时有交情的,自行前往,这是规矩.
而且,不管是红事白事,只要是办事,那家里肯定都是忙的不可开交.
就现在的江州,作为老江家唯一能撑门面的人,他更得留在家里招待宾客.
最关键的是,两家都在一个屯子住着,就走几步路的事,谁也不能走丢了,还至于亲自上门来接么?
但是,对屯里人而言,这是一种莫大的尊敬.
屯长赵国峰,都没有这个待遇.而就连贵为林场一把手的周春明,也不曾有过这样的待遇.
如今,这样的待遇临到王美兰的头上,让这一年来,日渐虚荣的王美兰,心里像抹了蜜一样,甜滋滋的.
可赵有财却不这样想,他在
一旁问江州道:“兄弟,你打算摆几桌呀?“
“我婶说了,她跟我叔在这屯子住一辈子,老亲少故的,只要来送我叔,我们就招待.“
“哎呀!“赵有财闻言一惊,道:“那不得十来桌呀?“
“坐不下吧.“江州苦笑道:“我婶说了,按二十桌准备,一会儿我还得借桌子凳子去呢.“
这年头吃席,一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随一份礼,全家出动.像赵军家,明天就是五口人全去.
“兄弟!“赵有财强忍着心中激动,对江州说:“那哥给你掌勺啊?正好明天场里没招待,中午做完大锅饭,我就回来,帮你忙活!“
作为林场的大师傅,赵有财一向是很吃香的,林场职工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是请他掌勺,然后给他包点辛苦钱.
这老江家一摆就是二十桌,要忙活起来,可是不容易,到时候老江家肯定不会亏待他赵有财.
“大哥,这可不行.“江州摇头,说道:“你们是我们老江家的恩人,明天你们一家人都得跟老太太一桌,我哪能让你掌勺啊?“
赵有财闻言的一瞬间,那一颗急切的心,瞬间沉入了谷底.
等送走了江州,满脸笑容的王美兰一拍赵有财肩膀,道:“走,回家,我给你们爷四个切面条吃.“
赵有财也不说话,低着头往院子里走.见他这副样子,王美兰皱眉道:“你咋的了?咋蔫头耷拉脑袋的呢?咱儿子越来越出息,咱家日子越过越好,你还一天比一天没精神头.这哪能行啊?你学学我,你看我一天多乐呵.“
王美兰说完,见赵有财还是没说话,顿时感觉好心情都被破坏了,当即没好气地说:“没人管你了,我发现了,这家里以后有事,还得指我儿子.你呀,要不行,就让我儿子当家,你就像他们说的,退居二线得了!“
“啥玩意?他当家?“赵有财终于忍不住心中悲愤,低声喝道:“我才四十五!我退什麽二线!“
第四百一十四章.不服气的赵有财
这大半年来,赵有财的心情,一直都很压抑。
而其根本原因,就在他唯一的“宝贝”儿子赵军身上。
倒不是赵军不优秀,而是赵军太优秀了。
不是有那么句老话么,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赵军到一食堂吃饭,不管什么时候,哪怕赵有财不在,一食堂上下也得跟有领导视察一样,好吃好喝地照顾赵军。
这就是看父敬子。
可赵有财只不过个厨子,说好听的是大师傅,可出了林场大门,在外人看来,不还是个厨子么。
他的影响力,大多都在林场,顶天算上永安、永胜、永福、永利,这四个家属区。
可赵军就不一样了,且不说林场验收员有权,关键是赵军这半年来,闯出的名声越来越大。
周围一些小林场的领导到永安林场来做客,食堂主任一向他们介绍赵有财是一食堂大师傅,那些人也就是给赵有财一个笑脸,顶天是给他递根烟。
可有一次,红旗林场的领导来永安林场参观学习的时候,正赶上冰城动物园成立的新闻见报,看着那报纸插图里威风凛凛的东北虎,众人便在酒桌上议论起此事来。
然后周春明就说,给咱们做这桌饭菜的大师傅,跟那擒老虎的青年英雄是一家,而且是亲爷俩。红旗林场的领导一听,就嚷着要见赵有财。
而见到赵有财的第一眼,红旗林场的场长说了一句话,让在场的人很是吃惊。
那场长笑着问赵有财说:“赵师傅,你就是赵军的父亲吧?”
众人都惊讶,刚才周春明也没说赵军的名字,这场长如何会知道的这么清楚。
原来,红旗林场离永兴大队不远。而且,像他们这样的小林场,比不了永安林场,这也就导致红旗林场的场长在于学文、陶大宝面前,要矮上一头。
而自从赵军擒虎以后,87年的春猎,就成了于学文、陶大宝酒后的谈资,只要跟外人喝酒就得念叨一遍,说他们永兴大队的民兵是如何英勇无畏。当然了,也少不得夸奖赵军一番。
时间一久,哪怕很多人没见过赵军,但他们也知道了永安屯有这么一个不错的小伙子。
红旗林场场长对赵有财的尊敬,就是看子敬父。
这种事,若放在二十年以后,赵有财肯定牛上天了。可在眼下,赵有财却感觉压力山大,损失更大。
压力山大,是因名;而损失更大,是因利。
赵军是靠打猎扬名的,而曾经的永安屯第一炮手,正是赵有财。
像以前,林场、屯子周围有伤人的野兽,都是请赵有财出手。
打这种伤人野兽,向来是有奖励的。像生产大队是给工分、给粮食,而林场、家属屯,就是给钱。
赵有财和赵国峰私交甚好,多少年来,屯里要是奖励十块钱的话。赵国峰就帮着赵有财瞒,只说给五块。
就这样,赵有财从中眯下了不少私房钱。
可现如今,这十里八屯,跑山的、打围的,公认的第一人是赵军。
不得不说,这可太不容易。
毕竟自古以来,武无第二,而且,打围的人,又都爱吹牛,彼此之间根本不会服气。
就像以前的周成国,虽然枪法如神,可赵有财也不曾对他心服、口服。
但赵军就不一样了,他的战绩,都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单就只提擒猛虎、猎猪神,岭南、岭西,黑吉两省的打围人,除了赵有财,再没有不服他的了。
更让赵有财生气的是,早在他去永胜屯猎豹子的时候,他的亲家周春明在酒桌上,就和赵有财说了,今年永安林场打标本,就不用赵有财。
当时周春明说的委婉,只是说赵有财身兼食堂重任,要是没了他,永安林场一半的工人都
得饿肚子。
可一食堂又不只有赵有财一个厨子,而且前些年打标本的时候,林场也没怕工人饿肚子啊。
再加上,今年打标本的任务,落在了赵军头上。这赵有财还能不明白么?
长江后浪催前浪,有财被拍在沙滩上了。
比起猎杀伤人的野兽,打标本才是肥差,不但能带薪休假,还有奖励。
这里头油水,可大着呢。
既争名头,也争金钱。
所以,赵有财才那么执着的要把豹子打死,并以此来证明自己宝刀未老。
可最后,他不但铩羽而归,还往里搭了八十块钱。等回到家,还得参加劳动改造,洗衣做饭。
最让赵有财接受不了的是,不但场里如此,就连永安屯,也是这样。
上个月,赵有财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了赵国峰,赵国峰说他今天去乡里开会的时候,乡长特意跟他提了,今年冬天落雪以后,让赵国峰帮他准备四个熊掌、八个狍子、两头野猪。
往年这活,都是落在赵有财的肩上。可那天,赵国峰却说了,乡长指名道姓,要赵军给他打这批标本。
乡长都发话了,赵国峰还能说啥?
赵有财听完,则是被气的火冒三丈,打个山牲口,还得指定个人,难道赵军打到猎物,就比别人打的香?
没了收入来源,辛辛苦苦存下的私房钱又被收缴,这让赵有财很苦恼。
但如果赵有财今年六十岁了,那他也就死心,然后像徐长林一样,在家颐养天年。到时候有赵军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他养老也无后顾之忧,没准还能像陶福林一样,在家里作威作福。
可他今年才四十五啊,正值壮年,还不到让位的时候呢。
所以,哪怕是名义上的当家人,赵有财也不能让给赵军。而且,他还要奋斗!
没错,只是从院门口到房门口的这么一小段路,就让赵有财下定了决心。
明早,还得去送老江头子,没有时间。但后天,自己一定要去找张利福,让张利福在上山的时候,到山里窝棚、地窨子,找那些老山狗子打听、打听,问问他们可知道哪里有豹子、猞猁之类的猛兽出没。
回到屋里,赵有财坐在炕上,背靠着炕柜一言不发。
这时,王美兰在外屋地,一边切着面条,一边跟赵军说着刚才江州来告诉的事情。
赵军听完,问王美兰说:“妈,我明天早晨还用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