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当神豪的 第501节

井高听的微微点头,“汪老师对行业见解很深刻啊。现在港资在娱乐圈里占了很大的比重,甚至有人说港资曾经严实的分层掌控着娱乐圈。我想问下汪老师这是怎么回事?”

人和人之间,不是一聊天,就竹筒倒豆子。也不存在汪海淋见到他就是倒头就拜,什么话都给他说。所以,井高还是没有直接去询问,还在转圈,顺便了解些他想要的信息。

------------

第八百九十九章 三种资本

蓝湖会所作为井高旗下的高端会所,里面修建的园林、大楼都是精美雅致。午后时分,水榭外一道秋日的残阳斜照,树影倒映在池塘中。

听到井高抛出第二个问题,汪海淋喝口茶,说道:“井总,一件事情总会有不同的看法,从各个角度,不同的人。我就说下我的看法。”

井高点点头,做个手势示意汪海淋继续。

陪坐在水榭名贵的八仙桌旁的方少凡、何青纱两人目光都看着汪海淋。坐在水榭门口墙角木椅上一身办公室女郎装束穿着肉色丝袜的冯婉温婉娴静,凶挺腰直,亦是看过来。

汪海淋轻咳嗽一声,道:“井总,我入行有二十年,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娱乐圈永远都是被资本所入侵的。不管这个资本来自于那里!”

井高饶有兴趣的道:“这话有意思啊!汪老师,你给详细的说说看。”

汪海淋侃侃而谈:“井总,娱乐圈简单来说,先分影视歌三大块,就是早些年间的三栖明星。甚至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国内因为大环境限制,歌手反而是最赚钱的。

只是随着盗版磁带的泛滥,还有后来歌曲数字化,歌曲这块越来越不赚钱。即便现在国家对版权越发的重视和保护,音乐平台也在不断的争抢歌曲的版权。腾讯音乐、网易、阿里的虾米音乐。但是,歌星在收入、影响力、商业价值上是明显不如电视剧明星、电影明星。

而影视剧这两块,又分别分为电视剧的制作、采购以及电影的制作、销售模式。因为销售对象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影视剧的盈利模式是不同的。

但不管是那种模式,制作影视剧都是需要钱!最源头的部分,也就是资本。没有资本是无法制造出好剧来的。我举个例子。

我之前在外地的一个剧里当制片人,有一天我们组的导演骂那个选角的副导演,说找来的演员太丑。副导演被骂的不吭声,后来被骂急了,咬着牙说…”

汪海淋做了一个咬牙的表情,模仿当时那个副导演的神态,“你们能不能加一千块钱,我把那谁谁请来。

我当时也是不知道那谁谁是谁,在旁边说:‘行,我给你加一千块钱’。

第二天找来的女演员谁谁一看,果然比昨天的漂亮多。现在的群众演员、特约演员都是一分钱一分货。想要制作出好剧就必须要花钱。现在的剧,只要看服化道,非常精美的,就是在造型上还有预算。

早些年间,国家养着大批的制片厂。后来要甩包袱、自负盈亏,各种资本就进来了。

所以,对于我们这些影视从业人员而言,永远都需要面对资本,需要他们来支撑我们的文艺事业。”

井高轻轻的点头。他有他的理解。

就是说,在如今这个年代,物价、人工早就上涨,想要拍出好的、精品的影视剧来,必须要有一个最基本的投入。再怎么小成本也是不行的。

所以娱乐圈的各从业人员不管是被动的,或者主动的,都已经接受资本进来的现状,这样他们才能赚到钱,才能活下来,才能继续创作。

汪海淋接着刚才的话题,“从我入行二十年看到的情况和现象来说,港资从来就没有过一统天下的时候。这里主要是有一个说法,掌控娱乐圈,这个边界怎么认为?

如果说港资所操控的奖项,早期奖项排名是金像奖、金马奖、金鸡奖。再后来是金马奖、金像奖、金鸡奖。再现在金马奖越来越垃圾。从这个角度来说,港资确实掌控着娱乐圈!

毕竟一段时间之内,最有价值、最能抬升明星咖位、身家的影帝、影后、最佳导演、最佳影片等都是人家去分的!

但是,要从创作的角度来说,金鸡百花奖、金鹰奖、白玉兰,还有海外的三大电影节,港资是根本无从掌握的。我们这些从业者,并不存在只为这一个资本服务,全部都乖乖的听从他们的指挥。

很多精品的影视剧,这二十年间都并非全部是港资所拍摄的。他们的占比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顶多行业现状是那帮港台资本,喜欢用那边的艺人当主角,再用内地的影星当配角。就是搞双标、打压我们的艺人等等。在2010年之前在圈内非常的常见,譬如张佳振和吴宇森搞的赤壁。

但是,观众们现在对港台那套不卖帐。喜欢我们内地的男女明星。所以这些资本又换了玩法,就是投资头部明星的个人工作室。

就我本人的感受而言,其实资本大致是可以分几个阶段的:煤老板、房地产、互联网。”

方少凡感叹的道:“汪老师说的很清晰啊!港资在娱乐圈确实曾经辉煌一时。他们就像世界三大评级机构一样,利用奖项,掌握着对演员品评的权力。而得奖之后的演员,身家、片酬就完全不同。当然,我们内地的奖项虽然办得不好,但确实也有自己的阵地。更别说国家一家演员这样的评定更为专业和权威。还有各大话剧团的老戏骨们。这些老演员更是在演技和观众缘上吊打小鲜肉和流量明星们。”

井高微微沉吟,心里有数,这和做企业是相通的。正所谓: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所以说,凤凰影视以及背后的资本,想要在娱乐圈呼风唤雨,还得搞一个奖项出来,制定一个评定标准!

这和他所设想的把娱乐圈里的港资清理出去的最初设想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他并没有轻易的表态。他这个位置以及所拥有的资本和权势,表态要谨慎一点。

井高伸手做个手势,说道:“汪老师,你继续给我讲讲这三个资本对娱乐圈的影响。”

汪海淋欣然的道:“井总,这三种资本对娱乐圈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九几年的时候,煤炭行业行情非常好。煤老板们纷纷进入影视圈。他们除了要捧女明星以外,并不干涉我们的创作。

这和他们的行业有关。因为在煤矿上不能乱管。乱管是要出人命的。要尊重专业人士。我很怀念那段时光。

后来地产行业景气起来,他们其实也不错。地产商喜欢管理,他们把一个剧当做项目来管理。对我们创作的干预也还好。现在互联网资本进来之后,他们什么都要插一手,觉得自己什么都懂。

有一次,我和一个大平台合作,搞剧本讨论会。在会上,一个个属于平台的编剧人员对我的剧本发言,我认真做着记录。会后,这个剧的负责人问我:汪老师,你对这次剧本讨论会怎么看?

我说:发言都很垃圾。

他说:那你在会上还记录的那么认真。

我说:我在记录人名。看看都有谁。下次再有这些傻逼中的一个出现在我的剧本讨论会,那我就不来了。后来,这些人再没有出现在我的剧本讨论会上。

所以,有时候,我很怀念煤老板当年投资的日子。我呼吁他们回来。当然现在煤炭行业也不景气。”

“哈哈!”

这个段子讲的水榭里的众人都纷纷笑起来。不得不说,听编剧讲故事真的非常有意思。到底是专业人士。

------------

第九百章 制片变迁

“汪老师的视角和我这外行的吃瓜群众看娱乐圈着实不一样。很精彩!”井高拿起茶杯对汪海淋举起来示意,笑着对方少凡道:“少凡,这么说起来,凤凰影视现在也算是可恶的互联网资本?”

方少凡禁不住心里有点紧张,这会可没有廖蓉帮他说话,他在井总面前多少有点放不开,苦笑着道:“井总,凤凰影视还在A股上市辅导,等过会搞不好得两年后,我们算哪门子资本?倒是爱奇艺绝对的上。”

何青纱悄然的微微抿嘴一笑。方总在祸水东引啊。她多少有点明白井总的思路和立场。

说到底,井总并没有站在资本方如何更好、更快的赚钱的立场,而是站在观众的立场上,希望看到好剧。而这些恰恰是内娱难以出产的。每年的精品都是有限度的!

因此,井总希望改变某些事情和面貌。这份初心说起来平平淡淡,但是娱乐圈里有几个人愿意这么做呢?互联网资本的代表:优爱腾,也就井总还有这样的情怀吧!

这让她不由的会觉得他身上的光环再多一层。

井高笑着道:“汪老师,你来给凤凰影视把把脉,从你的角度去看,目前我名下这家内地第一娱乐公司需要作出那些调整,才能更多的出产精品影视剧?当然,我也希望赚到钱!”

汪海淋一贯是很敢说的,他曾经公开的讲过,一个编剧不敢说话,那还不如去做鸭。但是,他也懂得人情世故。

就像面对资本时,他也是一边妥协一边做自己的事情,拿他自己的话来说,“我连《一起去看流星雨》都可以做,还有什么是不能做的?”这是他妥协的一面。

当然这番话是他自黑、自嘲。他后面还讲了,他入行比较早可以和资本妥协,认识的人多,总能混口饭吃。但是那些年轻人怎么办?总要有人出来为这个行业发声的!他这些年一直都在批评流量,批评资本对行业造成的各种乱象。

这会,汪海淋当然不会去说凤凰影视的坏话,虽然在他看来拙劣的模仿好莱坞制片模式的凤凰影视同样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笑着道:“井总,凤凰影视和圈内其他公司还是不一样的。否则,每年的票房和销售额也不会做到行业内第一。

现在影视圈里,真正赚钱的并不是踏踏实实的做产品,而是搞金融。最常见的做法是发行股票,融资等手段,收购明星股东的公司,利用票房、收视率等真真假假的消息抬高股价。然后股东们再套现割韭菜。

这是目前娱乐圈最顶级的赚钱玩法,所以你会看这几年明星都开设有大量的工作室。上个月还出了范xx偷税漏税的事情,一大堆的明星公司偷偷的中补缴税款。

圈里有人谁说,谁还靠作品赚钱,跌份儿。”

井高拿起茶杯喝口茶,笑着调侃道:“凤凰影视能避免这么干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凤凰影视还没有来得及上市。

所以,我们这个国内最大的影视公司,从票房和卖出的影视剧销售额来说是第一,但真正赚的利润,以及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来说,未必就是第一。”

方少凡点头道:“是的,井总。”

汪海淋琢磨了一下,看样子他不提点意见,难以过关啊!再者,他今天来见井总,对这样的资本大佬在娱乐圈的地位也是有所了解的,难得这位井总似乎还有些做出好的影视作品的情怀。他得夹带点他自己的想法啊!

“井总,凤凰影视目前主要盈利我不大清楚,不过制作模式,我倒是有限参与过两部剧,我冒昧的提点意见。

凤凰影视目前的制作用的是好莱坞的制作模式,但是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资金量有限!好莱坞的制片模式是从全球吸收资金。而凤凰影视只能靠自有资金和贷款。

影视行业是有一个特点就是回款特别慢。有些账期拖一两年的都有。这对凤凰影视的发展而言非常不利。另外,凤凰影视的制片人中心制有点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味道。”

这话说的有点大胆的。方少凡当即就是蹙眉。

何青纱心里暗自咋舌,一张精致明艳的美人脸带着惊讶,看向汪海淋。

她可是知道,凤凰影视目前的公司制度、架构、运行模式都是井总在考察好莱坞的制片制度后制定下来的,当然中间经过了这一两年时间的完善。具体的执行人就是廖蓉,因此她知道的一清二楚。

井高微微一笑,道:“汪老师,你详细的给说说。”这点气量他还是有的。

汪海淋经常到相关部门去开会,倒不畏惧此时的气氛,从容的道:“好莱坞的制片模式一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早期的电影是从摄影中心制转向制片人中心制。

在上世纪初,电影产业蓬勃发展后,资本看到了电影行业的利润,采取了制片人中心制来保证电影项目能够带来利润。

但是,随着制片人所带来的电影项目越来越多,其利润率还是非常低的。电影品质难以保证。因而有了第一次发展。由纯粹的制片人中心制转为制片人+明星中心制。

说白了,就是利用明星的人气来赚观众们的钱。这个模式让电影公司赚得盘满钵满。

在二战后的1948年,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产销一条龙形成巨大的垄断,严重的影响到行业的发展,无数的独立电影人、导演、小公司都被八大电影公司所打压。

因而,美国最高法院判处,好莱坞的电影公司要将电影发行、电影放映两块业务剥离出来。这个判决让电影公司的财源大为减少。因而,电影公司们不得不削减制片数量。

同时,在这个时间节点,电视机的普及让电视剧兴起,严重的影响到电影公司的收入。这个时候,好莱坞的制片制度不得不第二次转型,以求制作出更好的作品来赚取利润。

这一次的转型模式是由制片人中心+明星中心转变为制片人+导演+明星三个中心为一体。直白的来说,就是承认导演对一部电影的艺术创作,可以带来影片质量的提升和飞跃,从而赚到更多的钱。

这其实可以成为事实上的导演中心制。因为在这个制度下的博弈,电影公司对导演的意见更加的重视。所以,在成本控制上一再对导演进行让步。

因为,这一时期的好莱坞电影公司都相信大制作可以带来高票房。他们认为有些成本是不能省略的。就像我刚刚举得那个例子:多花一分钱,演员的质量立即就提升。

但是在一部电影之中,到底哪些钱必须花,哪些钱不用花呢?这完全是自由心证。所以在制片制度也出了事。1963年,20世纪福克斯耗时三年、耗资4400万美元的史诗级巨作‘埃及艳后’上映后就遭遇到滑铁卢,票房只有2600万美元。20世纪福克斯濒临破产。

这个制片模式的弊端已经显现出来。但是,制片制度依然没有更好的前进方向,各大公司还是如此堵票房。

而随着技术和金融的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制片制度终于再一次的改变。

------------

第九百零一章 各种原因

井高聚精会神的听着,穿着黑色丝袜的冯婉过来给他续了一杯茶。井高微笑着对温婉娴静的美少妇点头致谢,拿着茶杯抿一口,道:“汪老师,你接着讲。”

汪海淋见多识广,井总这才只是美女助理倒茶,当年他和煤老板谈项目都是在洗脚城里谈的,有一次煤老板搂着一个小姐对他说:“我们这个剧一定要弘扬正能量”。现实就是这样的充满着魔幻主义。

汪海淋笑着道:“这次制片制度的转变是有限合伙人(LP)+普通合伙人(GP)的制片制度。

众所周知,电影制作程序越来越工业化。每一个工序都会有着大量的竞争。所有人都只想着完成自己的工序,拿钱走人。那如何保证投资人的利益,或者说投资人要如何规避风险?

比如,某个大明星所要高额的片酬,拍完电影后直接拿钱走人。如何保证影片质量?

合伙人制片制度,在表述上,从筹备期、生产期、后期制作,制作管理几个部分。综合来说,就是建立起以制片人为核心,其他人作为辅助的制片团队,通过选剧本,找导演,挑演员组建团队,开始拍摄,并最终获得汇报。

合伙人制片制度的核心在于,大部分环节的人都要和这个电影项目深度绑定。包括制片人本身也要签订项目股权协议书。所以赚多赚少,都是和电影息息相关的,不是投资人一个人去赔钱。

因而,在这种制度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项目的主导权又回到了制片人手中。但是他在剧组并非掌握着绝对的权力,而是需要和导演、顶级大明星乃至发行公司,也就是和整个项目所有的利益方进行博弈,事情才得以落实。

讲到这里,我想井总你应该明白我想要说凤凰影视的制度缺陷在哪里了?”

井高微笑着道:“我懂汪老师你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说凤凰集团现在走的明面上是制片人+导演+明星的制度,这其实是一个在好莱坞被淘汰的制度。

更关键的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凤凰影视因为国内的制片环境,无法推出金融产品吸纳融资,以及将整个电影项目和制片人、导演、明星等等制作人员捆绑起来。

反而,因为模仿好莱坞的制度,导致制片人的权力变大,在运行中更趋向于好莱坞最早期的制片人制度。

凤凰影视目前能做到第一的原因在于:第一,国内的反垄断法还不成熟。凤凰影视实际上掌控着发行部门,乃至于还控制着国内的一条大院线,所以就有上世纪初的那种繁荣!

第二,国内的烂片多。竞争不够激烈。这种单纯的制片人模式反而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汪海淋半恭维的笑着道:“井总,你对影视行业的运作,有着非常的理解啊!圈内大半的老板都没你这个眼光。”

“哈哈!”井高忍不住笑起来,“汪老师,这话我当夸奖来听了。”

汪海淋也跟着笑起来。这位井总心思敏锐,灵台清明啊!

其实,行业内对如何限制明星的高片酬是有讨论的。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好莱坞的模式,不要给太高的片酬,而是用电影票房的分成或者电视剧的收入分成去弥补。

首节上一节501/5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