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当神豪的 第272节

再譬如在快递领域。方圆集团名下的远方快递目前吞并掉荣和快递,资产估值达到300多亿元,业务扩张的很快。基本已经处在快递业的第一梯队中。

而快递是电商产业的核心业务之一。京东是自建物流。阿里整合三通一达,组建“菜鸟物流”。

再譬如,在旅游网站上的竞争。夏商文旅目前在沈金园的执掌下发展的很不错。其官网经过阿里的“围剿”,目前还存活,用户量反而还有增加。

在口碑上正在飞速的接近阿里旗下或投资的旅游网站。

井高估摸着他要不是有绝对的底气无限卡,在阿里和诸多业务领域进行竞争,晚上估计都难睡一个安稳觉。

如京东的东哥所说,阿里巴巴在所在的行业做到第一,值得任何人尊重。阿里在2017年时,在网络上的声望还是非常高的。马老板的外号还是“马爸爸”。

所以,井高目前是迫切的需要把芯片制造业务给搞起来。一个是为凤凰集团打造“拳头”产品,核心护城河。一个是为凤凰集团在商海博弈中站的更稳。

他最近花费在工作上的时间比较多。差不多,每天有四个小时。就比如此时。

众人围坐在客厅里的一张方桌前。董有为拿着笔记本、笔,汇报道:“井总,集团投资部门已经和张如京博士联系上,他有意接受我们对新半导体的投资,并且愿意邀请,前往金陵建厂。”

成瑜坐在井高的右手边,补充道:“我刚和张博士的助理汪晏女士电话联系过,今晚约在张江那边的一个饭馆里吃饭。见面详谈。”

井高点点头,“嗯。有为,你安排下行程,还有和金陵那边的对接。”

“好的,井总。”

再过几个问题,井高看向桌子对面秀丽文雅的三十二岁美妇聂云曦,温声道:“聂教授,你那边还有什么事情?”

聂云曦如水的美眸看看自己苹果笔记本电脑的表格,清声道:“凤凰基金的副总裁左浩请求和你见面。他想要回报一下凤凰基金错失投资拼多多的事。”

她的声音还是那么的软糯,悦耳动听。

井高利索的道:“成瑜,你来安排一下。”

在凤凰集团的架构下,凤凰基金是独立运营。相当于是一个风投品牌。下设6个投资方向的团队。接受投资委员会的领导。井高年后和韩文光谈的时候,划拨给凤凰基金100亿美元的资金,再加上凤凰基金在优步的股份,资金实力雄厚。

而凤凰集团内还设有投资部门,主要是搞战略投资,执行井高的投资命令,以及管理之前井高投的项目。这个部门由尹翦在负责。

聂云曦轻笑,又美又柔的女人,说道:“井总,我还没汇报完。凤凰基金的总裁韩文光也请求和你见面,他要汇报收购百度外卖的事宜。另外,百度的李总通过中间人红彬中国的沈难鹏转达,他想要和你见面聊聊。”

坐在客厅内的其余几人全部都懂这什么意思。凤凰基金的管理层内斗。

刘苏眉坐在沙发中,“噢”,忍不住扶着额头。她久在职场混,哪里不知道怎么回事?

井高也气笑,“那行,回头把他们都叫到魔都来。我让他们当面质对。成瑜,你来安排。同时,给我准备一份拼多多的资料。李总的见面略微往后推一推。我先把内部的事情处理好。”

------------

第四百五十七章 纵论挖人

处理完手头的事情,差不多就是下午四点。喝杯下午茶后,井高得出发去张江,准备和芯片制造领域赫赫有名的张如京博士见面。

董有为、成瑜、聂云曦三人都识趣的离开总统套房,到隔壁的房间里稍做休息。

刘苏眉有点不好意思,在总统套房的大客厅窗前给井高抱着,贪婪的轻吸一口他身上的味道,娇嗔道:“井哥,我名声要是败坏,那可都怪你。”

雅致、明媚的苏眉今天穿着杏黄色的翻领衬衫,搭配着一条浅咖啡色的长裙,曲线窈窕。一米六六的身高再加上3厘米的高跟鞋,令她略显修长,有着时尚轻熟的职场风范。

“我的名声早就坏掉。这我可没法保证。我能管住他们当面不说,谁知道他们背后怎么说?”井高轻抚着她的秀发,笑着说道。

刘苏眉仰着小脸,笑吟吟的道:“井哥,讨厌啊!你都不知道哄下我的吗?”

井高抱着身姿曼妙的苏眉,前后抚摸两下,低头在她耳边道:“那我喂你吃棒棒糖?”

“去你的呢。”刘苏眉噗嗤娇笑,轻锤井高一下,精致的眼镜后大眼睛里眼波流转,鼻子里轻哼一声,带着娇媚,“现在你有时间吗?”

“时间就像海绵,挤挤总是有的。”井高嘴角勾起来,邪气的一笑。这种笑容根本不用练习,你心里想着干坏事,然后感觉特别兴奋,想露个笑容表达一下,多半就符合“邪魅”这个标准。

当然,这种笑容最标准的答案是二哈!因为,它时刻准备着趁你不注意拆家。

“喂喂,井哥,我说着玩的,你别当真啊!哦,你的这位新助理好像对你很崇拜呢。特别是你说:蒋上义是最优解,但不是唯一解。他不可能阻拦我搞芯片制造的决心!我看到她眼睛都亮了一下。”

刘苏眉一时嘴快,赶紧认怂,转移话题。

开玩笑呢,她和井哥一起喝下午茶就给他的三个助理看到。再做点什么,传点闲话出去她都不用做人了。办公室里,搞上下级的职场爱情很犯忌讳的。

这倒不是说,谁谁会不满。凤凰集团里井哥最大!而是你以后做事、风评,都很难得到同事、下属的认可。

井高禁不住乐起来,捏一下她的小脸,调侃道:“苏眉同学,不要认怂。我期待你的根性。”

刘苏眉明眸一转,嗔道:“井哥,你最近又和丹青姐一起追日剧了?根性,是日语里的常用词汇吧?”

她和曹丹青的关系还不错。和关语佳的关系反倒一般。

井高微微一笑,说道:“那倒没有。直接看的一个起点网文,写日苯极道的。丹青那边还在忙着和海逸集团谈判呢。哪有工夫和我追剧。苏眉,那你刚才崇拜我没有?”

话说,他刚才还真没留意到聂云曦的反应。

再美丽的女人,你看久了之后,就自然的会在谈工作时将注意力放在工作上。

刘苏眉嫣然一笑,说道:“井哥,我们俩这么熟,我怎么可能这么轻易的崇拜你啊?起码得你把凤凰集团带到站稳脚跟,将芯片制造发展起来呢。”

井高道:“说起这个。苏眉,我刚刚想起一个事,你作为凤凰集团的人力资源总监,我正好和你说一声。以蒋上义、张如京加盟为我们契机,我们要大规模的从台积电挖人。不要怕开高工资。翻三倍、五倍的工资去挖人。

我老早就看台积电不爽,既然我们进到这个行业里,就由不得这种老年小丑蹦。我就不信所谓的半导体教父这种名号,能让下属的忠心顶得住钞能力!

只不过是时势造英雄而已。他还真以为他是个人物?”

因为台积电的存在,不可否认弯弯的半导体是比大陆要强的。全球在芯片代工领域,前五名的是:台积电、三星、格芯、联电、中芯国际。

其中联电也是弯弯的厂。

所以,要挖人只能从弯弯挖。而井高说契机,原因就在于,像蒋上义、张如京这样的“大佬”,他们一般入职都会招募来一批旧部,人数最少都是两三百人。这就是大佬们在行业里的号召力。

井高现在就是放大这份号召力,砸钱进去挖人。和他在医药领域与织女医药的竞争策略是一样。

别人先进,低头学习这不可耻。这和娱乐行业不同。没有大陆的电影市场,弯弯那帮在金马奖上大放厥词的人算个屁!

但井高的最终目的,芯片领域的技术还是要归我们自己人来掌握。

至于说工资翻三倍、五倍。这是有先例的。号称台积电内部排名前十的技术人员,当年和蒋上义一起支持130nm制程研究,干翻IBM的梁孟松,就是被张忠某闲置之后,被三星以3倍的薪资+尊重给挖走。

2006年蒋上义第一次从台积电退休,他看好梁孟松成为台积电的两个副总之一。但是,最终梁孟松被压制,升上去的是他的对手孙元成。

而且,张忠某随即将梁孟松闲置,调离研发岗位。张某某的某些手段还是非常出色的。

2009年梁孟松离职,半年之后,三星将梁孟松挖走。给出的待遇是:三年赚到在台积电十年的钱。外加出动行政转机给他和二十多名老部下往返宝岛和韩国。

这就是待遇和尊重。

2011年,通过教书,度过竞业协议期的梁孟松正式加入三星,并且为三星主持了14nm制程的研发,最后比台积电早半年完成这项技术,实现量产。

结果是什么呢?三星就抢下苹果的订单和高通的订单。让台积电的股价大跌。张忠某故技重施,就像他当年对付张如京一样,对梁孟松发起长达4年的诉讼。

结果当然是台积电赢了。2015年梁孟松被判不能以任何形式在三星任职,或提供服务。

但是,三星和中芯国际可不同。台积电可以借着美国爸爸的手,制裁中芯国际,拿到2亿美元的赔款和10%的股份,兴风作浪。但对三星,那就没辙。你搞清楚三星的股权大头在谁手里呢!

梁孟松虽然离职,但三星的14nm制程技术已经掌握。

所以,台积电绝对不是什么铁板一块。他作为行业老大,不可否认,人才济济。但同时,他内部的位置有限,自然而然的会有人要离职的。真以为人人都是“忠臣”呢?

谈起工作,刘苏眉敛容道:“好的,井哥。”

井高感慨的道:“国内的半导体人才还是缺乏啊。凤凰集团要和当地的高校多展开合作。”

两人正聊着,身段丰腴的长腿大嘴助理成瑜从外面进来,笑着提醒道:“井总,车子已经安排好,我们该出发了。”

------------

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见张如京

井高和张如京这位时年70岁的老者在张江的一个颇有特色的饭店包厢中见面。

四月中旬,仲春的夜晚只是微微的有些凉。一道道本帮菜送上来后,在大圆桌上热气腾腾,香味四溢,令包厢里的众人食欲大开。

井高这边是他、刘苏眉、董有为、成瑜、关语佳参加。张如京就带了一个助理汪晏女士。

众人随意的闲聊着,饭桌上的氛围颇为融洽,谈笑风生。

井高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他和张如京有着共同的语言。这和他上午见蒋上义完全是两回事。上午的会面,纯粹就是生意。

张如京1997年从工作二十年的德州仪器申请提前退休,回到宝岛创办世大半导体。在两三年之后,就坐到了台积电三分之一的产能,随即被台积电收购。

由此拉开他和张忠某的恩怨大幕。当时,世面上有传言,是张忠某与世大半导体的大股东密谋,趁张如京不备发起对世大半导体的收购。

对于这个谣言,张如京多次辟谣,他是全程参与谈判的。最终台积电支付的是当时世大半导体股价8.5倍的价格完成收购。

但是,你品一下,细品。

假设张如京没有卖掉世大半导体,二十年过去,世大半导体就算追不上台积电在芯片代工领域的地位,他还能赶不上联电?这岂止是8.5倍的溢价?

而且,作为管理人员,世大半导体的老大,被收购之后他就离职,从大权在握的半导体大佬,变成什么都没有的技术人员,你觉得这很好?

不外乎,台积电以大欺小,溢价把世大半导体吞并了而已。这是阳谋,明着来的!世大半导体拒绝收购的后果是什么?看看张某某的做事风格,只要谁威胁了他,他就发起法律战!

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世大半导体的股东、员工都知道怎么选。当然,世大半导体的股东是没输的,投资拿到了丰厚的回报。员工们进到更大的企业,将来养老金有保障。

唯一的输家是张如京!

2000年,张如京北上大陆建厂,受到热烈的欢迎和重视。老先生的拳拳爱国之心,令人尊敬!要知道,在2000年时,国内的半导体技术是多么的差!

外资进来都是赚钱的,谁在这里给国家带来技术?这都不叫爱国,什么叫?

张如京不负众望,召集约300名半导体工程师北上,多是他在德州仪器、世大半导体的旧部,迅速的将中国的半导体技术,从落后世界顶尖水平四代提升至仅差一代。

中芯国际成为全球第四大半导体。

接着,芯片代工领域的老套路开始,台积电发起对中芯国际发起诉讼。2009年,中芯国际败诉。法院判决后,张如京和当时的中芯国际董事长飞港岛和台积电谈判。

和解条件:赔偿2亿美元现金,外加10%的股权。外加一条,张如京离职,签署竞业协议,从2010年起三年内禁止从事芯片相关的工作。

中芯国际随即陷入多年的混乱之中。直到后来梁孟松上任,才扭转局面,转亏为盈。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台积电可恨不可恨?非常的可恨!他延缓了摧毁我们建设、发展半导体产业链的时间。

有些人就要讲了:你抄袭别人的技术,你还有理了?罚得好!

这乍一看很有道理。知识产权保护嘛!但是,请问在半导体芯片制造领域,你能100%绕得开行业龙头台积电的制程技术吗?绕得开吗?绕不开的!

总有些地方要犯规。否则,台积电状告他的离职工程师为何屡告屡胜?

那我们要不要发展半导体技术?我们要不要自己制造芯片?就永远看着台积电去我们的脖子?不允许大陆拥有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厂!我们的根本利益要不要?

违反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中芯国际该受惩罚那就罚。其十年停滞不前。然而,张某某做的事情,在应景的时候,要不要让其付出惨痛的代价?

我看是要的。

不要以为台积电就是白璧无瑕,从来都不违法!

张如京从中芯国际离职后,2010创办了一家LED厂。这是他的竞业协议里面没有禁止的领域。2014年在魔都临港创建新半导体,主要是生产、制造晶圆。

首节上一节272/5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