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他从1920就是世界首富 第102节

要是那只碗之后被偷,恐怕会扯到他们警队身上

没办法,谁让他们要去罗维家里搜查的?

所谓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他必须要提早布局。

而对此,许皓辰自然是第一嫌疑人。

“可他毕竟不是罪犯,也不是犯罪嫌疑人。”

警员小心翼翼道,“咱们派人监视他,是不是不太合规矩?”

“怎么不合规矩?”

王致远翻了个白眼,“他报假警,光凭这一点就能依法他抓起来,随随便便拘留个十天八天,现在也只是监视他,已经是占了大便宜。”

“而且。”

王致远目光幽幽道,“他有作案动机不是吗?”

二十亿的碗啊!

对方无缘无故报假警,还是这么明显的假警

说好的大量伪钞呢?

结果全特么是用来烧的假币,傻子都不会上当的那种。

结果对方居然特意为此报警。

你要说没有别的目的,谁信啊!

“明白。”

警员面色一肃,郑重道,“我回去就立刻给他安排上。”

……

炼钢厂。

顾名思义,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炼钢。

而因为厂房占地面积极大,再加上炼钢厂产生的重污染。

所以基本都是建在郊区。

为此,林芊足足开了一个小多时的车才抵达目的地。

“就是这里。”

少女透过窗户看着那巨大烟囱冒出的污染气体,秀眉微蹙。

她其实不是很想来这里。

“我一个人过去就行。”

罗维看出女孩儿的顾虑,开口道,“你在车里等我一会儿,很快的。”

“不行。”

林芊摇了摇头,倔强道,“我陪你一起去。”

“行吧。”

罗维无奈的看着女孩儿,但也没拒绝。

“林。”

两(ajdh)人才刚下车,一早便接到林芊电话通知的厂子立刻便胆战心惊的出来迎接。

“我姓于,于珲,是这儿的厂长。”

于珲紧张的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道,“是不是咱们这儿出了什么问题?”

“于厂长。”

罗维伸出手和他握在一起,微笑道,“不要紧张,我们就是好奇过来看看,了解一下情况。”

“没问题没问题。”

于珲连忙道,“您怎么称呼?”

“我姓罗,罗维。”

“罗先生。”

于珲立刻露出殷勤的笑容,“您想了解一下什么情况?”

“咱们钢铁厂的产量有多少?”

罗维看了眼面前巨大的厂房,询问道。

“粗钢的话,一年一百万吨出头吧。”

于珲解释道,“咱们这属于中小型的炼钢厂,能有这个产量已经相当不错。”

“中小型……”

罗维眼角微微抽搐。

对方这话还真不是谦辞,事实就是这样。

华夏现在每年粗钢产量超过十亿吨,而全世界的产量也才十八亿吨左右,相当于华夏的产量占到了全世界的百分之五十六!

而对比之下,一百万吨粗钢只有总产量的千分之一。

可不就是‘中小型’炼钢厂吗?

但就是这样一个‘中小型’炼钢厂,如果拉到民国去,绝对可以吊打大部分国家!

为什么?

因为民国时期的钢铁生产,可以说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粗钢年产量超过百万吨的国家,不超过十个!

至于是哪十个,其实也无非就是英法德意美奥俄之流。

而相比之下,民国时期整个华夏的钢铁产量才七万吨。

而霓虹也才八十一万吨。

不过好在,罗维已经从德意志购入了一座钢铁厂。

钢铁产量得以大大增加。

但,这还不够

所以罗维才会找炼钢厂,他是来偷师、不,他是来学技术的。

“工厂有几座炼钢炉?”

罗维接着问道。

“一共有两座60吨的氧气顶吹转炉。”

于珲闻言顿时来了兴致,如数家珍道,“每炉每次能出57吨,每次只要四十分钟。”

“只有两座60吨的氧气顶吹转炉吗?”

罗维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德意志卖给他的炼钢厂,一共有四座150吨的大型平炉。

听起来好像更大、更多。

但与四十分钟一炉的转炉相比,平炉炼一炉钢要足足七个小时!

也就是说,平均每炉每天出钢量仅有五百多吨。

五座加起来也才一天两千吨,一年才六十万吨。

而这,就是转炉与平炉的差距!.

第九十五章 工业纯氧的重要性

在现代,平炉炼钢基本已经被彻底淘汰。

因为与转炉相比,平炉炼钢的缺点太过明显

冶炼时间长,燃料耗损大,生产费用高。

而相比之下,转炉的炼钢效率是平~炉的十倍以上。

谁都知道该选哪个。

可别看平炉有各种缺点,但它也曾经-盛极一时

在罗维所处的民国。

全世界百分之八十五的钢都是-由平炉生产的。

所以这也是德意志卖给罗维平炉而非转炉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坑罗维,而是因为他们自己用的也是平炉。

“工厂用的都是转炉,那平炉呢?”

罗维故意装作不懂,询问道,“我记得上世纪初平炉炼钢才是主流吧,是因为平炉应该比转炉先发明?”

“事实上,平炉炼钢法其实要比转炉炼钢法要晚发明近十年。”

于珲见罗维对炼钢感兴趣,当即侃侃而谈道,“之所以上世纪初平炉占据世界主流,是因为当时的转炉虽然效率高,但质量却远不如平炉。”

“再加上在炼钢中,废钢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二次熔炼。而转炉因为对原材料的品质要求过高,只能加入不超过5%的废钢,但平炉却没有这个限制。”

“所以当时的平炉逐渐取代转炉占据了当时的世界主流。”

“那转炉为什么又取代了平炉?”

林芊也有些好奇的眨了眨眼睛。

“转炉之所以能重回世界主流。”

于珲接着解释道,“那是因为上世纪中期将氧气炼钢应用于工业生产,从而诞生了氧气顶吹转炉。”

“这种方法解决了转炉钢品质不高、且对原材料要求苛刻的缺点,再加上本就比平炉更高的效率,自然而然的就成了世界主流。”

“这样啊。”

罗维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按照于珲的意思,以前的转炉与现在转炉的差距只有一个

氧气。

以前的转炉炼钢用的都是普通空气。

而普通空气里79%都是无用的氮气。

这就导致转炉无法去处炼钢过程中的杂质,还会加入新的杂质。

不过随着科技发展,工业纯氧得以大批量生产。

于是当转炉使用工业纯氧进行炼钢后,以往的一切缺点就都不再是缺点。

“也就是说,转炉本身并没有什么变化是吗?”

首节上一节102/3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