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世界:我是穿越者!震撼全球 第376节

左右两边可以用浆推石头,避免撞击。

“准备好了吗?”

视频分成了两个视角。

一个是天上,航拍器在跟拍。

一个是船头放了GoPro。

陈光孝的摄影机这时候当然得拿下来。

倒不是怕设备坏了,主要是漂流状态,是没可能进行手持拍摄的。

漂流艇,四个人进入位置后,林轩用船桨推着船走。

借用水的浮力,船从触地到完全吃水,然后缓慢的开始漂了。

恐怖的不是船的快慢,而是船的快慢变化。

航拍器的镜头下,漂流艇开始加速了。

但马上又减速了。

而在GoPro的视角下先是加速,然后一头蒙进了水中。

而安璐瑶和暮雪卓玛,都在尖叫。

这才刚开始,还没起步呢。

接下来,正式的漂流开始了。

橘黄色的漂流艇,在水流中随波逐流。

每一次看起来皮划艇都像是要撞上前面的巨石了。

不过水流也在带着漂流艇转向。

水的快慢变化和河道地形有关。

而漂流艇的快慢变化也和地形有关,但是反馈速度却是不一样的。

水流被前方的石头拦住,会形成旋涡,减速出峡口,一出峡口,马上就是一马平川,迅速加速。

而船的减速没有水减速那么快,所以会以非常快的速度冲到石头形成的峡口。

然后因为实在挤不过去,瞬间减速。

众人失去重心,就会往前压。

这一压,漂流艇就得往前吃水。

这样人造大浪就会往后涌动,冲到船里,拍在身上脸上。

林轩和陈光孝还好,暮雪卓玛和安璐瑶尖叫连连。

陈光孝:“这玩意儿挺适合做游乐项目啊,和游乐场里面的那个有点像。”

林轩笑着:“在人比较多的景区河段,适合的地方的确可以做游乐项目。”

不过游乐项;

.

目和极限运动那是两回事。

在大街上骑自行车,和在大峡谷的山脊上骑自行车,那能是一回事儿么?

当然不是一回事儿。

镜头下,漂流过程刺激极了。

不过观众看不到人的反应,并不知道漂流的情况。

谷;

只是镜头每次都看上去要撞上巨石了,然后骤然变慢,然后就是水花糊了一脸。

等过了之后,又是一马平川。

【感觉很刺激的样子,但是看不清楚啊。】

【为什么不把摄像头装在皮划艇后面呢,这样就能看到全貌了。】

【装在后面也会被人挡住啊。】

林轩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了,所以行进中,已经把GoPro一百八十度掉头了。

这下拍摄的就是漂流艇内部的画面了。

而且画面还能拍到皮划艇两侧的水流。

这么一扭头,惊险程度看起来更夸张了。

观众本来以为摄像头撞向石头,给自己的感官刺激已经非常强烈了。

但是没想到,看不到石头后更恐怖。

摄像头的镜头中,整个漂流艇中的四人一直起伏摇摆不定。

镜头左侧露出天空,而右侧能看到,漂流艇快和水面成直角了,差一点点就要侧翻。

下一秒,漂流挺又倒向了另一个方向,差一点点翻向左侧。

等观众还没来得及惊慌,整个漂流艇一刹车,船头入水船尾翘了起来。

整个摄像头都入水了,隐约能看到船尾盖起来的角度,就好像要直接翻过去一样。。

下一刻,观众分明看到两侧的水都消失了,整个漂流艇腾空了!

【我靠,这么刺激吗!】

这项运动刺激的根本不是可能撞船,也不是水流迅猛。

刺激的是变化。

漂流艇随波逐流,一直在变化,坐在上面的人,也是颠来颠去的。

游乐园里那种是可控制可预测的变化,都已经让很多人接受不了。

这种不可预测不可控制的变化,每一次看起来都要人命的感觉。

每一个观众看到这样的画面,他们的身体都会分泌肾上腺激素。

大脑皮层不停的产生电流刺激。

这种刺激不是心理上的刺激,是生理上的刺激,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是直播,身临其境,所以刺激感很强,不比直接感受差多少。

甚至,因为没办法看到前方,没办法感受到水流,没办法感受到温度,没有信息感,会感觉刺激来的更诡异。

而直播镜头的航拍器也在降低高度。

来到了漂流艇的后上方。

大家这种不适感才消失了部分。

因为这好歹是个上帝视角。

而且距离近了之后,上帝视角和体验视角结合,大脑能够判断信息后,那种不适感就消失了很多。

而更多的就是心理上的刺激了。

【我靠,真的有点刺激啊!】

【哎哟,整个飞起来了!】

【靠靠靠,要翻船了!】

【吓死我了,漂流艇打了个璇儿出去了,我还以为要翻船直接撞上石头了呢。】

林轩和陈光孝两个人控制,是很强的。

陈光孝是没进行过漂流艇速降漂流这项运动。

但在做特种兵时,是有漂流艇训练项目的,所以他名义上没进行过这项运动,实际上对这一切熟门熟路。

两个人在前面带头,安璐瑶和暮雪卓玛现阶段也不需要划船,所以光提供尖叫去了。

当然,也是她们的尖叫,让整个漂流的体验更直观的传递给了观众。

【有点受不了啊!这也太惊险了。】

【这换成是我,得翻船吧?】

实际上,大多数时候,这都是错觉。

因为船是跟着水流走的,只要别乱动,它是不会翻船的。

而真正具有挑战性的是连续变化的峡口。

这种就需要用技术动作去纠正船体避免翻船了。

这河道做这个挑战难度并不算高,顶多有三四分的挑战性。

但观众眼中,这已经是十分的刺激了。

林轩和陈光孝也在尽量的展现躲避技术。

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内心压抑了挑战之魂的人。

他们也不知道某一天会找到什么样的河道去挑战,任何运动新手总是比较胆小担惊受怕谨小慎微,所以反而没危险。

但是进阶阶段,最容易出问题,俗话都说了,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所以,林轩和陈光孝尽量的展现技术动作,把他们要学习的东西给扩大。

等他们学了个大概时,其实就已经是个中高手了,不会出现太多问题。

这一点,和国内考驾照其实一样。

国外很多地方考驾照,就是开着车出去溜达一圈,就通过了。

但是国内分了很多科目,使劲的考。

很多人觉得,这些考试科目没必要,因为感觉用不上。

其实,考驾照的目的,压根就不是让你联系这些技术,而是让你熟悉车,加长练车的时间。

练得多了,真正上手的时候出现危险的情况就会减少很多很多。

很多普通人看起来毫无意义的事情,其实背后的作用,是不可想象的。

比如网络上有一种观点是,科二考试项目,倒车入库不用练,侧方位停车到是要练一下。

因为马路上压根没有给你倒车入库的地方,侧方位停车比较实际。

但为什么科二的主考项是倒车入库,而侧方位停车只是一个小科目呢?

因为倒车入库根本就不是为了让你学习停车技巧。

而是让驾驶员去熟悉车左开和右开的区别。

在没有概念的人眼中,左右两个方向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方向盘左右换个角度的区别。

首节上一节376/4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