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世界:我是穿越者!震撼全球 第291节

不过,船虽然保持着这个角度,但是前后在变化。

林轩直接被迫一溜烟斜着四十五度跑出了镜头。

观众被逗得哈哈大笑时,船的重心又变化了,林轩又跑回来了。

【哈哈哈哈!】

【房间内部是固定的,但实际上船正在穿越海浪,所以看起来很奇怪。】

【有点好玩儿啊!】

【好玩儿?我看着都晕了!】

接着,林轩保持重心站在大过道上。

但是整个人的倒向,完全不可预测。

渐渐地,没到过海上的人,光是看林轩站姿,就感受到了大风浪的恐怖。

镜头切换,一架无人机盯着风暴起飞,正在奎因号的上方。

在风暴之中,奎因号这种大船,居然像握在小孩子手中的模型船一样,颠簸起伏,疯狂的在浪涛之间起伏。

比游乐园里的海盗船可刺激多了。

海盗船只有一个方向,而在海上,随时都可能是四面八方的起伏。

为了闯过一个又一个大浪,船正在海上不停的变换方向。

这就是吃这口饭的人,常年遇到的情况。

大船已经算好的了,如果是小船在海上突然遇到这种级别的风暴,一个大浪可以让船飞上天。

幸好船舱里压满了货物,水仓全是鱼和水,所以才稳得住。

镜头切换回林轩,林轩和安璐瑶在一个非常狭小的房间里。

如果是在陆地,可能用来做书房,大家都会觉得拥挤。

不过,看着刷成灰色漆的金属墙上钉的相框看,这应该是奎因的房间。

奎因的房间也不例外,也并不是什么单人床,而是双人床,只不过不是上下床,而是两个上铺。

下铺一边是办公桌,另外一边是铁柜子。

在这么大的风暴中,柜子里的什么东西散开了,不停的撞击柜门。

林轩和安璐瑶各自上了一边床,林轩拉起一根安全带:“栓上。”

这就是大海,睡觉还得栓安全带。

否则你不知道你醒来后,是睡在床上,还是墙上,还是椅子上,或者是过道上甚至是马桶上。

这种眩晕感,让安璐瑶的晕船感觉又来了。

不过安璐瑶是吃了晕船药的,现在只需要睡觉,睡着了,就没那么不舒服了。

镜头挪走,已经变成了远景。

风暴已经大到无人机也不能飞行了。

这个镜头,是转播船对准奎因号的镜头。

两艘船都在大海上起伏,所以说时不时就会跟丢。

因为在海上,不能靠太近,否则会撞船,所以镜头实在是太远了。

【这就是大海啊!】

【人类的力量在自然面前还是太渺小。】

林轩睡醒后,发现已经是早上六点了。

按道理应该快天亮了,因为这里是夏季的北方,所以应该亮的很早才对。

但是,圆形的小玻璃窗口外,一片漆黑。

这说明,风暴云层越来越大了。

林轩烦了喊安璐瑶。

安璐瑶悠悠转醒。

“好不舒服啊,身上快散架了。”

“睡在风暴里,就是这样的。”林轩:“起来了,醒过来后一直躺着,更不舒服。”

“走去船长室看看。”

林轩想看看现在的风暴规模有多大。

到了船长室,才发现奎因几人正围着无线电一直在说话。

林轩:“什么情况?”

奎因看到林轩解释了一番:“刚刚有求救信号,然后无线电信号断了,我还没找到对方的船在哪里。”

奎因解释:“我们同行的船隔得不算特别远,我们看得到的船都没什么问题。”

林轩:“你把渔业雷达打开试试。”

奎因:“??”

雷达打开后,船起伏的厉害,所以雷达操纵员根本看不懂信号的意思。

林轩指着窗外两点钟方向:“那个位置,有一艘小船。”

奎因傻了:“这也看得出来?这信号能读的出来?”

有船员用望远镜仔细看,然后高喊:“船长,真有!”

奎因接过望远镜看了一下:“无线电信号,往这边转一下,另外,换频道试试。”

很快,声音再次出现:“能听见吗,能听见吗?有了有声音了!”

“我们是~~埃~J~~~蓝星月号~”

信号断断续续,但大概能听懂。

新书《全球就我没成仙》不在这个笔名下,笔名大泥石流。

0194、小国的无奈

奎因急忙:“你们现在情况怎么样?”

“我们船甲板裂开了!”

弹幕上很多人提醒着:

【那艘船是希腊造船厂制造的中型客船,他们有防水仓的,甲板撕裂了,搞不好船底也漏了。】

林轩看了弹幕之后凑近无线电询问:“你们船漏水没有?”

无线电很快就回应了:“我们%……#@不知道,不知道漏水没有@##你们能救援吗?”

奎因:“现在风多少级了?”

大副看了一眼表盘:“十一级,还没到风暴的程度。”

“不过感觉,快了。”

奎因拍板:“要救人的话,就只有现在有机会,如果现在救不到,他们就死定了。”

先不说船有没有问题,就算船没问题,他们这艘船的规模也是不可能在风暴中存活下去的。

如果这种小船可以开足马力前进,应该能赶在风暴来之前闯出去。

但是,就怕对面的船是艘老船,根本没这个动力。

奎因号开始朝着蓝星月号前进。

过程中双方一直在无线电交流。

“你们是做什么的,船上有多少人?”

“我们是埃吉北极科考队的成员,我们船上有三名科学家,五名学者,四位船员。”

【闹呢不是,这船去北极?】

【不是,船上一共八名乘客,只有四名船员,这也敢开出来?】

【哎,北极科考队,埃吉这个小国,居然有这个计划。】

其实,埃吉不算小国,相反是非洲数一数二的大国,也是阿拉伯数一数二的大国。

但是,埃吉很穷。

和他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国家们不太一样。

能组织起这种规模的船队,已经不错了。

这船,搞不好都不是埃吉官方的,搞不好是阿拉伯富裕国家的个人赞助的。

林轩:“前段时间我们国家的科考队完成了第十二次北极科考。”

【不是吧,我们国家的科考队才完成十二次北极科考?】、

【我还以为上百次了呢!】

【十二次北极科考就不错了,世界上没多少国家能支撑北极科考的开销。】

林轩继续:“前段时间,我们央爸台里面流传着一个笑话,当然了,也可能不是个笑话。”

“前段时间第十二次北极科考的团队,好几年申请到了经费,到了北极。”

“到达科考目的地的时候,他们遇到了燕京市海淀小学的旅游团。”

就是那段时间,小学毕业,举行了毕业旅游,燕京市海淀小学选择的目的地就是北极。

一边是代表着国家的科考队,好几年才组织起来一次科考。

一边是小学生。

林轩:“这件事情得分两方面去看。”

“一方面,我们国家现在富裕了,藏富于民,百姓能组织的起这种规模的旅游团,说明比起几十年前,大家都富裕了。”

“而且,以前的科学家,好几十年才能凑够经费去一次北极。”

“而未来,如果那群小学生中成长出一个科学家,那他小学六年级十三岁的年龄就已经到过北极了。”

“这也说明一件事情,科研不能只是国家在支持,民间越来越富裕,所以民间对于科学的推动也很重要。”

“而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对于地理科学方面的投入是不够的。”

【为什么会出现地理科学方面投入不够的情况呢?】

【话说有科学院的捐款地址么,我们众筹点。】

林轩看了弹幕解释:“做一件事情,肯定是有内外双驱动力来驱动的。”

首节上一节291/4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