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世界:我是穿越者!震撼全球 第279节

太过于自我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亚文化的文化两个字,绝对不是劣迹文化的文化两个字。

说唱是一种好东西,但是西方说唱那种太狗的东西,被他们当成了个性。

而周董恰巧是另一个极端。

他已经走上了神坛,就算不说是神坛,也是走入了地上歌坛的王座。

所以从周董的角度,他很快很清晰的把糟粕给剔除了,留下的东西虽然不是说唱的全部精华,但也是大部分精华了。

说唱给人舒服的感觉,悦耳的,放松的,宣泄的,各种各样的情绪在这首歌中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但是,周董也很清楚的知道底线在那里。

没有底线的人是可怕的。

没有底线的音乐和垃圾堆没有区别。

这条线画下之后,说唱艺术的发展,就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了。

这个世界的说唱歌手同样在这种迷茫之中。

但他们有一个利好,那就是米国说唱文化还没有全部形成。

米国说唱此时还是高于龙国说唱的,但是比起地星说唱就差远了。

龙国这边的说唱歌手还没有盲目崇拜的去学习,所以也并没有染上那些坏毛病。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理解。

一个有狂躁症的人,如何表现一个完美的优秀的有结构的作品?

无论是绘画,还是文学,亦或者是音乐。

说唱是一种自我阉割的文化,只不过他们阉割掉的是脑子,留下的是diao。

这注定了不是最大的音乐受众群体所能接受的。

在说唱流行文化中,有人以阉割掉了脑子,留下了diao为荣。

但是有一件事情他们没搞清楚。

如果你的diao有三十厘米,你以它为荣似乎也没什么。

你diao就三厘米,你把脑子阉割了,以自己有diao为荣,歇歇吧!

而《以父之名》属于是,双脚离地,智商又占领了高地了。

完美的结构,完整的叙事性和表达性的结合,完全性的通俗化与主流文化的结合。

音乐,始终是要悦耳的,不悦耳的叫噪音。

就像《老子明天不上班》里面表达的,就是一种为了反主流而反主流的东西。

虽然它的结构性和完整性也到达了一个极端,同样是优秀的作品。

但它的宣泄绝对是错误的。

《以父之名》并没有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接地气的文化和高雅结合之间,屎尿屁怎么办的问题。

《以父之名》选择了隐喻,选择了隐藏。

但,比大街上排泄肯定好很多。

这里不是说《老子明天不上班》不厉害,它也很厉害,而且是不下于《以父之名》的厉害,但是它带来的影响是反向的。

就好像画画是一个道理,一个顶级高手去学写意当然没问题。

但是《老子明天不上班》的词曲作者是一个已经到了巅峰的成熟作者,他隐藏了自己整个歌曲的高雅,展现出的是非常强烈也非常吸引人的宣泄。

这就导致很多人会有一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

就会导致学习的人出现结构、格律、完整性根本不合格,但是宣泄的一个比一个溜的情况。

林轩也是思考了好久,最终决定《以父之名》作为蓝星说唱初启蒙。

而不是地下文化中的作品。

林轩知道,地下的东西,小众的东西,总有一天它会出现。

这是不可阻挡的,如果要阻挡,那就是反常识的。

但,至少在一开始给这块音乐定下基调的时候,是正确的路,一开始的基调有引导性。

至于后面的发展会是怎么一回事,就和林轩没关系了,林轩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

此时很多观众还在看歌词。

刚刚听完整首歌,实际上被MV给吸引了。

现在才回想歌词。

所以,现场非常的沉默,网络上也非常的沉默。

只有说唱爱好者们正在疯狂的吹捧。

【经典!原来说唱是这样的!】

【领先我们蓝星说唱不知道多少年,点名道路指路明灯啊!】

【以父之名,以父之名以父之名,这个人以后就是我的教父!!】

“斑驳的家徽,擦拭了一夜;

孤独的光辉,才懂的感觉;

烛光,不,不,停的摇晃;

猫头鹰在窗棂上;

对着远方眺望;

通向大厅的长廊;

一样,说不出的沧桑;

没有喧嚣,只有宁静围绕;

我,慢慢睡着;

天,刚刚破晓……”

这首歌还有一点给说唱歌手们点名了道路,那就是不一定要强行押韵。

或者押韵并不只是局限于某个字的押韵,而是结构性押韵。

林轩在台上,给观众时间,并没有开口。

弹幕逐渐多了起来。

【虽然没听懂,但是很牛逼。】

【同感,没听懂,但是很炫酷。】

【说唱的歌词比起普通音乐太多了,而且唱的不清楚,加上说唱的风格化影响,导致压根没听清歌词,但是曲调和歌词发声的结合,已经让我体会到了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回去后我慢慢听。】

相比国内观众,国外的弹幕就不一样了。

他们本来就听不懂唱的什么,一直是看着歌词听的。

【有一种史诗感,但是史诗感用来形容黑手,很奇怪……】

【或许是因为流行文化的不同,也许,地星那边黑手有某些知名的作品奠定了某种基调。】

的确,没有《教父》很难听懂以父之名。

因为没人会凭空把黑手当教父。

【这首歌非常的精彩,有一点点我家乡意呆利的风格,又有一些很奇特的风格,这种音乐形式很不错,多来点!!】

【这就是说唱吗?我喜欢!希望来点英文版的说唱!】

林轩这才开口:“《以父之名》就算是在地星上也是一首很难以理解的歌曲。”

“这首歌曾经在整个亚洲区域的电台同步播放时有覆盖八亿人同时听。”

当然了,并不一定覆盖了观众就真的在听,也许是开着收音机在干别的。

不过,这八亿人中,至少有上亿是在听歌的。

“但是,它初出来后,并没有多少人理解,而大量的人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后,才明白了它的厉害之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喜欢它的人越来越多。”

“所以,这首歌大家慢慢听吧。”

“让我们有请蓝星歌手阿南为我们演唱周董的歌曲《青花瓷》。”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当歌曲开始演唱后,这位叫做阿南的二流歌手的声音震撼住了几乎所有龙国观众。

而国外观众也迅速感受到了这首歌的‘异域风情’。

【这是……龙国风!】

【古风歌曲,流行唱法?】

这又是一个蓝星歌坛的盲区了。

【好听啊!】

【这词写的,这曲谱的,离谱!!这么好听?!】

小调并不是咿咿呀呀的,现代人对于古代歌曲的印象都停留在戏曲上。

但是谁家古代听小曲儿的时候听的是戏曲?

但是,龙国古代有一个非常严重的事情,那就是没有乐谱。

大量的古代音乐失传了。

比如诗词,都是用来唱的,只有少部分作品是用来吟的。

但是,这些诗词怎么唱,没人知道。

到了现代社会,龙国要搞古风,搞龙国风,就很迷茫。

无数人在尝试。

首节上一节279/4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