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香江赘婿 第35节

江凡轻轻拍了拍阿虎的胸口,淡笑道:“何况我们已经赚得够多的喇,不要贪心不足了。”

“那我们接下来去做什么?”

“当然回去睡觉啦!”

“啊?”阿虎发懵。

“啊什么啊,现在整个香城都盯着我,谁都知道我身上揣着八千万巨款,我可不想被绑票。你想要出去快活可以,但怪我没提醒你,被绑票了我话知你死啊!”

说完,江凡便收起报纸,转身进了卧室,是真的打算蒙头睡白日觉了。

七十年代的香城地界上,没有人敢在大出风头后还肆无忌惮地到处跑,除非是那种身家背景极其雄厚的家族子弟才能这样无所畏惧。

没身份没背景的人,别说怀揣八千万了,哪怕是八十万,那也是无数帮会混混们眼中的‘肥羊’。

甚至连差佬都在盯着你,巴不得有人绑票他们好能在解救你的时候从中赚取大把的劳务费。

所以接下来的这两个月里,江凡已经不打算出门了。

先把风头避过去了再说。

比起江凡这边轻轻松松的蒙头睡觉,完成了新股权分配后香城服贸集团内部,却是有些暗流涌动。

手握集团47.06%股份的顾灵珊,在最短的时间里不惜代价拉拢了一批小股东,凑足了超过50%的股份,提前获取了董事会上的‘一票否决权’。

如此一来,不论顾灵珊想做什么,公司内部其他人都没法再反对,哪怕是林远成不同意也没用。

反而是林远成想提出某些建议时,会被顾灵珊抬手就给按下去,连浪花儿都翻不起来。

有了江凡卖给她的那批原料,顾灵珊也无惧那三大纺织厂的断货威胁。

双方僵持了大半个月后,在不知道顾灵珊到底有多少原料储备、也失去了永安银行那边顾灵丰支援的情况下,三大纺织厂选择了妥协。

他们重新与服贸集团签署了供货协议。

失去了对公司决策的干涉权利后,林远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顾灵珊施展这一切,有心阻拦却无力实施。

重新获得充足的原料来源后,新香城服贸开足了马力生产成衣,并且开始正式发挥出垄断集团的威力,将成衣市场的定价提高2个百分点。

一时之间,股市上闻风而动,服贸公司的股价一口气上涨到停板。

恐怖的吸金能力,让顾灵珊和永安银行在短短两个月里赚得盆满钵满。

而这期间,顾灵珊利用永安银行的强大现金储备,隔三差五对新香城服贸追加投资,一口气直接将林远成手上那30.4%的股份给稀释到只剩10%了。

眼看着是再无翻身的机会。

可林远成却是不愿意放弃,他想说服父亲林俊远,联络林家的一些人脉,联手从那些散股的手中收购新服贸公司的股份。

想要做出最后一次的挣扎。

但在这关键时候,已经退居幕后的林俊远重新走了出来。

他颇为失望地望着自己的儿子,“阿仔,放弃吧,我们已经输了,不要跟输不起的赌徒一样将全部身家都赔进去,你还年轻,拿着从集团里套现的资金,将来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一番话,将林远成彻底击溃,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似乎没有什么话能辩驳。

只能心灰意冷地点点头。

三日后,永安银行对外宣布完成对新香城服贸集团超过90%的资产控股,林家退出服贸集团。

外界对此感慨颇深。

很多人还依稀记得大半年前的香城服贸市场,是陈氏服贸和老香城服贸并立,永安银行还几乎是个局外人。

可谁能想到如今转眼之间,陈家和林家都退场了,反而是永安银行这个资本成为了服贸市场的巨无霸呢?

不少报纸和媒体都在夸赞永安银行这次的投资运作。

尤其是负责运作这次投资的项目负责人顾灵珊。

报纸上几乎将其夸得天花乱坠,有经济人士指出,顾灵珊这次的投资运作,在未来十年内,将为永安银行带来超过100倍的投资回报。

永安银行血赚了一次。

“血赚?”

新香城服贸集团的董事长办公室里,顾灵珊望着报纸上加大加粗的两个字,杏眸中泛着淡淡讥笑与无奈。

很多事情,直到她彻底完成收购计划后回头复盘时才发现不对劲。

在这次的投资运作里,真正血赚的,并不是永安银行,而是

江凡!

第48章 真正的赢家

从表面上看起来,在新香城服贸集团的股权变动里,获利最大的是永安银行。

但顾灵珊心里非常清楚,永安银行在这场股权变动里并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不论是从江凡手中收回股份,还是吃掉林远成的那些股份都一样。

代价极大。

永安银行前后动用了接近三个亿的资金,才将服贸公司彻底收入囊中。

要知道,这可是1974年。

大部分人的月工资才几十块钱。

三个亿的资金,哪怕是一个银行,也依旧称得上是血本了。

不过好在一切都还算顺利。

代价虽然大了些,但有服贸集团在手,最多两年时间就能全部赚回来。

换言之,在这场股权交易中,永安银行的确是赢家,但赚得并不如预想中的多,真正的大赢家在顾灵珊看来,是江凡。

林远成输得很彻底,而江凡恰好是林远成的‘补集’,赢得很彻底。

顾灵珊仔细梳理过新香城服贸集团成立以来发生的各种事情,她发现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她和林远成都不止一次的被江凡当成棋子来算计了。

本来是集团里位置最尴尬的股东,可因为永安银行和林氏的斗争,江凡反而是在这场博弈里面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林远成前几天离开公司的时候,把一些事情都告诉了顾灵珊。

这不是林远成好心,而是他想告诉顾灵珊别太得意了,顾灵珊和他其实都算是失败者。

“林远成讲,是他拉着你和他一起从卫东公司悄悄赚差价的,可我觉得,恐怕在这之前你就已经有了这个打算吧?”

顾灵珊捏着报纸,用拇指的指肚轻轻摩挲着报纸上‘江凡’这两个字,清幽灵动的目光微微闪烁。

想到江凡不仅最后从她这里以溢价超过100%的价格套现了八千万,更是在这之前从纺织厂涨价、囤积布匹等等事件中来回坑了她好几次,哪怕家教再好、性格再娴静淡薄,她心里也有种想要冲过去把江凡捉过来狠狠揍一顿的冲动。

当然,顾灵珊并不知道,其实江凡从新香城服贸集团吸走的‘血’,比她想象中的更多。

比如

最初的时候,江凡说服公司与下游销售商签订季度供应合同。

以沈四海为首的四大商行每个月都会给江凡提成。

大半年的时间,光是这份提成,就给江凡入账了至少一千万。

再加上囤积布匹来回倒卖、从卫东公司吃差价以及最后股份套现的八千万,江凡离开新香城服贸集团的时候,一口气从这家公司里卷走了近一亿四千万的资金。

回想年初之时,江凡还只是陈家的一个上门女婿,而且是用来做替罪羊的赘婿。

短短一年不到,陈家倒台,陈永恒被圈禁,而江凡自己呢,摇身一变,成为了腰缠亿万的年轻富豪。

什么是四两拨千斤,这便是了。

……

夜幕降临,在纺织厂待了一天的阿虎拎着两盒叉烧便当进门,冲着屋子里喊道:“表哥,吃饭了,你看报纸了没,林远成那个衰仔被服贸公司扫地出门了!”

“等你通知啊,黄菜都冻喇!”

江凡将盖在脸上的明报报纸掀开,从床上翻身而起,一边打着哈欠一边踩着拖鞋掀开门帘走了出来。

“今天外面有事情吧?”

“还好,就是有几个不开眼的小仔过来找麻烦,被我用老九的名头唬走了。”

阿虎拿过筷子递给江凡,自己也翻开一份便当吃了起来。

江凡问道:“那一片儿的帮会不是都知道纺织厂是老九罩着的?怎么还有人来打秋风?”

“是从别的地方跑过来的倒霉鬼了。”

阿虎嘴里嚼着一大块叉烧肉,解释道:“前不久义字号的大佬不是被廉政公署抓了一大批吗?没有领头的监督,底下那些小马仔自然就一盘散沙到处窜咯。”

说罢,阿虎又颇为感慨的摇摇头,“表哥,我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那些差佬居然敢对永义堂的人动手,难怪你当初不让我去混道上。

我听说被抓的那些人马上就要判刑了,领头那几个最少要在牢里待上二三十年!”

说到这里,阿虎忽然又想起来一个事情,好奇无比地问:“诶对了,表哥,难道你之前就知道廉政公署要对永义堂下手,所以才让黑森仔去了汽水房?”

江凡眼皮轻轻一挑,笑了笑道:“让你多读书你不听呐,现在不懂了吧?万物发展都有规律,有句话叫‘盛极而衰,物极必反’。

当初永义堂风光无限,带上个‘义’字头就能在街面上横着走,这样烈火亨油,倒霉是迟早的喇!”

1974年的香城,上半年成立廉政公署时,很多人都抱着看戏的心态。

都觉得这次多半跟以往差不多,雷声大雨点小,不可能真的付诸实际。

但从年底开始,一直到1977年,这三年里,廉政公署创造了在世界范围内都极少见的反腐反贪奇迹。

不过,虽然廉政公署的出现让香城警匪勾连、上下贪腐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的解决,但街面上活跃的那些帮会却依旧有许多存活了下来。

而且这些帮会的形态也迅速发生了转变。

从以往的大摇大摆肆无忌惮转入地下暗中发展,甚至还往差佬那边派遣卧底内奸,变得更难对付了起来。

表面上看,这些帮会的影响力是被削弱了,可很多时候,他们手中的消息反而比港督政府那边更加灵通,处理事情更加迅速高效。

这也是为什么江凡要让黑森仔去汽水房的原因。

因为有廉政公署的存在,老九作为警察,以后必然不可能再跟之前那样随时拎着枪站出来说‘江凡是他罩着的’这种话。

而很多帮会为了避免被廉政公署盯上,在一些小事情上,都是能和解就和解,绝不会跟以前那样轻易就大动干戈。

所以在一些小麻烦上面,帮会的人出面,反而比警察出面更容易一劳永逸。

听完江凡的话,阿虎嘿嘿笑着竖了个大拇指,也不说话,反正让他现在去读书,那是不可能的。

江凡见怪不怪了。

他冲着阿虎扬了扬下巴,示意道:“把今天的报纸递给我。”

“哦,好。”

阿虎赶紧起身,端着饭盒到门口架子上把报纸取了过来,顺便也扫了两眼,说道:“表哥,报纸上好像没什么新消息啊,不是什么救济难民就是廉政公署又抓了哪些人,要不就是大陆那边的事,都老生常谈了。”

“救济难民?”

“对啊,好像是什么红十字会要搞慈善来着。”

“给我看看。”

第49章 机会来了

首节上一节35/32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