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香江赘婿 第188节

“还真是为它来的?”

顾灵丰摸了摸鼻子,很是不解,“我越来越搞不懂你了大佬。”

“以后你就明白了。”江凡拍拍他肩膀,随即转头问其他人:“你们下午想去哪儿玩?让明哥当导游啊。”

一旁的顾启明闻言,满脸苦笑:“凡仔,我是在纽约长大的,西雅图也是第一次来,当啥导游啊?”

“那就办法啦,明哥不能当导游,你们就只能同我去一趟华盛顿大学了。”江凡笑道。

“去学校?”

顾启明愕然道:“为什么要去学校?凡仔,你不会是想去华盛顿大学挖人吧?”

“有机会的话,我当然也想挖人了,可惜,多半是挖不到的。”

江凡摇摇头说,“我只是想去那里看看,我听说从去年到今年,这所大学已经连续两年成为全美利坚获得联邦研发经费最多的公立大学,有很多前沿学科新技术在那里诞生,好不容易来了,总要去瞻仰一下的,哪怕只是吸一吸文气也不错嘛。”

事实上,此时的华盛顿大学,还不如后世那样如雷贯耳。

但江凡却清楚,这所大学,从1974年开始,一直到他重生之前的21世纪20年代,一直都是全美获得联邦研究经费最多的大学,保持近五十年的第一名记录。

在北美,一所大学获得的科研经费越多,就代表着这所大学在学术科研方面的实力越强。

所以说,这样的学校,既然来了,岂能不去逛一圈?

第321章 这个年代的悲痛记忆

华盛顿大学的行程并不算完美。

准确的说,一开始很美好,不论是江凡还是顾灵丰他们,都是第一次踏入这样的世界顶尖学府。虽然只是来参观游览,大家的文化水平都不算高,有种牛嚼牡丹的既视感,但依旧能感受到其校园内浓厚的人文气息。

人生百年,如果没能进入这样的顶尖学府深造,那也要尽量找机会去参观一番。

因为这种代表着全球顶尖科研学术圣地的校园,在某种程度上,是真的可以洗涤人的心灵的。

再者,不管在什么时代,大学里的靓妞总是最具青春活力的。

尤其是在风气开放的北美,哪怕只是来校园里欣赏那些智慧与美貌并存的靓女,也绝对不虚此行。

可惜的是,原本大家都心情愉悦的欣赏着校园风景,但当他们无意中来到一处开放性的大楼,在挂满了华盛顿大学已逝的杰出校友照片墙上,看到一张颇为熟悉的华人面孔时,心情就不怎么美好了。

除了江凡之外,其他几人的神色都不约而同的变得有些压抑。

因为那张照片是李小龙的。

BruceLee,那个出生在北美,两年前刚刚意外逝世,祖籍粤省均安镇的全球影星。

对于生长在这个时代的华人来说,不论是香城,东南亚,还是北美,亦或是生活在世界其他地方的华人,对于他们而言,是李小龙,第一次让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人,可以从银幕上,了解到塑造极其正面的华人形象。

猛龙过江、龙争虎斗……

这些风靡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电影,让许多外国人知道了华夏功夫,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鬼佬对于华人‘东亚病夫’的印象。

干净利落,酣畅淋漓的武术技击,吸引了一大批外国青年对华人、华夏文化产生了兴趣。

甚至许多年后,不少外国人见到华人时,打完招呼后都会好奇的问上一句:“你会功夫吗?”

这种以一己之力改变全世界其他人对于一个族群的认知成就,它所带来的荣耀感,是所有华人都能感受到的。

所以,当两年前的7月20日,李小龙在香城意外病逝的时候,让许多人都有一瞬间的彷徨和始料未及。

明明之前都还好好的,怎么就突然病逝了呢?

他才32岁啊!

那种倏然袭来的悲痛感,让所有人都有种手足无措的慌乱感。

他就这样走了,以后谁能接过他的旗子,再次成为好莱坞华人巨星,代表华人在银幕上向全世界宣传华人文化?

谁能像他那样竭尽全力的推广华人功夫,致力于改变鬼佬对于华人的刻板印象?

无数失落的人,只能在追悼会上,自发的涌上街头,手捧素白的鲜花,无声的送别这位英年早逝的偶像。数万人沉默的送行,在香城历史上,似乎也仅此一次。

对于记忆深刻的事情,两年的时间,真的不算长。

诸如顾灵丰、顾启明、阿龙、小八这些人,几乎都是看着李小龙的电影长大的。

所以,当他们突然在纪念已逝杰出校友的墙壁上,看到写有李小龙生平事迹的纪念照时,再美好的心情,也会变得惆怅忧伤。

也就只有江凡,对此感受不算深刻,看到这照片时,第一反应是“原来李小龙竟然是华盛顿州大学的高材生”。

望着情绪由晴转阴的几人,江凡不由开解道:“干嘛都一脸失落?往好一点想啊,上帝肯定是缺一个能教他功夫的人,所以才会让李小龙过去。”

“大佬,你到底是在安慰我们还是在做咩?你这样一说,我心里更难受了,他都是上帝了,要什么没有,干嘛非要带走李小龙?再说上帝也是长生不老的,就算要带走他,也不用32岁就带走吧?”顾灵丰无语之极。

江凡耸了耸肩,嘀咕道:“上帝嘛,西方人的东西,鬼佬从来都是强盗习惯,看到好东西就想扒拉到自己怀里,上帝的性格随他们又不能怪我。”

顾启明撇撇嘴道:“如果真有上帝,那肯定也有如来佛,改天回到香城了我就去拜拜庙,说不定能显灵。”

“明哥,临时抱佛脚没用!”

江凡拍了拍他的肩膀,抬脚往大楼外走去,边走边说:“走了,如果李先生知道他死后有这么多人依旧记着他,缅怀他,九泉之下肯定也好高兴的,都想开点喇!”

江凡不想继续在这个话题上扯下去。

他很怕这几个家伙会不小心来一句:“你有心啊,这样优秀的华人逝去,心怀悲切缅怀一番又错!”

是啊,的确没错。

可是呢,他们不知道的是,1976年即将到来了啊。

这个让华人充满了悲痛记忆的年份,江凡重生以来,甚至都下意识在忽略它。

因为他知道,短短两年的时间,自己不可能有机会去改变什么的。

璀璨星辰相继陨落的时代,江凡能做的,就是努力收起自己那微不足道的悲伤情怀,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做大、做强。

使自己能为香城华人做出力所能及的事,能在未来有能力帮助那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即便知道历史,也无法改变什么,甚至连见一面都成为奢侈。

……

从华盛顿大学离开后,几人在附近的餐厅里先填饱了肚子,美食入喉,一切的悲伤都暂时远去。

大家讨论的话题重新回到了正事上来。

顾启明问道:“凡仔,你在旧金山买了那个什么苹果小作坊,又打算在西雅图这边买一家咖啡零售店,下一站还打算去新墨西哥州的ABQ,我听阿丰说你在那边也投资了公司。产业分部这么广,万一有事,怎么来得及处理?”

这年代可没有计算机和视频会议这种事,仅仅靠电话,很难做到准确的处理突发情况。

“是啊,凡哥,而且据我所知,你之前投资的目标都是电子产业,西雅图这家咖啡店恐怕和你的投资蓝图不符吧?”顾灵丰也在询问。

“等铺设好了,公司当然要搬到一起,西雅图就是我定下的地点。至于你说的蓝图……”

江凡望着顾灵丰微笑道:“我没有什么蓝图,只要能替我赚钱,那么任何行业都可能成为我投资蓝图里的一部分。”

第322章 收购洽谈

10月15号,根据从酒店前台那里拿到的西雅图城市旅游指南一书,江凡一行人先后游览了著名的太空针塔和21世纪世博会展馆,到了下午,又去了趟拓荒者广场的史密斯塔。

这座西雅图第一高的摩天大楼里,收藏着由末代王朝赠与史密斯的礼物China之屋。

在这间充满了古老华夏文明气息的屋子里,正中央摆放着一把西雅图市民人尽皆知的椅子,传说单身的姑娘坐上去诚心许愿的话,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如意郎君。

是不是噱头不重要,毕竟大多数人来这里,并非是冲着椅子来的。

江凡只是想看看,出自封建皇室的礼物,到底有多么奢华。

结果嘛,与想象中的差别不了多少。

毕竟只是赠送给一个商人的礼物。

清王朝哪怕是末代王朝,多少也有着皇室尊严的最后倔强。

送一间代表了华人文化的屋子已经足够给面子了,指望里面有多少稀奇古怪、价值连城的古董、藏书,那显然是在做梦。

不过,从侧面也能看出来,彼时的清王朝有多不受重视。

换做汉唐时期,皇室出手送给某个外国友人如此一件礼物,起码也得进国家博物院。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摆在这里,随便来一个游客都能走进去游览,坐在椅子上许个愿。

……

傍晚时分,众人就近在拓荒者广场附近的一家中餐馆吃了晚饭,回到酒店时,前台递给了江凡一张明信片。

是杰瑞.鲍德温留给他的。

邀请江凡明天上午到星巴克店里商谈收购事宜。

落款人是鲍德温,所以江凡相信,事情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了,星巴克即将改姓。

“25万美刀,这钱可不少了,你真打算用这么多钱买两家咖啡豆零售店?”上楼后,顾灵丰在房间门口拉住江凡,小声问道。

江凡望着他,强调道:“你不要瞧不起卖咖啡的好不好,我都说过,只要能替我赚钱,任何行业都有可能成为我投资蓝图中的一部分。”

顾灵丰撇嘴,“那你怎么不去贩毒?那可是一本万利。”

江凡微微后仰,一脸诧异的瞪着这小舅子:“哇,你病吧?边个正经人会去贩毒?那种吃人不吐骨头的生意,要家铲呀!”

充满鄙视的眼神,让顾灵丰浑身不自在,好似他在劝江凡去做那种生意一样。

顾灵丰连连解释道:“大佬,我只是举个例子,我又没说真要去贩毒。”

“最好也少说,有些东西,说多了,就会不自觉的想去做。”

江凡摇摇头,转身开门进了自己的房间,回头关上房门之前,又补充了一句:“好了,早点休息,有什么疑问,明天到了星巴克,多听多看,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

第二天,上午10点,江凡带着顾氏兄弟与两个保镖准时来到了派克广场上的星巴克起始门店。

守在门口的服务生大概是知道了某些事情,所以对于江凡的到来,表现得礼敬有加。

很快,江凡就见到了鲍德温和鲍克,在他们身边,还有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随着江凡上前握手打招呼,对方也做了自我介绍,是星巴克的最后一位联合创始人,英文教师塞伍.西吉尔。

双方落座后,西吉尔开门见山,脸上带着几分忐忑的问道:“江先生,我想知道,前天您在这里,告诉他们的,要用250000美金收购星巴克的决定,现在还作数吗?”

“当然作数。”江凡点头。

同时示意身后的阿龙把之前签下的支票与收购协议书取了出来,摆在了三人面前。

由于上次西吉尔没在场,都是事后听鲍德温和鲍克的讲述,所以第一时间就把协议书拿过去翻阅了起来。趁着这个机会,鲍德温说道:“江,说实话,以我个人而言,我并不是很愿意卖掉星巴克,它就像是我的儿子,你能明白这种感觉吗?”

“能理解,或许用初恋来形容更好,每个人都对初恋记忆深刻,很难放弃、遗忘她。”江凡微笑着说。

“对,就是这样。”

鲍德温点了点头,深表认可,继而问道:“那么,江,我能不能问一下,如果星巴克到了你的手中,你是打算继续它现在的经营范围,还是要改变些什么?”

听到这话,即便是在翻阅收购协议书的西吉尔,也不由抬起头来望向了江凡。

显然,没有人希望听到有人买下自己的公司后,转头把它拆解改变,去做别的方面的生意。

这会有一种挫败的感觉。

就好像自己此前经营的生意一文不值,人家需要的只是这个壳子或者说这块地皮一样。

幸运的是,江凡的回答让他们感到很满意:“改变肯定会有的,但它的主业依旧是咖啡,这一点不会变。”

售卖咖啡豆和制作咖啡的工具,与售卖手工现磨咖啡,显然不是两种生意,但毕竟都是咖啡做主角,江凡并不算说假话。

随着西吉尔看完协议书,再将其交给临时聘请来的律师,检查确无法律漏洞之后,三人简单交换了个眼神,便由鲍德温开口:“江,我们都希望,你能善待它。”

首节上一节188/32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