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0老子要做世界寡头 第32节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良久,禹城打破了沉寂。

“东子,东森木材加工厂现在弄得怎么样了?”禹城给禹东点燃了一根香烟递了过去,自己也抽上了一根,问道。

禹东接过,说着:“生产设备都已经购置齐全了,接下来就是招人,人找好了就可以开工。”

吐出一道烟圈,禹城点点头:“这方面你要抓紧,之后从毛国那边运过来的木材,你先不要动,全都给我进行一遍加工,南方那边的建筑队要什么款式的,你派人实地考察,就加工成什么款式的。要想在圃田木材帮中杀出一条血路,我们就得做到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一切领先一步,圃田人和南方那边的建筑队关系再紧密,也会被我们一点一点争取过来。”

沉吟了一会儿禹城继续道:“而木材生意除了这方面的需求之外,还有一块最大的需求,就是家具。除了建筑木材之外,所有有价值的高质量木材都加工成标准规格的板材,要让我们的标准让市场接受,让我们的标准成为市场的标准。”

“记住一句话,制定标准者,才能拥有最强的竞争力。”

禹城以前听过一句话,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

在木材这个行业,宗族商帮式经营天然就会导致标准的粗放,而且没法和正规的企业公司制那样做成品牌,做出好的产品。

圃田木材帮明白这一点的时候,还是直到了90年代末的时候才醒悟。

毕竟这个时候,钱太他妈好赚了。

人的惰性就是如此,没有逼到紧要关头,逼到绝境,就不会想着改变。

但是禹城不一样,三十多年的未来眼界,让他明白,眼下每一分每一秒都很重要,标准的制定,就是和未来在抢市场。

圃田木材帮不是他真正的敌人,他未来的敌人是港岛的雪宝、尤林的帝王板、米国的普林斯这些国际板材品牌商。

“对了,冰池伏特加酒厂和小胖收购回来的那家制衣厂怎么样了?”

听到这个,禹东的脸色露出了微笑,他说道:“哥,这两家厂商在当地的支持下,已经在开始生产了,特别是制衣厂,现在是专门生产各类皮制大衣和各类军大衣等保暖用品。每个月净盈利都有七百万左右。”

“还不够。”禹城皱了皱眉道:“规模还是太小了,这样,之后这两家厂赚到的钱不要拿出来分红了,我再投一千万,你继续扩大制衣厂和酒厂的规模,白酒伏特加都上,不光是毛国,在我们本国也要将销路打开。另外除了这两家厂之外,食品厂、罐头厂这些有目标的你也可以拿下,拿不下的自己建厂,将这些厂全部划分到晟天下面,直接和外贸挂钩减免相应的税收。”

禹东点头,纷纷记了下来。

“还有一点,这也是最重要的。”禹城提到这里的时候,面色凝重,“冰城飞机制造厂那边还有四千万的尾款,过几天应该也会打到晟天的账上,除了分出去的分红之外,剩余的所有钱,全部拿来收木头,不光是咱们冰城,整个东北的木头,有多少你就收多少。”

“之后晟天赚到的钱,在我们彻底将圃田木材帮打垮之前,这些钱可以不经过我审批,你都可以用来收木头,买下林场的排外收购权,不要怕花钱,总之前期就是投入。”

禹城站了起来,将手上的烟头扔下,踩灭,而后缓缓出声道:“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一只车队,在冰城、盛京、绥河这些木材大城全都建立一座大型的木材仓库。”

他要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稳固自己的货源,提升自己产品的质量,制定市场的标准。

说着他转头看向禹东,道:“这些事情交给你,你能接得住吗?”

“哥,你放心,我会竭尽全力的。”

禹东坚毅的点了点头,但同时他心中也有一个疑问。

“哥,你说的这些,我有些能懂,有些不太懂。咱们这样做确实可以提升我们东森的竞争力,但是对于整个莆田木材帮来说,影响是有,但是根本就没动到他们的根基啊!”

禹城刚刚所说的,都是增强东森,增加自己己身的指令,而对于圃田木材帮,竟然一点都没有涉及。

这让他很奇怪。

毕竟单单这样做的话,根本就不可能干翻匍匐在东北或者说依附在整个夏国吸血的庞然大物。

“呵呵!”禹城淡淡笑了笑:“你能想到这些,说明这几年你真的成长了。”

“不过,这世间上有个规则,你强,就会我弱,你弱我就会变得强大。这个市场就这么大,我们强大了,圃田木材帮自然就被削弱了。”

“当然,你哥我啊,招多的是呢!”禹城笑了笑,说道:“过两天我会在冰城饭店请人吃饭,你跟我一起去。”

(今天凌晨一点发的那章写的不行,我撤回修改了一遍。)

第四十六章:鸿门宴,车马费(求鲜花、评价、月票)  张若鸿骑着一辆自行车,来到了冰城大饭店门口。

看着这座豪华饭店,说它是整个冰城.......不,是整个东北最豪华最气派的饭店都不为过。

只不过,当自己来到这座饭店门口,还是有点犯怵。

他就是个报社编辑,每个月的工资也就两百块,平时下个馆子都是稀罕,哪里来过这种饭店。

而且他们办报纸的拿的都是国家工资,是清水衙门。

没人上门求办事,手上能动用的就是一杆笔杆子。

而整个报社唯一有价值的就是每期报纸上面的广告位了,四十块钱就能拿到一个版面。

但是就连这个也都不归他管。

他想不明白,怎么会有人找他这个穷酸书生吃饭。

怀着忐忑的心情,张若鸿一步一步走了进去。

在门口,他突然看到一个熟人。

“老李......”张若鸿下意识喊道。

李常听见熟悉的声音,回头一看是冰城晚报的老编辑张若鸿。

两人都很意外。

张若鸿快走几步道:“老李,你不是早就调到辽城晚报当副总编去了吗?怎么准备调回来了?”

“哪啊!”李常呵呵笑道:“这不是有人特地托关系找到我了吗,还特地把我从辽城请到冰城来,没法拒绝,我这不就来了。”

“不对啊,老张,你平时清汤寡水的,怎么有钱来饭店了?”李常反应过来,惊异道:“不会你也是......”

张若鸿摸着鼻子苦笑道:“你猜的没错,我也是被人请过来的。而且看样子,请我们的人还是同一个人。”

李常心惊:“是大人物啊!”

张若鸿摇头笑道:“管他是什么大人物,我们穷笔杆子的也没什么权力,就当做白吃顿好的。”

两人向门童报了包厢号,果然是同一间,哈哈一笑之后,就走了进去。

推开门,走进包厢。

迎面便听到一道笑声:“我说吧,肯定会有老张和老李的,他们可是我们东北最好的两根笔杆子啊!”

张若鸿和李常听见声音,惊讶的抬眼看去。

乖乖!

这一个包厢竟然已经坐了八九个人,而且每一个都是熟人。

全都是东北知名报社的编辑或者记者。

这是进了东北报社窝了吗?

张若鸿进来之后,摊摊手苦笑道:“各位老兄,哪位知道,叫我们来是干嘛的啊?”

包厢内一位年纪最长的编辑笑道:“老张,看看我们你还不知道啊,我说除了我们手上的一根笔,还有什么能够让别人惦记的。”

“所以说是写文章?”李常笑了笑:“不知道是哪位企业家或者谁谁谁,想要我们吹嘘一下,不过让我们八九家报社一起上阵,这手笔,够牛!”

说着,他伸出一根大拇指赞叹道。

“吹捧的文章倒不是。”

在众人讨论间,包厢的大门再次被人推开,人未进声先传。20:59 2021/8/28

众人向门口看去,张若鸿和李常也立刻转头看去。

只见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穿着一身笔挺西装慢悠悠的走了进来。

这年轻人身后还跟着一名更年轻的小伙子。

二代?

所有人心中涌现出一个名词。

“我请各位来的目的,不是让各位写什么吹嘘我的文章。只不过是想请各位为我们东北发发声。”

禹城刚一进来,直接了当道。

说完,禹城便请所有人坐下,并且开始让服务员上菜了。

酒桌上谈生意谈合作,这是夏国自古以来的老传统了。

为了请这些人过来,禹城可是没少下功夫。

“各位,先看看这个。”

说着禹城将十一份文件拿了出来,众人逐一传递。

张若鸿和李常互相望了望,心里摸不着底,但是却也知道对方不是等闲人物。

两人不约而同的打开文件夹,从里面抽出文件。

一沓照片落了下来。

张若鸿看见第一章有些惊讶,然后越往后翻,脸上的神色越是震惊,手速也越来越快。

他瞪大着双眼,看向禹城,问道:“这些照片,都是真的?”

只见摆在桌上的照片,每一张都是光秃秃森林被破坏的场景。

禹城不做解释,淡淡道:“各位应该比我清楚,这上面的东西是不是真的。”

毕竟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ps技术,照片可做不了假。

“各位,旁边还有几张报告呢,请再看看。”

张若鸿将心中的震惊压下,拿起剩下的纸张看了起来。

声,其他十几个编辑也都拿起了剩下的报告看了起来。

然后几乎同时,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响起。

上面的报告上只有两个列表。

一个是1980年时代的东北林场的总面积各修昂数据,和1990年东北林场的总面积各项数据对比。

除此之外,还有内孟、大安岭、小安岭这些年森林砍伐情况数据。

更为夸张的是,表格最后还下了一个结论,说二十年后,按照这种速度下去,整个东北将不见任何一片绿叶。

他们的子孙后代,生活的土地将会变得何种贫瘠。

而除此之外,禹城还加了很多私货。

将二十年后衰落的东北,以森林和整个木材市场作为引子,提前以预言的形式说了出来。

最后是两段话:

绿水青山不再,家乡还是家乡吗?

没有植被,没有产业,没有未来的东北,还能留住东北人吗?

两条发问,如同灵魂一击。

面对着如此发人深省的叩问,在场所有人都猛地一震。

原来,我们东北的情况已经恶化到这种程度了吗?

张若鸿木然的抬起头,看向禹城:

“这就是你让我们来的目的是吗?”

禹城点头:“我这里还有一些文件,大家可以互相传递着看看。”

众人立刻接过,逐一看了起来。

首节上一节32/236下一节尾节目录